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驗儀器學-檢驗醫(yī)學自動化與信息化》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檢驗儀器學-檢驗醫(yī)學自動化與信息化(4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檢驗醫(yī)學自動化與信息化建設,王 開 正,2015.,7,.2,4,01,02,03,04,引子,檢驗前自動化,檢驗中自動化,檢驗后自動化,CONTENT,05,展望,引子,檢驗醫(yī)學自動化的概念:,實驗室自動化所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它不僅包括所有的,儀器設備,還包括用于控制
2、的系統(tǒng),軟件,和可提高實驗室效率的,進程,。,George Hoffmann 于1992年提出了實驗室自動化中兩個重要的概念:,合并(consilidation):意為將不同分析,技術或方法,集成到一臺或一組相互連接的儀器中。,整合(integrate):意為將一種分析,儀器,或多種分析儀器與分析前,設備,和分析后設備相互連接。,引子,美國,ALA,協(xié)會主席,Robin Felder,又進一步將實驗室自動化涉及的概念細分,分析合并(,Analytical Consolidation),合并儀器(,Consolidated Instrument),任務和并(,Task Integration),
3、樣品管理器(,Specimen Manager),單元(,Workcell),模塊單元(,Modular Workcell),前處理單元(,Preanalyticl Workcell),整合單元(,Integrated Workcell),全實驗室自動化系統(tǒng)(,Total Laboratory Automation System),引子,全實驗室自動化系統(tǒng),(,Total,laboratory automation system,TLA,):,可定義為可與樣品管理系統(tǒng)、傳送系統(tǒng)和進程控制軟件組匹配的多個儀器、多種工作單元等的復合體,它可實現(xiàn)實驗室絕大部分工作的自動化。,引子,Hoffmann,
4、建議,TLA,應具有以下,3,個特點:,一個臨床常規(guī)實驗室原有大部分的工作實現(xiàn)了自動化,需要的傳遞工作僅僅是標本的裝卸(,Loading and unloading,),使實驗室技術人員從事更高價值的勞動如結果審核(,validation),解釋,顯微鏡檢查,試驗開發(fā)等。,引子,自動化給我們帶來的好處:,效率、效益、環(huán)保,實驗室自動化高大上:,貫穿于檢驗前中后各個環(huán)節(jié),引子,自動化的發(fā)展,第一代實驗室系統(tǒng)出現(xiàn)在,20,世紀,50,年代,將酶、輔酶、緩沖液等配置成隨時備用的試劑盒。,第二代實驗室系統(tǒng)出現(xiàn)在,20,世紀,70,、,80,年代,當時擁有復雜軟、硬件的分析儀器的問世使手工加樣、孵育和測
5、定過程實現(xiàn)了自動化。人們開始重視并引入檢驗周期(,TAT),的概念。,引子,20,世紀,90,年代,實驗室儀器自動化變成一個個,“,自動化單元,”,,即單機可實現(xiàn)自動化,但實驗室檢測的相關過程或步驟未跟得上自動化,(如標本的轉送、分類、進入分析儀和實驗室數據傳送等過程),人們慢慢意識到,僅僅分析過程的自動化絕不是實驗室自動化的全部內容和終結。,自動化的發(fā)展,引子,第三代實驗室系統(tǒng)出現(xiàn)于,20,世紀,90,年代末期,實驗室系統(tǒng)發(fā)生了劃時代的變化,包括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過程實現(xiàn)了自動化流水線作業(yè),并使用過去耗時的標本處理和數據處理等單調、臟、危險的所謂,“,3D,”,工作實現(xiàn)自動化、一體化。
6、,自動化的發(fā)展,引子,自動化與信息化,自動化與信息化互相依存,互為促進與發(fā)展,信息化范圍更加廣泛,發(fā)展迅速,但需要規(guī)范,國務院對醫(yī)療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信息化是檢驗醫(yī)學學科建設的充分必要條件,引子,檢驗流程,供應,廢物,病人準備,標本采集,送檢,簽收,檢驗,申請,采納,檢驗醫(yī)學工作流程,醫(yī)師,審核,護士,醫(yī)生,物流,前端,技師,引子,檢驗前,檢驗,申請,自動化與信息化,采集,標本自動化,與信息化,送檢,標本自動化,與信息化,標本,簽收,自動化,與信息化,檢驗,預處理,自動化與信息化,檢驗申請自動化與信息化,自動生成唯一條形碼,自動記錄申請日期,檢驗申請的循證醫(yī)學,檢驗申請的便捷途徑,無紙化和
7、信息化,檢驗前,檢驗申請自動化與信息化,檢驗前,采集標本自動化與信息化,檢驗前病人準備指導:互聯(lián)網,全系條形碼標簽,采集方法與注意事項指南,自動準確記錄采集時間(床旁),門診檢驗前端服務站,集中采血:流水線,衛(wèi)星式采集點,實現(xiàn)無紙化與信息化,檢驗前,尿液標本,采集指導視頻,檢驗前,采集標本自動化與信息化,檢驗前,送檢自動化與信息化,自動記錄物流轉運時間,物流自動化:氣道系統(tǒng)、軌道系統(tǒng)、機器人,簽收無紙化。,注意提醒,檢驗前,檢驗科,診斷樓層,急診科,放射科,手術室,物流電梯,標本采集室,標本前處理,門診大摟,衛(wèi)星式采集與物流系統(tǒng),檢驗前,標本簽收自動化與信息化,掃描簽收,自動記錄簽收時間,標本
8、拒收反饋,標本合格率統(tǒng)計,標本分發(fā)自動化,檢驗前,預處理自動化與信息化,分揀,離心,開蓋,分杯,分配,檢驗前,標本簽收自動化與信息化,掃描簽收,自動記錄簽收時間,標本拒收反饋,標本合格率統(tǒng)計,標本分發(fā)自動化,檢驗中,檢驗自動化,生化免疫檢驗流水線,細菌培養(yǎng)與鑒定流水線,血液細胞分析流水線,分子診斷流水線,室內質控分析智能化,危急值實時報警管理,報告審簽的參考依據:動態(tài)、臨床意義、電子病歷、數據挖掘,檢驗與臨床溝通平臺,檢驗過程的日志記錄,溫度、濕度、標本處理數自動記錄和報警,檢驗中,在線冰箱,批次進樣模塊,I/O,樣本處理模塊,離心模塊,封膜模塊,去膜模塊,開蓋模塊,血球,分析系統(tǒng),ADVIA
9、,生化分析系統(tǒng),Centaur XP,免疫分析系統(tǒng),Immulite 2000,免疫分析系統(tǒng),T-,轉,軌道延伸模塊,檢驗流水線,檢驗中,分析中的自動化,室內質控分析智能化,檢驗中,分析中的自動化,危急值實時報警管理,檢驗中,分析中的自動化,檢驗與臨床溝通平臺,檢驗中,分析中的自動化,數據挖掘,提高檢驗結果的診斷價值,檢驗中,分析中的自動化,檢驗過程的日志,永久保存,檢驗中,分析后的自動化,檢驗報告閱讀人員和時間記錄,臨床信息反饋,臨床檢驗,TAT,統(tǒng)計與分析,自助打印與網上閱讀,自定義查詢與科學研究,數據積累與挖掘,檢驗全程追蹤,標本自動儲藏和復檢,質量和技術指標分析,持續(xù)改進,人力資源配置
10、,檢驗后,分析后的自動化,檢驗全程追蹤,檢驗后,分析后的自動化,人力資源配置,檢驗后,分析后的自動化,人力資源配置,檢驗后,HIS-LIS,的持續(xù)改進是醫(yī)學檢驗部自動化信息化的基礎!,TAT,統(tǒng)計!,TAT,監(jiān)控!,管理記錄,長期保存!,檢驗與臨床,溝通平臺!,第,41,ROC,曲線擴展數據集的應用,-,移動閾值學說,徐先生,男,,tPSA 41.0ug/ml,,解讀:,診斷為前列腺癌的,post_P,:,60%,,誤診率:,4%,。,否定前列腺癌,漏診率:,39%,。,張先生,男,,tPSA 1.2 ug/ml,:解讀:,診斷為前列腺癌的,post_P,:,11%,,誤診率:,73%,否定前
11、列腺癌,漏診率:,11%,。,李先生,男,,tPSA 21.2 ug/ml,:解讀:,診斷為前列腺癌的,post_P,:,53%,,誤診率:,7%,。,否定前列腺癌,漏診率:,24%,。,數據挖掘,提升價值!,展望,TLA,互聯(lián)網+,精準醫(yī)療,2025中國制造,中國夢,演講完畢,謝謝觀看!,內容總結,檢驗醫(yī)學自動化與信息化建設。王 開 正。實驗室自動化所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它不僅包括所有的儀器設備還包括用于控制的系統(tǒng)軟件和可提高實驗室效率的進程。George Hoffmann 于1992年提出了實驗室自動化中兩個重要的概念:。合并(consilidation):意為將不同分析技術或方法集成到一臺或一組相互連接的儀器中。整合(integrate):意為將一種分析儀器或多種分析儀器與分析前設備和分析后設備相互連接。美國ALA協(xié)會主席Robin Felder 又進一步將實驗室自動化涉及的概念細分。全實驗室自動化系統(tǒng)(Total Laboratory Automation System)。需要的傳遞工作僅僅是標本的裝卸(Loading and unloading)。使實驗室技術人員從事更高價值的勞動如結果審核(validation),解釋,顯微鏡檢查,試驗開發(fā)等。效率、效益、環(huán)保。T-轉。演講完畢,謝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