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2020版高考歷史大二輪復習 第四單元 世界古代、近代史 專題九 古代希臘、羅馬文明學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課標)2020版高考歷史大二輪復習 第四單元 世界古代、近代史 專題九 古代希臘、羅馬文明學案 新人教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專題九 古代希臘、羅馬文明
一、古希臘的民主政治
1.形成環(huán)境
(1)地理環(huán)境:海洋文明、多山靠海、良港眾多、海島棋布、平原狹小。
(2)經(jīng)濟環(huán)境:海外貿易條件得天獨厚,工商業(yè)發(fā)達。
(3)政治環(huán)境:小國寡民、獨立自主。
(4)人文環(huán)境:寬松自由的社會環(huán)境、平等互利的觀念、較高的公民素質。
2.發(fā)展歷程
(1)奠基:公元前6世紀初,梭倫改革改變了貴族專權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
(2)確立:公元前6世紀末,克利斯提尼進行改革,使地區(qū)部落代替血緣部落,打破了貴族勢力對政權的控制。
(3)頂峰:伯利克里執(zhí)政時期,是雅典民主的“黃金時代”。
3.民主機構
機
2、構
產生方式或資格
主要職責
性質或地位
公民大會
全體公民參加
決定內政、外交、戰(zhàn)爭、重要官員任免等一切國家大事
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
五百人議事會
抽簽產生
負責為大會準備提案并主持大會,監(jiān)督官員執(zhí)行大會決議
公民大會的常設機構,兼有政府職能
陪審法庭
抽簽產生
負責審理各類案件,監(jiān)督公職人員的行為操守,并參與立法
最高司法與監(jiān)察機關
4.評價
(1)積極影響: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為近現(xiàn)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2)主要弊端: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過于泛濫的直接民主,導致政治腐敗和社會動亂。
[一語點撥] 在雅典民主制度不
3、斷完善的過程中,其民主范圍也不斷擴大,由按財產劃分公民等級到逐步取消等級限制。由貴族共和到公民廣泛參與、人民主權、輪番而治。
[歷史解釋] “公民意識”
公民意識是社會意識的一種存在形式,其實質是強調一個人在社會、國家中所處的地位及個人對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認識。主要體現(xiàn)在:
參與意識
公民的參與意識,主要是指公民作為政治共同體的成員,具有積極參與(包括直接參與和間接參與)公共權力運行的主人意識,實質上也是一種踐行權利的意識,在參與中,公民才能切身體會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并逐漸形成理性的參與意識
監(jiān)督意識
公民的監(jiān)督意識正是權利制約權力機制的思想保障,國家權力受到人民的監(jiān)督是
4、人民主權原則的核心所在
責任意識
公民責任是指公民履行與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適應的責任,公民在遇到有關國家政治和社會利益的問題時,必須自覺維護公共利益,而克服個別自我或本集團的利益與人際關系
規(guī)則意識
由于每個人都擁有獨立的意志,所以在民主管理的過程中,公民還必須有規(guī)則意識,即依據(jù)明確的規(guī)則來協(xié)調各種相沖突的意志和行為,而不是由某個個人或某個利益集團決定,這些規(guī)則都是公民共同合議的結果,或是通過國家予以確認,或者是通過習俗加以強化
二、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1.哲學的產生
(1)誕生:大約在公元前7世紀,一些希臘人試圖從實際出發(fā)去探究世界萬物的本來面目,由此誕生了哲學。
(2
5、)歷史地位:希臘哲學是西方哲學的源頭,集中體現(xiàn)了希臘文化的理性精神。
2.自然哲學
(1)代表:泰勒斯——被譽為西方“哲學之父”。
(2)作用:是古希臘人開始具有自主意識的體現(xiàn),標志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覺醒。
3.智者學派與蘇格拉底思想的比較
比較項
智者學派
蘇格拉底
相同點
都體現(xiàn)了人文主義精神,把研究的領域由神和自然轉向了人和人類社會
不同點
對道德的認識
強調人的價值、人的決定作用,人是萬物的尺度,而各種知識是提高人的能力的基礎
強調知識的作用,道德和知識合二為一,道德行為必須以知識為基礎
民主政治
主張民主政治,有些激進學者還提出城邦公民應該人人平等
主
6、張有知識、有道德的少數(shù)人治國,對民主政體特別是雅典后期的激進民主政治表示強烈反對
歷史地位
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濫觴
第一次在哲學意義上發(fā)現(xiàn)自我,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
4.亞里士多德
(1)主張:真理高于一切;創(chuàng)立邏輯學。
(2)影響:集大成的學者;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使希臘哲學的理性精神發(fā)展到頂峰。
[一語點撥] 智者學派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認為世間沒有永恒的真理,開始用人的眼光觀察世界,把人置于世界和社會的中心,強調了人作為認識事物的主體的意義,否定了神或命運等超自然的力量對社會人生的作用,是人類自我意識的第一次覺醒。
7、[歷史解釋] 古希臘人文精神的基本內涵
1.把探討重點從認識自然轉移到認識社會。
2.提倡懷疑精神,反對迷信和絕對權威。
3.強調人的價值,崇尚人的理性,追求思想自由。
4.重視知識的作用,強調好學深思,發(fā)揮人的主體作用。
三、羅馬法
階段
共和國時期:羅馬法形成
帝國時期:羅馬法發(fā)展
東羅馬帝國時期:羅馬法完善
狀況
公元前5世紀中期,由習慣法到成文法,頒布《十二銅表法》
公元前3世紀中期,從公民法到萬民法
公元6世紀,《民法大全》——羅馬法體系形成
特點
內容廣泛,條文明晰;實現(xiàn)了有法可依;保留了一些野蠻的習慣法
適用于羅馬帝國統(tǒng)治范圍內的一切自由民
8、內容完備,條理清晰
影響
限制了貴族隨意解釋法律的特權,激發(fā)和調動了平民參政的積極性
有利于鞏固羅馬帝國的統(tǒng)治,促進了帝國的穩(wěn)定和帝國境內各民族的共同發(fā)展
羅馬法成為近代資產階級法學的淵源和近現(xiàn)代法律的先驅
[一語點撥] 《十二銅表法》的頒布,標志著羅馬法由習慣法發(fā)展到成文法;公民法主要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適用于所有羅馬公民;萬民法主要調整財產關系,適用于羅馬帝國統(tǒng)治范圍內的一切自由民;《十二銅表法》是公民法的一個代表,公民法與萬民法是相互補充,而不是相互對立的。
[重點深化] 古羅馬法與古代中國法制
項目
古羅馬法
古代中國法制
法律觀念
從法律上確認公民個人權利
深受宗法群體觀念影響
法律結構
私法發(fā)達,公法不發(fā)達
法律民刑不分,以刑為主
法律內容
有最早的法人制度和人格權制度
無法人制度和人格權制度
法律及法學家的地位
國家統(tǒng)治的根本,體現(xiàn)了明顯的法治色彩;法學家地位高,部分法學家的法律學說有官方效力
君主專制的工具,體現(xiàn)了明顯的人治色彩;完全以官方為主導
歷史影響
影響了中世紀歐洲許多國家,也對近代以來法律和法學產生重大影響
影響了日本、朝鮮、越南等東亞、東南亞國家,從而形成了中華法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