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收支兩方面考慮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從收支兩方面考慮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從收支兩方面考慮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
摘 要:本文從收支兩方面分析了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原因,包括個人所得稅調節(jié)作用不顯著和基本公共服務不均等。并在以上分析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包括進一步完善個稅改革和加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強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公共支出應向農村、偏遠地區(qū)及經濟發(fā)展較落后地區(qū)傾斜,特別是強化教育支出公平。
下載論文網
關鍵詞:收入分配 基本公共服務 個人所得稅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經濟實現了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在剛過去的一年,2012年我國經濟企穩(wěn)回暖,在全球經濟危機的背景下,經濟總量首次超過50萬億元,7
2、.8%的增速令世界矚目。但與此同時,我國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進一步拉大。從1978年我國基尼系數為0.3到2009年的0.447。據聯合國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的基尼系數達到0.52,2011年將突破0.55,其數值遠遠超過0.4的國際警戒線,成為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國家。
二、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原因
隨著經濟發(fā)展,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擴大。其原因可以從公共財政的獲得和支出兩方面來考慮。下面就從個人所得稅及基本公共服務兩方面來對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原因進行分析。
1.個人所得稅的調節(jié)作用不顯著。個稅作為一種直接稅,在調節(jié)收入差距,實現公平分配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現行個稅
3、的再分配力度非常小,萬瑩(2011)認為我國個稅的總體再分配調節(jié)力度較小,稅后基尼系數下降的幅度均在1%以內。其調節(jié)效果不顯著,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現行工資薪金所得的稅負要高于資本性、財產性所得的稅負。且由于工資薪金實行源泉扣繳制,容易做到應收盡收,稅收征管水平較高。而高收入階層由于其收入來源多元化,稅務機關并不能保證對其應收盡收。二是目前個稅實行的是分類征收制,并不能體現量能課稅的稅收原則。例如,高收入者與工薪族獲得同樣一筆工資收入,由于個稅分類征收,兩者應支付同樣的稅收,但是高收入者的工資收入比重并不大,還有大量的資本財產性收入,顯然兩者的納稅能力是不等的,但對于同一筆工資收
4、入卻承擔了同樣的稅負。三是現行個稅能夠調節(jié)的僅是財富的流量部分,而對于財富的存量確是無能為力,而真正的富人其資產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存量財產。此外,充當調節(jié)收入分配、縮小貧富差距的個稅,其規(guī)模太小,不足以撬動規(guī)模龐大的國民收入分配。2011年個稅收入為6054.11億元,占總稅收收入的比重為6.75%,如此低的比重何以撼動472115.0億元的國民總收入。
2.基本公共服務不均等。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公共財政的基本目標之一,而當前公共服務在城鄉(xiāng)之間、區(qū)域之間及不同群體之間,存在不均等狀況。從2000到2008年,我國各省公共服務指數的變異系數從0.25上升到0.30。如教育支出,根據《中國民生發(fā)
5、展報告2012》,城市少兒的年平均教育支出為3458元,但農村少兒僅為1368元。接受同等教育是每個公民獲得公平競爭的必要保障和前提,但當前教育支出在城鄉(xiāng)之間的不均等,從源頭上就導致了貧富差距的產生。
從另一個角度說,得到公共服務的群體相當于從政府得到一筆收入,倘若沒有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居民就得自己花錢從市場上購買這種服務。例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如果政府不提供這種服務,社區(qū)居民或村民組織就得自己籌集資金完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以獲得良好的居住、投資和發(fā)展環(huán)境??偠灾?,從政府財政的支出方面考慮,公共服務的不均等化,會導致收入差距的擴大。
三、調節(jié)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建議
6、 在我國經濟飛速發(fā)展過程中,積聚了大量的經濟和社會矛盾,貧富分化尤為突出。我們在致力于將蛋糕做大的同時,也應兼顧如何將蛋糕分配好。
1.進一步完善個人所得稅的調節(jié)功能。個稅改革是近來稅制改革討論的熱點,將分類征收改為綜合征收模式仍然是個稅進一步改革的方向和目標。只有采取綜合征收加累進稅制才能真正體現量能繳稅的原則,達到低收入者少繳或不繳,高收入者多繳的稅負原則,以實現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功能。同時,應加強稅收征管力度,做到應收盡收。一般來說,低收入者偷逃稅款的能力及可能性較高收入者要低。因此,加強對個稅的征管,做到應收盡收,逐步增加個稅占總稅收的比重,有利于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2.加大基
7、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當前,我國財政已經籌集了大筆資金,2012年全國財政收入117210億元,占GDP比重為22.57%,比上年增長12.8%。如何安排和使用公共財政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政策導向,而稅收返還作為財政轉移支付的主要形式,目前仍以維護地方既得利益的基數法進行分配,體現了對收入能力較強地區(qū)的傾斜原則,維護了較富裕地區(qū)的既得利益,與縮小地區(qū)差距的主旨背道而馳。因此,應加強一般性轉移支付力度,相應減少稅收返還形式的轉移支付。
其次,公共支出應向農村、偏遠地區(qū)及經濟發(fā)展較落后地區(qū)傾斜。進一步加強該類地區(qū)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和教育支出水平。為當地經濟發(fā)展提供必要的投資發(fā)展環(huán)境,以及提高農民工子弟、低收入群體及其后代的職業(yè)技能素質,增加其議價砝碼提高收入,逐步縮小與高收入群體的差距。此外,從福利經濟學的角度,根據邊際效用遞減的規(guī)律,低收入者每增加一個單位的消費所帶來的邊際效用比高收入者要高,因此,縮小貧富差距不僅有利于培育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更有利于提高整個社會的效用水平。
參考文獻:
[1]萬瑩.個人所得稅對收入分配的影響:由稅收累進性和平均稅率觀察.改革,2011年第3期
[2]任強.收入分配的四個視角及稅收的調節(jié)空間.稅務研究,2011年第3期
[3]于海峰,崔迪.規(guī)范收入分配秩序推進收入分配改革.稅務研究,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