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說課稿
寇芳
一,說教材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屬于九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一篇課文,《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一首古風,寫出了作者屋破漏雨,心憂天下的心境。吟出了身處漏雨茅屋而心系“天下寒士”的情懷。因此,學習本詩,有利于進一步掌握歌行體形式自由、語言流利、格調奔放的特點,并對前后兩首詩在句式、敘事、抒情、風格等方面進行比較。本詩結構明晰,語言質樸傳神,感情深沉濃郁,適合誦讀,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文的感悟,便于在誦讀中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加深對詩歌的理解,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說學情
學生在學習本詩前已接觸過不少古詩詞,掌握了鑒賞詩歌的一般方法,如知人論世
2、、誦讀、鑒賞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等。在八年級學生還學過杜甫的三首詩《望岳》、《春望》、《石壕吏》,對杜甫其人、其詩風格有所了解。特別是他憂國憂民的濟世情懷給學生留下過深刻的印象。本詩語言質樸,字詞的理解結合課下注解可以完成。因此,學習本詩,只要教師遵循詩教的一般原則,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正確引導、適時點撥,便能比較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估計學生在初讀課文時會出現(xiàn)字音、節(jié)奏、語氣、語調、感情的把握不夠好,通過老師逐步指導并作示范朗讀,方能達到誦讀要求;在歸納第三節(jié)文意時,需要充分的討論和引導;品味語言時,老師的示例很重要。
三、說目標
對古詩文的教學,新課標有明確的表述:“能
3、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教材單元編排中要求“品味古詩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結合親身體驗加深理解”,《教師用書》單元說明書中提出“注重誦讀教學,在誦讀中體會語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風格;注重課堂討論,在討論中使學生互相啟發(fā),糾正偏頗,彌補缺漏;注重讀寫結合……”
根據新課標要求,單元教學特點和學生實際,我制定以下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儆懈星榈乩首x課文②了解歌行體的特點③理解詩歌內容
2、過程和方法目標
?、僬莆照b讀古詩的方法②品味詩歌
4、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體會詩人關心人民疾苦、推己及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重點:
?、儆懈星榈卣b讀課文②品味語言
難點:
①品味語言②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四、心有靈犀一點通
——覓徑探幽說教法、學法
1、教法
情境創(chuàng)設法指導朗讀法點撥教學法
2、學法
探究法討論法
五、說過程
?。ㄒ唬?知人論世入情境(情境導入)
1、展示浣花溪公園詩歌大道照片,配以解說、引出杜甫
2、展示草堂照片,引導學生說說對杜甫的了解。老師補充、引出并板書課題。
(二)展示預習任務:
1.“南村群童欺我老
5、無力”,杜甫寫此詩時49歲,為什么用一個“老”字?
2.“歸來倚仗自嘆息”,嘆什么呢?
3.他為何將“群童”稱為“盜賊”?
4.從哪里看出屋破難眠呢?
5.憂什么?
6.這首詩中有幾組對比,如“漏屋”與“廣廈”;“長夜沾濕”與“風雨不動”;“俱歡顏”與“死亦足”,這些對比有什么作用呢?
(三)拓展練習:以詩賞詩,向課外延伸
①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政治腐敗,貧富不均。
②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
——山河破碎,金甌尚缺。
③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垂老別》)
——戰(zhàn)亂中子孫亡盡的老漢憤然參軍告別老妻的凄慘場面。
六,板書設計: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秋風破屋——急
頑童抱茅——嘆
屋漏難眠——憂
廣廈庇寒——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