《《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教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教案
教學課題
高中地理必修一 2.2.2 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 獲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基本知識;
2. 掌握閱讀和使用地圖的基本技能,了解不同季節(jié)南北半球氣壓帶的分布特點,以及明白海陸冬夏季氣壓中心形成的原因,并說出各氣壓中心的名稱和地理位置;
3.懂得分析高低氣壓中心的季節(jié)變化對亞洲氣候產生的影響并說出亞洲季風的成因、特點。
(二) 過程與方法
1.結合海陸風的形成對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進行分析歸納,并把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運用于生活實踐中;
2. 運用世界簡圖,并指導學生讀圖,得出不同季節(jié)南北半球的氣壓帶的分
2、布特點和北半球冬夏季氣壓中心形成原因和名稱。
3. 結合課本38頁活動的亞洲季風圖,分析不同季節(jié)亞洲季風的風向。
(三)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激發(fā)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
2. 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地理現(xiàn)象,并能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加以分析,感受地理在生活中的價值。
教學重點
北半球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冬夏季氣壓中心形成的原因、所在位置、名稱與亞洲冬夏季風的關系
教學難點
亞洲(東亞和南亞)季風的形成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用具
多媒體、板書
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等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
意圖
教
學
過
程
3、及
內
容
導入
在上一節(jié)課的內容中,我們在探究三圈環(huán)流、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時都在假設地球表面是均勻的,而實際上地球是存在海洋、陸地分布和地形起伏等不均勻的表面,因此大氣在不均勻的地球表面又會形成什么樣的環(huán)流呢?我們首先來考慮海陸分布對大氣的影響。那現(xiàn)在我們來復習一下之前學習的海陸風,白天和夜晚海洋和陸地分別形成什么樣的環(huán)流?
結合上節(jié)課所學的海陸風示意圖進行講解,引出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比熱),再對海陸熱力性質差異進行生活化,讓學生說出夏天去北海的親身體會,感受海洋和陸地的溫度不同。
過渡:那好,我們就這幅圖來設想一下,如果我們將這里的陸地擴大,
4、擴大到全球的大陸,而同樣將海洋擴大到全球的海洋,白天改為夏季,夜晚改為冬季,又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呢?
講授新課
1.畫出世界簡圖,結合37頁活動,讓學生口述復習全球七大洲四大洋和熱力環(huán)流原理,做一做活動思考題。并引導學生做出正確回答。
過渡:在活動的第2個問題中,如果分別以這兩個氣壓柱為中心繪出幾條閉合的等壓線,氣壓帶還呈帶狀分布嗎?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深入學習,答案就自然揭曉了。
2.引導學生讀37頁圖2.13和2.14,結合上節(jié)課所學的七個氣壓帶的分布分析在冬夏季南北半球氣壓帶的分布特點。
過渡:由于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從而使北半球呈帶狀分布的氣壓帶被分裂
5、成一個個高、低氣壓中心,那具體的高低氣壓中心是什么呢?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
3.根據南北半球氣壓帶的分布特點,著重講解北半球冬夏季形成的高低壓中心形成的原因、名稱和所在地理位置。
4.總結1月份和7月份所形成的氣壓中心原因和名稱,以及與原來理想狀態(tài)形成的氣壓帶之間的關系。
過渡:高、低氣壓中心的季節(jié)變化,對世界各地的天氣和氣候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對亞洲的影響最為明顯,那到底高低氣壓是怎樣影響亞洲的天氣和氣候呢?那我們就一起來做38頁的活動。
5. 結合氣壓中心圖分析氣壓中心的季節(jié)移動對亞洲天氣和氣候的影響,利用38頁的活動結合世界簡圖講解1月份和7月份亞洲(東亞和南亞)
6、所形成的風。
(1)讓學生讀活動的題目,然后分析東亞季風,接著給出季風的概念;
(2)解決題目的(1)(2)兩個問題
(3)分析亞洲季風所對應的氣候
(4)分析南亞季風
(5)解答第2題的答案
6.副高對我國天氣的影響(幾句話帶過,強調重點)
學生思考、上臺畫圖
運用所學的知識,看圖、思考、回答問題
看圖、思考、得出結果
看圖分析
7、、思考回答
學生做筆記總結
學生看書、思考、回答
復習舊知識,聯(lián)系學生生活的體驗,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地理
從簡單開始,學生逐漸理解應用
增強讀圖、分析圖的能力
學以致用,看圖分析
及時課堂小結,1月份和7月份對比分析
讓學生明白事物的普遍聯(lián)系關系,再結合學生體會從身邊出發(fā),學習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布置作業(yè)
8、
加強知識的運用。
板
書
設
計
1、 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2、 不同季節(jié)南北半球的氣壓帶分布特點
南半球:大致呈帶狀分布
北半球:成塊狀分布
3、1月份:大陸降溫快,形成蒙古-西伯利亞高壓(亞洲高壓);
海洋降溫慢,形成阿留申低壓(太)和冰島低壓(大)。
7月份:大陸增溫快,形成印度低壓(亞洲低壓);
海洋增溫慢,形成夏威夷高壓(太)和亞速爾高壓(大)。
4、亞洲季風
(1)東亞季風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夏季:東南風,溫暖濕潤
冬季:西北風,寒冷(低溫)干燥
(2)南亞季風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性移動
夏季:西南風,炎熱(高溫)濕潤
冬季:東北風,溫暖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