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四年級下教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初一歷史非選擇題訓練
1.材料一:《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戚多怨望”
材料二:公元前356年,秦國開始變法,主要內容是:①編制戶口,增強刑罰;②獎勵生產;③獎勵軍功;④承認土地私有;⑤推行縣制;⑥統(tǒng)一度量衡
(1)以上材料反映了戰(zhàn)國時期秦國的什么歷史事件?(2分)
(2)該國變法內容中,最能體現改革性質的措施是什么?(2分)
(3)對后世政治制度影響最長遠的措施是什么?(2分)
(4)最不受當時特權階級奴隸主舊貴族歡迎的措施是什么?(2分)
(5)因為變法觸犯了舊貴族的利益,“商君”最后慘遭車裂而死,有人說變法所以失敗了。你認為呢?說說理
2、由。(4分)
2.材料一:“孔子開創(chuàng)了民間自由講學的先河,一個中國學術思想史的黃金時代便開始出現,他光芒四射,燦爛奪目,成為人類文化發(fā)展史上最富麗的時代?!闭岳疃ㄒ坏摹吨袊肪V》
材料二:春秋戰(zhàn)國時期,生產力的飛速發(fā)展促使了商業(yè)繁榮和城鎮(zhèn)興盛,傳統(tǒng)的社會秩序受到猛烈沖擊。在各國競相改革的風潮中,擁有文化知識的士人四處游說講學,極大地開闊了視野,促使他們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性地探索。社會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別的代表人物,對各種問題提出了不同的見解,涌現出一批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貢獻的學術大師,形成思想領域中百家爭鳴的局面。
(1)材料一中“孔子開創(chuàng)了民間自由講學的先河”指的是哪一史實?(2分)
3、(2)根據材料二,指出 “百家爭鳴”局面出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戰(zhàn)國時期,哪一家的學說最受當時統(tǒng)治者重視?(2分)
(4)哪一家的思想更適合于穩(wěn)定時期的統(tǒng)治?(2分)
(5)市場上假冒偽劣產品時有出現,要杜絕這種現象應借鑒哪一家的主張?為什么?(3分)
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問題(16分)
材料一 禁止諸生引證《詩》《書》和百家語,以古非今。入則心非,出則巷議,誹謗朝政,禍亂黔首,有敢論之者,處死。
材料二 盧生、候生等方士、儒生誹謗朝政,共有460多名為妖言以亂黔首的方士和儒生在咸陽被活埋。
材料三 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旨意不
4、同。凡不在六藝(六經)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
請回答:
①材料一、二指的是歷史上的哪件事?(2分)發(fā)生在哪個朝代?(2分)當時在位的皇帝是誰?(2分)
②材料三指的是什么事件?(2分)發(fā)生在哪個朝代?(2分)當時在位的皇帝是誰?(2分)
③在對待儒家學說這個問題上,材料二、三有何不同?(2分)其目的各是什么?(2分)
4、毛澤東指出:秦始皇的歷史功業(yè),首先在于結束了戰(zhàn)亂紛爭的歷史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高度集權的——帝國。而秦王朝的政治體制,實際上規(guī)定了兩千年來中國政治的基本格局。為建立“高度集權的封建帝國”秦始皇創(chuàng)立了一套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制度,如下表:
皇帝
請問:(1)這個制度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反映了
“百家爭鳴”中哪家思想?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
縣
(2)這個制度最早是由什么時期哪位人物提出的? 開創(chuàng)實踐此制度的人物是__________,他除了創(chuàng)立此制度外,他還采取過哪些措施?
5、我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歷史上,曾出現過度裂的時期,但是
6、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始終是歷史發(fā)展的主流,是全國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和不變的追求。請回答下列問題:
【統(tǒng)一國家的建立】 秦漢時期是我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發(fā)展時期。
(1)秦朝的建立者是誰?他對歷史最大的貢獻是什么?
(2)漢武帝時期,西漢出現了大一統(tǒng)的局面。請問:漢武帝在政治、經濟、軍事和思想上各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促動了大一統(tǒng)局面的形成呢?
【政權分立與民族融合】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政權分立和民族大融合的時期。
三國鼎立形勢圖
(3)寫出下頁三國鼎立形勢圖中A、B、C處政權的名稱。A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7、(4)北魏孝文帝改革進一步促動了民族融合。寫出他改革的重要措施。(任4點)
【總結理解】
(5)通過對以上歷史問題的探究,你有什么理解?
5、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開始變法。法令規(guī)定:國家承認土地私有,允許自由買賣。獎勵耕戰(zhàn)……根據軍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廢除沒有軍功的舊貴族的特權。建立縣制,由國家直接派官吏治理。
——摘自人教版《中國歷史》第一冊
材料二 孝文帝的改革內容廣泛,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風俗等多方面。主要有:第一,規(guī)定官吏俸祿,禁止貪污;第二,將國家掌握的荒地分配給少地或無地的農民;第三,是遷都(洛陽)和實行一系列的漢化措施,
8、如講漢話,穿漢服,與漢族聯姻,學漢禮等。
請回答:(1)分別總結以上兩次改革的作用或結果。(2分)
(2)試分析以上兩次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2分)
(3)閱讀上述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2分)
6、書籍被燒殘,其實還在其次,春秋末年以來,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種精神,事實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擊。 ——著名史學家郭沫若語
回答:(1)“書籍被燒殘”指的是哪一朝代的什么事件?(1分)
(2)請舉出“春秋末年以來,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主要派別及其代表人物。(4分)
(3)有人說,某一家的思想“既成就了秦朝,也葬送了秦朝”,
9、對此你是怎樣認為的?(2分)
④西漢時期“自由思索的那種精神”又受到了一次嚴重打擊,你認為是哪個事件?為什么?(2分)
7.識讀以下古代歷史人物的圖片,回答相關問題:
(1)孔子是哪一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學說有著怎樣的地位?(3分)
(2)老子又是哪一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戰(zhàn)國時期這一學派的代表人物是誰?(2分)
(3)韓非子的學說深受哪國國君的賞識,成為該國變法的理論基礎?(1分)
(4)春秋戰(zhàn)國時期隨著各學派著書立說,互相辯論,形成了怎樣的學術繁榮局面?(1分)
8.中華民族的形成是祖國境內各民族在長期的交往中,民族融合不斷加強而形成的。
請回
10、答:
(1)西漢時,誰出使西域,使?jié)h朝和西域各民族的交往從此日趨頻繁?又是哪一位宮女嫁給匈奴首領呼韓邪單于,為漢匈的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貢獻?(2分)
(2)歷史上,少數民族主動學習接受漢族先進的文化,也促進了民族融合。為學習和接受漢族先進文化而遷都洛陽的皇帝是誰?(1分)除遷都外,他還有哪些改革措施?(2分)
9.我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華民族形成與發(fā)展的重要時期。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步驟一: 走進歷史上的民族關系
(1)舉例說明秦漢時期,中原王朝與匈奴存在的關系。(各舉一例)(4分)
(2)南北朝
11、時期為什么會出現民族大融合?(2分)
步驟二: 體驗歷史上的民族關系
(3)上圖再現了“張騫拜別漢武帝出使西域”請寫出張騫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張騫出使西域最終起到了什么作用?(4分)
(4)穿時空隧道,你來到了北魏時期,親歷了北魏一位皇帝改革的前后情況,試舉兩例說明他進行改革前后北魏的變化有哪些?(4分)
步驟三: 感悟歷史上的民族關系
(5)由史及今,我們應該樹立什么樣的民族意識?(2分)
23.(1)和:呼韓邪單于歸順漢朝;昭君出塞等;戰(zhàn):蒙恬反擊匈奴;衛(wèi)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等。(和戰(zhàn)各舉一例)(2)黃河流域的統(tǒng)一;各民族的長期接
12、觸與交往;少數民族的內遷與漢族人民的交流;北魏孝文帝改革等。(一例即可)(3)目的: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作用:促進了西域與漢朝的經濟文化交流,開通了絲綢之路。(4)結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來談,如從語言、婚姻、服飾、姓名、居住環(huán)境、社會經濟等方面任舉兩例即可。(5)樹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識。(符合題意的其它表述也行)
3.《戰(zhàn)國形勢圖》
(1)A_ B_ C_ D_ E_ F_ G_ (7分)
(2)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哪個國家成為戰(zhàn)國后期最富強的國家,并
13、說出理由。
非選擇題答案
1.(1) 商鞅變法 (2 承認土地私有 (3) 推行縣制 (4) 獎勵軍功
(5) 商鞅變法是成功的。因為秦國通過商鞅變法富強起來,國力大增,為以后兼并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的實現了,所以是成功的。
2.(1)創(chuàng)辦私學 (2)生產力的飛速發(fā)展 (3) 法家 (4) 儒
(5) 法家。這種思想符合歷史發(fā)展趨勢,國家要完善法
14、律法規(guī),規(guī)范生產經營行為。
3、①“焚書坑儒”,秦朝,秦始皇(或贏政)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西漢,漢武帝
③秦朝對儒家學說采取的是壓制和打擊,(1分)其目的是為了加強思想控制(1分)。西漢對儒家學說給予尊重和提倡(1分),其目的是為了用儒家思想來統(tǒng)治人民,從而鞏固統(tǒng)治(1分)。
4、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1)具體內容是:最高統(tǒng)治者稱皇帝;中央政府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縣制。 反映了法家的思想。
(2) 最早是由戰(zhàn)國時期韓非提出的。開創(chuàng)實踐此制度的人物是秦始皇。
他采取過:經濟上統(tǒng)一貨幣、度量衡;文化上 統(tǒng)一文字;思想上實行焚書坑儒;軍事上修筑
15、萬里長城,抵御匈奴的進攻,在南方開鑿靈渠。
5、(1)嬴政(秦始皇) 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
(2)政治:接受主父偃的建議,下令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
經濟:開通絲綢之路。
軍事:派衛(wèi)青、霍去病大敗匈奴,使匈奴無力再與西漢抗衡。
思想:接受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3)A魏 B蜀 C吳
(4)使用漢語,禁用鮮卑語;穿漢族服飾;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漢族姓氏;鮮卑族與漢族聯姻;采用漢族的官制、律令;學習漢族的禮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國。(任意四點)
5、(1)秦國經過商鞅變法,經濟得到發(fā)展,軍隊戰(zhàn)斗力不斷
16、加強,為秦的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孝文帝的改革促進了北魏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安定,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2分)
(2)改革成功的相同原因有:第一,改革都得到了本國君主支持;第二,都順應了歷史發(fā)展的趨勢,推動了社會的進步;第三,改革者本人都具有非凡的意志和堅定的決心。(答出其中一點即可給2分)
(3)改革是強大之本,改革是成功之路;一切符合歷史發(fā)展趨勢的改革必定會推動社會進步,對歷史發(fā)展產生積極影響。(答出其中一點,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給2分)
6、(1)秦始皇焚書;(2)儒家—孔子、孟子;道家—老子、莊子;墨家—墨子;法家—韓非子;兵家—孫武、孫臏;(3)法家思想;秦國實行"法治",建立了秦朝,并
17、鞏固了統(tǒng)治;秦的暴政又引發(fā)了農民戰(zhàn)爭,秦朝又被推翻。(4)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因為“獨尊儒術”,對其他學派是嚴厲的打擊。
7. (1)儒家學派,其學說成為封建文化的正統(tǒng)思想,在傳統(tǒng)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對后世影響極大。
(2)道家 、 莊子(3)秦國(4)百家爭鳴
8. (1) 張騫 王昭君
(2)北魏孝文帝 說漢語 穿漢服 改漢姓 與漢族通婚
9.(1)和:呼韓邪單于歸順漢朝;昭君出塞等;戰(zhàn):蒙恬反擊匈奴;衛(wèi)青、霍去病攻打匈奴等。(和戰(zhàn)各舉一例)(2)黃河流域的統(tǒng)一;各民族的長期接觸與交往;少數民族的內遷與漢族人民的交流;北魏孝文帝改革等。(一例即可)(3)目的:聯絡大月氏,夾擊匈奴。作用:促進了西域與漢朝的經濟文化交流,開通了絲綢之路。(4)結合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來談,如從語言、婚姻、服飾、姓名、居住環(huán)境、社會經濟等方面任舉兩例即可。(5)樹立民族平等,友好交往的意識。(符合題意的其它表述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