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热最新网址,777奇米四色米奇影院在线播放,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有码视频,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国产91精品在线,婷婷丁香六月天

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 課堂測試卷

上傳人:新** 文檔編號:160846979 上傳時間:2022-10-11 格式:DOCX 頁數:12 大小:223.70K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 課堂測試卷_第1頁
第1頁 / 共12頁
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 課堂測試卷_第2頁
第2頁 / 共12頁
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 課堂測試卷_第3頁
第3頁 / 共12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2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 課堂測試卷》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12課 遼宋夏金元的文化 課堂測試卷(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12課遼宋夏金元的文化 一、單選題(每小題2分,共70分) 1.王禎《造活字印書法》記載:“五代唐明宗長興二年,宰相馮道、李愚請令判國子監(jiān)田敏,校正《九經》,刻板印賣。朝廷從之…因是天下書籍遂廣?!边@反映了( ) A.政府已采用活字印刷技術 B.雕刻印刷術已在唐朝普及 C.文化傳播僅依靠手抄書籍 D.雕版印刷推動了文化發(fā)展 2.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在世界文明史中占有重要位置。下列史實與推論正確的是( ) A.《黃帝內經》——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藥物學專著 B.東漢蔡倫發(fā)明造紙術——使紙成為主要書寫材料 C.東晉書法家王羲之和隋朝吳道子——分別被尊稱為“書圣”和“畫圣”

2、 D.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都在宋朝基本成熟,成為科技水平的重要代表 3.宋代出現了大量以憂國憂民、誓死抗金為主題的詞作。元代以后,曾經難以登大雅之堂的元雜曲、話本等市井文學卻得到流傳,并表現出諸多非議理學的傾向。這主要反映了( ) A.文學家對社會動亂的感傷情懷 B.理學對宋元社會的影響至深 C.宋元時期兼容開放的學術氛圍 D.民族關系成為文學表達的主題 4.南宋時期,許多當朝官僚和學者認為治財賦、開拓邊疆、留心政事、兵財政刑等乃是俗事,而將建書院、立先賢祠、刊注《四書》、衍輯語錄等視為高雅。這反映了當時 A.教育受到高度重視 B.邊疆戰(zhàn)事接連勝利 C.社會崇尚真才實學 D.

3、理學發(fā)展愈發(fā)極端 5.北宋文士對一些可以定格和標示自身獨特性的繪畫元素做出了主觀選擇和內涵演繹:山水、梅竹等具有人文象征寓意的繪畫題材,手卷、扇畫等雅玩性質的繪畫形制受到文士鐘愛,水墨風格也因其筆墨特性和哲學意味而廣泛流行。這一審美取向( ) A.深受理學思想的影響 B.整合了社會的價值觀念 C.得益于自然經濟發(fā)展 D.促進了市民階層的興起 6.沈括的《夢溪筆談》記載:“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粲凳偾П?,則極為神速?!边@種印刷方法最早出現于( ) A.唐代 B.宋

4、代 C.元代 D.明代 7.南宋朱熹建立了龐大而嚴密的理學體系,在歷史上被譽為一代儒學宗師,地位僅次于孔子和孟子。關于朱熹的表述,下列項中正確的是( ) A.浙東學派的創(chuàng)立者 B.主張于人生日常處直接體悟理 C.理學的集大成者 D.認為學以至圣的關鍵在于“致良知” 8.兩宋時期出版了大量的圖書,極大地激發(fā)了民眾的閱讀。此種情形直接得益于( ) A.印刷術的不斷普及 B.宋明理學普及思想的需求 C.詞作者創(chuàng)作量的提高 D.國家大力發(fā)展圖書出版業(yè) 9.宋朝儒學復興,其中程朱理學一派對后世影響最大。理學的方法論是( ) A.格物致知 B.致良知 C.心即理也 D.天

5、下興亡,匹夫有責 10.吳歌,又稱為江南小調、單曲,魏晉以來就已被士大夫們改編傳唱,(時人)喜歡勁歌狂舞;宋代之后有所改變,逐步變?yōu)椤皽\吟低唱”。導致吳歌表現形式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會異端思潮的影響 B.散曲等藝術形式沖擊 C.國家分裂和民族交融 D.人們個性受到了壓抑 11.話本是宋元時代特別發(fā)達的一種文學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注意刻畫往往只是生活在市井巷陌的沒有什么地位的小人物。突破了百姓遙不可及的才子佳人、將相游俠等。話本人物形象的變化反映出( ) A.封建等級觀念受到沖擊 B.社會教育逐步得到普及 C.“士”為首的價值觀念被打破 D.市民階層壯大及世俗文化發(fā)展

6、 12.南宋著名學者朱熹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部書編在一起合稱為四書。朱熹的《四書集注》在宋以后成為科舉考試的標準教材。明清時代,“四書”的影響在深度和廣度上都超過“五經”。導致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五經內容艱澀難懂 B.理學成為官方哲學 C.八股取士推波助瀾 D.中央集權統(tǒng)治需要 13.《東坡志林》記述:“涂巷中小兒薄劣,其家所厭苦,輒與錢,令聚坐聽說古話。至說三國事,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這作為例證可以說明當時( ) A.官方哲學理學束縛人們的思想 B.正統(tǒng)觀念影響人們的價值判斷 C.三國故事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

7、D.小說成為傳播市民文化的載體 14.正史《列女傳》挑選女性入傳標準由開始的“才識與貞潔并重”,到五代后“重貞節(jié)、輕才識”,直至宋以后只局限于“貞節(jié)”,其女性形象逐漸窄化為貞孝節(jié)烈的道德形象。這表明宋以后( ) A.女性普遍認同入傳標準 B.理學被社會廣泛接受 C.政府更加注重倫理教化 D.入傳女性的地位提高 15.理學產生于北宋,是中國封建社會后期的正統(tǒng)思想,是一個以“理為核心的,非常成熟完備、精深的新儒學體系。這里的“新”主要體現在( ) A.以理或天理為核心 B.提出格物致知的方法論思想 C.順應了商品經濟發(fā)展趨勢 D.儒學融合了佛、道思想 16.在16世紀末萬

8、歷王朝的后期,朝野上下,掀起一股罵皇帝的“非君”思潮。大臣連篇累牘地指責君主的過失,毫不掩飾地揭露當朝皇帝“酗酒”、“戀色”、“貪財”、“尚氣”,等等。這種現象體現了( ) A.皇帝權威蕩然無存 B.萬歷皇帝從諫如流 C.理學影響政治風氣 D.早期民主思想出現 17.下表為朱熹在《朱子家訓》中的言論。據此可知,朱熹( ) A.主張克服人欲 B.強調綱常名教 C.宣揚格物致知 D.重視道德修養(yǎng) 18.二程指出:“凡一物上有一理,須是窮致其理”,“或讀書講明義理;或論古今人物,別其是非;或應接事物,而處其當,皆窮其理也。”這說明,二程( ) A.主張格物以求科一

9、學之真 B.強調探究萬物的重要性 C.反對窮理借助反省內心 D.認為窮理途徑是多樣的 19.朱嘉在解釋“格物致知”時說,只是對一事一物具體之理的認識而并不是認識的最終目的,其最終目的是要獲得對最高天理的認識,人之心應指向最高層次的知識?!叭f物皆有此理,理皆同出一原?!睋丝芍?,朱嘉認為“格物致知”的終極目標是( ) A.實現思想的統(tǒng)一 B.探求科學之真 C.追求政治的清明 D.探尋道德之善 20.朱熹強調個人修養(yǎng)的重要性,要求在日常生活中體察自己的道德,在處世態(tài)度方面,則強調中庸原則,認為做到中庸就能“和”。朱熹的這一思想旨在( ) A.提高個人道德素質

10、B.維護封建統(tǒng)治秩序 C.宣揚儒家中庸思想 D.樹立理學統(tǒng)治地位 21.“大一統(tǒng)的封建帝國需要這樣一種宗教:用統(tǒng)一的神權來神化君權,用祖先崇拜來鞏固宗法等級制度,用‘天定’的清規(guī)戒律來束縛民眾,用教主崇拜來管制思想……經歷兩次改造,儒學變?yōu)槿褰?,孔子抬高為被崇拜的偶像?!笔埂叭鍖W變?yōu)槿褰獭钡膬纱胃脑熘傅氖牵? ) A.孟子主張施行“仁政”;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三綱五?!? B.荀子提倡“仁義”和“王道”;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 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君權神授”;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 D.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王陽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22.宋代

11、朱熹編著《家禮》《小學》《童蒙須知》等著作,對人們的衣著、飲食等日常行為都作了具體規(guī)定,比如穿衣要頸緊、腰緊、腳緊。材料表明宋代理學( ) A.已經確立了官方哲學的統(tǒng)治地位 B.對基層百姓政治管理施加影響 C.發(fā)揮了一定的社會教化功能 D.決定著社會倫理風尚發(fā)展方向 23.北宋張載宣告“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南宋文天祥高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兩人的思想抱負源于( ) A.科舉制度對宋代文士的影響 B.理學對理想人格的塑造 C.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和使命 D.士人的社會責任和擔當 24.元朝中期開科舉時,宰相向皇帝上資:“自隋唐

12、以來,取人專尚詞賦,人都習學的浮華了……俺如今……專立德行明經科。明經內‘四書’‘五經,以程子、朱晦庵注解為主,是格物、致知、修已、治人之學。這般取人呵,國家后頭得人材去也!”由此可知,當時( ) A.科舉考試不再考詩賦科目 B.人才選拔制度更加成熟完備 C.理學迎合了封建統(tǒng)治需要 D.“五經”開始成為官方教材 25.某學者說:“宋代詞曲盛行,從汴京到臨安,花陣酒池,四處聞絲竹之聲;燕館歌樓,八方新聲巧笑。每到夜晚,市民們往往結伴出游,到瓦舍勾欄去購物,欣賞雜劇、歌舞演出,人們樂此不疲,常常深夜而歸。”由此可知,宋代詞曲繁榮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13、 B.市民階層的壯大 C.坊市界限被打破 D.主流思想的嬗變 26.遼宋夏金時期,各少數民族都創(chuàng)造了本民族的文字(見下圖)。這些文字體現了( ) A.民族文字的發(fā)展促進了民族交融 B.宋朝實施了開放包容的民族政策 C.不同民族間的文化相互借鑒吸收 D.中華民族文化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 27.宋代書法在風格上充分展現了當時時代的特點,自由瀟灑,頗多趣味。但令人遺憾的是,自宋代以后一段時間的書法仿佛喪失了活力,書法的風格“中規(guī)中矩”,不再如宋代書風那般充滿趣味。而到明代中期之后,文人志士則使得宋代書風再

14、現于世。這些變化( ) A.深受政治和經濟環(huán)境的影響 B.體現古代士大夫多元的藝術追求 C.適應了市民階層的文化需要 D.使古代的書法藝術進入自覺階段 28.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中盛譽元雜劇:“元劇自文章上言之,優(yōu)足以當一代之文學。又以其自然故,故能寫當時政治及社會之情狀,足以供史家論世之資者不少?!蓖鯂S積極肯定元雜劇的主要依據是( ) A.元雜劇反映時人的思想觀念和世態(tài)民風 B.元雜劇真實記載了元朝政治黑暗的歷史 C.元雜劇體現了元朝社會各階層的政治主張 D.元雜劇是元朝商品經濟發(fā)展的產物 29.1324年,元泰定帝元年八月,“繪帝師八思巴像十一,頒各行省

15、,俾塑祀之”。關于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理解正確的是( ) A.八思巴受成吉思汗委托創(chuàng)制而成 B.為拼寫蒙古語所專用 C.是漢語拼音化的最早嘗試 D.為畏兀體蒙古文的形成奠定基礎 30.促使宋詞、話本和元雜劇興起的直接社會原因是( ) A.理學的形成與發(fā)展 B.商業(yè)和城市的繁榮 C.各民族文化的交融 D.階級矛盾的尖銳化 31.下面為蘇軾、辛棄疾、岳飛作詞特色的一覽表。由此可知,他們的文學創(chuàng)作( ) A.側重描繪社會現實 B.風格逐漸趨向浪漫 C.深受社會環(huán)境影響 D.旨在抒

16、發(fā)胸中抱負 32.陳寅恪曾說:“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另一位史學家柳詒徴也說:“有宋一代,武功不競,而學術特昌,上承漢唐,下啟明清,紹述創(chuàng)造,廉所不備?!毕铝袑儆谒纬幕删偷氖牵? ) ①儒學發(fā)展成更為完整的儒家理論體系 ②古代戲曲藝術走向成熟,能表達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 ③適應市民生活需要的新詩體出現 ④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三大發(fā)明在宋代基本成熟 ⑤總結整個古代農業(yè)成就的農業(yè)著述出現 ⑥繪畫中山水畫突出,更加注重意境和筆墨情趣 A.①③④⑥ B.②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3.“有元一代制度,莫善于歷”,

17、元代在天文歷法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是( ) A.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 B.發(fā)明了地動儀 C.首次測算出地球子午線長度 D.編定了《授時歷》 34.下列歷史現象或事物按照朝代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①④②③ B.①③②④ C.①④③② D.①②④③ 35.魏晉以來佛教、道教廣泛傳播,宋人李覯認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墜于地”;張載認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虛幻的,與“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覯、張載主張( ) A.儒法并用以維護君權 B.立足考據以重建學風 C.復興儒學以回應挑戰(zhàn) D.雜糅佛道以構建理學 二、材料分析題(共30分) 36.(30

18、分)閱讀下列材料,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材料一 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訛檎捎脷ⅲ佑贫裆埔?。 ——孔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統(tǒng)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統(tǒng);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患,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董仲舒 材料三 宇宙

19、之問一理而已。天得之而為天,地得之而為地,凡生于天地之間者,又各得之以為性;其張之為三綱,其紀之為五常,蓋皆此理之流行,無所適而不在。 ——朱熹 (1)據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思想觀點。(6分) (2)據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張。這一主張對儒學產生了什么影響? (8分) (3)據材料三和所學知識,指出宋代理學的突出特點。(16分) 試卷第5頁,共6頁 參考答案及解析 1.D【詳解】根據“刻板印賣。朝廷從之……因是天下書籍遂廣”可知雕版印刷術的實行使“天下書籍遂廣”,即雕版印刷推動了文化發(fā)展,D項正確;活字印刷術在宋代才出現,排除A項;“已經普及”的說

20、法無法體現,排除B項;C項說明過于絕對,排除C項。故選D項。 2.D【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都在宋朝基本成熟,成為科技水平的重要代表的說法正確,D項符合題意;中國古代第一部藥物學專著是《神農本草經》,排除A項;蔡倫是改進的造紙術,非發(fā)明,排除B項;吳道子是唐朝時期的畫家,排除C項。故選D項。 3.B【詳解】宋代理學影響下,大量以憂國憂民、誓死抗金為主題的詞作出現,而元代市民文學流傳,非議理學,這充分說明理學對于宋元時期不同社會群體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B項正確;市井文學中沒有體現出文學家的感傷情懷,排除A項;兼容開放在材料中無法體現,排除C項;民族關系在材料中的市井文

21、學中并未體現,排除D項。故選B項。 4.D【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理學自南宋以后成為統(tǒng)治階級的官方哲學,因此材料“將建書院、立先賢祠、刊注《四書》、衍輯語錄等視為高雅”體現的是程朱理學對社會生活的影響,D項正確;材料與對教育的重視的說法無關,排除A項;南宋時期在同周邊少數民族作戰(zhàn)中處于弱勢地位,排除B項;材料與社會崇尚真才實學的說法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 5.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雖然宋代繪畫圖式有其自身的演變邏輯,但是人物畫的規(guī)諫圖式和山水畫的人倫秩序的象征圖式以及花鳥畫的祥瑞圖式都受到理學的輻射,并烙上理學倫理觀念的印記,可以說宋代泛化的倫理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宋代繪畫觀

22、念和繪畫作品的風貌,后者成為凸顯前者的載體并有效地發(fā)揮傳播功能,從而宋代繪畫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倫理觀念的隱喻,反過來豐富、發(fā)展理學的實踐形式,因此A項正確;材料與整合社會價值觀念的說法無關,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理學對繪畫的影響,非自然經濟發(fā)展,排除C項;市民階層興起是商品經濟發(fā)展的結果,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 6.B【詳解】題干描述的是活字印刷術,最早是北宋畢昇發(fā)明,B項正確;唐代使用的是雕版印刷術,排除A項;元明兩代與題干“最早”限定不符,排除C、D項。故選B項。 7.C【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朱熹北宋以來的理學思想加以總結完善,建立了龐大而嚴密的理學體系,是理學的集大成者,

23、C項正確;浙東學派起源于宋代,代表人物有呂祖謙、黃宗羲等,排除A項;朱熹主張格物致知,認為只有深刻探究萬物,才能真正得到理,并不是在人生日常處直接體悟理,排除B項;“致良知”是明朝王守仁的主張,排除D項。故選C項。 8.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宋平民畢昇發(fā)明了活體字印刷術,促進了當時圖書的出版,A項正確;理學在宋朝屬于雅文化,并未普及,排除B項;材料與詞的發(fā)展無關,排除C項;材料與國家大力發(fā)展圖書出版業(yè)的說法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 9.A【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程朱理學求理的方法是格物致知,A項正確;致良知和心即理也屬于心學的主張,排除BC項;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顧炎武的主張,

24、排除D項。故選A項。 10.D【詳解】根據“魏晉以來就已被士大夫們改編傳唱,(時人)喜歡勁歌狂舞;宋代之后有所改變,逐步變?yōu)椤疁\吟低唱’”并結合所學可知,宋代理學形成,受到理學的影響,使吳歌從勁歌狂舞轉向淺吟低唱,這是壓抑人個性的表現,D項正確;吳歌表現形式的變化是理學影響下人們的個性受到壓抑,而非社會一段思潮的影響、散曲的沖擊和國家分裂與民族交融的影響,排除ABC項。故選D項。 11.D【詳解】根據材料“注意刻畫往往只是生活在市井巷陌的沒有什么地位的小人物”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話本反映的是市民階層的價值觀,這主要是因為商品經濟發(fā)展,市民階層壯大及世俗文化發(fā)展的結果,D項正確;材料與封建等級

25、觀念受到沖擊的說法無關,排除A項;當時的社會教育并未得到普及,排除B項;當時“士農工商”的傳統(tǒng)觀念并未被打破,排除C項。故選D項。 12.B【詳解】根據材料中“朱熹的《四書集注》在宋以后成為科舉考試的標準教材。明清時代,‘四書’的影響在深度和廣度上都超過‘五經’”并結合所學可知,儒學影響力越來越大的主要的原因是南宋以后理學成為官方哲學,B項正確;“四書”、“五經”都是儒家經典,“四書”的影響在深度和廣度上都超過“五經”的原因在于政府的重視,并非存在“五經”內容艱澀難懂、“四書”不艱澀難懂的問題,A項排除;八股取士以《四書集注》為標準,是理學官方哲學的地位決定的,C項排除;朱熹寫的《四書集注》

26、在宋以后成為科舉考試的標準教材,說明“四書”的影響擴大主要和政府的重視有關,是由理學的官方哲學的地位決定的,而不是中央集權統(tǒng)治需要,D項排除。故選B項。 13.B【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漢武帝獨尊儒術后,使儒家成為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其中劉玄德象征著王朝的正統(tǒng),曹操屬于權臣,因此出現“聞劉玄德敗,顰蹙有出涕者:聞曹操敗,即喜,唱快”的現象,說明的是正統(tǒng)觀念影響人們的價值判斷,B項正確;理學成為官方哲學是在南宋,而蘇軾是北宋人,排除A項;三國故事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屬于材料的表現,排除C項;宋朝時期主要文學載體是話本,非小說,排除D項。故選B項。 14.C【詳解】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從五代到宋

27、代,《烈女傳》對女性評價的標準中“貞節(jié)”變得越來越重要,說明儒家倫理道德在社會倫理教化中越來越被重視,C項正確;以“貞節(jié)”作為女性評價的主要標準是對女性自我意識的扼殺,女性不可能普遍接受,排除A項;理學成為官方哲學是在南宋以后,排除B項;入傳的女性說明得到了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認可,但是并不代表社會地位的提高,排除D項。故選C項。 15.D【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理學以傳統(tǒng)儒學為基礎,融合了佛道思想,形成了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因此新在儒學融合了佛、道思想,D項正確;AB是理學的主張,不符合題意,排除;商品經濟發(fā)展對等級觀念的沖擊是理學產生的原因,并非是順應商品經濟發(fā)展趨勢,排除C項。故選D項。

28、 16.C【詳解】理學強調治國平天下,強調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強調存天理滅人欲,大臣不畏權威,敢于直言正是其社會責任感的體現,C項正確;明清專制政體得到加強,這是大環(huán)境,朝野上下對皇帝的指責對皇權有損,但影響有限,A項排除;材料只有單方面大臣批評皇帝的內容,并沒有體現皇帝是否采納了意見,B項錯誤;早期民主思想出現在明末清初,時間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 17.D【詳解】材料顯示,朱熹教育家人不能做惡事,努力行善事,尊老愛幼,要包容別人的小錯誤,表明朱嘉對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視和強調,D項正確;材料內容表現了朱熹對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視,并不是強調要克服人欲,排除A項;力行善事,尊老愛幼,包容別人的小錯誤

29、屬于道德修養(yǎng),并沒有達到綱常名教的高度,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學的認識論,材料內容并不是在強調理學的認識方法,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故選D項。 18.D【詳解】材料顯示,二程認為窮理的途徑包括:讀書講明義理,論古今人物是非,應接事物處其當否,即格物窮理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D項正確;A項材料不能說明且與史實不符,排除;BC兩項材料不能說明,排除。故選D項。 19.D【詳解】根據材料以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朱熹認為要把握“理”,就需要通過“格物致知”的方法,通過接觸世間萬事萬物,在體會到各種知識的基礎上加深對先天存在的“理”的體驗,最終貫通明“理”,這其中體現了一定的科學探究精神

30、,而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非求科學之真,排除B項,選D項;漢武帝時期實現思想的統(tǒng)一,排除A項;材料強調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追求政治的清明,排除C項。故選D項。 20.B【詳解】根據材料可知,朱熹提出這一思想主要是為政治服務,維護統(tǒng)治,穩(wěn)定社會秩序,B項正確;AC屬于朱熹的思想體現,但設問強調的是本質,排除AC項;南宋以后,理學才成為官方哲學,排除D項。故選B項。 21.C【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和“君權神授”,符合材料“用統(tǒng)一的神權來神化君權”的說法;朱熹認為理是萬物的本源,強調“存天理,滅人欲”,符合材料“用‘天定’的清規(guī)戒律來束縛民眾,用

31、教主崇拜來管制思想”的說法,C項正確;材料與孟子的仁政思想無關,排除A項;材料與荀子的仁義和王道說法無關,排除B項;材料與心學主張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 22.C【詳解】據材料可知朱熹對家庭、學童的衣著、飲食、日常禮儀等都作了具體規(guī)定,凸顯對日常行為規(guī)范的教化,故選C項;理學在宋代確立了官方哲學地位,但卻與材料無關,排除A項;家庭、學童不等于是基層百姓,日常行為規(guī)范與不等于是政治管理,排除B項;日常行為規(guī)范與倫理風尚內涵不同,排除D項。故選C項。 23.B【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思想表達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抱負;文天祥“人生自古誰

32、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反映了文天祥的民族氣節(jié)和愛國精神;二者的理想抱負都符合理學對追求理想人格的要求,說明了二者的思想抱負源于理學對理想人格的塑造,B項正確;材料只反映了張載和文天祥的思想抱負,沒有涉及到科舉制度影響的相關內容,排除A項;張載的政治抱負不能體現憂患意識,文天祥的民族氣節(jié)不是源于士人的社會責任,排除CD兩項。故選B項。 24.C【詳解】根據材料“明經內‘四書’‘五經,以程子、朱晦庵注解為主,是格物、致知、修已、治人之學。這般取人呵,國家后頭得人材去也!”可知,元朝政府重視實學致用,提倡學習經學培養(yǎng)國家人才,去除文學中的浮華氣息,說明四書五經為核心的程朱理學迎合了封建統(tǒng)治需要,C

33、項正確;根據材料“自階唐以來,取人專尚詞賦,人都習學的浮華了”可知,元朝宰相認為自唐以來的科舉考試科目易導致文人浮華,但不代表科舉考試不再考詩賦科目,排除A項;材料內容主要體現了元朝政府主張專立德行明經科,以往詞賦浮華與治國缺乏密切聯系,而程朱理學強化社會倫理道德秩序,注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其作為考試內容,有利于為國家統(tǒng)治培養(yǎng)實用人才,說明理學迎合了封建統(tǒng)治需要,沒有強調人才選拔制度的成熟完備,排除B項;材料內容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以“五經”為考試科目,但無法體現“開始成為”,排除D項;故選C項。 25.A 【詳解】據材料可知,宋詞屬于通俗文藝,它適應了市民階層壯大的需要,而市民階層

34、的壯大是商品經濟發(fā)展的結果,A項正確,排除B項;坊市界限被打破屬于商品經濟發(fā)展的表現,排除C項;宋代主流思想仍然是儒家思想,沒有發(fā)生嬗變,排除D項。故選A項。 26.D 【詳解】這些文字各不相同,體現民族多樣性,但它們又都是模仿漢字創(chuàng)造出來的,體現了民族文化的統(tǒng)一性,故選D;民族交融促進了民族文字的發(fā)展,排除A;這些文字的創(chuàng)造,體現的是少數民族政權的政策,排除B;這些文字只能體現少數民族對漢族文化的借鑒吸收,體現不了“相互”,排除C。 27.A【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宋代由于重文輕武的國策導致社會文化氛圍寬松,商品經濟的高度繁榮和市民階層的興起影響了社會文化活躍,而宋代以后,受異族統(tǒng)治

35、和日益僵化的理學的影響,書法藝術中規(guī)中矩,缺乏活力,但是明朝中后期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商品經濟也高度發(fā)展,所以宋代書風再現。由此可知,A項正確;這些變化是受到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引起的,而不是士大夫同時追求不同風格的書法藝術,排除B項;明初中規(guī)中矩的風格不符合市民階層的需求,排除C項;書法藝術從魏晉時期開始進入自覺階段,排除D項。故選A項。 28. A【詳解】根據題干“能寫當時政治及社會之情狀,足以供史家論世之資者不少”可知,元雜劇反映了當時人的思想觀念和世態(tài)民風,A項正確;題干中沒有涉及元朝政治黑暗的內容,排除B性;元雜劇所反映的是元代社會的現狀,很少涉及政治主張,排除C項;元雜劇是商品經濟發(fā)展

36、的產物,但題干強調的是元雜劇因為記錄社會現象而體現的歷史價值,排除D項。故選A項。 29.C 【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是漢語拼音化的最早嘗試,C項正確;忽必烈即位后,委派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排除A項;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用以拼寫蒙古語,也用來廣泛拼寫漢語等多民族語言,排除B項;畏兀體蒙古文形成于成吉思汗統(tǒng)一草原各部時,排除D項。故選C。 30.B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宋詞、話本和元雜劇興起的原因商品經濟發(fā)展,市民階層擴大,因此B項正確;ACD項不屬于宋詞、話本和元雜劇興起的直接社會原因,排除。故選B項。 31.C 【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兩宋分別與西夏、遼、金對

37、峙,外患不斷,題干反映的正是這一社會環(huán)境影響下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特色,故C正確;A項所述與蘇軾作詞特色不符,排除A項;B項與題干信息相悖,排除B項;D項與題干主旨不符,排除D項。故選C項。 32.A 【詳解】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古代戲曲藝術走向成熟,能表達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是指元雜劇,排除②;“總結整個古代農業(yè)成就的農業(yè)著述”是《農政全書》,排除⑤;①③④⑥分別指出宋代程朱理學、宋詞、三大發(fā)明和文人畫四大方面的成就,符合題意。所以A項正確,排除BCD項。故選A項。 33.D 【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元代在天文歷法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是郭守敬主持編定了《授時歷》,它集前代歷法之優(yōu)點,是我國古代最優(yōu)

38、秀的歷法,D項正確;世界上第一部太陽歷是古埃及人制定的,排除A項;地動儀是東漢張衡發(fā)明的,與題意不符,排除B項;唐朝天文學家僧一行首次測算出地球子午線長度,排除C項。故選D項。 34.A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女史箴圖》、《姨母帖》、士族專權、淝水之戰(zhàn)為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的歷史現象,《千金方》、兩稅法、“長慶會盟”、曲轅犁是唐代時期出現的歷史現象,《夢溪筆談》、白鹿洞書院、占城稻、通判均為出現在宋代的史事,《授時歷》、“四等人制”、宣政院、青花瓷等出現于元朝時期,以上四組史事按照朝代先后順序排列應為①④②③,A項符合題意;其它三個排列均存在先后順序上的錯誤,BCD三項不符合題意。

39、35.C【詳解】由材料中“儒失其守,教化墜于地”、“與吾儒水火不容”可得出作者對儒學的社會地位淪落、佛教和道教的盛行感到不滿,站在維護儒學統(tǒng)治地位的立場上抨擊佛教、道教,結合所學可知,宋儒通過改造儒學來達到重振儒學、回應佛道挑戰(zhàn)的目的,C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儒法并用”,排除A項;清代的學者主張立足考據以重建學風,排除B項;李覯和張載沒有主張“雜糅佛道”,排除D項。故選C項。 36.(1)提出“仁’’學,提倡“為政以德”。(6分) (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確立了儒學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主流地位。(8分) (3)宋代理學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學;將“天理”與“人欲”對立起來,提出“存天理,滅人欲”,為封建等級制度辯護;官方哲學。(16分) 答案第5頁,共6頁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