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心靈尋找美獲獎科研報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開啟心靈尋找美獲獎科研報告(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開啟心靈,尋找美獲獎科研報告
【摘?要】關于“親情”方面的文章數(shù)不勝數(shù),此類文章不僅文質(zhì)兼美,內(nèi)容貼近讀者生活,向人們傳遞了真善美,更是作者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因而,最能撥動學生們的心弦,與創(chuàng)作者產(chǎn)生共鳴,最可貴的是具有審美教育意義,對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的核心素養(yǎng)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關鍵詞】親情;閱讀;審美情趣;
審美教育在語文教學中可以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小學階段作為語文學習的起步階段,應該開展審美教育,增強學生審美能力,這也是我國所提倡的"素質(zhì)教育",同時,還可以使學生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為此,我對這類文章做了一下整理,以多文本閱讀的方式,積極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2、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通過運用豐富的教學策略,來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一、自我體悟 對比形象
當學生帶著閱讀期待走進作品時,會很自然的產(chǎn)生一種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心靈體驗,當這種體驗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時,就會達到至純至美的審美境界。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自然流露逇真性情最能打動學生稚嫩而又單純的心靈:《背影》中濃濃的舐犢之情;《秋天的懷念》中深深的懊悔之情;《荷葉·母親》中款款的依戀之情,學生通過自我體悟感受文章自理行間流淌出的真性情。
在對比中體會形象美是幫助學生提高審美的能力的一種可行的方法,積極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文章中美與丑的強烈對比,不斷在揣摩和
3、對比理解中感受美的形象。在《窗欞上掛串紅辣椒》這篇文章中,為了襯托母親的至高無上的人間大愛,文章設置頂子最后給母親要菜刀這一環(huán)節(jié);丑與美形成鮮明地對比。
二、交流情感,思維爭鳴
以學生相互交流的形式,引導學生學習親情類具有代表性的五篇作品,交流有感觸的地方,或者自己最喜歡的片段,讓學生在思維的爭鳴和情感的激蕩中體悟“親情”,旨在提高閱讀興趣。
常玥:《背影》中的父親邁著蹣跚的步子,爬月臺、買橘子,平常的場景,卻是那么的親切感人。朱自清先生用最樸實的語言道出了世間最平常、最真摯的親情。其實,父母才是我們“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我們長大了,懂得了珍惜,懂得了感激
4、。
黃志國:《窗欞上掛串紅辣椒》這樣寫道“老太太表面應允著,腳步便悄然向窗前靠近,趁兒子回身的工夫,就把那串紅辣椒牢牢地掛在窗戶上了”讓我感受凌駕于親情之上的另一種人間大愛,展現(xiàn)了人性本善的一面。
劉嘉寧:莫言在《母親》中說“愁容滿面的母親,在辛苦地勞作時,嘴里竟然哼唱著一支小曲!”這是艱難困苦中頑強樂觀的母親?!昂⒆?,放心吧,閻王爺不叫我是不會去的!”這是為消除兒子擔憂許下的莊嚴承諾,“我的父親和爺爺又教育我人要有尊嚴地活著”。這是留給子孫最寶貴的人生財富。我從字里行間感受到作品中展現(xiàn)的真善美。
學生們對于自己喜歡的句子,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提出自己獨到的
5、感受,從中體會到作品透露的真性情,同時也捕捉到了文章謳歌的真善美。
三、觸動心靈,書寫性情
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孩子們抓住一個獨特的場景去寫,入境入心。
韓彩蓮:沒過多久,父親就將蚊子消滅干凈了,他輕輕俯下身子,微笑著低語“這下可以睡安穩(wěn)了?!蔽野V癡地望著他,腦子漸漸昏沉,眼前朦朦朧朧,不知不覺漸入夢鄉(xiāng)。那夜,我睡得很好,房間中,至今還余留著那叫“父愛”的味道。
韓彩蓮同學的“那夜,我睡得很好,房間中,至今還余留著那叫‘父愛的味道?!笨芍^畫龍點睛之筆。
四、深入內(nèi)心,提升審美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所選作品去體驗親情的至善至美,感受親情的純真濃烈,通過感受作品呈現(xiàn)出的不同形式的美,受到多方面的熏陶和感染,從而學會自己去觀察和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使其開闊眼界,深入內(nèi)心,豐富想象,激發(fā)對生活的熱愛,對親情的呵護,使學生的審美情趣不斷地提升。
羅丹說過:親情是一種巨大的火焰,是啊,這火照亮了多少迷茫的心靈,為多少迷途的游子點亮了希望……在此次以“親情”為主題的作文寫作中,不僅對現(xiàn)實人倫親情有了更深的感悟,同時提高了學生自身的審美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