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教學設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精品文檔,僅供學習與交流,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網(wǎng)站刪除
《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教學設計
一、本課時所屬單元教學內容概述及本課時在單元中的位置;
(一)本單元內容概述:
本課屬于教科版四年級下冊“地球與宇宙”單元。本單元圍繞地殼由各種巖石組成,地球內部有熾熱的巖漿,地球表面和地球內部都在不斷運動和變化著展開。本單元內容包括:
1.各種各樣的巖石。巖石是各種各樣的,在顏色、花紋、顆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點。巖石可以按不同的特點分成不同的類別。
2.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有的巖石是地球表面物質沉積膠結形成的,如砂巖、頁巖、礫巖。在巖石中保留的古代生物的遺體或遺跡,叫化石。地球由地核、地幔、
2、地殼構成。地球內部有熾熱的巖漿,火山噴發(fā)時,巖槳會從火山口流出來。
3.巖石的組成?;◢弾r由石英、長石和云母三種礦物組成。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不同礦物有不同的特征。
4.觀察、描述礦物(一、二)
物體有不同的光澤,如金屬光澤、玻璃光澤、蠟燭光澤、絲綢光澤等。礦物也有不同的光澤。物體有不同的軟硬,礦物也有不同的軟硬。不同的礦物有不同的條痕。
(二)本課在本單元的位置
本課是本單元的第二課時,指導學生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一頁巖、砂巖、花崗巖、石灰?guī)r、大理巖的特征。在觀察上,不再只停留在顏色、光滑還是粗糙、是否透明等這些常見的物質屬性方面,而是要進一步從巖石的結構、構造等方面進行
3、觀察。
二、學情分析:
我校地處中衛(wèi)市城鄉(xiāng)結合部,四年級共有5個班,每班人數(shù)在60人左右。學生經(jīng)過一年的科學課學習,已經(jīng)有基本的科學分析能力、觀察能力、探究能力、推測能力,學會了基本的搜集、整理方法和簡單的實驗操作方法。多數(shù)學生對科學課有著濃厚的興趣,有探索科學的熱情和積極性。在科學課教學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由于學生人數(shù)多,給實驗操作帶來了很多負面的影響,如分組實驗:分成每組10人,每班在6組,這樣,每組人數(shù)多實驗過程中有些學生有依賴思想難免偷懶,不能主動參與實驗;如果分成6人一組,這需要開10組實驗,給教師實驗指導、組織調控課堂帶來很多問題。再者學生的個體差異,家庭教育環(huán)境復雜,也影響著部
4、分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探究的積極性。
三、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初步認識花崗巖、砂巖、石灰?guī)r、板巖、大理巖、礫巖等幾種常見巖石的顯著特征。
2、了解不同種類的巖石在結構和構造上有不同的特征。
過程與方法:
1、觀察、記錄、描述幾種常見巖石的顏色、結構、構造。
2、根據(jù)巖石的顯著特征對照有關資料識別巖石。
3、根據(jù)巖石的顆粒特征對巖石進行分類。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認識到認真細致地觀察、比較、記錄、描述的重要性。
2、通過個人、小組分別對巖石進行觀察、記錄和全班內交流討論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質疑意識。
3、激發(fā)繼續(xù)研究周圍巖石的興趣。
四、教學重難點:
5、重點:觀察、記錄、描述幾種巖石的特征。
難點:根據(jù)巖石的特征對照資料識別巖石。
五、教學準備:
巖石編號:1號:花崗巖、2號:大理巖、3號:石灰?guī)r、4號:板巖、5號:砂巖、6號:礫巖,課前采集的巖石。
滴管、滴瓶、稀鹽酸、放大鏡、小刀、盤子。
演示實驗:在巖石上滴稀鹽酸錄像、相關課件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恍氊?教師拿出巖石),說說你可以怎樣觀察它?學生聯(lián)系上節(jié)課的學習回答。(摸、看、聞等)
2、看來大家不僅知道從巖石的外部特征來觀察,還知道觀察巖石的內部特征。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觀察巖石,通過巖石的內部結構和構造來認識幾種常見的
6、巖石(貼板書)。
想當巖石學家嗎?巖石學家鑒別巖石一般有四步,
先觀察——找出特征——比對資料——確定名稱。(課件出示)這節(jié)課我們也用這種方法來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
【設計意圖】利用已有知識由淺入深,引入學習內容,并讓學生明確本節(jié)課觀察、鑒別巖石的方法。
(二)、觀察巖石
1、認識觀察工具及作用
你認為要觀察巖石的內部結構和構造需要哪些工具?
(放大鏡、小刀、稀鹽酸)稀鹽酸也可以幫助我們鑒別巖石的成分。但稀鹽酸是一種具有很強的腐蝕性的化學試劑,大家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不要濺到皮膚或眼睛里,如濺到要立刻用清水沖洗。
2、明確觀察任務
認識了觀察工具,下面我們來看今天的觀察任務,為
7、了便于大家觀察,老師將六塊巖石編了號,分別是1-6號巖石,請大家看這張實驗記錄表,待會觀察時,先把你所拿到的巖石編號寫上,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嗎?
教師引導理解層理、氣孔、條紋、生物痕跡,顆粒的粗細、結構。(利用課件上的圖片及教師的文字描述幫助學生理解概念)
強調:大家觀察完后,最后一項用稀鹽酸鑒別巖石的操作,在大家完成前面的觀察任務后,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做。
3、強調實驗要求
明確了觀察任務,老師還有幾點實驗要求,請聲音最洪亮的同學讀給大家聽,其他同學想想該怎樣去做。(課件出示實驗要求)
4、學生進行實驗,教師巡視指導。
5、觀察完了嗎,下面我們進行用稀鹽酸鑒別巖石的操作,
這個實
8、驗需要同學們小組合作完成,請看視頻,老師相信聰明的你一定能學會。(學生觀看教師課前拍攝的實驗視頻)記住了嗎?下面我們一起來操作完成這個實驗。
(實驗完)請同學們將實驗器材快速放回原處,比比哪組速度最快。
6、實驗匯報
請拿一號巖石的同學舉手,誰來匯報你觀察到的巖石特征。其他同學有補充嗎?依次按序號匯報巖石特征,教師大屏幕出示內容。
【設計意圖】由于四年級孩子比較小,所以實驗步驟分三步,每一步都由老師引導完成,確保實驗順利有序地完成,并教會學生實驗的方法。
(二)、識別巖石
1、同學們觀察得很認真,掌握了巖石的特征,我們是不是就可以確定巖石的名稱了呢?請大家從桌柜里拿出巖石資料,進行
9、第三步——比對資料,并填寫實驗記錄表的最后一項巖石名稱。
2、比對資料,初步確定巖石名稱。
學生比對資料。
經(jīng)過比對,大家認為1號巖石是——,2號是,學生依次匯報巖石名稱。
3、看來還有些不同意見,沒關系,鑒別巖石的過程可不是那么容易,根據(jù)巖石的顆粒粗細和顆粒結構來區(qū)分巖石也是一種好辦法,我們一起來試試。
在今天觀察的六塊巖石中,根據(jù)顆粒粗細,我們可以分為(小石或卵石,粗?;蛑辛?,微細顆粒,所以6號是礫巖,粗?;蛑辛5氖?號,2號和5號,再根據(jù)結構來分,松散的只有5號,所以5號是砂巖,1號和2號顆粒有什么不同呢?1號顆粒有不同的顏色,所以是花崗巖,2號顆粒晶瑩,所以是大理巖。微細顆粒
10、的有兩種,有層理的是4號巖石,所以4號是板巖,3號巖石遇稀鹽酸灰冒泡,所以是大理巖。(教師引導學生匯總,板書)
4、強化認知:
認識了這六種巖石,我們來玩一個猜謎游戲,老師說出巖石的一兩個特征,你能很快說出它的名稱嗎?教師示范,然后學生同桌練說。再指名說。
【設計意圖】教師引導學生在掌握兩種鑒別巖石的方法后,利用猜謎的形式對觀察的幾種巖石特征進行鞏固,強化學生的認知。
(三)、總結拓展
1、說說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
2、課后閱讀課本81頁資料庫,了解巖石的成因和分類。
七、教學評價設計:
對學生進行評價是科學教育過程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并且評價的功能與教育目標是一致的。本節(jié)課的教學
11、評價主要從教師和學生行為表現(xiàn)評價和紙筆測驗評價來進行,特設計教學評價表:
課堂教、學行為表現(xiàn)評價表
評價對象
評價內容
評價結果
教
師
評
價
1、教學目標的定位是否準確合理,實施過程中是否積極促進“三個維度”的達成
2、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是否準確、深刻,是否把握住了教材內容的思想精髓
3、是否抓住了教學的重難點,并能夠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化解重點,克服難點,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活動中達成較高的認知目標。
4、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是否切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
5、教師的教學是否面向全體學生,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
6、學生主
12、體性發(fā)揮得究竟如何
7、教師是否鼓勵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進而主動地解決問題
8、教師是否尊重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創(chuàng)新思維
9、學生實驗是否備齊實驗材料,實驗前是否引導學生明確實驗要求,掌握實驗要領,并在實驗中加強指導,規(guī)范操作
10、是否采用探究性學習方式,給學生充分的討論和活動時間和空間。
學
生
評
價
1.教師講解或演示時能目光注視老師,專注地聽老師講解或演示。對教師講解和實驗操作充滿興趣
2、教師的課前準備要求是否完成。
3、是否能積極參與到實驗中來,實驗步驟是否明確。
4、實驗操作中,小組合作是否愉快、分工是否合理。
13、
5、能否在小組實驗或答問時積極參與并發(fā)表見解
6、實驗記錄是否認真、準確,實事求是。
7、是否善于多角度思考問題,能主動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8、觀察是否全面、深入;提問是否正確
9、假設是否恰當;表達是否清晰
10、是否具備搜集、整理信息、進行合理解釋的能力。
八、設計特色簡述:
1、合理選擇巖石
在教科書中提到的7種巖石中,頁巖和板巖很難辨認,板巖的層理更容易辨認,于是,有層理的巖石我只選擇了板巖,刪去了頁巖,共選擇了6鐘巖石進行觀察認識。
2、上課伊始教給學生鑒別巖石的方法,給學生學習方法的鋪墊。
我課前總結了引導學生鑒別巖石的方法,大致分四步:觀
14、察——找出特征——比對資料——確定名稱,將這種方法提前讓學生明確,于是,整節(jié)課學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3、將記錄表進行改進
巖石觀察記錄表第小組號巖石記錄員:
巖石編號
有無層理、氣孔、斑點、條紋、生物痕跡
組成巖石的顆粒是什么樣的
滴稀鹽酸后的反應
(冒泡或不冒泡)
巖石
種類
顆粒
顏色
顆粒粗細
(小石或卵石、粗?;蛑辛?、細粒)
顆粒結構
(松散或緊密)
課本上的巖石觀察記錄表比較復雜,給學生的填寫帶來了很大困難,所以我適當修改了實驗表格設計,降低了難度:在表格設計中,我力求簡潔明了,讓學生一目了然。我去
15、掉了因為材料關系聽聲音不明顯的一欄;整合了巖石顏色和顆粒顏色,突出顆粒研究;將顆粒大小分解為小石或卵石、顆粒粗或中等(肉眼能分辨的)細微顆粒(肉眼不能分辨的)。在顆粒大小、顆粒結構和滴稀鹽酸的反應這三欄中,學生的記錄表我都給了選項,讓學生選擇填寫,降低了填寫難度。
4、采用視頻播放的形式教給學生實驗方法
滴稀鹽酸是一個新的操作實驗。我將實驗操作方法在課前自己演示操作制作成視頻,課堂上,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實驗操作積極性,又清楚地教給了學生實驗方法,確保了實驗操作順利完成。
九、板書設計:
認識幾種常見的巖石
小石或卵石—礫巖
松散—砂巖
顆粒粗細{
粗?;蛑辛顆粒有不同顏色—花崗巖
緊密{
顆粒晶瑩,有的有條紋—大理巖
有層理—板巖
微細顆粒{
遇稀鹽酸冒泡—石灰?guī)r
實驗記錄單:
巖石觀察記錄表
第小組號巖石記錄員:
巖石編號
有無層理、氣孔、斑點、條紋、生物痕跡
組成巖石的顆粒是什么樣的
滴稀鹽酸后的反應
(冒泡或不冒泡)
巖石
種類
顆粒
顏色
顆粒粗細
(小石或卵石、粗粒或中粒、細粒)
顆粒結構
(松散或緊密)
【精品文檔】第 7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