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物理 實驗3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人教版八年級上學期物理 實驗3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人教版八上物理 實驗3 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1. 如圖甲所示,是小蕊同學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特點”的實驗裝置。
(1) 圖甲的實驗裝置,安裝時應按照 (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順序;實驗中除了圖甲的器材之外,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
(2) 圖甲裝置中硬紙板的主要作用是 。
(3) 小蕊用質(zhì)量為 m1 的水做實驗,根據(jù)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圖乙中的 a 圖線,由 a 圖線可知:水沸騰時吸收熱量,溫度 。
(4) 若換用初溫相同的質(zhì)量為 m2(m2>m1) 的水做實驗,得到的圖線是圖乙中的 。(填“b”“c”或“d”)
2、
2. 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觀察水的沸騰。
(1) 實驗中,應用酒精燈的 (填“外焰”或“內(nèi)焰”)加熱,為縮短實驗時間,小明在燒杯中倒入熱水,溫度計示數(shù)如圖乙所示,此時溫度計的示數(shù)為 °C。
(2) 在水溫升高到 90°C 后,小明每隔 1?min 觀察 1 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記錄在表中,直至水沸騰,如此持續(xù) 3?min 后停止讀數(shù):
時間/min012345678溫度/°C909294969899999999
i 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水的沸點是 °C,說明此時氣壓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標準大氣壓。
ii 小明觀
3、察到:沸騰時水中氣泡的情形為圖丙中的 (填“C”或“D”)。
iii 請你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在圖丁所示的坐標系中畫出水沸騰前后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3) 小明還通過實驗得出不同濃度的鹽水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點,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鹽水的02468101214濃度(%)沸點(°C)100.0100.3100.6101.0101.3101.6102.0102.3
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當鹽水濃度增大時其沸點 (填“降低”“不變”或“升高”)。
(4) 根據(jù)以上探究得到的結論是:在煮食物時要想讓湯汁盡快沸騰,最好選擇 放鹽(填“先”或“后”)。
3. 某
4、班的同學在教師指導下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
(1) 本實驗中,放置石棉網(wǎng)的鐵圈和懸掛溫度計的鐵桿位置非常重要。在組裝該實驗裝置時,應當先固定 (填“鐵圈”或“鐵桿”)的位置。
(2) 實驗時,老師要求同學們向燒杯中倒入熱水而不用冷水,這樣可以 。
(3) 小亮通過實驗測得水的沸點是 98°C,他猜想這可能是當時氣壓低于 1 個標準大氣壓造成的。但在與其他同學交流時發(fā)現(xiàn),其他同學測得的水的沸點都是 100°C,于是小亮否定了自己剛才的想法。小亮否定自己剛才想法的理由是: 。
(4) 小亮還發(fā)現(xiàn),在實驗裝置相同和組裝正確的情況下,各組
5、完成實驗的時間也不一樣,他又提出了進一步縮短實驗時間的兩個建議:一個是減少燒杯中水的質(zhì)量,二是提高燒杯中水的初溫。如果你要做這個實驗,在采取小亮的建議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寫出其中的一個并說出你的理由: 。
答案
1. 【答案】
(1) 由下到上;停表
(2) 減少熱量散失,縮短實驗時間
(3) 不變
(4) c
【解析】
(1) 在該實驗中,先安裝下面器材,再安裝上面器材,便于調(diào)節(jié)器材間的距離,且便于利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實驗過程中需要測量加熱時間,因此需要用到停表。
(2) 在燒杯上覆蓋中心有孔的硬紙板的主要作用是減少熱量散失,縮短實驗時間。
(3
6、) 由圖象可知,水沸騰時的特點是:吸收熱量,溫度不變
(4) 改變水的質(zhì)量,水的沸點不變,加熱的時間長短會改變,得到的圖象是圖乙中的 c。
2. 【答案】
(1) 外焰;68
(2) i 99;小于
ii C
iii
(3) 升高
(4) 后
【解析】
(1) 實驗中,應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如圖乙所示,溫度計的分度值是 1°C,示數(shù)是 68°C。
(2) i 水沸騰時吸熱但溫度不變,不變的溫度就是水的沸點,根據(jù)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水的沸點是 99°C,1 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 100°C,液體沸點隨氣壓的升高而升高,所以此時氣壓小于標準
7、大氣壓。
ii 水沸騰時,水中產(chǎn)生大量氣泡,氣泡在上升的過程中,不斷有水蒸氣進入氣泡中,氣泡逐漸變大,所以沸騰時水中氣泡的情形為圖丙中的 C。
iii 根據(jù)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描點并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
3. 【答案】
(1) 鐵圈
(2) 減少將水加熱至沸騰所需要的時間
(3) 若當時氣壓低于 1 個標準大氣壓,其他同學測得的水的沸點就不會都是 100°C
(4) 減少燒杯中水的質(zhì)量時,水量不宜過少,應能浸沒溫度計的玻璃泡(答案不唯一)
【解析】
(1) 在實驗中需要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所以應先確定鐵圈的位置。
(2) 在實驗中,向燒杯中倒入熱水,這樣可以縮短將水加熱至沸騰所需的時間。
(3) 水沸騰時不斷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是水的沸點,若當時氣壓低于 1 個標準大氣壓,其他同學測得的水的沸點應都低于 100°C。
(4) 方法一:減少燒杯中水的質(zhì)量時,水量不宜過少,應能浸沒溫度計的玻璃泡,且保證初溫相同;方法二:提高燒杯中水的初溫時,為了實現(xiàn)多次測量,應縮短每次測量的時間間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