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導學案我的故事及其背后的中國夢 第1課時導學案 粵教版必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語文導學案我的故事及其背后的中國夢 第1課時導學案 粵教版必修1(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精品資料
課題:《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國夢》(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了解課文以時間為順序的演講方式,品味作者通俗易懂又充滿感情的語言,了解作者對中美關系的看法與觀點。
2、把握作者成長故事背后的特殊含義,從中獲取教益。
【學習重點與難點】
1、了解課文以時間為順序的演講方式,品味作者通俗易懂又充滿感情的語言。
2、把握作者成長故事背后的特殊含義,從中獲取教益。
【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
1、帶著預習案中問題導學中的問題自主設計預習提綱,通讀教材P16-18頁內容,對生字生詞、重要語句等進行梳理,作好必
2、要的標注和筆記。
2、認真完成基礎知識梳理,在“我的疑惑”處填上自己不懂的知識點,在“我的收獲”處填寫自己對本課自主學習的知識及方法收獲。
3、熟記基礎知識梳理中的重點知識。
預習案
一、問題導學
1、這是一篇演講稿,其演講的思路是怎樣的呢?請簡要概述。
2、課文的第一段,也就是演講稿的開頭說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3、本文寫了我的哪些故事?在這些故事的背后隱藏著一個怎樣的中國夢?
4、本文在寫我的故事的時候,穿插講述了哪些發(fā)生在中外的大事件?
二、知識梳理
1、作者及課文簡介
白巖松,央視著名主持人,任《焦點訪談》、《新聞周刊》、《感動中國2008》等節(jié)目主持人,
3、2000年被授予“中國十大杰出青年”曾獲“中國播音與主持”大獎特等獎、“中國金話筒獎”他的主持節(jié)目風格深刻而不呆板,活潑而不媚俗,告別了簡單播報與表演形式,成為新一代電視人的代表之一。
2009年3月30日,中央電視臺主持人白巖松和央視攝制組赴美國拍攝專題片《巖松看美國》,3月31日白巖松及攝制組從紐約驅車趕往耶魯大學,白巖松向耶魯師生發(fā)表了題為《我的故事以及背后的中國夢》的演講,以自己出生的年份1968年作為開始,講述了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五個年份的故事,講述了自己如何從一個邊遠小城的絕望孩子,成長為見證無數重要時刻的新聞人,并以個人命運為線索折射了四
4、十年中美關系發(fā)生的深刻變化白巖松的幽默向美國學生展現了中國人不一樣的一面。
2、基礎知識
字音
耶魯(yē)騷亂(sāo)遺憾(hn)撫養(yǎng)(fǔ)陌生(m)邊疆(jiāng)缺陷(qūe)遙遠(yo)標志(zh)印象(yn)
字形
①騷(sāo)騷亂 ②憾(hn)遺憾 ③陌(m)陌生 ④遙(yo)遙遠
搔(sāo)搔癢 撼(hn)震撼 栢(bǎi)栢草 謠(yo)謠言
詞語
(1)撫養(yǎng)?扶養(yǎng)?贍養(yǎng)
辨析:
撫養(yǎng):愛護并教養(yǎng)。扶養(yǎng):養(yǎng)活。贍養(yǎng):供給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對父母在物質上和生活上進行幫助。
“撫養(yǎng)”用于長輩對晚輩或子女之間,“扶
5、養(yǎng)”可用于平輩之間,“贍養(yǎng)”則用于子女對父母之間。
例句:①妻子患重病,丈夫不但不盡 義務,反而起訴離婚。
②廣東省人大將“加強對孤寡老人的 ”作為重點提案督辦,省民政廳也正在上報具體的解決方案。
③據馬來西亞《南洋商報》報道,大馬華裔婦女瑪利亞歐瑪61年前一出生就送給亞裔家庭 ,現欲尋找失散多年的華裔親人。
(2)突如其來?從天而降
辨析:
突如其來:突然發(fā)生。從天而降:比喻出于意外,突然出現。
前者強調宛然發(fā)生,后者側重于突然出現。
例句:①5月19日,廣州又迎來新一輪強降雨,豆大密集的雨點夾雜著電閃雷鳴 。
②面對這場 的災難,廣東電臺快速
6、反應及時行動,認真策劃全線投入,發(fā)揮了獨有的優(yōu)勢,擔當起主流媒體的責任,打響了一場漂亮的救災報道攻堅戰(zhàn)。
三、預習自測
1、這是一篇演講稿,其演講的思路是怎樣的呢?請簡要概述。
參考答案:以自己出生的年份1968年作為開始,講述了1968年、1978年、1988年、1998年、2008年五個年份的故事,講述了自己如何從一個邊遠小城的絕望孩子,成長為見證無數重要時刻的新聞人,并以個人命運為線索折射了四十年中美關系發(fā)生的深刻變化。
2、課文的第一段,也就是演講稿的開頭說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說了中國和美國打交道,實際是和耶魯大學的畢業(yè)生在打交道。
作用是:提出耶魯大學生較
7、感興趣的話題,引起關注,拉近距離
3、本文寫了我的哪些故事?在這些故事的背后隱藏著一個怎樣的中國夢?
參考答案:1968年,我出生;1978年,我十歲,生活在一個偏遠閉塞的小城,過著貧窮而缺乏夢想的生活;1988年,我二十歲,成為了首都的一名大學生,開始了解美國,擁有了改變生活、實現夢想的機會;1998年,我三十歲,成為央視新聞節(jié)目主持人,主持直播當年克林頓總統(tǒng)的演講;2008年,我四十歲,目睹了中國夢想騰飛的幾件大事——神七、奧運,感受到大地震帶給國人的苦難,成為北京奧運會直播主持人。
作者的故事,其實也是萬千中國人的故事。他夢想的實現的過程,其實也是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夢想實現的過程,
8、是我們國家由貧窮、落后、閉塞向著富裕、進步、開放轉變的過程。中國夢:改變貧窮落后的面貌,變得繁榮、富強、團結、和平。
4、本文在寫我的故事的時候,穿插講述了哪些發(fā)生在中外的大事件?
參考答案:1968年,世界各地發(fā)生騷亂,馬丁?路德?金遇刺,但他的“我有一個夢想”卻影響世界;1978年,中美建交,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改革開放拉開序幕;1988年,中美經濟、文化交流越來越多,中國開始嘗試放開很多商品的價格,離市場經濟越來越近;1998年,美國總統(tǒng)克林頓訪華;2008年,奧巴馬成為美國總統(tǒng),中國舉辦奧運會,神七上天,四川發(fā)生大地震。
我的疑惑:
9、
我的收獲:
探究案
一、合作探究
探究1、文章
10、寫1968年時,主要寫了世界各地的騷亂與動蕩,作用是什么?
這一段要突出的是馬丁路德金先生的“我有一個夢想”這句話影響了美國乃至全世界,寫世界各地的騷亂與動蕩,正是這句話誕生的大背景在一個極為混亂與動蕩的時代,一個偉大的黑人以生命為代價展現出了他夢想的高貴這樣寫,說明正是在最惡劣的環(huán)境中,夢想才顯得更為重要、珍貴。
思路小結: 注重背景與主題的關系,從事件的背景來分析主題事件或觀點,發(fā)掘其意義與價值。
探究2、講1988年的故事,作者是如何來展現兩國之間關系改變的?
從個人的生活細節(jié)入手,展現兩國由敵對變?yōu)橛押?,交往加深如不再有帶敵視意味的“美帝國主義”的口號,美國產品
11、“可口可樂”已成為國人日常生活用品,美國流行樂影響中國年輕人,美國的經濟模式成為中國學習的榜樣等。
思路小結: 注意表現主體的角度,任何觀點、事件都是從一定的角度來思考觀察的。
二、總結整理
1、核心知識:
演講稿的特點
2、典型方法:
以小見大,注意小大之間的關系。
3、重點問題解決:
怎樣從我的成長這樣一個小的角度來表現一個大的中國夢。
訓練案
一、課中檢測與訓練(能在5分鐘之內完成)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澄澈(chng) 騷亂(sāo) 豁免權(huō) 輿論嘩然(hu)
B、甄別(z
12、hēn) 市儈(kui) 軟著陸(zho) 溫柔敦厚(dūn)
C、抨擊(pēng) 未遂(su) 扁桃腺(xin) 拈輕怕重(zhān)
D、跛腳(bǒ) 供職(gng) 撂挑子(lio) 大雨滂沱(pāng)
參考答案:D 解析:A項,“豁”應讀“hu”;B項“著”應讀“zhu”;C項“拈”應訊“niān”
2、下面語段中劃線的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2000年悉尼奧運會結束后,白巖松離開《東方時空》,另外創(chuàng)辦了一個叫《子夜》的新欄目。白巖松信心百倍,認為準備3個月節(jié)目就可以出臺。結果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里,節(jié)目一直沒有播出。從一個炙手可熱的主持人一下子變成了一個
13、吃閑飯的人,白巖松感到迷茫和失落。性情溫和的他開始在家里發(fā)脾氣。妻子朱宏鈞想用母愛的力量來溫暖白巖松。她知道白巖松最聽母親的話。于是,她把白巖松的母親接到了北京。母親的到來讓白巖松欣喜若狂。他不想讓母親看到自己的失意與頹廢。于是,他努力在母親面前打起精神。晚上,母親常常坐在白巖松的身邊,和他聊母子倆走過的不平凡的人生旅程。白巖松的心態(tài)漸漸釋然:走到這一步,并不是自己沒有努力,而是客觀原因使然,不應該再苛求自己。就這樣,自信、幽默、風風火火的白巖松又回來了!
A、信心百倍 B、炙手可熱 C、吃閑飯 D、欣喜若狂
參考答案:B 解析:B項,“炙手可熱“指手一挨近就感覺熱
14、,比喻氣焰很盛,權勢很大。這是個貶義詞,不合語境。
二、課后鞏固促提升
1、反思提升:熟記重點知識,反思學習思路和方法,整理典型題本。
2、完成作業(y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1988年,那一年我20歲。這個時候我已經從邊疆的小城市來到了北京,成為一個大學生。雖然我們今天在中國依然有很多的人在抨擊中國的高考的制度,認為它有很多很多的缺陷,但是必須承認正是高考的存在,讓我們這樣一些非常普通的孩子,擁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當然,這個時候美國已經不再是一個很遙遠的國家,它變得很具體。它也不再是那個過去口號當中的“美帝國主義”(眾笑,鼓掌),而是變成了生活中很多的細節(jié)。這個時候我已經第
15、一次嘗試過可口可樂,而且喝完可口可樂之后會覺得中美兩個國家真的是如此接近(眾笑),因為它幾乎就跟中國的中藥是一樣的(眾笑)。那個時候我已經開始非??駸岬叵矚g搖滾樂。那個時候正是邁克爾杰克遜還長得比較漂亮的時候(哄堂大笑)。更重要的是,這個時候的中國,已經開始發(fā)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因為改革已經進行了十年。那一年中國開始嘗試放開很多商品的價格。這在你們覺得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在中國當時是一個很大的邁進,因為過去的價格都是由政府來決定的。但是,就在那一年,因為放開了價格,引起了全國瘋狂地搶購,大家都覺得這個時候會有多久,于是要把一輩子都用的食品和用品,買回到家里頭。這一年也就標志之著中國離市場經
16、濟越來越近了。當然那個時候沒有人知道市場經濟也會有次貸危機。(眾笑)當然我知道那一年1988年對于耶魯大學來說格外的重要,因為你們耶魯的校友又一次成為美國的總統(tǒng)。
(1)為了展現1988年的生活經歷,作者選取了哪些典型事例?
參考答案:成為年夜學生;第一次喝可口可樂;狂熱地喜歡搖滾樂;中國起頭測驗考試鋪開很多商品的價格。
(2)“我”為什么要肯定高考制度的存在?
參考答案:恰是高考的存在,讓“我”如許一個很是普通的孩子,擁有了改變命運的機會。
(3)請簡要賞析文段中的“這個時候我已經第一次地嘗試過可口可樂,而且喝完可口可樂之后會覺得中美兩個國家真的是如此接近,因為它幾乎就跟中國的中藥
17、是一樣的”這句話的語言特點。
參考答案:語言詼諧,把可口可樂和中藥的相同點活潑形象地揭示給讀者,并且這種說法符合二十歲青年的春秋特點,由可樂和中藥口感的相似進而認為兩個國度很是接近。
附:
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
(2010年高考滿分作文?北京卷)
古往今來,人類生生世世在編織著夢想與希冀。遙望蒼穹,星空閃爍著訴說著先人祈福的呢喃和虔誠的禱告;那夢想是如此真實,又如此遙遠,因為那是心中不滅的追求,是浮于現實的繁華與幻想。
穴鳩的現實是“決起而飛,槍榆方而止”;溪流的現實是在石縫間淺吟低唱著“靡靡之音”;老馬的現實是“眼前飄過一陣鞭影,我只低頭瞧著腳下”。它們早已身陷于現實的泥潭而不
18、能自拔,麻木的心靈早已放棄了擁有夢想遙望天邊的權利。于是夢想的翅膀飄然遠去,現實的枷鎖架在脖項。
收回遐想的思緒,我才發(fā)現夢想就是天邊的星辰,永不熄滅地照亮匆匆的人生;現實就是腳下的土地,踏實而厚重地記錄行路的足跡。人,既不能活于華而不實的夢想里,也不要沉湎于現實的喧囂中。在人生的道路中,應是左邊種植夢想,右邊種植真實,隨時采擷,收獲希望。
尋著古人的來路,我聽到了杜工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呼喚,這是憂國憂民的吶喊,是杜甫心中最大的夢想。(課本素材運用)收回目光,我聽到了魯迅先生仰望星空的感嘆:“寄意寒星全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
19、處聽驚雷?!边@是先生“用筆救國”的夢想,他縱然對現實失望,但沒有絕望,彷徨中的吶喊喚起了國人的奮起和努力。
追溯著世界的旅途,我看到了麥哲倫環(huán)游世界的夢想,他用廣闊的胸懷迎接波瀾壯闊的波濤,用夢想書寫著生命的厚重與責任??v使行程中的他遭到土著人的屠戮,現實的殘酷卻沒有將他的夢想抹殺削弱。后人沿著他夢想的軌跡,走向世界。收回目光,我看到了馬丁?路德?金的夢想,丑陋而頑固的現實一次又一次打擊著這位“追夢者”,但他的夢想凝集了所有黑人的正義和力量,現實,終于因他的執(zhí)著而跪拜在這一偉大民族戰(zhàn)士的腳下。我又看到了徐本禹樸實無華的笑容,他沒有像自己的同學一樣追求花前月下香車寶馬,更沒有因現實的殘缺而逃遁,而是傾自己的夢想于偏遠支教之中。他們,都是現實中堅強的追夢者!
尋著古往今來的道路,我探頭仰望天邊的星空。夢想與現實交軌在人的生命中,讓我們用胸懷天地的壯志凌云擁抱夢想,用虛懷若谷的情懷書寫現實中人生華美的篇章吧!
【感悟思考】文章開篇扣題,直接表述自己的觀點,態(tài)度鮮明。作者緊緊圍繞“夢想是心中不滅的追求,是浮于現實的繁華與幻想”選材,開篇即引用莊子《逍遙游》和臧克家《老馬》里的名句來闡釋夢想與現實的關系;接著又先后引用了杜甫、魯迅、馬丁?路德?金等人物事例和名句,列舉杜甫、魯迅、馬丁?路德?金的夢想。語言流暢靈動,論證充分,脈絡清晰,層次分明,有很強的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