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學【教學設計新部編版】《水的組成》(化學人教九年級上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探究式教學【教學設計新部編版】《水的組成》(化學人教九年級上冊)(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精品教學教案設計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教師學科教案
[20 - 20學年度第一學期]
任教學科:
任教年級:
任教老師:
xx市實驗學校
精品教學教案設計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水的組成》教學設計
合肥市五十中學新校天鵝湖校區(qū) 唐斌佑
? 模式介紹
探究式教學是以自主探究為主的教學。它是指教學過程是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以學 生獨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討論為前提,以現行教材為基本探究內容,以學生周圍世界和生活 實際為參照對象,為學生提供充分自由表達、質疑、探究、討論問題的一種教學形式。學 生
2、對當前教學內容中的主要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深入探究并進行小組合作交流,以自我 獲取,自我求證的方式深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從而較好地達到課程標準中關于認知目標 與情感目標要求的一種教學模式。其中認知目標涉及與學科相關知識、概念、原理與能力 的掌握;情感目標注重科學素養(yǎng)與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
? 教材分析
水雖然是學生非常熟悉的物質,但怎樣從化學的角度認識水,學生還是陌生和不習慣的。
本課題以人類認識水的組成的簡要史實引入并展開, 符合事物的認識規(guī)律,貼近學生的實際,
有利于縮小學生對化學學科的距離感,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水的組成的認識是通過水的電解實驗和對實驗現象的討論分析獲得的, 它
3、既與史實相
符,又體現了認識客觀世界的科學過程和方法。 這樣展現知識具有啟發(fā)學生思維的作用, 同
時也滲透了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在認識了水的組成的基礎上,結合前一單元所學氧氣的知識, 從它們組成上的區(qū)別歸納 出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結合水的分解反應深化對化學反應的認識 ——有新物質生 成,元素種類不變。
? 思路說明
從科學家的探索歷史中體會到探索的樂趣,進而在課堂上再現水的組成的探究。然后
引出單質和化合物以及氧化物的概念,加深對物質的分類的理解。
?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水的組成,了解并區(qū)分單質和化合物。
【過程與方法】
1 .結合資料,從人類認識水
4、的組成的過程中體會科學探究和思維的方法,認識實驗探究和 創(chuàng)新思維的重要性;
2 .充分利用討論,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實驗現象的能力和習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了解人類認識物質世界的過程和方法,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對單質、化合物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
霍夫曼電解水裝置、電源、酒精燈、火柴、水、氫氧化鈉溶液,小木條。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播放一杯水的圖片。水是一種無色透明的物質,歷史上人們一直認為水是一種單一的物質,
那么水這種物質里究竟含有什么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水的組成, 首先讓我們看看水有哪
些物理性質。
推進新課
5、
【分析】《國語》中的《鄭語》里明確地提出金、木、水、火、土是構成萬物的基本物質元
素。同時還提出不同的物質元素在一起, 方能相互作用,產生新物質,如果只是同一物質元
素,那是產生不出新物質的??梢娝菢嫵扇f物的基本物質元素之一。
【設計意圖】從古代對于水的組成上的認識引出探究的內容,提高學生探究的樂趣。
【圖片展示】
物質間能相互轉化, 就足以說明,不同的物質之間有著相同的基本成分, 元素是組成物
質的基本成分,是化學變化過程中的不變成分。
【分析】既然古人認為水是一種元素,因此他們認為水不可以繼續(xù)分解。
【設問】水到底能不能分解呢?
一、水的組成
【分析】水可
6、不可以繼續(xù)分解還需要我們從科學實驗中尋找答案!
1.電解水的實驗
【演示實驗】3-1:水的電解實驗。
(1)現象:出現氣泡 V正極:V負極=1 : 2
【分析】在實驗中可以觀察到,通電后,在電極上有氣泡產生,并且兩支玻璃管中,產生氣
泡的速率不同,一段時間后,還可以觀察到兩支玻璃管中氣體體積比約為 1 : 2,因此我們
猜測氣體就是水分解產生的新物質,而且生成的是兩種不同的氣體。
【設問】實驗中產生的是什么氣體呢?
【分析】如果水在通電的條件下可以分解,那么生成物會是兩種什么氣體呢?
實際上這個問題,早在 18世紀化學家就開始研究了。
18世紀末,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前人
7、探索的基礎上, 發(fā)現水可以分解,產物為氫氣和氧氣。
【設計意圖】以前人的探索成果為基礎,很好的為本課題服務,提高上課內容的流暢性。 通電
(2)水 氫氣+氧氣
H2O H2 O2
【提問】大家能用實驗的方法證明兩支玻璃管中的氣體分別是氫氣和氧氣嗎?請大家設計實
驗方案。
【回答】我們知道氧氣可以支持燃燒, 所以氧氣可以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 若木條復燃則
說明生成的氣體是氧氣。
【分析】氫氣(H2)在通常狀況下是一種沒有顏色,沒有氣味的氣體,在壓強為 101 kPa、
溫度為-252 C時,能變成無色液體,在 -259 C時,能變成雪花狀固體,氫氣難溶于水,在
相同條件下氫
8、氣是密度最小的氣體。 氫氣在常溫下性質穩(wěn)定。在點燃的條件下,純凈的氫氣
可以在空氣里安靜地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燃燒產物是水,被認為是最清潔的燃料。 如果
氫氣不純,混有空氣(或氧氣),點燃時就有可能會發(fā)生爆炸。
【過渡】氫氣可以燃燒,所以氫氣可以用點燃氣體來檢驗,若氣體燃燒則生成的氣體為氫氣。
【實驗】學生檢驗生成的氣體。
【提問】水是由什么元素組成的呢?氫氣、氧氣可以再分嗎?
【分析】化學家拉瓦錫通過實驗發(fā)現,生成的氫氣、氧氣都不可以再分了, 氫氣是由氫元素
組成,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
通血工
水山二箱氣+朝氣
h2o h2 0、
■U l> -
0 。
?
9、氫元素特元素
2.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提問】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可以知道,水( H2。)、氫氣(H2)、氧氣(。2)雖然都是純
凈物,但它們的組成卻各不相同。你能說說區(qū)別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思考元素組成物質的異同,引出物質分類的內容。
【分析】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 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而水中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氫氣和
氧氣都是由一種元素組成,而水是由兩種元素組成。
【結論】我們可以把這種組成中含有不同種元素的純凈物叫做化合物, 而由同種元素組成的
純凈物叫做單質。
二、單質和化合物
【提問】想想看,你還知道哪些單質,哪些化合物呢?將你找的物質的化學符號, 填
10、在方框
內。
1 .單質:如。2、H2、N2
2 .化合物:如 H2O、CO2、Fe3O4、Al 2O3、P2O5
【提問】CO2、P2O5、Fe3O4、MnO2、CO、SO2……,大家發(fā)現這些物質的組成有什么特點?
育人猶如春風化雨,授業(yè)不惜蠟炬成灰
精品教學教案設計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
【回答都是化合物,都含有氧元素,由兩種元素組成。
【分析】我們把這一類化合物叫做氧化物。物質家族豐富多彩,運用分類的方法, 可以幫助
我們更好地認識這些物質。
3 .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任何一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
11、對水有什么新的認識?
【回答】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一種化合物 ……
【課堂練習】 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水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B.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C.水由氫原子和氧原子組成 D.水由氫分子和氧分子組成
2.當電解水的電解器通電一段時間后,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 ( )
A.電極上有氣泡產生,負、正兩極玻璃管內氣體的體積比約為 2: 1
B.有氫氣和氧氣生成,而且體積比約為 2 : 1
C.每個水分子都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D.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3.下列物質中屬于單質的是 ( )
A.水 B.空氣 C.氧氣 D.二氧化碳
答案: 1.
12、B 2.A 3.C
【課堂小結】本節(jié)課通過電解水實驗認識到了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初步建立 “反
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的觀念 ” ,并學習了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進一步加深物
質分類的思想。了解物質分類的多樣性。
板書設計
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
課題 1 水的組成
一、水的組成
1 .電解水的實驗:
(1)現象:出現氣泡, V正極:V負極=1 : 2 (體積比)
通電
( 2)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水 通電 氫氣 +氧氣
H2O H2 O2
2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二、單質和化合物
1 .單質:如 O2、 H2 、 N 2
2 .化合物:
13、如 H 2O、 CO2、 Fe3O4、 Al 2O3、 P2O5
3 .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其他任何一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布置作業(yè)
1 .水是 ( )
①單質 ②化合物 ③純凈物 ④混合物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育人猶如春風化雨,授業(yè)不惜蠟炬成灰
2 .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是 ( )
A. 氧氣
B.水
C.蛋白質
D. 脂肪
3 .關于水的組成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水由水元素組成
B.水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C.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D.水的組成很復雜,至今沒有明確的答案
4 .下列物質中屬于化合物的是 ( )
A. 空氣
B.河水
C.冰
D.紅磷
答案: 1.B 2.B 3.C 4.C
?教學反思
在介紹反應前后元
本課題通過實驗證明了水的組成, 學生比較有興趣, 也很容易掌握, 素種類不變時學生很容易明白, 并且掌握較好。 介紹有關單質等概念教師語言不宜過多, 可 以采取讓學生自學的方式理解概念,然后通過練習不斷加深對概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