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急救技術(shù)現(xiàn)場(chǎng)急救技術(shù).ppt
《常用急救技術(shù)現(xiàn)場(chǎng)急救技術(shù).ppt》由會(huì)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常用急救技術(shù)現(xiàn)場(chǎng)急救技術(shù).ppt(77頁珍藏版)》請(qǐng)?jiān)谘b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 十 章 急 救 常 用 技 術(shù) 遼 源 職 業(yè) 技 術(shù) 學(xué) 院 醫(yī) 藥 分 院范 淑 云 第 二 節(jié) 現(xiàn) 場(chǎng) 急 救 技 術(shù) 一 .呼 吸 道 異 物 的 現(xiàn) 場(chǎng) 急 救( 一 ) 常 見 原 因1.成 年 人 大 多 發(fā) 生 在 進(jìn) 餐 時(shí) , 因 進(jìn) 食 急 促 、 過 快 , 或 說 笑 , 使食 物 滑 入 呼 吸 道 。 2.大 量 飲 酒 時(shí) , 使 咽 喉 部 肌 肉 松 弛 而 吞 咽 失 靈 , 食 物 滑 入 呼 吸道 。 3.個(gè) 別 老 年 人 因 咳 嗽 、 吞 咽 功 能 差 , 將 食 物 或 假 牙 等 誤 送 入 呼吸 道 。 4.嬰 幼 兒 和 兒 童 深
2、 吸 氣 而 將 口 腔 中 的 異 物 吸 入 呼 吸 道 。5.昏 迷 患 者 , 因 舌 根 墜 落 , 胃 內(nèi) 容 物 和 血 液 等 返 流 入 咽 部 , 也可 阻 塞 呼 吸 道 入 口 處 。 6.企 圖 自 殺 或 精 神 病 患 者 , 故 意 將 異 物 送 入 口 腔 而 插 進(jìn) 呼 吸 道 。 ( 1) 氣 道 不 完 全 阻 塞 :傷 病 員 可 以 有 咳 嗽 、 喘 氣 或 咳 嗽 微 弱 無力 , 呼 吸 困 難 。 張 口 吸 氣 時(shí) , 可 以 聽 到異 物 沖 擊 性 的 高 鳴 音 , 面 色 青 紫 , 皮 膚 、甲 床 和 口 腔 粘 膜 發(fā) 紺
3、。( 2) 氣 道 完 全 阻 塞 :較 大 的 異 物 堵 住 喉 部 、 氣 道 處 , 傷 病 員面 色 灰 暗 、 青 紫 , 不 能 說 話 、 不 能 咳 嗽 、不 能 呼 吸 、 昏 迷 、 窒 息 , 很 快 呼 吸 停 止 。 2.分 類 : ( 二 ) 臨 床 表 現(xiàn) 及 分 類1.特 殊 表 現(xiàn) :由 于 異 物 吸 入 氣 道 時(shí) , 傷病 員 感 到 極 度 不 適 , 常 常不 由 自 主 地 以 一 手 呈 “ V”字狀 緊 貼 于 頸 前 喉 部 , 苦 不堪 言 , 又 稱 為 國(guó) 際 呼 救 法 。 1.成 人 救 治 法( 1) 自 救 腹 部 沖 擊 法
4、 方 法 : 自 己 的 一 手 握 空 心 拳 ,拳 眼 置 于 腹 部 臍 上 兩 橫 指 處 ;另 一 手 握 住 此 拳 , 雙 手 同 時(shí) 快速 向 內(nèi) 、 向 上 沖 擊 5次 , 每 次沖 擊 動(dòng) 作 要 有 明 顯 分 開 。 還 可選 擇 將 上 腹 部 壓 在 堅(jiān) 硬 物 上 ,如 桌 邊 、 椅 背 和 欄 桿 處 , 連 續(xù)向 內(nèi) 、 向 上 沖 擊 5次 。 重 復(fù) 操作 若 干 次 , 直 到 異 物 排 出 。 ( 三 ) 急 救 方 法 椅 背 腹 部 沖 擊 法 立 位 腹 部 沖 擊 法 : 用 于 意 識(shí) 清 醒 的 傷 病 員 。救 護(hù) 員 站 立 在
5、傷 病 員 的 背后 , 雙 臂 環(huán) 繞 傷 病 員 腰 部 ,令 傷 病 員 彎 腰 , 頭 部 前 傾 。一 手 握 空 心 拳 , 拳 眼 頂 住傷 病 員 腹 部 正 中 線 臍 上 方兩 橫 指 處 。 另 一 手 緊 握 此拳 , 快 速 向 內(nèi) 、 向 上 沖 擊5次 。 傷 病 員 應(yīng) 配 合 救 護(hù)員 , 低 頭 張 口 , 以 便 異 物排 出 ( 2) 互 救 腹 部 沖 擊 法 意 識(shí) 清 醒 患 者 腹 部 沖 擊 法 仰 臥 位 腹 部 沖 擊 法 : 用 于 意 識(shí) 不 清 的 傷 病 員 。 將傷 病 員 置 于 仰 臥 位 , 救 助 者 一只 手 的 掌 根
6、 置 于 傷 病 員 腹 部 正中 線 、 臍 上 方 兩 橫 指 處 , 不 要觸 及 劍 突 。 另 一 只 手 直 接 放 在第 一 只 手 上 , 兩 手 掌 根 重 疊 。兩 手 合 力 快 速 向 內(nèi) 、 向 上 有 節(jié)奏 沖 擊 傷 病 員 的 腹 部 , 連 續(xù) 5次 。 檢 查 口 腔 , 如 異 物 被 沖 出 ,迅 速 用 手 將 異 物 取 出 。 檢 查 呼吸 心 跳 , 如 無 , 立 即 CPR 。( 2) 互 救 腹 部 沖 擊 法 意 識(shí) 不 清 醒 患 者 腹 部 沖 擊 法 適 宜 于 十 分 肥 胖 患 者 或 妊 娠 后 期 孕 婦 , 急 救 者 的
7、雙 手 無 法 圍 扶 患 者 腰 部 時(shí) 。 ( 3) 互 救 胸 部 沖 擊 法 意 識(shí) 清 楚 的 患 者 : 患 者 取 立 位 或 坐 位 , 急 救 者站 于 患 者 背 側(cè) , 雙 臂 經(jīng) 患 者 腋下 環(huán) 抱 其 胸 部 , 一 手 的 手 拳 拇指 側(cè) 頂 住 患 者 胸 骨 中 下 部 , 另一 手 緊 握 該 拳 , 向 后 作 6 8次快 速 連 續(xù) 沖 擊 。 注 意 不 要 將 手拳 頂 住 劍 突 , 以 免 造 成 骨 折 或內(nèi) 臟 損 傷 。 意 識(shí) 清 醒 患 者 胸 部 沖 擊 法 意 識(shí) 不 清 的 患 者 : 取 仰 臥 位 , 屈 膝 , 開 放氣
8、道 。 急 救 者 站 于 患 者 一側(cè) , 相 當(dāng) 于 患 者 的 肩 胛 水平 , 用 掌 根 置 于 其 胸 骨 中下 1/3處 , 向 下 作 6 8次快 速 連 續(xù) 沖 擊 。 每 次 沖 擊須 緩 慢 , 間 歇 清 楚 , 但 應(yīng)干 脆 利 索 。( 3) 互 救 胸 部 沖 擊 法 意 識(shí) 不 清 醒 患 者 胸 部 沖 擊 法 2.嬰 兒 救 治 法 ( 1) 背 部 叩 擊 法 將 患 兒 騎 跨 并 俯 臥 于 急救 者 的 胳 臂 上 , 頭 低 于 軀 干 ,手 握 住 其 下 頜 固 定 頭 部 , 并將 其 胳 臂 放 在 急 救 者 的 大 腿上 , 然 后 用
9、 另 一 手 的 掌 根 部用 力 拍 擊 患 兒 兩 肩 胛 骨 之 間的 背 部 4 6次 。 使 呼 吸 道 內(nèi)壓 力 驟 然 升 高 , 有 助 于 推 動(dòng)異 物 而 排 出 體 外 。 嬰 兒 背 部 叩 擊 法 ( 2) 胸 部 手 指 猛 擊 法 患 兒 取 仰 臥 位 , 抱 持于 急 救 者 手 臂 彎 中 頭略 低 于 軀 干 。 急 救 者 用兩 手 指 按 壓 兩 乳 頭 連 線與 胸 骨 中 線 交 界 點(diǎn) 下 一橫 指 處 4 5次 。 必 要 時(shí)可 與 背 部 叩 擊 方 法 交 替使 用 , 直 至 異 物 排 出 。 2.嬰 兒 救 治 法 嬰 兒 胸 部 猛
10、 擊 法 3.兒 童 救 治 法 幼 小 兒 童 的 急 救 方 法 是 救護(hù) 人 取 坐 位 , 讓 兒 童 背 靠 坐在 救 護(hù) 人 的 腿 上 , 然 后 , 救護(hù) 人 用 雙 手 食 指 和 中 指 用 力向 后 上 方 擠 壓 患 兒 的 上 腹 部 ,壓 后 隨 即 放 松 。 也 可 將 小 兒平 放 仰 臥 , 救 護(hù) 人 用 上 法 擠壓 。 兒 童 腹 部 沖 擊 法 1.教 育 小 兒 勿 將 小 玩 物 放 于 口 中 , 也 不 要 給 小 兒 玩 較 小 的 物 品 。2.小 兒 進(jìn) 食 時(shí) 應(yīng) 保 持 安 靜 , 平 穩(wěn) 進(jìn) 食 , 切 忌 打 罵 兒 童 , 以
11、 免 引 起 哭 鬧 將 異 物 吸 入 。3.昏 迷 患 者 , 應(yīng) 將 假 牙 取 出 , 及 時(shí) 吸 出 口 內(nèi) 分 泌 物 , 并 將 頭 側(cè) 向 一 邊 , 防 止 異 物 吸 入 。4.矯 正 不 良 工 作 習(xí) 慣 , 不 要 將 釘 子 、 別 針 等 含 在 口 內(nèi) , 以 免 誤 吸 。( 四 ) 健 康 教 育 二 .現(xiàn) 場(chǎng) 心 肺 腦 復(fù) 蘇 技 術(shù) 心 肺 腦 復(fù) 蘇 ( CPCR) 是 通 過 機(jī) 械 、 生 理 和 藥 理 學(xué)方 法 使 心 博 和 呼 吸 停 止 患 者 恢 復(fù) 生 命 體 征 的 急 救 醫(yī) 療措 施 。 心 臟 一 旦 停 搏 , 血 液 循
12、 環(huán) 就 會(huì) 停 止 , 越 早 搶 救 ,復(fù) 蘇 成 功 率 越 高 。 一 般 認(rèn) 為 心 跳 停 止 后 4min內(nèi) 為 搶 救的 黃 金 時(shí) 間 。 加 強(qiáng) 和 提 高 醫(yī) 護(hù) 人 員 心 肺 腦 復(fù) 蘇 技 能 , 并 在 公 眾中 普 及 心 肺 復(fù) 蘇 知 識(shí) , 使 復(fù) 蘇 技 術(shù) 社 會(huì) 化 , 是 提 高 復(fù)蘇 成 功 率 的 關(guān) 鍵 。 1.心 源 性 原 因 冠 狀 動(dòng) 脈 粥 樣 硬 化 心 臟 病 、 心 肌 病 變 、 主 動(dòng) 脈 病 變 等 。2.非 心 源 性 原 因 呼 吸 停 止 、 嚴(yán) 重 的 酸 堿 平 衡 失調(diào) 及 電 解 質(zhì) 紊 亂 、 藥 物 中
13、 毒 或 過 敏 、 電 擊 、 雷擊 或 溺 水 、 麻 醉 和 手 術(shù) 意 外 、 某 些 血 管 造 影 術(shù) 、心 導(dǎo) 管 檢 查 術(shù) 等 。( 一 ) 心 臟 停 博 的 原 因 ( 二 ) 心 臟 驟 停 的 類 型1.心 室 顫 動(dòng) ( 室 顫 ) 心 室 肌 發(fā) 生 極 不 規(guī) 則 的 快 速 顫 動(dòng) , 心 電 圖 上 可見 - 波 群 消 失 , 代 之 以 連 續(xù) 而 不 規(guī) 則 的 室顫 波 , 頻 率 達(dá) 200 400次 /分 。 室 顫 多 見 于 心 肌 嚴(yán)重 缺 血 或 急 性 心 肌 梗 塞 的 早 期 。 室 顫 是 心 臟 驟 停最 常 見 的 類 型 ,
14、 而 且 復(fù) 蘇 成 功 率 最 高 , 尤 其 是 室顫 波 粗 大 且 快 速 時(shí) 。 心 室 顫 動(dòng) 2.緩 慢 而 無 效 的 心 室 自 身 節(jié) 律 心 室 肌 呈 斷 續(xù) 慢 而 微 弱 的 不 完 全 性 收 縮 , 頻 率 多在 20 30次 /分 以 下 , 雖 然 心 電 圖 上 有 間 斷 出 現(xiàn) 的寬 而 畸 形 、 振 幅 較 低 的 波 群 , 但 聽 不 到 心 音 ,捫 不 到 脈 搏 , 亦 稱 為 “ 電 -機(jī) 械 分 離 ” , 多 是 心 肌 嚴(yán) 重?fù)p 傷 的 后 果 , 復(fù) 蘇 不 易 成 功 , 預(yù) 后 頗 差 。 ( 二 ) 心 臟 驟 停 的 類
15、 型 無 脈 搏 性 電 活 動(dòng) ( 電 、 機(jī) 械 分 離 ) 3.心 臟 ( 室 ) 停 頓 心 臟 完 全 喪 失 了 收 縮 活 動(dòng) 。 心 電 圖 上 沒 有 - - 波 群 或 僅 有 波 。 多 見 于 麻 醉 、外 科 手 術(shù) 及 某 些 內(nèi) 科 嚴(yán) 重 情 況 時(shí) , 復(fù) 蘇 成 功率 亦 較 室 顫 為 低 。 ( 二 ) 心 臟 驟 停 的 類 型 心 室 靜 止 ( 三 ) 心 臟 停 博 的 臨 床 表 現(xiàn)1. 意 識(shí) 消 失 可 伴 有 短 陣 抽 搐 。2.大 動(dòng) 脈 搏 動(dòng) 消 失 用 手 指 摸 不 到 脈 搏 , 心 音 消 失 , 血 壓 測(cè) 不 出 。3
16、.呼 吸 停 止 呼 吸 斷 續(xù) , 呈 嘆 息 樣 , 隨 即 停 止 , 多 發(fā) 生 在 心 臟 停 博 后 30s內(nèi) 。4.其 他 表 現(xiàn) 面 色 蒼 白 或 有 發(fā) 紺 、 瞳 孔 散 大 ( 應(yīng) 排除 發(fā) 病 前 使 用 影 響 瞳 孔 變 化 的 藥 物 ) , 反 射 消 失 等 。 最 可 靠 而 出 現(xiàn) 較 早 的 臨 床 表 現(xiàn) 是 : 意 識(shí) 突 然 消失 ; 大 動(dòng) 脈 搏 動(dòng) 消 失 , 如 頸 動(dòng) 脈 、 股 動(dòng) 脈 不 能 觸及 搏 動(dòng) 。 此 兩 個(gè) 征 象 存 在 時(shí) , 心 臟 停 博 的 診 斷 即 可成 立 , (四 )心 肺 復(fù) 蘇 術(shù) 針 對(duì) 心 臟
17、 驟 停 的 患 者 立 即 進(jìn) 行 有 效 的 心 肺 復(fù) 蘇 術(shù)是 搶 救 患 者 生 命 的 關(guān) 鍵 。 心 肺 復(fù) 蘇 術(shù) 是 通 過 徒 手 操作 , 保 持 心 臟 有 一 定 的 輸 出 量 , 以 保 證 對(duì) 重 要 臟 器的 血 液 供 給 , 是 院 外 急 救 的 重 要 技 術(shù) 。 其 主 要 目 標(biāo)是 迅 速 恢 復(fù) 循 環(huán) 和 呼 吸 , 保 證 心 、 腦 及 全 身 重 要 器官 供 氧 和 供 血 維 持 基 礎(chǔ) 生 命 活 動(dòng) , 為 進(jìn) 一 步 復(fù) 蘇 創(chuàng)造 條 件 。 基 礎(chǔ) 生 命 支 持 包 括 : 心 跳 、 呼 吸 停 止 的 判 定 ; 暢 通
18、 呼 吸 道 ( airway, A) ; 人 工 呼 吸 ( breathing, B) ; 建 立 有 效 循 環(huán) ( circulation, C) , 即 CPR的 ABC徒 手 心 肺 復(fù) 蘇 步 驟 。 徒 手 心 肺 復(fù) 蘇 操 作 程 序 1.評(píng) 估 : 評(píng) 估 現(xiàn) 場(chǎng) 環(huán) 境 是 否 安 全 , 確 保 安 全 情 況 下 ,實(shí) 施 搶 救 。2.判 斷 患 者 反 應(yīng) 搶 救 者 在 患 者 身 旁 輕 拍患 者 的 肩 部 , 高 聲 呼 叫 ,如 無 反 應(yīng) 即 可 判 斷 為 意 識(shí)喪 失 。 檢 查 應(yīng) 在 10s內(nèi) 完成 。 醫(yī) 務(wù) 人 員 在 檢 查 患 者反
19、應(yīng) 時(shí) , 同 時(shí) 快 速 檢 查 呼吸 , 如 果 沒 有 或 不 能 正 常呼 吸 則 可 能 發(fā) 生 心 臟 驟 停 。 徒 手 心 肺 復(fù) 蘇 操 作 程 序 3.迅 速 啟 動(dòng) EMSS、 找 AED:立 即 高 聲 呼 救 , 請(qǐng) 求 他 人幫 助 。 在 院 內(nèi) 應(yīng) 直 接 呼 喚醫(yī) 務(wù) 人 員 , 在 醫(yī) 院 外 應(yīng) 呼喚 附 近 人 員 幫 助 搶 救 或 撥打 120求 救 。4.安 置 患 者 的 體 位 : 將 患 者 去 枕 仰 臥 位 放 置 于 堅(jiān) 固 的 平 面 上 , 雙 上 肢 放 置 于 身 體 兩 側(cè) , 以 便 于 實(shí) 施 CPR, 同 時(shí) 松 衣 褲
20、 ( 解 開 衣 服 , 松 開 腰 帶 ) 。 徒 手 心 肺 復(fù) 蘇 操 作 程 序 5.判 斷 循 環(huán) 搶 救 者 站 在 患 者 一 側(cè) , 一手 放 在 患 者 前 額 , 另 一 手 的食 指 和 中 指 并 攏 , 先 觸 摸 到患 者 喉 結(jié) , 沿 喉 結(jié) 向 下 滑 動(dòng)1 2 cm, 輕 摸 頸 動(dòng) 脈 搏 動(dòng) 。若 意 識(shí) 消 失 伴 頸 動(dòng) 脈 搏 動(dòng) 消失 , 即 可 判 定 為 心 臟 驟 停 。檢 查 頸 動(dòng) 脈 搏 動(dòng) 在 10s內(nèi) 完 成 。 徒 手 心 肺 復(fù) 蘇 操 作 程 序 6.建 立 有 效 循 環(huán) ( 即 C, circulation) : 立 即
21、 進(jìn) 行 胸 外 心 臟 按 壓 術(shù) 。按 壓 部 位 : 胸 骨 下 1/3交 界 處 或 雙 乳 頭 與 前 正 中 線 交 界 處 。定 位 : 用 手 指 觸 到 靠 近 施 救 者 一 側(cè) 的 胸 廓 肋 緣 , 手 指 向 中 線 滑 動(dòng) 到 劍 突 部 位 , 取 劍 突 上 兩 橫 指 , 另 一 手 掌 跟 置 于 兩 橫 指 上 方 , 置 胸 骨 正 中 , 另 一只 手 疊 加 之 上 , 手 指 鎖 住 , 交 叉 抬 起 。按 壓 方 法 : 按 壓 時(shí) 上 半 身 前 傾 ,腕 、 肘 、 肩 關(guān) 節(jié) 伸 直 , 以 髖 關(guān) 節(jié)為 支 點(diǎn) , 垂 直 向 下 用
22、力 , 借 助 上半 身 的 重 力 進(jìn) 行 按 壓 。按 壓 頻 率 : 至 少 100次 /分 , 按 壓與 放 松 時(shí) 間 基 本 相 等 , 按 壓 中 盡量 減 少 中 斷 , 中 斷 不 超 過 10s。按 壓 深 度 : 至 少 5cm, 每 次 按 壓 后 應(yīng) 讓 胸 廓 完 全 回 彈 。按 壓 -通 氣 比 值 : 30: 2 徒 手 心 肺 復(fù) 蘇 操 作 程 序 7.開 放 氣 道 ( 即 A暢 通 呼 吸 道 airway) :( 1) 仰 頭 -抬 頦 法 : 將 一 手 小 魚 際 置 于 患 者 前額 部 , 用 力 使 頭 部 后 仰 , 另一 手 置 于 下
23、 頦 骨 骨 性 部 分 向上 抬 頦 ,使 下 頜 尖 、 耳 垂 連 線與 地 面 垂 直 。 ( 2) 托 頜 法 : 頸 部 外 傷 時(shí) 采 用 。將 肘 部 支 撐 在 患 者 所 處 的 平 面 上 ,雙 手 放 置 在 患 者 頭 部 兩 側(cè) 并 握 緊下 頜 角 , 同 時(shí) 用 力 向 上 托 起 下 頜 。如 果 需 要 進(jìn) 行 人 工 呼 吸 , 則 將 下頜 持 續(xù) 上 托 , 用 拇 指 把 口 唇 分 開 ,用 面 頰 貼 緊 患 者 的 鼻 孔 進(jìn) 行 口 對(duì)口 呼 吸 。徒 手 心 肺 復(fù) 蘇 操 作 程 序 徒 手 心 肺 復(fù) 蘇 操 作 程 序 8.人 工 呼
24、 吸 ( 即 B , breathing) : 給 予 2次 人 工 呼 吸 。 徒 手 人 工 呼 吸 的 方法 根 據(jù) 患 者 的 具 體 情 況 不 同 可 以 分 別 采 用 口 對(duì) 口 、 口 對(duì) 鼻 和 口 對(duì) 口 鼻 的 方 法 ,其 操 作 方 法 如 下 :口 對(duì) 口 人 工 呼 吸 :搶 救 者 用 壓 前 額 手 的 拇 指 、 示 指 捏 緊 患 者 的 鼻 孔 , 深 吸 氣 后 , 雙 唇緊 貼 患 者 口 部 , 呈 密 閉 狀 , 向 其口 腔 緩 慢 吹 氣 2s, 吹 氣 完 畢 , 松開 捏 鼻 孔 的 手 , 側(cè) 頭 吸 入 新 鮮 空氣 并 觀 察 胸
25、 部 下 降 , 聽 、 感 覺 患者 呼 吸 氣 體 流 動(dòng) 情 況 。 每 次 吹 氣量 為 500 600ml, 吹 氣 速 度 均 勻 。繼 而 以 成 人 10 12次 /分 頻 率 人 工 通 氣 , 直 至 獲 得 其 他 輔 助 通 氣 裝置 或 患 者 恢 復(fù) 自 主 呼 吸 。 徒 手 心 肺 復(fù) 蘇 操 作 程 序 按 照 按 壓 與 通 氣 30: 2的 比 例 連 續(xù)操 作 5個(gè) 循 環(huán) ( 或 2分 鐘 ) 后 , 重 新評(píng) 估 脈 搏 、 呼 吸 。 如 仍 無 循 環(huán) 體 征 , 立 即 重 新 進(jìn) 行CPR。 但 評(píng) 估 時(shí) 間 不 得 超 過 10s, 按
26、壓 中應(yīng) 盡 量 減 少 中 斷 , 中 斷 時(shí) 間 均 不 宜超 過 10s 。 ( 五 ) 心 肺 復(fù) 蘇 有 效 表 現(xiàn) 進(jìn) 行 心 肺 復(fù) 蘇 時(shí) , 如 有 以 下 征 兆 時(shí) , 表 明 CPR有 效 。1.面 色 及 口 唇 由 蒼 白 、 紫 紺 轉(zhuǎn) 紅 潤(rùn) 。2.按 壓 后 能 觸 到 頸 脈 搏 、 股 動(dòng) 脈 搏 動(dòng) , 上 肢 收 縮 壓 高 于 60mmHg。3.自 主 呼 吸 恢 復(fù) 。4.有 眼 球 活 動(dòng) , 瞳 孔 由 大 變 小 , 對(duì) 光 反 應(yīng) 恢 復(fù) 。5.肌 力 恢 復(fù) , 患 者 手 腳 開 始 抽 動(dòng) 、 掙 扎 , 出 現(xiàn) 吞 咽 動(dòng) 作 。
27、( 六 ) 心 肺 復(fù) 蘇 的 終 止 條 件 現(xiàn) 場(chǎng) 的 CPR應(yīng) 連 續(xù) 進(jìn) 行 , 在 CPR進(jìn) 行 期 間 , 需 要 檢 查 呼 吸 、循 環(huán) 體 征 的 情 況 下 , CPR停 止 也 不 能 超 過 10s。 現(xiàn) 場(chǎng) 復(fù) 蘇 時(shí) ,決 定 終 止 復(fù) 蘇 應(yīng) 慎 重 。 如 有 以 下 各 項(xiàng) 情 況 可 考 慮 停 止 。1 復(fù) 蘇 成 功 經(jīng) 積 極 復(fù) 蘇 后 恢 復(fù) 自 主 循 環(huán) 、 呼 吸 和 意 識(shí) 者 。2. 不 可 逆 心 臟 停 搏 無 心 搏 和 自 主 呼 吸 , 經(jīng) 心 肺 復(fù) 蘇 30min后 仍 表 現(xiàn) 為 心 電 靜 止 , 無 自 主 呼 吸
28、, 醫(yī) 師 到 場(chǎng) 確 定 患 者 已 死 亡 。3. 腦 死 亡 腦 的 功 能 完 全 喪 失 , 大 腦 、 小 腦 、 腦 干 的 神 經(jīng) 組 織 全 部 處 于 不 可 逆 狀 態(tài) 。 腦 死 亡 的 患 者 深 度 昏 迷 , 對(duì) 各 種 刺 激 完 全 無 反 應(yīng) 。 成 人 、 兒 童 和 嬰 兒 的 關(guān) 鍵 基 礎(chǔ) 生 命 支 持 步 驟 的 總 結(jié) 三 止 血 術(shù) 出 血 是 外 傷 后 最 常 見 的 并 發(fā) 癥 之 一 , 大 出 血 可 使 病 員 迅 速 陷 入 休 克 , 甚 至死 亡 , 因 此 , 掌 握 有 效 的 止 血 技 術(shù) 是 創(chuàng) 傷 急 救 的 一
29、 項(xiàng) 重 要 內(nèi) 容 。 常 用 的 止 血 方法 有 以 下 幾 種 :( 一 ) 指 壓 止 血 法( 二 ) 加 壓 包 扎 止 血 法( 三 ) 屈 肢 加 墊 止 血 法 ( 四 ) 填 塞 止 血 法( 五 ) 止 血 帶 止 血 法 ( 一 ) 指 壓 止 血 法三 止 血 術(shù) 適 用 于 頭 頸 部 及 四 肢 中 等 或 較 大 的 動(dòng) 脈 出 血 。 指 搶 救 者 用 手 指 、手 掌 或 拳 頭 把 出 血 部 位 近 端 的 動(dòng) 脈 血 管 壓 在 骨 骼 上 , 使 血 管 閉 塞 ,血 流 中 斷 而 達(dá) 到 臨 時(shí) 止 血 的 目 的 。 這 是 一 種 快 速
30、 、 有 效 的 首 選 止血 方 法 。1.顳 淺 動(dòng) 脈 止 血 法 :一 手 固 定 傷 員 頭 部 , 用 另 一 手 拇 指 垂 直壓 迫 耳 屏 上 方 凹 陷 處 , 可 感 覺 的 動(dòng) 脈 搏動(dòng) , 其 余 四 指 同 時(shí) 托 住 下 頜 ; 本 法 用 于一 側(cè) 頭 頂 部 出 血 指 壓 顳 淺 動(dòng) 脈 三 止 血 術(shù) 2.面 動(dòng) 脈 止 血 法 : 一 手 固 定 傷 員 頭 部 , 用 另 一 手 拇指 在 下 頜 角 前 上 方 約 1.5cm處 , 向 下 頜 骨 方 向 垂 直壓 迫 , 其 余 四 指 托 住 下 頜 ; 本 法 用 于 一 側(cè) 頜 部 及 顏面
31、 部 的 出 血 指 壓 面 動(dòng) 脈 3.頸 動(dòng) 脈 止 血 法 : 先 在 頸 根 部 , 同 側(cè) 氣 管 與 胸 鎖 乳頭 肌 之 間 摸 到 頸 總 動(dòng) 脈 的 搏 動(dòng) , 然 后 用 拇 指 或 其 他四 指 將 其 壓 向 第 五 頸 椎 橫 突 。 用 于 頭 、 頸 、 面 部 大出 血 , 且 壓 迫 其 他 部 位 無 效 時(shí) 。 非 緊 急 情 況 下 , 勿用 此 法 。 此 外 , 不 得 同 時(shí) 壓 迫 兩 側(cè) 頸 動(dòng) 脈 。 指 壓 頸 動(dòng) 脈 三 止 血 術(shù) 4.鎖 骨 下 動(dòng) 脈 止 血 法 : 先 在 同 側(cè) 鎖 骨 中 點(diǎn) 上 方的 鎖 骨 上 窩 處 摸
32、到 該 動(dòng) 脈 的 搏 動(dòng) , 然 后 用 食 指壓 向 后 下 方 的 第 一 肋 骨 面 。 本 法 用 于 肩 腋 部 及上 肢 的 出 血 。 壓 迫 鎖 骨 下 動(dòng) 脈5.肱 動(dòng) 脈 止 血 法 : 先 在 上 臂 內(nèi) 側(cè) 中 部 的 肱 二 頭肌 內(nèi) 側(cè) 溝 處 摸 到 肱 動(dòng) 脈 的 搏 動(dòng) , 然 后 用 拇 指 或其 他 四 指 將 其 壓 向 肱 骨 干 。 本 法 用 于 前 臂 的 出血 。 指 壓 肱 動(dòng) 脈 6.尺 、 橈 動(dòng) 脈 止 血 法 : 先 在 手 腕 橫 紋 稍 上 方處 的 內(nèi) 、 外 兩 側(cè) 摸 到 尺 、 橈 動(dòng) 脈 的 搏 動(dòng) , 然后 用 兩
33、手 拇 指 分 別 將 其 壓 向 尺 、 橈 骨 面 。 本法 用 于 手 部 的 出 血 。三 止 血 術(shù) 指 壓 橈 、 尺 動(dòng) 脈 7.股 動(dòng) 脈 止 血 法 : 在 腹 股 溝 韌 帶 稍 下 方 處 摸到 股 動(dòng) 脈 的 搏 動(dòng) , 然 后 用 雙 手 拇 指 重 疊 用 力將 其 壓 向 恥 骨 下 支 。 本 法 用 于 大 腿 以 下 的 出血 。 指 壓 股 動(dòng) 脈 三 止 血 術(shù) 8.腘 動(dòng) 脈 止 血 法 : 先 在 腘 窩 偏 內(nèi) 側(cè) 處 摸 到 腘動(dòng) 脈 的 搏 動(dòng) , 然 后 用 大 拇 指 向 后 壓 向 股 骨 頭方 向 。 本 法 用 于 小 腿 或 足 部
34、 出 血 。 指 壓 腘 動(dòng) 脈 9.足 背 動(dòng) 脈 與 脛 后 動(dòng) 脈 止 血 法 : 先摸 到 足 背 皮 膚 皺 紋 中 點(diǎn) 的 足 背 動(dòng) 脈和 跟 骨 與 內(nèi) 踝 之 間 的 脛 后 動(dòng) 脈 , 然后 分 別 將 其 壓 向 跖 骨 和 跟 骨 。 本 法用 于 足 部 出 血 。 指 壓 足 背 動(dòng) 脈 與 脛 后 動(dòng) 脈 10.指 動(dòng) 脈 止 血 法 : 用 一 手 拇 指 與 食指 分 別 壓 迫 指 根 部 兩 側(cè) , 用 于 手 指出 血 。 指 壓 指 ( 趾 ) 動(dòng) 脈 三 止 血 術(shù) ( 二 ) 加 壓 包 扎 止 血 法 最 為 常 用 , 一 般 小 動(dòng) 脈 、
35、中 、 小 靜 脈 或 毛 細(xì) 血 管 損 傷出 血 均 可 使 用 此 種 止 血 法 。 方 法 是 先 將 無 菌 紗 布 或 敷 料 填塞 或 置 于 傷 口 內(nèi) , 外 加 紗 布 墊 或 敷 料 ,再 以 繃 帶 或 三 角 巾 加 壓 包 扎 ,其 松 緊 度以 能 達(dá) 到 止 血 目 的 為 宜 。 必 要 時(shí) 可 用手 掌 置 于 紗 布 外 均 勻 加 壓 ,一 般 20min后 即 可 止 血 。 包 扎 的 壓 力 要 均 勻 ,范 圍應(yīng) 夠 大 。 包 扎 后 將 傷 肢 抬 高 , 以 利 于靜 脈 回 流 和 減 少 出 血 。 加 壓 包 扎 法 三 止 血 術(shù)
36、 ( 三 ) 屈 肢 加 墊 止 血 法 用 于 前 臂 和 小 腿 的 出 血 。在 肘 、 膝 關(guān) 節(jié) 的 屈 側(cè) 加 墊 ,強(qiáng) 力 屈 曲 肢 體 , 再 用 三 角巾 等 縛 緊 固 定 。 對(duì) 已 有 或疑 有 傷 肢 骨 、 關(guān) 節(jié) 損 傷 者禁 用 , 且 因 對(duì) 傷 員 造 成 的痛 苦 較 大 , 不 宜 首 選 。 屈 肢 加 墊 法 三 止 血 術(shù) ( 四 ) 填 塞 止 血 法 先 用 1 2層 大 的 紗 布 鋪 蓋 傷 口 , 以 紗 布 條 或 繃 帶 充 填其 中 , 再 加 壓 包 扎 。 此 法 一 般 只 用 于 大 腿 根 部 , 腋 窩 ,肩 部 等
37、處 難 以 用 一 般 加 壓 包 扎 的 較 大 出 血 , 以 及 肌 肉 、骨 端 等 滲 血 。 三 止 血 術(shù) ( 五 ) 止 血 帶 止 血 法 一 般 只 用 于 四 肢 大 出 血 ,且 加 壓 包 扎 無 法 止 血 的 情 況 下 。1.橡 皮 止 血 帶 止 血 法 : 主 要 適 用 于 無 良 好 條 件 的 現(xiàn) 場(chǎng) 急 救 , 能 達(dá) 到 動(dòng) 、靜 脈 止 血 的 目 的 。 抬 高 傷 肢 , 將 襯 墊 ( 布 類 、 棉 花 的 軟 織 物 ) 置 于 止血 部 位 皮 膚 上 。 取 長(zhǎng) 約 1.0m, 直 徑 約 1.5 的 橡 皮 管 一 根 , 用 左
38、 手 的拇 指 、 食 指 、 中 指 持 止 血 帶 的 頭 端 , 將 長(zhǎng) 的 尾 端 繞 肢 體 一 圈 后 壓 住 頭端 , 再 繞 肢 體 一 圈 , 然 后 用 左 手 食 指 、 中 指 夾 住 尾 端 后 , 將 其 尾 端 從止 血 帶 下 拉 過 , 由 另 一 緣 牽 出 , 系 成 一 個(gè) 活 結(jié) 。 橡 皮 止 血 帶 止 血 法 三 止 血 術(shù) ( 五 ) 止 血 帶 止 血 法 2.充 氣 止 血 帶 止 血 法 : 將 傷 肢 抬 高 , 在 傷 口 的 上 方 纏 以 紗 布 繃 帶 , 然后 捆 上 止 血 帶 , 在 其 上 面 再 綁 緊 紗 布 繃 帶
39、 后 開 始 充 氣 。 壓 力 應(yīng) 維 持 在24 27kPa( 180 200mmHg) , 若 過 低 , 只 阻 斷 了 靜 脈 血 的 回 流 ,反 而增 加 肢 體 的 充 血 及 出 血 量 , 同 時(shí) , 上 肢 壓 力 不 能 超 過 40kPa( 300mmHg) ,下 肢 壓 力 不 超 過 66.7kPa( 500mmHg) 。 (1)扎 止 血 帶 的 部 位 應(yīng) 靠 近 傷 口 的 近 心 端 , 盡 可 能 地 接 近 傷 口 。 上肢 扎 在 上 臂 的 上 1/3處 , 切 忌 扎 在 中 部 , 以 免 損 傷 橈 神 經(jīng) 。 下 肢 扎 在大 腿 的 中
40、下 1/3處 。(2)上 止 血 帶 前 要 用 衣 服 、 紗 布 、 棉 布 或 毛 巾 等 物 作 為 襯 墊 , 以 增加 接 觸 面 積 , 避 免 勒 傷 皮 膚 及 神 經(jīng) 損 傷 。(3)上 止 血 帶 松 緊 要 適 度 , 以 出 血 停 止 并 觸 摸 不 到 動(dòng) 脈 搏 動(dòng) 為 度 。(4)使 用 止 血 帶 止 血 時(shí) 間 不 宜 超 過 4h, 且 連 續(xù) 阻 斷 血 流 時(shí) 間 不 得 超過 小 時(shí) , 每 h要 慢 慢 松 開 1 2min。( 5) 使 用 充 氣 止 血 帶 時(shí) , 上 肢 壓 力 不 能 超 過 40kPa( 300mmHg) ,下 肢 壓
41、 力 不 超 過 66.7kPa( 500mmHg) 。(6) 止 血 帶 時(shí) 要 有 明 顯 著 標(biāo) 志 ( 如 紅 色 布 條 ) , 并 注 明 上 止 血 帶 的 時(shí) 間 。 3.使 用 止 血 帶 時(shí) 的 注 意 事 項(xiàng) 四 包 扎 術(shù)( 一 ) 包 扎 方 法1.繃 帶 包 扎 法 ( 1) 環(huán) 形 包 扎 法 : 用 于 肢 體 粗 細(xì) 相 等 部 位 , 如 頸 部 、 胸腹 部 、 手 腕 部 等 。 將 繃 帶 作 環(huán) 形 纏 繞 , 第 一 圈 稍 呈 斜 形 ,第 二 圈 將 第 一 圈 之 斜 出 的 一 角 壓 于 環(huán) 形 圈 內(nèi) , 最 后 環(huán) 繞 數(shù)周 用 膠
42、布 或 別 針 固 定 。 環(huán) 形 包 扎 法 ( 2) 螺 旋 包 扎 法 : 用 于 肢 體 粗 細(xì) 相 差 不多 的 部 位 , 如 肢 體 、 軀 干 等 處 。 第 一 圈與 第 二 圈 同 環(huán) 形 法 , 從 第 三 圈 開 始 將 繃帶 作 螺 旋 形 向 上 纏 繞 , 每 繞 一 圈 重 迭1/2 1/3, 繞 成 螺 旋 狀 1.繃 帶 包 扎 法 螺 旋 包 扎 法 ( 3) 螺 旋 反 折 包 扎 法 : 用 于 肢 體 粗 細(xì) 不等 的 部 位 , 如 小 腿 、 前 臂 等 處 。 先 用 繃 帶作 螺 旋 形 纏 繞 , 待 到 漸 粗 的 地 方 每 繞 一 圈
43、在 同 一 部 位 把 繃 帶 反 折 一 下 , 蓋 住 前 圈 的1/3 2/3, 由 下 而 上 纏 繞 。 螺 旋 反 折 包 扎 法 ( 4) 8字 形 包 扎 法 : 用 于 肩 、 肘 、 膝 、 髁 等 關(guān) 節(jié) 部 位 。 將繃 帶 一 圈 向 上 , 一 圈 向 下 , 每 圈 在 正 面 和 前 一 周 相 交 叉 ,并 壓 蓋 前 一 圈 的 1/2 。1.繃 帶 包 扎 法 8字 形 包 扎 法 1.繃 帶 包 扎 法 ( 5) 回 反 包 扎 法 : 用 于 頭 和 斷 肢 殘 端 的 包 扎 。 術(shù) 者 將 繃帶 作 多 次 來 回 反 折 , 助 手 在 繃 帶
44、回 反 折 時(shí) 按 壓 其 反 折 端 。第 一 圈 從 中 部 開 始 , 接 著 各 圈 一 左 一 右 , 直 至 將 傷 口 全 部包 扎 住 , 再 環(huán) 形 纏 繞 將 所 反 折 的 各 端 包 扎 固 定 。 回 反 包 扎 法 2.三 角 巾 包 扎 法 適 用 于 各 個(gè) 部 位 的 包 扎 。 操 作 簡(jiǎn) 便 , 但 不 便 加 壓 , 也 不 夠 牢 固 。( 1) 頭 面 部 包 扎 法 頭 頂 部 包 扎 : 將 三 角 巾 的 底 邊 向 上 反 折 約 3cm, 其 正 中 部 放 于 傷 員 的 前 額 , 與 眉 平 齊 , 頂 角 拉 向 頭 后 , 三 角
45、 巾 的 兩 底 角 經(jīng) 兩 耳 上 方 , 拉 向 枕 后交 叉 , 交 叉 時(shí) 將 頂 角 緊 拉 在 一 端 壓 在 下 面 , 然 后 繞 到 前 額 , 打 結(jié) 固 定 。 頭 頂 部 包 扎 風(fēng) 帽 式 包 扎 法 : 將 三 角 巾 頂 角 和 底 邊 中 央 各 打 一 結(jié) , 即 成 風(fēng) 帽 狀 , 將 頂角 結(jié) 放 于 額 前 , 底 邊 結(jié) 放 在 后 腦 勺 下 方 , 包 住 頭 部 , 兩 角 往 面 部 拉 緊 ,向 外 反 折 包 繞 下 頦 , 然 后 拉 到 枕 后 , 打 結(jié) 即 可 。2.三 角 巾 包 扎 法 面 部 面 具 式 包 扎 法 : 將 三
46、 角 巾 頂 角 打 一 結(jié) , 放 于 頭 頂 上 , 然 后 將 三 角 巾 罩 于 面 部 ( 可 在 鼻 孔 、 眼 睛 、 口 處 各 剪 一 個(gè) 小 口 ) , 將 左 右 兩 角 拉 到 枕后 交 叉 , 再 繞 到 前 額 打 結(jié) 風(fēng) 帽 式 包 扎 法 面 具 式 包 扎 法 2.三 角 巾 包 扎 法 ( 2) 肩 、 胸 背 部 包 扎 法 燕 尾 巾 包 扎 單 肩 : 把 燕 尾 巾 夾 角 朝 上 , 放 在 傷 側(cè) 肩 上 。 向 后 的 一 角 壓 住并 稍 大 于 向 前 的 角 , 燕 尾 底 邊 包 繞 上 臂 上 部 打 結(jié) , 然 后 兩 燕 尾 角
47、分 別 經(jīng)胸 、 背 拉 到 對(duì) 側(cè) 腋 下 打 結(jié) 。燕 尾 巾 包 扎 雙 肩 : 兩 燕 尾 角 等 大 , 夾 角 朝 上 對(duì) 準(zhǔn) 項(xiàng) 部 , 燕 尾 披 在 雙 肩 上 ,兩 燕 尾 角 分 別 經(jīng) 左 、 右 肩 拉 到 腋 下 與 燕 尾 底 角 打 結(jié) 。 燕 尾 巾 包 扎 單 肩 燕 尾 巾 包 扎 雙 肩 2.三 角 巾 包 扎 法 燕 尾 巾 包 扎 胸 部 : 將 三 角 巾 折 成 魚 尾 狀 , 并 在 底 部 反 折 一 道 邊 , 橫放 于 胸 部 , 兩 角 向 上 , 分 放 于 兩 肩 上 并 拉 至 頸 后 打 結(jié) , 再 用 頂 角 帶子 繞 至 對(duì)
48、 側(cè) 腋 下 打 結(jié) ( 圖 9-2-37) 。 三 角 巾 、 燕 尾 巾 包 扎 背 部 方 法與 胸 部 相 同 , 只 是 位 置 相 反 , 結(jié) 打 于 胸 部 。 燕 尾 巾 包 扎 胸 部 法 2.三 角 巾 包 扎 法 ( 3) 四 肢 包 扎 法三 角 巾 包 扎 上 肢 : 將 三 角 巾 一 底 角 打 結(jié) 后 套 在 傷 側(cè) 手 上 , 結(jié) 之 余 頭 留長(zhǎng) 些 備 用 , 另 一 底 角 沿 手 臂 后 側(cè) 拉 到 對(duì) 側(cè) 肩 上 , 頂 角 包 裹 傷 肢 , 前 臂曲 至 胸 前 , 拉 緊 兩 底 角 打 結(jié) 。 上 肢 三 角 巾 包 扎 法 2.三 角 巾
49、包 扎 法 三 角 巾 包 扎 手 、 足 : 手 指 對(duì) 著 三 角 巾 的 頂 角 , 將 手 平 放 于 三 角 巾 中 央 ,底 邊 位 于 腕 部 , 將 頂 角 提 起 放 于 手 背 上 , 然 后 拉 兩 底 角 在 手 背 部 交 叉 ,再 繞 回 腕 部 , 于 掌 側(cè) 或 背 側(cè) 打 結(jié) 。 足 的 包 扎 與 手 相 同 。三 角 巾 包 扎 小 腿 和 足 部 : 將 腳 放 在 三 角 巾 近 一 底 邊 的 一 側(cè) , 提 起 較 長(zhǎng)一 側(cè) 的 巾 腰 包 裹 小 腿 打 結(jié) , 再 用 另 一 邊 底 角 包 足 , 繞 足 踝 部 打 結(jié) 于 踝關(guān) 節(jié) 處 。
50、 三 角 巾 包 扎 手 部 三 角 巾 包 扎 腿 足 部 2.三 角 巾 包 扎 法 三 角 巾 包 扎 膝 、 肘 關(guān) 節(jié) : 先 將 三 角 巾 折 成 適 當(dāng) 寬 度 的 帶 , 然 后 將 其 中部 放 在 膝 蓋 上 , 兩 端 拉 至 膝 后 交 叉 , 一 端 在 上 , 一 端 在 下 , 再 由 前 向后 繞 至 膝 外 側(cè) 打 結(jié) 。 肘 關(guān) 節(jié) 包 扎 與 膝 關(guān) 節(jié) 相 同 。 三 角 巾 包 扎 膝 關(guān) 節(jié) 3.四 頭 帶 包 扎 法 用 于 眼 部 、 鼻 部 、 頭 部 、 下 頜 部 等 部 位 。 眼 部 包 扎 法 : 將 四 頭 帶 中 央 部 分 蓋
51、 住 眼 部 , 兩 端 分 別 在 頸 后 打結(jié) 。 鼻 部 和 下 頜 部 與 此 法 類 似 。 四 頭 帶 包 扎 法 4.多 頭 帶 包 扎 法 多 頭 帶 又 稱 多 尾 帶 , 用 于 身 體 不 易 包 扎 或 面 積 大 的 部 位 , 如 胸 、 腹 部 。 ( 1) 腹 帶 包 扎 法 : 傷 員 平 臥 , 術(shù) 者 將 一 側(cè) 帶 腳 卷 起 , 從 患 者 腰 下 遞 至 對(duì) 側(cè) , 另 一 術(shù) 者 由 對(duì) 側(cè) 接 過 , 將 帶 腳 拉 直 , 或 直 接 臥 于 腹 帶 上 。 將 包 腹 帶 緊 貼 腹 部 包 好 , 再 將 左 右 帶 腳 依 次 交 叉 重
52、 迭 包 扎 , 創(chuàng) 口 在 上 腹 部 時(shí) , 腹 帶 由 上 而 下 包 扎 , 創(chuàng) 口 在 下 腹 部 時(shí) , 腹 帶 由 下 向 上 包 扎 , 最 后 在 中 腹 部 打 結(jié) 或 用 別 針 固 定 。 ( 2) 胸 帶 包 扎 法 :胸 帶 比 腹 帶 多 兩 條 豎 帶 ,包 扎 時(shí) 先 將 兩 豎 帶 從 頸旁 兩 側(cè) 拉 下 置 于 胸 前 ,然 后 再 包 扎 胸 帶 與 腳 帶 。 腹 帶 、 胸 帶 包 扎 法 常 用 于 會(huì) 陰 部 的 包 扎 。 將 橫 帶 繞 過 下 腹 部 在 背 后 打 結(jié) ,豎 帶 繞 過 會(huì) 陰 部 至 背 部 與 橫 帶 打 結(jié) 。5.
53、丁 字 帶 包 扎 法 ( 二 ) 注 意 事 項(xiàng)1.包 扎 時(shí) 要 使 患 者 的 位 置 保 持 舒 適 , 關(guān) 節(jié) 部 位 包 扎 應(yīng) 使 肢 體 保 持 功 能 位 。2.根 據(jù) 包 扎 部 位 , 選 用 寬 度 適 宜 的 繃 帶 和 大 小 合 適 的 三 角 巾 等 。3.繃 帶 包 扎 時(shí) 要 掌 握 “ 三 點(diǎn) 一 行 走 ” 的 操 作 要 點(diǎn) , 即 起 點(diǎn) 、 止 點(diǎn) 、 著 力 點(diǎn)( 多 在 傷 處 ) 和 行 走 方 向 順 序 。4.包 扎 傷 口 時(shí) , 先 簡(jiǎn) 單 清 創(chuàng) 并 蓋 上 消 毒 紗 布 , 然 后 再 用 繃 帶 等 。 包 扎 時(shí)松 緊 要
54、適 宜 。5.包 扎 敷 料 應(yīng) 超 出 傷 口 邊 緣 5 10cm, 遇 有 外 露 污 染 的 骨 折 端 和 腹 內(nèi) 臟器 , 不 可 輕 易 還 納 。 若 系 腹 腔 組 織 脫 出 , 應(yīng) 先 用 干 凈 器 皿 保 護(hù) 后 再 包扎 , 不 要 將 敷 料 直 接 包 扎 在 脫 出 的 組 織 上 。6.包 扎 方 向 為 自 下 而 上 , 由 左 向 右 , 從 遠(yuǎn) 心 端 向 近 心 端 包 扎 。 繃 帶 固 定時(shí) 的 結(jié) 應(yīng) 放 在 肢 體 的 外 側(cè) 面 , 忌 在 傷 口 上 , 骨 隆 突 處 或 易 于 受 壓 的 部 位 。包 扎 四 肢 時(shí) 應(yīng) 盡 量
55、暴 露 指 ( 趾 ) 端 , 以 便 觀 察 末 梢 血 供 情 況 。四 包 扎 術(shù) 固 定 能 限 制 受 傷 部 位 的 活 動(dòng) 度 , 減 輕 疼 痛 , 避 免 因 骨 折 斷 端 活 動(dòng)而 損 傷 血 管 、 神 經(jīng) 乃 至 重 要 臟 器 , 能 防 止 關(guān) 節(jié) 囊 、 韌 帶 的 繼 發(fā) 性 損 害 ,并 有 利 于 損 傷 的 愈 合 , 也 利 于 防 治 休 克 , 便 于 傷 員 的 搬 運(yùn) 。 常 用 的 固定 材 料 有 木 制 夾 板 、 塑 料 夾 板 、 頸 托 、 充 氣 夾 板 等 。 五 .固 定 術(shù) ( 一 ) 固 定 方 法 1.鎖 骨 骨 折 用
56、 兩 條 三 角 巾 , 分 別 折 成 5橫 指 寬 的條 帶 。 固 定 時(shí) 腋 窩 加 棉 墊 墊 好 , 用三 角 巾 條 帶 環(huán) 繞 腋 部 一 周 , 在 腋 后打 結(jié) ; 然 后 把 左 、 右 打 結(jié) 的 三 角 巾一 角 拉 緊 , 在 背 后 打 結(jié) , 使 左 、 右肩 關(guān) 節(jié) 后 伸 , 鎖 骨 骨 折 則 可 得 到 固定 。 鎖 骨 骨 折 固 定 2.肱 骨 骨 折 患 者 手 臂 屈 肘 90 , 用 兩 塊 夾 板 固 定 傷 處 , 一 塊 放 在 上 臂 內(nèi) 側(cè) , 另 一 塊 放 在 外 側(cè) , 然 后 用 繃 帶 固 定 。 3.前 臂 骨 折 患 者
57、 手 臂 屈 肘 90度 , 用 兩 塊 夾 板 固 定 傷 處 , 分 別 放 在 前 臂 內(nèi) 外 側(cè) , 再 用 繃 帶 纏 繞 固 定 。 固 定 好 后 , 用 繃 帶 或 三 角 巾 懸 吊 傷 肢 。 五 .固 定 術(shù) 肱 固 骨 折 固 定 固 定 前 臂 骨 折 固 定 五 .固 定 術(shù) 4.大 腿 骨 折 將 傷 腿 伸 直 , 外 側(cè) 夾 板 長(zhǎng) 度 上 至 腋 窩 , 下 過 足 跟 , 兩 塊夾 板 分 別 放 在 大 腿 內(nèi) 外 側(cè) , 再 用 繃 帶 或 三 角 巾 固 定 。5.小 腿 骨 折 將 傷 腿 伸 直 , 夾 板 長(zhǎng) 度 上 過 膝 關(guān) 節(jié) , 下 過
58、 足 跟 , 兩 塊 夾板 分 別 放 在 小 腿 內(nèi) 外 側(cè) , 再 用 繃 帶 或 三 角 巾 固 定 。 股 骨 骨 折 夾 板 固 定小 腿 骨 折 夾 板 固 定 法 五 .固 定 術(shù) 6.脊 椎 骨 折 在 脊 椎 受 傷 后 , 容 易 導(dǎo) 致 骨 折 和 脫 位 , 如 果 不 加 固 定就 搬 動(dòng) , 會(huì) 加 重 損 傷 。 搬 運(yùn) 時(shí) , 要 由 醫(yī) 務(wù) 人 員 負(fù) 責(zé) , 并 指 揮 協(xié) 調(diào) 現(xiàn)場(chǎng) 人 員 3人 以 上 實(shí) 施 。 不 要 使 脊 柱 受 牽 拉 、 擠 壓 和 扭 曲 的 力 量 。( 1) 頸 椎 固 定 : 用 頸 托 固 定 。 或 用 硬 紙 板
59、 、 衣 物 等 做 成 頸 托 而 起 到臨 時(shí) 固 定 的 作 用 。 ( 2) 胸 腰 椎 固 定 : 胸 腰 部 用 沙 袋 、 衣 物 等 物 放 至 身 體 兩 旁 , 再 用 繃帶 固 定 在 擔(dān) 架 上 , 防 止 身 體 移 動(dòng) 。 懷 疑 脊 椎 損 傷 , 切 忌 扶 傷 員 行 走 或躺 在 軟 擔(dān) 架 上 。 頸 部 的 固 定 胸 腰 部 的 固 定 五 .固 定 術(shù) ( 二 ) 注 意 事 項(xiàng)1.有 開 放 性 的 傷 口 應(yīng) 先 止 血 、 包 扎 , 然 后 固 定 。 如 有 危 及 生命 的 嚴(yán) 重 情 況 先 搶 救 , 病 情 穩(wěn) 定 后 再 固 定
60、。 2.懷 疑 脊 椎 骨 折 、 大 腿 或 小 腿 骨 折 , 應(yīng) 就 地 固 定 , 切 忌 隨 便移 動(dòng) 傷 員 。 3.在 對(duì) 開 放 性 骨 折 進(jìn) 行 固 定 時(shí) , 外 露 的 骨 折 端 不 要 還 納 傷 口內(nèi) , 以 免 造 成 感 染 擴(kuò) 散 。4.閉 合 性 骨 折 固 定 時(shí) , 不 必 脫 下 患 肢 的 衣 褲 和 鞋 襪 , 以 免 過多 搬 動(dòng) 患 肢 , 增 加 患 者 痛 苦 。 若 患 肢 腫 脹 嚴(yán) 重 , 可 用 剪 刀 將患 者 的 衣 袖 和 褲 筒 剪 開 , 減 輕 壓 迫 。5.若 骨 折 部 位 明 顯 畸 形 , 并 有 穿 破 軟
61、組 織 , 損 傷 附 近 重 要 血管 、 神 經(jīng) 的 危 險(xiǎn) 或 嚴(yán) 重 影 響 搬 運(yùn) 時(shí) , 可 適 當(dāng) 牽 引 患 肢 , 使 之變 直 后 再 行 固 定 。 五 .固 定 術(shù) 6.夾 板 的 長(zhǎng) 度 與 寬 度 要 與 骨 折 的 肢 體 相 適 應(yīng) , 其 長(zhǎng) 度 必須 超 過 骨 折 的 上 、 下 兩 個(gè) 關(guān) 節(jié) 。 固 定 時(shí) 除 骨 折 部 位 上 、下 兩 端 外 , 還 要 固 定 上 、 下 兩 關(guān) 節(jié) 。7.固 定 的 夾 板 不 可 與 皮 膚 直 接 接 觸 , 其 間 應(yīng) 墊 軟 墊 ( 如棉 花 或 其 他 軟 織 物 品 ) , 尤 其 在 夾 板 兩
62、 端 、 骨 隆 突 和 懸空 部 位 應(yīng) 加 厚 襯 墊 , 防 止 軟 組 織 受 壓 或 固 定 不 穩(wěn) 。8.固 定 應(yīng) 松 緊 適 度 , 以 免 影 響 血 液 循 環(huán) 。 四 肢 骨 折 固 定時(shí) , 應(yīng) 盡 可 能 暴 露 指 ( 趾 ) 端 , 以 便 隨 時(shí) 觀 察 末 梢 血 液循 環(huán) 情 況 , 如 發(fā) 現(xiàn) 指 ( 趾 ) 端 蒼 白 、 發(fā) 泠 、 麻 木 、 疼 痛 、浮 腫 或 青 紫 , 提 示 綁 扎 過 緊 , 應(yīng) 松 開 重 新 固 定 。( 二 ) 注 意 事 項(xiàng) 六 搬 運(yùn) 術(shù) 現(xiàn) 場(chǎng) 搬 運(yùn) 傷 員 的 基 本 原 則 是 及 時(shí) 、 迅 速 、 安
63、 全 地 將 傷員 搬 至 安 全 地 帶 , 防 止 繼 發(fā) 性 損 傷 。 現(xiàn) 場(chǎng) 搬 運(yùn) 多 為 徒 手 搬運(yùn) , 也 可 用 一 些 專 用 搬 運(yùn) 工 具 或 臨 時(shí) 制 作 的 簡(jiǎn) 單 搬 運(yùn) 工 具 ,但 不 要 因 尋 找 搬 運(yùn) 工 具 而 貽 誤 搬 運(yùn) 時(shí) 機(jī) 。 ( 一 ) 搬 運(yùn) 方 法 1.擔(dān) 架 搬 運(yùn) 法 最 常 用 的 搬 運(yùn) 方 法 。 它 對(duì) 于 路 途 較 長(zhǎng) , 病 情 較 重 的 病 員最 為 合 適 。 常 用 的 擔(dān) 架 種 類 有 帆 布 擔(dān) 架 、 板 式 擔(dān) 架 等 。 擔(dān) 架搬 運(yùn) 一 般 由 3 4人 合 成 一 組 , 將 患 者 移
64、 上 擔(dān) 架 ; 患 者 頭 部 向后 , 足 部 向 前 , 這 樣 后 面 抬 擔(dān) 架 的 人 可 以 隨 時(shí) 觀 察 患 者 的 變化 ; 抬 擔(dān) 架 人 腳 步 行 動(dòng) 要 一 致 , 前 面 的 開 左 腳 , 后 面 的 開 右腳 , 平 穩(wěn) 前 進(jìn) ; 向 高 處 抬 時(shí) ( 如 上 臺(tái) 階 ) ,前 面 的 人 要 放 低 ,后 面 的 人 要 抬 高 , 以 使 患 者 保 持 水 平 狀 態(tài) ; 下 臺(tái) 階 時(shí) 則 相 反 。六 搬 運(yùn) 術(shù) 2.徒 手 搬 運(yùn) 法 用 于 路 程 較 近 、 病 情 輕 的 患 者 。 有 下 列 三 種 方 法 。 ( 1) 單 人 搬
65、運(yùn) 扶 持 法 : 對(duì) 病 情 較 輕 , 能 夠 站 立 行 走的 患 者 可 采 取 此 法 。 救 護(hù) 者 站 在 患 者 一側(cè) , 使 病 員 靠 近 他 的 一 臂 攬 著 自 己 的 頭頸 , 然 后 救 護(hù) 者 用 外 側(cè) 的 手 牽 著 他 的 手腕 , 另 一 手 伸 過 患 者 背 部 扶 持 他 的 腰 ,使 其 身 體 略 靠 著 救 護(hù) 者 , 扶 著 行 走 。六 搬 運(yùn) 術(shù) ( 1) 單 人 搬 運(yùn) 抱 持 法 : 患 者 如 能 站 立 , 救 護(hù) 者 站 于 病 員 一 側(cè) , 一 手托 其 背 部 , 一 手 托 其 大 腿 , 將 其 抱 起 。 背 負(fù)
66、法 : 救 護(hù) 者 站 在 病 員 前 面 , 呈 同 一 方 向 , 微 彎 背部 , 將 病 員 背 起 。 胸 部 創(chuàng) 傷 病 員 不 宜 采 用 。 六 搬 運(yùn) 術(shù) 六 搬 運(yùn) 術(shù)( 2) 雙 人 搬 運(yùn) 法 椅 托 式 : 兩 救 護(hù) 者 在 傷 員 兩 側(cè) 對(duì) 立 , 一 救 護(hù) 者 一 手 搭 于另 一 救 護(hù) 者 肩 部 。 兩 救 護(hù) 者 其 余 三 只 手 交 叉 緊 握 形 似 椅 狀 ,傷 員 坐 于 其 上 。 轎 式 : 兩 救 護(hù) 者 四 只 手 交 叉 緊 握 形 似 “ ”狀 , 傷 員 坐 于 其 上 拉 車 式 : 兩 救 護(hù) 者 一 個(gè) 站 于 傷 員 的 頭 部 , 兩 手 插 到 腋 下 ,將 其 抱 入 懷 內(nèi) , 一 個(gè) 站 在 其 腳 部 , 跨 在 傷 員 的 兩 腿 中 間 ,將 病 員 抬 起 。 六 搬 運(yùn) 術(shù)( 3) 三 人 搬 運(yùn) 或 多 人 搬 運(yùn) : 三 人 并 排 , 一 人 托 住 肩 胛 部 ,一 人 托 住 臀 部 和 腰 部 , 另 一 人 托 住 兩 下 肢 , 三 人 同 時(shí) 把 傷員 輕 輕 抬 起 。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運(yùn)煤設(shè)備的運(yùn)行和檢修
- 各種煤礦安全考試試題-8
- 窯主、副操作員考試試題(附答案)
- 煤礦安全基礎(chǔ)知識(shí)問答題含解析-3
- 井巷掘進(jìn)常見事故及預(yù)防措施總結(jié)
- 某礦業(yè)公司高處作業(yè)安全管理制度
- 非煤礦山現(xiàn)場(chǎng)安全管理
- 常見礦物的簡(jiǎn)易鑒定特征表
- 井下作業(yè)英語100句含中文翻譯
- 瓦斯安全治理理念二十條
- 煤礦電氣設(shè)備失爆原因與預(yù)防措施分析
- 煤礦煤礦運(yùn)料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
- 煤礦安全培訓(xùn)考試試題之簡(jiǎn)答題含答案
- 煤礦常見疾病預(yù)防與救治
- 煤礦綜采維修電工操作規(guī)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