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三中 高一物理上學期期末考試 理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云南省昆明三中 高一物理上學期期末考試 理 新人教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中小學教育資源站(),百萬免費教育資源當下來,無須注冊!
昆明三中2013—201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
高一物理試卷
說明:
1.本試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請在答題卡上答題,將所有答案按照題號填寫在答題紙相應的答題處,否則不得分。
一、選擇題:(第9、10、11三個小題有多個正確答案,其余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4分,選不全得2分,選錯不得分。共計44分)
1.關于速度和加速度的關系,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加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時,則速度
2、一定增加
B.物體的速度變化越快,則加速度就越大
C.物體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變,則速度方向也保持不變
D.物體加速度的大小不斷變小,則速度大小也不斷變小
2.一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初速度為10m/s,加速度大小為1m/s2,則物體在停止運動前l(fā)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
A.5.5 m/s B.5 m/s C.l m/s D.0.5 m/s
3.從某一高度先后由靜止釋放兩個相同的小球甲和乙,若兩球被釋放的時間間隔為1s,在不計空氣阻力的情況下,它們在空中的運動過程中( )
A. 甲、乙兩球的距離越來越大,甲、乙兩球的速度之差
3、越來越大
B. 甲、乙兩球的距離始終保持不變,甲、乙兩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變
C. 甲、乙兩球的距離越來越大,甲、乙兩球的速度之差保持不變
D. 甲、乙兩球的距離越來越小,甲、乙兩球的速度之差越來越小
4.一個物體沿直線運動,它的速度圖像如圖所示,由此可知:
A.物體在第1秒末回到出發(fā)點
B.物體在第2秒末速度方向發(fā)生改變
C.前兩秒內(nèi)加速度大小不變,加速度方向在第1秒末改變
D.第2秒內(nèi)和第5秒內(nèi)物體運動的加速度相同
5.一個長度為L的輕彈簧,將其上端固定,下端掛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球時,彈簧的總長度變?yōu)?L. 現(xiàn)將兩個這樣的彈簧按圖示方式連接
4、,A、B兩球的質(zhì)量均為m,則兩球平衡時,B 球距懸點O的距離為(不考慮小球的大?。?
A.3L B.4L C.5L D.6L
6.運動員用雙手握住豎直的竹竿勻速攀上和勻速下滑時,他所受到的摩擦力分別為F1和F2,那么它們的關系正確的是
A.F1向上,F(xiàn)2向下,F(xiàn)1=F2
B.F1向下,F(xiàn)2向上,F(xiàn)1>F2
C.F1向上,F(xiàn)2向上,F(xiàn)1=F2
D.F1向上,F(xiàn)2向下,F(xiàn)1>F2
7.關于力的合成與分解的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也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B.合力可能比其中一個分力小
5、C.合力可以比兩個分力都小
D.合力與分力一定是同種性質(zhì)的力
8.如圖所示,物體甲、乙質(zhì)量均為m,彈簧和懸線的質(zhì)量可以忽略不計.當懸線被 燒斷的瞬間,甲、乙的加速度數(shù)值是下列哪一種情況
A.甲為0,乙為g B.甲為g,乙為g
C.甲為0,乙為0 D.甲為g/2,乙為g
9.重為G的物體系在兩根等長的細繩OA、OB上,輕繩的A端、B端掛在半圓形的支架上,如圖所示,若固定A端的位置,將繩OB的B端沿半圓形支架從水平位置逐漸移至豎直位置C,在此過程中兩細繩上的拉力大小變化情況正確的是
A.OB繩上的拉力先增大后減小
6、B.OB繩上的拉力先減小后增大
C.OA繩上的拉力先增大后減小 D.OA繩上的拉力不斷減小
10.物體靜止于一斜面上(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對斜面的壓力和斜面對物體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物體對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對物體的摩擦力是一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物體所受重力和斜面對物體的作用力是一對平衡力
D.物體所受的重力可以分解為沿斜面向下的力和對斜面的壓力
11.原來作勻速運動的升降機內(nèi),有一被伸長的彈簧拉住的,具有一定質(zhì)量的物體 A靜止在地板上,如圖所示,現(xiàn)在A突然被彈簧拉向右方,由此可判斷,此時升降機的運動可能是
A.加速
7、上升 B.減速上升
C.加速下降 D.減速下降
二、實驗題(共2道小題,共16分。每空2分)
12.某同學在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主要實驗步驟如下:
A.在桌面上放一塊木板,在木板上鋪一張白紙,用圖釘把白紙釘在木板上
B.用圖釘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的A點,在橡皮條的另一端拴上兩條細繩,細繩的另一端打成繩套
C.用兩個彈簧秤分別勾住繩套,平行于木板且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條,把橡皮條的結點拉到某一位置O,記錄下O點的位置和兩條細繩的方向,讀出兩個彈簧秤的示數(shù)
D.按選好的比例,用鉛筆和刻度尺作出兩個彈簧
8、秤的拉力F1和F2的圖示,并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力F
E.只用一個彈簧秤,通過細繩套拉橡皮條使其伸長,讀出彈簧秤的示數(shù),記下細繩的方向,按同一比例作出這個力F′的圖示
F.比較力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們是否相同, 得出結論
(1)上述步驟中: 1)有重要遺漏的步驟序號是____________
2)遺漏的內(nèi)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右圖所示是甲、乙兩名同學在做“探究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時得到的結果.若按實驗中要求的符號表示各個力,則可判定其中 (填甲、乙)實驗結果是尊重實驗事實的?
⑶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
9、,兩彈簧秤拉力的圖示在下圖實中作出,方格每邊的長度表示1 N,O是橡皮筋的一個端點.用兩個直角三角板按照作圖法作出合力F的圖示,得到的合力的大小為 N。
13.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實驗中,采用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水平的實驗桌上。小車及車中砝碼的質(zhì)量用M表示,盤及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用m表示,小車所受拉力用F表示,小車的加速度可由小車后拖動的紙帶由打點計時器打上的點計算出。
(1)如圖b為甲同學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作出的a-圖線,圖線不過原點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時長木板傾角過_____(填“大”或“小”);圖線的AB段明顯偏離直線的原因是__
10、______。(填選項前字母)
A.所掛鉤碼的總質(zhì)量過小 B.小車與軌道之間存在摩擦
C.所用小車的總質(zhì)量越來越大 D.所用小車的總質(zhì)量越來越小
(2)在處理數(shù)據(jù)時,總是把托盤和砝碼的重力當作小車所受牽引力。而實際上小車所受牽引力比托盤和砝碼的總重力要________一些(選填“大”或“小”)。因此,為使實驗結論的可信度更高一些,應使托盤和砝碼的總質(zhì)量盡可能________一些(選填“大”或“小”)。
三、計算題(本題共40分,其中14題10分,15題15分,16題15分。解題過程中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
11、的不能得分)
14.如圖所示,物體的質(zhì)量m=1.0kg,物體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5,取g=10m/s2。若沿水平向右方向施加一恒定拉力F=9.0N,使物體由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求:
(1)物體的加速度大??;
(2)2s末物體的速度大小;
(3)2s末撤去拉力F,物體的加速度又是多大?物體還能運動多遠?
B
A
V
15.一只質(zhì)量為20kg的箱子在傾角為370的固定斜面頂端A滑下來,已知斜面AB長1m,箱子與斜面和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是0.50,(。g取10m/s2)
(1)箱子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多大;
(2)箱子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多大;
12、(3)箱子在水平面上繼續(xù)滑行的時間及通過的位移。
16.如圖所示,一輛汽車A拉著裝有集裝箱的拖車B,以速度進入水平的直車道。因前方道路施工,為使汽車速度在s=200m的距離內(nèi)減到,駕駛員必須剎車。假定剎車時地面的摩擦阻力是恒力,且該力的70%作用于拖車B,30%作用于汽車A。已知A的質(zhì)量,B的質(zhì)量。求汽車與拖車的連接處沿運動方向的相互作用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
D
C
D
C
C
D
B
BD
BC
BC
一、選擇題:(第9
13、、10、11三個小題有多個正確答案,其余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4分,選不全得2分,選錯不得分。共計44分)
二、實驗題(共2道小題,共16分。每空2分)
(1) 1)有重要遺漏的步驟序號是______E______
2)遺漏的內(nèi)容是橡皮筋拉長到O點__.
⑵ 甲 (填甲、乙)
⑶ 7 N。
13.(1)___小__(填“大”或“小”); __ D ____。(填選項前字母)
(2)__小____(選填“大”或“小”)。__小_____(選填“大”或“小”)。
三、計算題(本題共40分,其中14題10分,15題15分,16題15分。解題過程中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4.(1)a=4m/s2
(2)v=8m/s;
(3)a/=5m/s2 x=6.4m
15. (1)箱子在斜面上的加速度a=2m/s2
(2)箱子到達斜面底端時的速度v=2m/s
(3)箱子在水平面上繼續(xù)滑行的時間t=0.4s.通過的位移x=1m
16.汽車加速度a=
F=(m1+m2)a=1.6×104N
B受力FB=0.7F=1.12×104N
相互作用力FB/=m2a-FB=800N 方向向后。
中小學教育資源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