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綜合復習 第9章 有機化合物 課時2 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 基本營養(yǎng)物質練習》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綜合復習 第9章 有機化合物 課時2 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 基本營養(yǎng)物質練習(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2022年高考化學一輪綜合復習 第9章 有機化合物 課時2 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 基本營養(yǎng)物質練習
一、選擇題
1.(2016·福建質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乙醇制乙醛、乙酸制乙酸乙酯均為取代反應
B.乙烯制聚乙烯、苯制硝基苯均發(fā)生加聚反應
C.蛋白質鹽析、糖類水解均為化學變化
D.石油分餾、煤干餾均可得到烴
解析 乙醇制乙醛為氧化反應,A項錯誤;苯制硝基苯發(fā)生取代反應,B項錯誤;蛋白質鹽析為物理變化,C項錯誤;石油分餾得到的汽油、煤油等屬于烴,煤干餾可以得到芳香烴,D項正確。
答案 D
2.(2015·合肥質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 mol葡萄糖能
2、水解生成2 mol CH3CH2OH和2 mol CO2
B.在雞蛋清溶液中分別加入飽和Na2SO4、CuSO4溶液,都會因鹽析產生沉淀
C.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 mol甘油和3 mol高級脂肪酸(鹽)
D.乙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應原理相同
解析 葡萄糖是單糖不能水解,A錯;在雞蛋清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會變性,不是鹽析,B錯;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1 mol油脂完全水解生成1 mol甘油和3 mol高級脂肪酸(鹽),C項正確;乙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是氧化反應,使溴水褪色是加成反應,D項錯誤。
答案 C
3.(2017·河南八市重
3、點高中監(jiān)測)氨基酸分子之間通過氨基與羧基間的取代反應可生成多肽與水,現有兩種氨基酸間的反應為:aCH3—CH(NH2)COOH+bH2N—(CH2)4CH(NH2)COOH―→C30H58O8N10+dH2O,則a∶b等于( )
A.4∶3 B.2∶3
C.3∶2 D.3∶4
解析 根據N守恒可得:a+2b=10,根據H守恒可得:7a+14b=58+2d,根據O原子守恒可得2a+2b=8+d,三式聯立求解可得:a=4,b=3,故A正確。
答案 A
4.(2016·河南六市一聯)某有機物結構簡式如圖,下列關于該有機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1 mol該有機
4、物可消耗3 mol NaOH
B.該有機物的分子式為C16H17O5
C.最多可與7 mol H2發(fā)生加成
D.苯環(huán)上的一溴代物有6種
解析 根據該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堿性條件下,酯水解為羧基和酚羥基,故1 mol該有機物可消耗4 mol NaOH,A項錯誤;該有機物的分子式應為C16H14O5,B項錯誤;該有機物中只有苯環(huán)能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故最多可與6 mol H2發(fā)生加成反應,C項錯誤;第一個苯環(huán)的一溴代物有2種,第二個苯環(huán)的一溴代物有4種,共有6種,D項正確。
答案 D
5.下列關于苯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苯的分子式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屬
5、于飽和烴
B.從苯的凱庫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雙鍵,應屬于烯烴
C.在催化劑作用下,苯與液溴反應生成溴苯,發(fā)生了加成反應
D.苯分子為平面正六邊形結構,6個碳原子之間的鍵完全相同
解析 從苯的分子式C6H6看,其氫原子數遠未達到飽和,應屬不飽和烴,而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苯分子中的碳碳鍵是介于碳碳單鍵與碳碳雙鍵之間的獨特的鍵所致;苯的凱庫勒式并未反映出苯的真實結構,只是由于習慣而沿用,不能由其來認定苯分子中含有雙鍵,因而苯也不屬于烯烴;在催化劑的作用下,苯與液溴反應生成了溴苯,發(fā)生的是取代反應而不是加成反應;苯分子為平面正六邊形結構,其分子中6個碳原子之間的價鍵完全相同
6、。
答案 D
6.下列關于乙酸乙酯實驗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處理方法是用足量飽和碳酸鈉溶液洗滌后分液
B.制乙酸乙酯時,向乙醇中緩慢加入濃硫酸和乙酸
C.可將導管通入飽和碳酸鈉溶液中收集反應生成的乙酸乙酯
D.1 mol乙醇與2 mol乙酸在濃硫酸催化作用下不能合成1 mol 乙酸乙酯
解析 收集乙酸乙酯時導管不能插入飽和碳酸鈉溶液中,應置于液面上方貼近液面處,以防止倒吸。
答案 C
7.下列關于有機物結構、性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石油的分餾、裂化和煤的氣化、液化、干餾都是化學變化
B.乙烯與苯都能與H2發(fā)生加成反應,說明二者
7、分子中所含碳碳鍵相同
C.甲烷、苯、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在一定條件下都能發(fā)生取代反應
D.蔗糖、油脂、蛋白質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都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 石油的分餾屬于物理變化,A項錯誤;乙烯中含有碳碳雙鍵,而苯中的碳碳鍵是一種介于碳碳單鍵和碳碳雙鍵之間的獨特的鍵,二者不一樣,B項錯誤;蔗糖、油脂不屬于有機高分子化合物,D項錯誤。
答案 C
8.(2015·湖北六校聯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煤經處理變?yōu)闅怏w燃料的過程屬于物理變化
B.淀粉、油脂和蛋白質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乙烯和乙醇均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乙酸乙酯和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乙醇
解析 煤
8、經處理變?yōu)闅怏w燃料的過程發(fā)生了化學變化,A選項錯誤;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B選項錯誤;乙烯和乙醇都具有還原性,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選項正確;植物油是高級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水解得到甘油,不能得到乙醇,D選項錯誤。
答案 C
9.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乙醇和乙酸都是常用調味品的主要成分
B.75%(體積分數)的乙醇溶液常用于醫(yī)療消毒
C.乙醇和乙酸都能發(fā)生氧化反應
D.乙醇和乙酸之間能發(fā)生酯化反應,酯化反應和皂化反應互為逆反應
解析 廚房中料酒的有效成分是乙醇,食醋的有效成分是乙酸,故A正確;乙醇、乙酸都能燃燒發(fā)生氧化反應,C正確;皂化反應是指高級脂肪酸甘油酯
9、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其條件與酯化反應的條件不同,D錯。
答案 D
10.下列關于有機物因果關系的敘述中,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選項
原因
結論
A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苯分子和乙烯分子含有相同的碳碳雙鍵
B
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
可與NaHCO3溶液反應生成CO2
C
纖維素和淀粉的化學式均為(C6H10O5)n
它們互為同分異構體
D
乙酸乙酯和乙烯在一定條件下都能與水反應
二者屬于同一反應類型
解析 CH2===CH2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而使溴水褪色,苯則能萃取溴水中的溴而使溴水褪色,A項錯誤;CH3COOH的酸性強于H2CO3,故可與NaHCO
10、3反應放出CO2,B項正確;纖維素和淀粉的化學式雖然形式相同,但由于n的值不定,故不互為同分異構體,C項錯誤;CH3COOCH2CH3和H2O的反應屬于取代反應,而CH2===CH2與H2O的反應屬于加成反應,D項錯誤。
答案 B
11.如圖是甲、乙兩種重要的有機合成原料。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甲與乙互為同分異構體
B.甲與乙都能與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發(fā)生加成反應
C.在一定條件下,甲與乙均能發(fā)生取代反應
D.甲與乙都能與金屬鈉反應產生氫氣
解析 甲、乙分子式相同但結構不同,互為同分異構體,A項正確;甲、乙中都含有碳碳雙鍵,都能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B項正確;甲中含有
11、羧基,乙中含有酯基,所以一定條件下二者都能發(fā)生取代反應,C項正確;甲中含有羧基,能和鈉反應生成氫氣,乙中不含羧基或羥基,不能和鈉反應,D項錯誤。
答案 D
12.(2015·衡水模擬)已知有機化合物A只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且能使溴水褪色,其產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的發(fā)展水平。A、B、C、D、E有如下關系:
則下列推斷不正確的是( )
A.鑒別A和甲烷可選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B.D中含有的官能團為羧基,利用D物質可以清除水壺中的水垢
C.物質C的結構簡式為CH3CHO,E的名稱為乙酸乙酯
D.B+D―→E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2OH+CH3COOHCH3COOC2H
12、5
解析 A~E分別是CH2===CH2、C2H5OH、CH3CHO、CH3COOH、CH3COOC2H5,故C正確;乙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甲烷不能,故A正確;乙酸能與碳酸鈣反應,可以除水垢,B正確;D選項的化學方程式中缺少生成物H2O,故錯誤。
答案 D
13.(2017·蘇州調研)烏頭酸的結構簡式如圖所示,下列關于烏頭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分子式為C6H6O6
B.烏頭酸能發(fā)生水解反應和加成反應
C.烏頭酸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D.含1 mol烏頭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 3 mol NaOH
解析 據結構簡式可知其分子式為C6H6O6,A正確;分子中含有
13、碳碳雙鍵,能發(fā)生加成反應,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分子中含三個羧基,能與3 mol NaOH發(fā)生反應,無水解的基團,故B錯誤,C、D正確。
答案 B
二、填空題
14.(2017·洛陽高三二模)實驗室制備硝基苯的反應原理和實驗裝置如下:
+HO—NO2+H2O ΔH<0
存在的主要副反應有:在溫度稍高的情況下會生成間二硝基苯,有關數據如表:
物質
熔點/℃
沸點/℃
密度/g·cm-3
溶解性
苯
5.5
80
0.88
微溶于水
硝基苯
5.7
210.9
1.205
難溶于水
間二硝基苯
89
301
1.57
微溶于水
濃硝酸
14、
83
1.4
易溶于水
濃硫酸
338
1.84
易溶于水
實驗步驟如下:
取100 mL燒杯,用20 mL濃硫酸與18 mL濃硝酸配制混合液,將混合酸小心加入B中,把18 mL(15.84 g)苯加入A中。向室溫下的苯中逐滴加入混酸,邊滴邊攪拌,混合均勻,在50~60 ℃下發(fā)生反應,直至反應結束。將反應液冷卻至室溫后倒入分液漏斗中,依次用少量水、5% NaOH溶液和水洗滌。分出的產物加入無水CaCl2顆粒,靜置片刻,棄去CaCl2,進行蒸餾純化,收集205~210 ℃餾分,得到純硝基苯18 g。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B的名稱是________,裝置C的作用是_
15、_______________。
(2)配制混合液時,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將濃硝酸加入到濃硫酸中,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使反應在50~60 ℃下進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在洗滌操作中,第二次水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蒸餾純化過程中,因硝基苯的沸點高于140 ℃,應選用空氣冷
16、凝管,不選用直形冷凝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實驗所得到的硝基苯產率是________。
解析 (1)由儀器結構特征可知,裝置B為分液漏斗,裝置C為球形冷凝管,苯與濃硝酸都易揮發(fā),C起冷凝回流作用,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
(2)濃硝酸與濃硫酸混合會放出大量的熱,如將濃硝酸加入濃硫酸中,硝酸的密度小于濃硫酸,可能會導致液體迸濺。
(3)反應在50~60 ℃下進行,低于水的沸點,可以利
17、用水浴加熱控制。
(4)先用水洗除去濃硫酸、硝酸,再用氫氧化鈉除去溶解的少量酸,最后水洗除去未反應的NaOH及生成的鹽。
(5)直形冷凝管通常需要通入冷凝水,為避免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卻時導致溫差過大而發(fā)生炸裂,此處應選用空氣冷凝管,不選用直形冷凝管。
(6)苯完全反應生成硝基苯的理論產量為15.84 g×,故硝基苯的產率為[18÷(15.84 g×)]×100%≈72%。
答案 (1)分液漏斗 冷凝回流
(2)不能 容易發(fā)生迸濺
(3)水浴加熱
(4)洗去殘留的NaOH及生成的鹽
(5)以免直形冷凝管通水冷卻時導致溫差過大而發(fā)生炸裂
(6)72%
15.(2015·上海市寶山
18、區(qū)高三一模)實驗室制取乙酸丁酯的實驗裝置有如下圖所示兩種裝置供選用。其有關物質的物理性質如下表:
乙酸
1-丁醇
乙酸丁酯
熔點(℃)
16.6
-89.5
-73.5
沸點(℃)
117.9
117
126.3
密度(g·cm-3)
1.05
0.81
0.88
水溶性
互溶
可溶(9 g/100 g 水)
微溶
(1)制取乙酸丁酯的裝置應選用________(填“甲”或“乙”)。不選另一種裝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生成物中除了主產物乙酸丁酯外,還可能生成的有機副產物有(寫出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酯化反應是一個可逆反應,為提高1-丁醇的利用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制備乙酸丁酯所得的混合物中分離提純乙酸丁酯時,需要經過多步操作,下列圖示的操作中,肯定需要的化學操作是________(填字母)。
20、
(5)有機物的分離操作中,經常需要使用分液漏斗等儀器。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須________________(填寫操作);某同學在進行分液操作時,若發(fā)現液體流不下來,其可能原因除分液漏斗活塞堵塞外,還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一點)。
答案 (1)乙 由于反應物(乙酸和1-丁醇)的沸點低于產物乙酸丁酯的沸點,若采用甲裝置會造成反應物的大量揮發(fā)降低了反應物的轉化率,乙裝置則可以冷凝回流反應物,提高反應物轉化率
(2)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
CH3CH2CH===CH2
(3)增加乙酸濃度、及時移走生成物(或減小生成物濃度)
(4)ac
(5)檢查是否漏水或堵塞 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上的凹槽未與漏斗口上的小孔對準(或漏斗內部未與外界大氣相通,或玻璃塞未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