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結合執(zhí)業(yè)醫(yī)師4》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西醫(yī)結合執(zhí)業(yè)醫(yī)師4(1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中西醫(yī)結合執(zhí)業(yè)醫(yī)師 -4
( 總分: 100.00 ,做題時間: 90分鐘 )
一、 A 型題 ( 總題數(shù): 50,分數(shù): 100.00)
11. “筋之余”是指
(分數(shù): 2.00 )
A. . 發(fā)
B. .爪 V
C. . 毛
D. . 唇
E. . 面
解析:
2. “脾在志”為
(分數(shù): 2.00 )
A. . 怒
B. . 喜
C. .思 V
D. . 悲
E. . 恐
解析:
3. “肝在志”為
(分數(shù): 2.00 )
A. .怒 V
B. . 喜
C. . 思
D. . 悲
E. . 恐
解析:
4. 與脾關系密切的是
(分
2、數(shù): 2.00 )
A. . 怒
B. . 喜
C. .思 V
D. . 悲
E. . 恐
解析:
5. “在液為唾”的是
(分數(shù): 2.00 )
A. . 肝
B. . 心
C. . 脾
D. . 肺
E. .腎 V
解析:
6. “在液為淚”的是
(分數(shù): 2.00 )
A..肝 V
心 B..
C. . 脾
D. . 肺
E. . 腎
解析:
7. 應于夏的臟是
(分數(shù): 2.00 )
A. . 肝
B. .心 V
C. . 脾
D. . 肺
E. . 腎
解析:
8. “與秋氣相通應”的臟是
(分數(shù): 2.00 )
3、A. . 肝
B. . 心
C. . 脾
D. .月市V
E. . 腎
解析:
9.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點是
(分數(shù): 2.00 )
A. 化生精氣
B. 貯藏精氣
C. 滿而不能實
D. 藏而不瀉
E.受盛傳化水谷V
解析:
10. 唇稱為
(分數(shù): 2.00 )
A.扉門V
B. 吸門
C. 賁門
D. 幽門
E. 魄門
解析:
11. “中精之府”是指
A. .膽 V
B. . 胃
C. 小腸
D. 大腸
E. 膀胱
解析:
12. “中正之官”是指
(分數(shù): 2.00 )
A. .膽 V
B. . 胃
小腸 C.
D.
4、大腸
E. 膀胱
解析:
13. 膽的生理功能是
(分數(shù): 2.00 )
A. 受盛化物
B. 傳化糟粕
C. 主持諸氣
D. 受納腐熟
E.主決斷V
解析:
14. 胃的生理功能是
(分數(shù): 2.00 )
A. 受盛化物
B. 傳化糟粕
C. 主持諸氣
D.受納腐熟V
E. 泌別清濁
解析:
15. “水谷之海”是指
(分數(shù): 2.00 )
A. . 膽
B. .胃 V
C. 小腸
D. 大腸
E. 膀胱
解析:
16. 具有“喜潤惡燥”生理特性的是
(分數(shù): 2.00 )
A. . 膽
B. .胃 V
C. 小腸
D. 大腸
5、
E. 膀胱
解析:
17. 泌別清濁是
(分數(shù): 2.00 )
A. 膽的生理功能
B. 胃的生理功能
C.小腸的生理功能V
D. 大腸的生理功能
E. 膀胱的生理功能
解析:
18. 具有“受盛化物”功能的是
(分數(shù): 2.00 )
A. . 膽
B. . 胃
C.小腸V
大腸 D.
E. 膀胱
解析:
19. “主液”的腑是
(分數(shù): 2.00 )
A. . 膽
B. . 胃
C.小腸V
D. 大腸
E. 膀胱
解析:
20. “主津”的是
(分數(shù): 2.00 )
A. . 膽
B. . 胃
C. 小腸
D.大腸V
E. 膀
6、胱
解析:
21. “州都之官”指的是
(分數(shù): 2.00 )
A. . 膽
B. . 胃
C. 小腸
D. 大腸
E.膀胱V
解析:
22. “決瀆之官”指的是
A. . 膽
B. . 胃
C. 小腸
D.三焦V
E. 膀胱
解析:
23. 三焦的生理功能是
(分數(shù): 2.00 )
A.通行元氣V
B. 傳化水谷
C. 化生精氣
D. 調(diào)暢氣機
E. 貯藏水液
解析:
24. “利小便即所以實大便”的理論依據(jù)是
(分數(shù): 2.00 )
A. 腎司二便,故利小便即可以實大便
B. 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故二便相關
C. 淡滲利水,則脾陽
7、得健而大便實
D.二便之源均來自小腸的泌別清濁 V
利小便的藥物本身具有止瀉作用 E.
解析:
25. “孤府”指的是
(分數(shù): 2.00 )
A. . 膽
B. . 胃
C. 小腸
D.三焦V
E. 膀胱
解析:
26. 與肺相表里的是
(分數(shù): 2.00 )
A. . 膽
B. . 胃
C.大腸V
D. 三焦
E. 膀胱
解析:
27. 氣機升降之樞是指
(分數(shù): 2.00 )
A. 肺主呼氣,腎主納氣
B. 肝氣主升,肺氣主降
C.脾主開清,胃主降濁 V
D. 心火下降,腎水上升
E. 肺氣主降,脾氣主升
解析:
28. 與膀胱相表
8、里的是
(分數(shù): 2.00 )
A. . 肝
B. . 心
C. . 脾
D. . 肺
E. .腎 V
解析:
29. 既屬六腑又屬奇恒之府的是
(分數(shù): 2.00 )
A. . 骨
B. .膽 V
C. . 腦
D. . 髓
E. 女子胞
解析:
30. “髓?!笔侵?
(分數(shù): 2.00 )
A. .骨 V
B. . 膽
C. . 髓
D. . 腦
E. 女子胞
解析:
31. “元神之府”是指
(分數(shù): 2.00 )
A. .腦 V
B. . 膽
C. . 骨
D. . 髓
E. 女子胞
解析:
32. 與腦的功能活動關系密切
9、的是
(分數(shù): 2.00 )
A. 心、肝、脾
B. 肺、肝、腎
C. 肺、脾、腎
D. 肝、脾、腎
E.心、肝、腎V
解析:
33. 與女子胞的功能活動關系密切的是
A. 心、肝、脾、沖脈、督脈
B. 心、肝、腎、沖脈、帶脈
C. 心、肝、腎、沖脈、督脈
D. 沖脈、帶脈、任脈、心、脾
E.心、肝、脾、腎、沖脈、任脈 V
解析:
34. 與氣的生成密切相關的臟是
(分數(shù): 2.00 )
A. 心、肝、脾
B. 肺、肝、腎
C.肺、脾、腎V
D. 肝、脾、腎
E. 心、肺、腎
解析:
35. “生氣之根”指的是
(分數(shù): 2.00 )
A. .
10、 肝
B. . 心
C. . 脾
D. . 肺
E. .腎 V
解析:
36. 能使血液不逸出于脈外依靠氣的
(分數(shù): 2.00 )
A. 推動與調(diào)控作用
B. 溫煦與涼潤作用
C. 防御作用
D.固攝作用V
E. 中介作用
解析:
37. 自汗多尿是氣的哪項功能減退
(分數(shù): 2.00 )
A. 推動與調(diào)控作用
B. 溫煦與涼潤作用
C. 防御作用
D.固攝作用V
E. 中介作用
解析:
38. 易于感冒是氣的哪項功能減退
(分數(shù): 2.00 )
A. 推動與調(diào)控作用
B. 溫煦與涼潤作用
C.防御作用V
D. 固攝作用
E. 中介作用
11、
解析:
39. 主管生長發(fā)育和臟腑功能活動是氣的
(分數(shù): 2.00 )
A.推動與調(diào)控作用V
B. 溫煦與涼潤作用
C. 防御作用
D. 固攝作用
E. 中介作用
解析:
40. 精、氣、血、津液之間相互轉化依靠氣的
(分數(shù): 2.00 )
A. 推動與調(diào)控作用
B. 溫煦與涼潤作用
C. 防御作用
D. 固攝作用
E.氣化作用V
解析:
41. 元氣生成的主要物質來源是
(分數(shù): 2.00 )
A.腎中精氣V
B. 水谷精氣
C. 清氣
D. 臟腑精氣
E. 心氣
解析:
42. 人體最根本、最重要的氣是
(分數(shù): 2.00 )
A
12、.元氣V
B. 宗氣
C. 營氣
D. 衛(wèi)氣
E. 中氣
解析:
43. 元氣運行的道路是
(分數(shù): 2.00 )
A. 心脈
B. 胸腔
C. 臟腑
D. 經(jīng)絡
E.三焦V
解析:
44. 積于胸中的氣是
A. 元氣
B.宗氣V
C. 營氣
D. 衛(wèi)氣
E. 臟腑之氣
解析:
45. 清氣與水谷之氣結合關系到什么氣的生成
(分數(shù): 2.00 )
A. 元氣
B.宗氣V
C. 營氣
D. 衛(wèi)氣
E. 中氣
解析:
46. 肺與脾的功能關系到什么氣的生成
(分數(shù): 2.00 )
A. 元氣
B.宗氣V
C. 營氣
D. 衛(wèi)氣
E. 中氣
解析:
47. 貫心脈的氣是
(分數(shù): 2.00 )
A. 元氣
B.宗氣V
C. 營氣
D. 衛(wèi)氣
E. 臟腑之氣
解析:
48. 走息道的氣是
(分數(shù): 2.00 )
A. 元氣
B.宗氣V
C. 營氣
D. 衛(wèi)氣
E. 臟腑之氣
解析:
49. 下注氣街并下行于足的氣是
(分數(shù): 2.00 )
A. 元氣
B.宗氣V
C. 營氣
E. 臟腑之
解析:
50. 上出息道,下走街的是
(分數(shù): 2.00 )
A. 元
B.宗氣V
C. 營
D. 衛(wèi)
E. 臟腑之
解析:
D. 衛(wèi)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