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講:明代的法律制度-中國法制史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八講:明代的法律制度-中國法制史課件(2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明代的法律制度,一、立法思想與立法概況,二、法律內容的發(fā)展及特點,三、司法制度的發(fā)展變化,一、立法思想與立法概況,(一)立法思想,其一,“明刑弼教”;,其二,“重典治國”。,(二)立法概況,1.大明律;,2.大誥;,3.“例”的編纂;,4.大明會典的編纂。,1.大明律,其一,吳元年的大明律;,其二,洪武六年大明律;,其三,洪武二十二年大明律;,其四,洪武三十年大明律。,2.大誥,明大誥是以判例形式出現(xiàn)的、帶有特別法性質的重刑法令,是律外之法;,共四編:大誥一編、大誥續(xù)編、大誥三編和大誥武臣;,“明刑弼教”是
2、大誥的重要指導思想。,4.大明會典的編纂,仿唐六典體例,內容遠比唐六典充實;,現(xiàn)存有正德、萬歷年間的會典,其體例“以本朝官職制度為綱”,有關各職的歷朝律令典籍規(guī)范和歷代損益之事分載于后,使“官領其事,事歸于職,以備一代之制”。,二、法律內容的發(fā)展 及特點,(一)行政法律制度,(二)刑事法律制度,(三)經(jīng)濟法律制度,(四)民事法律制度,(一)行政法律制度,內閣;,六部;,通政使司和廷議制度;,地方省、府、州、縣制度;,官吏的管理。,2.六部,明代廢中書省,權分六部,即吏、戶、禮、兵、刑、工部。,吏部下設文選、驗封、稽勛、考功四清吏司;,戶部按省下設十三清吏司;,禮部下設儀制、祠祭、主客、精膳四清
3、吏司;,兵部下設武選、職方、車駕、武庫四清吏司;,刑部其屬有轄區(qū)同戶部的浙江等十三清吏司;,工部其屬有營繕、虞衡、都水、屯田四清吏司。,3.通政使司和廷議制度,(1)通政使司,始設于太祖洪武十年,目的是為了“有喉舌之司,以通上下之情”;實際上是朝廷負責收管內外章奏的機構。,(2)廷議制度,“廷議”即廷臣會議,是明代朝廷的議事制度;,具體方式多為按部門以商討問題的形式進行;,涉及的內容主要是位號、祭祀等。,5.官吏的管理,(1)科舉,三年一試;分為“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考試內容以“四書”、“五經(jīng)”為主,采用“八股文”形式。,(2)選官,分四種:大選、急選、遠方選和歲貢就教選。,(3)考核
4、,分為“考滿法”和“考察法”兩種。,1.加重對危害封建國家 犯罪行為的懲罰,對“賊盜”及“帑項錢糧”之類直接危及專制統(tǒng)治的重大犯罪量刑要重于唐律;,對謀反、大逆強盜等罪,處刑遠重于唐律;,死刑和緣坐的范圍也大于唐律。,2.嚴法整飭吏治,(,1)重懲貪官污吏,大明律規(guī)定“受贓”門,;,明六贓:常人盜、竊盜、監(jiān)守盜、受財枉法、受財不枉法、坐贓,。,(2)嚴禁臣下結黨內外官交結,主要體現(xiàn):大明律,吏律規(guī)定“奸黨罪”。,(三)經(jīng)濟法律制度,1.頒行茶法、鹽法等單性特別法;,2.嚴行鈔法,禁私鑄錢;,3.嚴格控制市場加重商稅:,其一,對“牙行”、“埠頭”的管理;,其二,嚴懲偷漏稅行為。,(四)民事法律制
5、度,1.土地所有權的形成魚鱗圖冊與墾荒,2.土地買賣形式和租佃制,3.土地所有權的變更,4.婚姻家庭繼承方面的法律規(guī)定,1.土地所有權的形成,(1)魚鱗圖冊與土地所有權:,“魚鱗圖冊”,即官府在丈量土地基礎上制作的田畝清冊;,具體做法;,意義;,(2)募民墾荒與土地所有權;,募人開墾和移民屯墾;,鼓勵農(nóng)民盡力耕種并懲罰是田地荒蕪者。,2.土地買賣形式和租佃制,(1)土地買賣形式,其一,地權可以分為田底權和田面權;,其二,買賣契約有三種形式:活契、找貼契和絕賣契;,(2)租佃制,其一,既涉及土地問題,又涉及地租問題;,其二,明代的租佃制包括:佃仆制、分成租制、定額租制;,其三,官田地租之重。,3
6、.土地所有權的變更,限制土地兼并;,貧民投獻;,土地占有的集中;,科田法。,三、司法制度的發(fā)展變化,(一)司法機構的特點,(一)訴訟制度的特點,(三)各種會審制度的發(fā)展,(一)司法機構的特點,1.中央司法機構,中央司法機構為刑部、大理寺、都察院。,2.地方三級司法機構,省有專門的“提刑按察使司”,府縣仍是知府、知州、知縣兼理司法。,3.“廠”、“衛(wèi)”特務司法機關,(二)訴訟制度的特點,1.皇帝進一步控制最高司法權:,皇帝握有一切死刑和重案的最后裁決權;,皇帝親自審案,任意用刑。,2.”廠”、”衛(wèi)”特務性機關參與司法,偵查緝捕權;,監(jiān)督審判權;,法外施刑權。,思考題,教材202頁,第1、3、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