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二輪 專題能力提升訓練十 近代西方文明的興起 工業(yè)革命前資本主義的興起與發(fā)展(二模、摸底試題含解析)
《高考歷史二輪 專題能力提升訓練十 近代西方文明的興起 工業(yè)革命前資本主義的興起與發(fā)展(二模、摸底試題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考歷史二輪 專題能力提升訓練十 近代西方文明的興起 工業(yè)革命前資本主義的興起與發(fā)展(二模、摸底試題含解析)(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單元升級訓練十 近代西方文明的興起 ——工業(yè)革命前資本主義的興起與發(fā)展 (時間:45分鐘,分值: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2013·福建福州高三調研)美國思想家托馬斯·潘恩在1776年撰寫的《常識》中認為英國政體是“君主政體暴政和貴族政治暴政的殘余”。這兩種“暴政的殘余”分別體現(xiàn)在( ) A.國王和上議院 B.國王和內閣 C.國王和下議院 D.內閣和上議院 2.(2013·福建寧德高三模擬)18世紀初,英國國王喬治一世因不諳英國事務,很少出席內閣會議;1714年以后,他再也沒有否決過內閣會議的決定。這表明,英國國王( ) A.逐
2、步放棄行政權 B.征稅權受限制 C.被迫交出財政權 D.立法權被剝奪 3.(2013·陜西咸陽高三一模)美國憲法修正案第三條規(guī)定:“士兵在和平時期,非經(jīng)房主許可不得駐扎于任何民房;在戰(zhàn)爭時期,除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方式外亦不得進駐民房。”其基本精神是( ) A.嚴明軍隊紀律 B.維護法律尊嚴 C.保護私有財產(chǎn) D.調節(jié)軍民關系 4.(2013·安徽安慶高三模擬)1512年麥哲倫發(fā)現(xiàn)菲律賓后將其命名為圣拉薩魯斯群島(發(fā)現(xiàn)該群島的那一天是12月17日,該圣徒的節(jié)日)。20年后,西班牙人以其王儲、后來的國王菲利浦二世的名字改稱該群島為菲律賓。菲律賓國家名字的由來( ) A.帶有宗教色彩
3、B.尊重了當?shù)匚幕? C.體現(xiàn)了東西方文化的交融 D.帶有濃厚的殖民色彩 5.(2013·廣東深圳高三一模)17世紀末到18世紀中期,英國的重商主義者主張高工資,提出經(jīng)濟發(fā)展的“外國支付收入”理論,認為出口高附加值的產(chǎn)品意味著外國將為出口國家支付工資和利潤。這一理論在當時得以實現(xiàn)的經(jīng)濟條件是( ) A.“光榮革命”后,英國社會進入穩(wěn)定發(fā)展時期 B.海上霸主地位的確立使英國占據(jù)貿易優(yōu)勢 C.圈地運動為英國工業(yè)發(fā)展擴大了國內市場 D.工業(yè)革命的完成,提高了英國商品的技術含量 6.(2013·湖北荊州一模)經(jīng)濟史學家奇波拉說:“荷蘭人擺脫了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早期盛行的傳統(tǒng)而奉行一種勢必
4、在近代推廣的原則。中世紀商人一般都企圖從單位商品中謀取最大利潤——因而他們偏愛高檔品。荷蘭人從根本上轉向大眾產(chǎn)品,他們在日趨增多的活動次數(shù)中,靠擴大銷售數(shù)量的辦法努力增值利潤?!焙商m商人熱衷于大眾消費品貿易的歷史前提是( ) A.荷蘭航海業(yè)的發(fā)達促進了貿易的繁盛 B.資本原始積累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觀念 C.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社會消費群體的擴大 D.荷蘭人更加具有面向市場的盈利觀念 7.(2013·山東臨沂高三一模)鄧實在《古學復興論》中指出:“十五世紀為歐洲古學復興之世,而二十世紀則為亞洲古學復興之世……西學入華,宿儒瞠目,而考其實際,多與諸子相符。于是而周秦學派遂興,吹秦灰之已死,揚
5、祖國之耿光。亞洲古學復興,非其時邪?”這一觀點( ) A.有利于挽救當時的民族危機 B.正確認識了文藝復興的實質 C.反映了資產(chǎn)階級的政治要求 D.混淆了歐亞古學復興的性質 8.(2013·山東煙臺高三一模)中國一位歷史學家曾說:“我們不妨把文藝復興運動看作是中世紀晚期悲觀、死亡、災變、迷信和冷漠心情的結束?!币驗檫@場運動( ) A.把人性從宗教的束縛中解放了出來 B.使教會權威遭到理性否定 C.構建了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約 D.促進了民主、自由思想的發(fā)展 9.(2013·河南開封高三模擬)馬丁·路德曾說:“除了以《圣經(jīng)》為根據(jù)證明我是錯誤的以外,我將永不改悔?!薄懊恳粋€基
6、督教徒,只要感覺到自己真誠悔罪,就是不購買贖罪券,也同樣可以得到赦罪或全部免罰?!边@表明該宗教改革家( ) A.主張“信仰得救”,給人以精神的自由 B.否定教會高于國家的思想,要建立本民族教會 C.使人們以本民族語言解讀《圣經(jīng)》,與上帝直接對話 D.批判神權統(tǒng)治,否定宗教禮儀,鼓吹人性解放 10.(2013·河北高三質量檢測)西方啟蒙思想家將可能作惡的權力稱為“無賴”“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點,即認為權力領域充滿危險和變數(shù),統(tǒng)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要解決“可能作惡的權力”,他們主張( ) A.推翻君主專制,建立君主立憲制 B.消滅私有制,實現(xiàn)社會真正平等 C
7、.建立有效機制,實現(xiàn)權力制衡 D.削弱中央權力,實現(xiàn)公民自治 11.(2013·山東臨沂一模)“若是我們要指定中世紀科學終結是哪一年,我們就推舉1543年,那年根據(jù)實驗方法而確立的兩本基本的近代著作出世了,一本是維薩留斯所著《人體結構》,一本是哥白尼所著《天體運行之道路》?!币闹袃刹恐鞣从吵龅乃枷牖A是( ) A.“約定是一切合法權威的基礎” B.“人生來就是自由和平等的” C.“再沒有比理性更高的東西了” D.“人們可以支配自己的命運” 12.學者陳衡哲在《西洋史》中寫道:“科學與文藝是文化的雙翼,缺了一樣,那個文化便成為畸形的了??茖W是偏向理性的,文藝是偏于情感的?!被?/p>
8、于這樣的認識,對啟蒙運動興起所起作用最大的莫過于( ) A.牛頓 B.達爾文 C.達·芬奇 D.莎士比亞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藝復興掙脫了神的統(tǒng)治,確立了人的尊嚴。但是那時……人們是不敢公開提出反對基督教、否定上帝口號的。所以馬克思說人們只能“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請出古代的幽靈”,來為自己壯膽。 ——摘編自葉廷芳《18世紀歐洲 文化思潮中的“中國風”》 材料二 在歐洲的啟蒙時代,中國的科舉制度為百科全書學派普遍叫好,認為鏟除了貴族的世襲制,每個人靠自己的本事,“學而優(yōu)則仕”。 ——摘編自葉廷芳《18世紀歐洲
9、 文化思潮中的“中國風”》 材料三 明朝后期開始,利瑪竇、湯若望等歐洲傳教士先后來華,與徐光啟等合作開展翻譯活動,把歐洲的天文、數(shù)學、地理等著作介紹到中國。……據(jù)伏爾泰所著《哲學詞典》載:1648年,路易十四接見了隨耶穌會士赴歐的中國人沈宗福,沈宗福向路易十四獻上由在華耶穌會士所譯的拉丁文《四庫直譯》的手稿,這就是后來1687年出版的巴黎官刊本《中國哲人孔子,以拉丁文編寫的中國人的學說》。 ——摘編自韓琦《17~18世紀英國皇 家學會和在華耶穌會士的交流》 材料四 工業(yè)文化的背景是雄厚的物質力量和以“普濟眾生”為己任的基督教精神,所以這種文化的特點是陽剛文化、強力文化,它是進取性的,
10、是出擊性的。因為是出擊性的,所以它要輸出他們的文化,首先是他們的宗教文化,即基督教文化。 ——摘編自葉廷芳《18世紀歐洲 文化思潮中的“中國風”》 (1)說明出現(xiàn)材料一中文藝復興時期人們“不敢公開提出反對基督教、否定上帝口號”的社會原因。(4分) (2)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指出百科全書派的主張體現(xiàn)了什么樣的時代精神。說明“中國的科舉制度為百科全書學派普遍叫好”的理由。(8分) (3)根據(jù)材料三、材料四并聯(lián)系17、18世紀西方與中國的社會狀況,以“西學與中學”為主題寫一篇短文。要求:①緊扣主題,觀點合理;②史實準確,史論結合;③條理清晰,
11、合乎邏輯;④字數(shù)在160字左右。(8分) 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絕對權力與受限制的權力、中央集權和地方自治之爭,與英國的公民權與君權之爭相類似,已成為美國憲政史的要義?!Y果美國政府也被公正地稱為一種妥協(xié)的制度,這就是說,一個缺少一致性的制度。它既不像歐洲舊政府那樣建立在傳統(tǒng)之上,也不像追隨法國革命的政府那樣建立在原則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相互妥協(xié)和暫時擱置對立原則的對抗的做法上,這些原則中的任何一個都不能居于支配地位。 ——[英]約翰·達爾貝格-阿克頓 《美國革命的政治原因》 材料二 法國從美國人那里學來的是革命的理論,而不是他們的
12、政體理論,是他們一刀兩斷的氣魄,而不是修修補補的藝術。 ——[英]約翰·達爾貝格-阿克頓 《法國革命演講錄》 (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美國憲政進程中存在哪些爭執(zhí)。最后做出怎樣的選擇?其理論原則是什么?(10分) (2)根據(jù)材料一、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美、法兩國憲政進程有何不同特點。兩國民主政治的共同本質是什么?(10分) 一、選擇題 1.A 解析:君主立憲制是英國資產(chǎn)階級與封建勢力相妥協(xié)的產(chǎn)物,其一是君主得以保留,這是“君主政體暴政”的體現(xiàn),其二是英國實行兩院制,即上議院和下議院,上議院又稱為貴族院,體現(xiàn)了“貴族政
13、治暴政”。 2.A 解析:英國國王不再否決內閣會議的決議,說明英國國王逐漸放棄行政權,故A項正確。B、C、D三項均在此之前已經(jīng)出現(xiàn),故排除。 3.C 解析:私有財產(chǎn)神圣不可侵犯是資本主義國家立法的基本原則,民房是公民私有財產(chǎn)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材料實際反映了美國法律保護私有財產(chǎn)不受侵犯。 4.D 解析:首先為菲律賓命名的麥哲倫,既是新航路的開辟者也是殖民者,后來菲律賓的國名來自于殖民國家的國王名字,故答案選D項。A項以偏概全,B項完全錯誤,C項與材料無關。 5.B 解析:從材料信息看,所謂“外國支付收入”理論,實際體現(xiàn)了英國人對外國人的盤剝,英國之所以提出這一理論,其基本條件是英國在1
14、7世紀末到18世紀中期海上霸主地位的確立,使其占據(jù)貿易優(yōu)勢,故選B項。A、C兩項錯誤,社會穩(wěn)定和國內市場的擴大都無法實現(xiàn)對外國的盤剝。這一時期英國工業(yè)革命還沒有開始,故D項錯誤。 6.C 解析:在中世紀的時候,貿易主要是為了滿足封建統(tǒng)治者的奢侈消費,消費的對象范圍比較窄。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中下層老百姓對手工業(yè)產(chǎn)品的消費也有了需求,故荷蘭人采取了以多取勝的商業(yè)政策,因此正確答案為C項。 7.D 解析:歐洲的文藝復興并非古學的復興,而是資本主義文化的興起。從材料信息看,中國“古學”的興起,實際上是先秦諸子思想的復興,與歐洲的“古學”有本質的區(qū)別,作者顯然混淆了兩種不同性質的“古學”。 8.
15、A 解析:中世紀的歐洲在宗教神學的統(tǒng)治下,人們的思想受宗教束縛,處于悲觀、迷信、冷漠等狀態(tài)。而文藝復興提倡人性,反對神性,因此選A項。B、C、D三項是啟蒙運動的思想及影響。 9.A 解析:馬丁·路德主張人的靈魂得救無需教士作為中介,不能靠向教會購買贖罪券得救,而要靠自己虔誠的信仰。材料內容反映了馬丁·路德“信仰得救”的思想。 10.C 解析:材料強調的是制約“可能作惡的權力”,啟蒙思想家認為必須對權力進行制約才能防止權力“作惡”。因此,正確答案為C項。 11.D 解析:題干給出的時間限制是“1543年”,此時正是文藝復興的高潮時期,所以兩部著作的思想基礎是人文主義。聯(lián)系人文主義的內涵即可
16、判斷正確答案為D項。A、B、C三項依次強調了社會契約、天賦人權和理性為核心,它們都屬于啟蒙運動的觀點。 12.A 解析:從題干中可知,啟蒙運動的興起應歸功于科學的巨大發(fā)展,因此首先排除C、D兩項。達爾文生活在19世紀,而啟蒙運動興起于17世紀,故B項在時間上不符。因此符合題意的是A項。 二、非選擇題 13.答案:(1)資本主義經(jīng)濟處于手工工場時期,資產(chǎn)階級經(jīng)濟實力比較薄弱;基督教勢力強大,神權處于統(tǒng)治地位。 (2)時代精神:反對貴族特權;主張民主平等。理由:科舉考試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有利于突破特權壟斷,擴大官吏的人才來源;把讀書、考試與做官聯(lián)系起來,推動了中國古代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官員文
17、化素質的提高。 (3) 等級 主題觀點 史論結合 邏輯表述 一 緊扣主題,觀點合理 史實準確,史論結合 條理清晰,合乎邏輯 二 符合主題,觀點基本合理 只羅列史實,史實基本正確 條理較清晰,基本合乎邏輯 三 基本符合主題,觀點不夠合理 史實不夠準確 條理不清,缺乏邏輯 寫作思路:17、18世紀,西方進入工業(yè)革命和啟蒙運動時代,主要國家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中國明清之際君主專制強化,商品經(jīng)濟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傳教士翻譯的中國古代重要典籍傳入歐洲,西方基督教文化挾工業(yè)革命帶來的物質文明走向世界。啟蒙時代的歐洲人發(fā)現(xiàn),歐洲的文明只是世界上若干種可能的文
18、明形態(tài)中的一部分。 解析:本題是一道中西文化的比較題,考查面較廣,既考查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又涉及我國古代選官制度,還要對中西文化交流作分析評述。第(1)問從經(jīng)濟和宗教兩方面作答?;卮鸬?2)問第一小問時,將百科全書派置于啟蒙運動時代下思考作答,后一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第(3)問要求寫歷史小論文,首先要結合材料確立正確的觀點,可從文明史觀、全球史觀角度審視材料,確立論點,再結合史實說明。 14.答案:(1)爭執(zhí):絕對權力與受限制的權力、中央集權和地方自治之爭。選擇:三權分立(受限制的權力)、聯(lián)邦制、總統(tǒng)制。原則:制約與平衡。 (2)特點:美國:是在革命后通過一系列協(xié)商(妥協(xié))完成的;法國:是經(jīng)歷了長期的一次次革命(激烈的斗爭)完成的。本質:資產(chǎn)階級代議(民主)制。 解析:本題考查美國聯(lián)邦制民主共和國的確立和美法民主政治的差異。第(1)問的“爭執(zhí)”可從材料中直接找出,其“選擇”就是要求回答美國民主共和制的特點。第(2)問美法的區(qū)別主要在于革命的長期性,本質都是資產(chǎn)階級代議制。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