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二章第三節(jié)平面鏡成像導學案(無答案) 人教新課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八年級物理上冊 第二章第三節(jié)平面鏡成像導學案(無答案) 人教新課標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平面鏡成像導學案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 了解平面鏡成虛像,了解虛像是怎樣形成的。(3) 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鏡成像的現象。(4) 初步了解凸面鏡和凹面鏡及其應用。
過程與方法:(1) 經歷“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探究,學習對實驗過程中信息的記錄。
(2) 觀察實驗現象,感知虛像的含意。(3)通過觀察感知球面鏡對光線的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 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中領略物理現象的美妙與和 諧,獲得“發(fā)現”成功的喜悅。(2) 培養(yǎng)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3) 通過對平面鏡、球面鏡的應用的了解,初步認識科學技術對人
2、類生活的影響。
二教學重點、難點: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過程。
二、探究實驗: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設計實驗:
(1)實驗器材:玻璃板,白紙,蠟燭兩只(形狀相同),火柴,刻度尺,鉛筆。
(2)實驗步驟:
①、把大的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紙上豎直放置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
②、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固定,記錄下這個位置,觀察它在玻璃板后面的成像情況。然后將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過平面鏡,直接觀察光屏。得出結論:_____(“有”或“沒有”)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_____像(“虛”或“實”)。
③、再拿一支沒有點燃的同樣的蠟燭,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
3、跟點燃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得出結論:像與物的大小_____(“相等”或“不相等”)。像和物左右______(“相同”或“相反”)。
④、改變點燃蠟燭的位置,再重復上面的操作,記下每次實驗中蠟燭和像的位置,并比較蠟燭和像的大小。
⑤、多次實驗后,把蠟燭(熄滅)和玻璃板移開,撤出壓在下面的白紙。把在紙上記下的每次蠟燭和像的位置連線,用刻度尺測量它到玻璃板(平面鏡)的距離,再用量角器量一下這條線與平面鏡鏡面之間的夾角。得出結論: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相等”或“不相等”),像和物的連線跟平面鏡______(“垂直”或“平行”)。
物到玻璃板的距離/cm
像到玻
4、璃板的距離/cm
像與物大小比較(放大、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⑥、通過以上實驗你能得到哪些結論?
(3)、思考、交流、討論,并進行試驗
①做該實驗時,我們?yōu)槭裁催x用透明的平面鏡,而不選用不透明的平面鏡?(動手做做、試試看)
②實驗操作中有什么不足之處?測量的結果是不是可靠?各組的探究結果是否相同?對于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還有哪些猜想?
5、
4、分析歸納:
①物體所成的像是 (填“正立”或“倒立”)。
②平面鏡所成像的大小和物體的大小 。
③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 。
④物點和像點的連線與平面鏡 。
⑤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 (填“實像”或“虛像”)。
5、得出結論:
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像的大
6、小跟物的大小_______,(2)像和物的連線與鏡面_________,(3)像和物體到鏡面的距離 .
知識拓展
(1) 思考:
1、選擇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
2、試驗要求玻璃板和桌面垂直是因為:
3、 刻度尺的作用是:
4 選取兩端完全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和物的
7、
5 為什么要多次測量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物到平面鏡的距離:
6(2)“等效替代法”是指在效果相同的前提下,把抽象、復雜的物理過程或現象變換成理想、簡單的過程或現象來研究處理的方法。
課后檢測
1.愛好足球的小亮在平面鏡前觀賞自己的全身像。他實際看到的像應是圖中的哪一個【 】
??
?2. 某人從遠處走近一個穿衣鏡時,他在鏡中的像以及人和像間的距離將【 】
A.像變大,人和像間的距離變大? B.像變大,人和像間的距離變小?
C.像不變,人和像間的距離不變? D.像不變,人和像間
8、的距離變小
3. 一人在一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2m處,則他在鏡中的像離他____m,若他沿著與平面鏡平行 的方向以1m/s的速度運動了3s,則運動中,像相對于人的速度是____,運動結束時像與人相距____m.
甲 乙
4.如圖2所示,已知同一光源S發(fā)出的一條入射光線A和另一條入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的反 射光線B,試畫出光源所在的位置.
A
B
圖2
5 . 如圖一所示,Sˊ為點光源S在平面鏡MN中的像,SA為光源S發(fā)出
9、的一條光線,請確定平 面鏡MN的位置,并完成SA的反射光路。(圖一請保留作圖痕跡)
6. 按如圖所示裝置做“探究平面鏡成像”的實驗:
?12.某同學在做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直尺 的上面,再取兩段等長的 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用眼睛進行觀察,如圖所示。在此實驗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物與像_____關系;
(2)兩段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的_____關系;
(3)我們這樣確定像的位置,憑借的是視覺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 說是采用了_________的科學方法。
(4)移去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_____接收到蠟燭A的燭焰的像(填“能”或“不能”),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_____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