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之中的救護》教學設計-馬景香》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災難之中的救護》教學設計-馬景香(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劫難之中的救護》教學設計
一、授課學科:小學《品德與社會》
二、授課名稱:《劫難之中的救護》
三、執(zhí)教教師:馬景香
四、課型:活動性學習
五、年級:五年級(下冊)
六、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從“劫難中的自救自護”、“自然災害中的援助”兩個方面呈現(xiàn)了主題內容。一方面通過引導學生學習汶川地震中四名抗震救災小英雄的事例,培養(yǎng)學生應具有的某些優(yōu)秀品質和不怕困難,敢于協(xié)助別人的人格魅力,倡導學生要樹立“一方有難,八方增援”的人道主義精神。懂得面對突發(fā)的自然災害,不僅要沉著冷靜,戰(zhàn)勝困難,自救自護,并且要想法設法對她人進行救濟。另一方面通過學習,總結結識自救自護的經(jīng)驗,
2、初步掌握發(fā)生劫難時能對的使用自救自護的知識和措施,規(guī)避危險,保護自己。要懂得我們的祖國是一種人們庭,隨著她的日益強大,對發(fā)生劫難始的救濟,會越來越及時有效,社會公益救濟就成為我們每一種成員應盡的責任。根據(jù)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本課教學任務可分三學時完畢,本節(jié)課為第一學時。重要教學任務為學習汶川地震中四名抗震救災小英雄的事例,懂得面對突發(fā)的自然災害,應當具有的精神品質,掌握遇到自然災害時的救護措施,培養(yǎng)學生面對劫難臨危不懼及堅強勇敢的意志和品質。
(二)教學理念;
以多媒體教學為載體,用好教材,引導學生在根據(jù)自身生活經(jīng)驗,收集素材,交流思想,在演習活動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形成能力。
3、
(三)教學目的:
1、懂得雖然劫難是不可抗拒的,但采用合適的自救自護措施,會減少或避免某些傷害的道理。
2、通過學習與演習訓練,提高自救自護的能力。掌握劫難來臨時對的的自救自護的措施。培養(yǎng)學生面對劫難臨危不懼及堅強的意志和品質。
3、培養(yǎng)學生收集信息和解決信息的能力,在學習中觀測、探究、思考、體現(xiàn)的能力,提高學生與人合伙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面對劫難臨危不懼、堅強勇敢的品質以及關注她人的愛心。學會在自然災害中對的的自救自護和互救措施。
教學難點:對的的自救自護和互救措施。
(四)板書設計:
15
4、 劫難之中的救護
沉著勇敢 堅強自信
面對劫難
措施得當 敢于救人
(五)教學環(huán)節(jié):
活動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播放視頻,布滿激情的說:今天教師為人們準備了一段視頻,請認真觀看。看完后說說你從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收集信息,(可以互相互換意見)。
教師活動:導語:同窗們,大自然孕育了人類,但她也會給人類制造劫難,使我們受到巨大的傷害。如何才干減少或避免某些傷害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劫難之中的救護 (師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結合本課教學內容及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營造輕松開放的學習氛圍
5、,通過一段視頻,使學生對自然災害的危害性有一種初步的理解,自然而然地進入本課的學習?!?
活動二、交流資料,情感鋪墊。
教師活動:引語----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范疇最廣,救劫難度最大的就是發(fā)生在5月12日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劫難。課前教師請同窗們收集汶川地震的有關資料,下面人們一起來交流交流。
學生活動:有部分學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汶川地震的有關資料。
【設計意圖:通過課前收集資料,培養(yǎng)和樹立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在課堂上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多選擇的交流渠道,使學生通過資料收集與交流的過程,理解國內發(fā)生的汶川特大地震災害,在思想上產(chǎn)生共鳴,為本課的學習做好情感上的鋪墊?!?
活動三
6、、學習事跡,感悟品質。
教師活動:師過渡語----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中,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沉著鎮(zhèn)定,敢于救人的英雄少年。你懂得她們的名字嗎?下面我給人們講一種小英雄的事例。
播放幻燈圖片,配樂激情講述林浩的事跡。講完提問:聽了林浩的事跡后,你想對小林浩說什么?
學生活動:學生刊登感言。
教師活動:接著出示何翠青圖片及故事,配樂由學生朗讀何翠青的事跡?;脽舫鍪締栴},引導學生思考:林浩、何翠青她們?yōu)槭裁茨苊半U返回去救同窗呢?
學生活動:同桌交流探討,刊登自己的想法。
教師活動:師小結----林浩、何翠青面對劫難沉著鎮(zhèn)定,堅強勇敢,敢于救人的精神令我們感動,是我們的優(yōu)秀典范。除了林浩
7、、何翠青尚有某些小英雄,下面請同窗們將課本翻到86頁,帶著這個問題,讀一讀她們的故事!
師生互動:教師用幻燈片出示思考題,引導學生回答1、小英雄的哪些做法和精神感動了你?2、在巨大的劫難中她們能救濟別人的前提是什么?【同桌討論交流】【在生的回答中見機板書: 沉著勇敢 堅強自信 措施得當 敢于救人】
【設計意圖:通過人們的講、讀、交流等不同方式,引導學生感悟小英雄的優(yōu)秀品質,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激發(fā)學習愛好,達到培養(yǎng)學生形成對的的人生觀、價值觀,使情感得到升華的目的?!?
活動四、掌握措施,形成能力。
教師活動:師:同過前面一種環(huán)節(jié)的學習,我們懂得,在劫難面前只有具有優(yōu)良的思
8、想素質和堅定的抱負信念,就為我們戰(zhàn)勝劫難奠定了好的基本。但是如果沒有一定的自救自護措施,我們仍然會受到巨大的傷害。為了能減少和避免某些傷害,下面我們以地震為例,來學習如何自救逃生。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教材,學習地震中成功逃生的措施。
教師活動:師小結-----從小黃茂成功自救的過程和小熊博士的解說,我們掌握了地震中自救的措施,我們來演習一下吧!教師請兩位同窗當裁判,評價人們的自救措施與否恰當,并播放音頻幻燈片發(fā)明地震的情景。
學生活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演習,小裁判對人們的自救措施進行講評。
教師活動:隨機小結,特別對在演習中互助互救的狀況加以強調,引入下一種學習環(huán)節(jié):學習包扎止血
9、的措施。
教師活動:引言----如果在地震中你不幸被坍塌物砸傷流血了,該怎么辦呢?我們一起來看一段受傷后的緊急包扎教學視頻。
學生活動:觀看視頻后,學生分組互相操作演示,并做出相應的評價。
教師活動:對學生的包扎演習進行點評。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基本掌握了某些地震中的救護措施。其實,在任何劫難中只要做到沉著冷靜,大膽勇敢,措施得當就能最大限度的減少劫難導致的傷害。
【設計意圖:在教學中充足將多媒體課件與學生實踐活動相結合,將地震中抽象枯燥的救護知識變成實例,由小熊博士生動形象的地呈現(xiàn)出來,既加強了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又使學生在喜聞樂見的形式中,通過學習理解、總結提煉、動手實踐過程,掌
10、握基本的自救自護知識,提高對自然災害的結識,形成相應救護能力?!?
活動五:拓展延伸、指引措施。
教師活動:師提問----同窗們想想,在我們敦煌最常用的自然災害有哪些?
學生活動:學生不久會回答,------沙塵暴、火災等
教師活動:對,敦煌最常用的自然災害就是沙塵暴,那么面對沙塵暴我們如何進行救護呢?
學生活動:學生分組討論,報告討論成果。
教師活動: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總結沙塵暴中的自救措施,并請學生齊讀。
沙塵暴中的自救措施:(大概有)
1、收到大風警報后,應盡快回家;
2、大風襲來時要迅速關閉門窗;
3、如果在戶外,千萬不要在風里亂跑;
4、遠離水域堤岸、變壓器、水塔等危
11、險地帶;
5、在沙塵多發(fā)季節(jié),要注意攜帶口罩、紗巾等防塵用品。
【設計意圖:通過合伙交流學習,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總結出沙塵暴中的自救措施,既提高了學生歸納知識,總結經(jīng)驗的能力,又達到了指引學生在不同災害面前采用不同措施自救的目的?!?
活動六、布置作業(yè),總結提高。
教師活動:布置作業(yè)---收集整頓在其她劫難中的救護措施,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交流。
教師活動:小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人類對多種自然災害的監(jiān)測和預報能力會大大提高,只要我們加強安全意識,掌握對的的救護措施,就可以減少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使平安與幸福永遠陪伴著我們。
學生活動:課后通過征詢家長、查閱資料、上網(wǎng)查找等
12、多種措施收集整頓其她劫難中的救護措施,為下節(jié)課的學習做好準備。
【設計意圖:作業(yè)設計突出鍛煉學生收集信息,整頓信息,與人交往的能力,同步為下節(jié)課進行學習做好準備?!?
七、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是義務教育課程原則實驗教科書《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自然災害與救濟》中第15課第一學時的教學內容。通過教學我有如下某些感悟:
一、多媒體教學生動直觀,在教學中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我充足運用多媒體課件,將地震中抽象枯燥的救護知識用學生喜歡的動畫形式形象地呈現(xiàn)出來,加強了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中小黃茂成功自救的真實過程,再加上小
13、熊博士聲情并茂的解說和對防震知識的歸納,使學生在喜聞樂見的形式中,愉悅地的學習理解地震中成功逃生的措施。學生這樣學得的知識記憶深刻,不容易忘掉。此外,本班學生沒有經(jīng)歷過地震,我就設計了模擬演習的環(huán)節(jié),運用幻燈片的動畫設計與聲音特效創(chuàng)設了發(fā)生地震的真實情景,讓學生用剛剛學到的知識、經(jīng)驗指引自身的行為,提高結識,形成地震中對的逃生的能力。
二、用好教材是新課程改革的一種規(guī)定。長期以來,教師始終困惑的是教教材,還是用教材教。課程改革后課程的綜合化已把教材作為連接師生活動的媒介。教材即是教師引導學生活動的工具,也是一種資源。作為教師,新的綜合課程也使我們成為教材的再創(chuàng)者,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我就沒有照搬
14、教材的所有內容,而是根據(jù)教學需要和學生的實際安排了學習順序,并在用好教材的基本上增長了“汶川地震資料的收集與交流”和“傷口的包扎”等內容,發(fā)明性地使用教材,將教材內容延伸到學生現(xiàn)實生活中,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自救的能力。
三、活動是學生最佳的成長舞臺。這是我上了這節(jié)課后最深最真的感受。課堂活動是在教師指引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指引學生行為,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感悟的空間,讓教師真正地成為引導者,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如教學一開始我播放完視頻,沒有過多的限制語言,留給學生感悟的空間,讓學生盡情地交流自己的觀看所得。有的學生說她看到了哪些自然災害;也有的說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的危害;王昌盛同窗還將自己的辯證思維引進了思品課堂,說出了自己獨特的體會。又如在教師講完林浩的故事用“你想對林浩說些什么?”的問題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開闊的思維空間,讓她們自由地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不管課前資料收集、課后作業(yè)布置,還是課堂問題設計、小組合伙學習我都注重了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盡量讓她們在體驗、交流、思考中學習知識,升華情感,形成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