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復習方略浙江專用版高考化學 課時提能演練二十 72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限度



《全程復習方略浙江專用版高考化學 課時提能演練二十 72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限度》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全程復習方略浙江專用版高考化學 課時提能演練二十 72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限度(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浙江2019版化學復習方略 課時提能演練(二十) 7.2化學反應的方向和限度(蘇教版) (45分鐘 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6分,共60分) 1.下列敘述中能肯定某一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 A.某固體物質的濃度沒有改變 B.正逆反應速率相等 C.各物質的濃度之比等于其方程式中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 D.用各物質表示的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 2.(2019·杭師大附中模擬)已知熱化學方程式:2SO2(g)+O2(g)2SO3(g) ΔH=-Q kJ·mol-1(Q>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相同條件下,2 mol SO2(g
2、)和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小于2 mol SO3(g)所具有的能量 B.將2 mol SO2(g)和1 mol O2(g)置于一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放出熱量為 Q kJ C.增大壓強或升高溫度,該平衡都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D.如將一定量SO2(g)和O2(g)置于某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放熱Q kJ,則此過程中有2 mol SO2(g)被氧化 3.某溫度下,可逆反應mA(g)+nB(g)pC(g)+qD(g)平衡常數(shù)為K,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K越大,達到平衡時,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 B.K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C.K越小,達到平衡時,反應物的轉化率越大 D.
3、K隨反應物濃度的改變而改變 4.已知:(NH4)2CO3(s)===NH4HCO3(s)+NH3(g) ΔH=+74.9 kJ·mol-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反應中熵變小于0,焓變大于0 B.該反應是吸熱反應,因此一定不能自發(fā)進行 C.碳酸鹽分解反應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條件下所有碳酸鹽分解一定自發(fā)進行 D.判斷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需要根據(jù)ΔH與ΔS綜合考慮 5.(2019·張家口模擬)t℃時,某一氣態(tài)平衡體系中含有X(g)、Y(g)、Z(g)、W(g)四種物質,此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有關該平衡體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K一定增大
4、 B.增大壓強,W(g)質量分數(shù)增大 C.該反應的反應方程式為X+2Y2Z+2W D.增大X(g)濃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6.(2019·舟山模擬)可以證明可逆反應N2+3H22NH3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 ①1個N≡N叁鍵斷裂的同時,有3個H—H鍵斷裂; ②1個N≡N叁鍵斷裂的同時,有6個N—H鍵斷裂; ③其他條件不變時,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 ④保持其他條件不變時,體系壓強不再改變; ⑤NH3%、N2%、H2%都不再改變; ⑥恒溫、恒容時,密度保持不變; ⑦正反應速率v(H2)=0.6 mol·(L·min)-1,逆反應速率v(NH3)= 0.4 mol
5、·(L·min)-1。( ) A.全部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⑦ D.①③⑤⑥⑦ 7.在25 ℃時,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的初始濃度和平衡濃度如表: 物 質 X Y Z 初始濃度/mol·L-1 0.1 0.2 0 平衡濃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達到平衡時,X的轉化率為50% B.反應可表示為X+3Y2Z,其平衡常數(shù)為1 600 C.增大壓強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動,平衡常數(shù)增大 D.改變溫度可以改變此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8.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化學平衡發(fā)生
6、移動,平衡常數(shù)不一定發(fā)生變化 B.升高溫度會增大化學反應速率,其原因是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 C.某化學反應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則該反應的ΔH>0,ΔS>0 D.H3PO4的電離常數(shù):K1K2K3 9.在425 ℃時,在1 L密閉容器中充入下列氣體物質進行的反應達到平衡,分析下面示意圖, 從下列選項中選出能從示意圖中讀出相關信息的不正確選項( ) A.同溫同壓下,只要物質比例合適,從正、逆方向都可以建立同一平衡狀態(tài) B.上述圖像表示的反應為H2(g)+I2(g)2HI(g) C.圖(1)H2的轉化率+圖(2)HI的轉化率=100% D.相同條件下,分別從正、逆方向建立等同的
7、平衡狀態(tài),所需時間相同 10.(探究題)在體積、溫度都相同的條件下有下列反應:2A(g)+2B(g)C(g)+3D(g)?,F(xiàn)分別從兩條途徑建立平衡:Ⅰ.A、B的起始物質的量均為2 mol,Ⅱ.C、D的起始物質的量分別為2 mol和6 mol。以下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Ⅰ、Ⅱ兩途徑達到平衡時,兩者對應的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相同 B.Ⅰ、Ⅱ兩途徑達到平衡時,兩者混合氣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相同 C.達平衡時,Ⅰ途徑所得混合氣的密度為Ⅱ途徑所得混合氣密度的1/2 D.達平衡時,Ⅰ途徑的反應速率v(A)等于Ⅱ途徑的反應速率v(A)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3小題,共40分) 11.(14分
8、)氮化硅(Si3N4)是一種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與焦炭在高溫的氮氣流中,通過以下反應制得: □SiO2+□C+□N2□Si3N4+□CO (1)配平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將化學計量數(shù)填在方框內)。 (2)該反應中的氧化劑是,其還原產(chǎn)物是。 (3)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_______。 (4)若知上述反應為放熱反應,則其反應熱ΔH零(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升高溫度,其平衡常數(shù)值(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5)若使壓強增大,則上述平衡向反應方向移動(填“正”或“逆”)。 (6)若已知CO生成速率為v(CO)=18 mol·L-1·min-1,則N2消
9、耗速率為v(N2)=___________ mol·L-1·min-1。 12.(12分)(預測題)甲醇可通過將煤氣化過程中生成的CO和H2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下反應制得:CO(g)+2H2(g)CH3OH(g)。請根據(jù)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從反應開始到平衡,用H2濃度變化表示平均反應速率v(H2)=,CO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_______。 (2)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_________,溫度升高,平衡常數(shù)(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若在一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充入1 mol CO、2 mol H2和1 mol CH3OH,達到平衡時測得混合氣體的密度是
10、同溫同壓下起始的1.6倍,則加入各物質后該反應向__(填“正”、“逆”)反應方向移動,理由是______。 13.(14分)(2019·臺州模擬)已知可逆反應:A(g)+B(g)C(g)+D(g) ΔH<0。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某溫度下,反應物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A)=1 mol·L-1,c(B)= 2.4 mol·L-1,達到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60%,此時B的轉化率為。 (2)若反應溫度降低,則B的轉化率將(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若反應溫度不變,反應物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A)=4 mol·L-1,c(B)= a mol·L-1,達到平衡后c(C)=
11、2 mol·L-1,則a=。 (4)若反應溫度不變,反應物的起始濃度分別為c(A)=c(B)=b mol·L-1,達到平衡后c(D)=。(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答案解析 1.【解析】選B。固體物質的濃度是一定值,無法用其濃度來判斷是否達到平衡,即A不正確;正逆反應速率相等是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的直接標志,即B正確;各物質的濃度不再發(fā)生變化,可逆反應才達到平衡,濃度之比與其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是否相等不是判斷平衡的標志,即C不正確;任何情況下都有反應速率之比等于相應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即D不能判斷其是否達到平衡狀態(tài)。 2.【解析】選D。該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正反應為放熱反應的可逆反應,故A項中,2 m
12、ol SO2(g)和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大于2 mol SO3(g)所具有的能量;B項中2 mol SO2和1 mol O2不能完全轉化,放出熱量小于Q kJ;C項中增大壓強,平衡正移,升高溫度,平衡逆移;D項中,由于反應后放出熱量Q kJ,即參加反應的SO2為2 mol。 3.【解析】選A。K的意義就是反應進行的程度,K值越大,反應進行的程度越大,A對;只有正反應為吸熱反應,K才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因為該反應是吸熱還是放熱反應不清楚,B錯;K值越大,反應物的轉化率越大,C錯;K只與溫度有關,與反應物的濃度無關,D錯。 4.【解析】選D。該反應的ΔH為正值,ΔH>0,因為反
13、應后有氣體生成,反應前為固體,所以混亂度增加,熵變大于0,A錯;吸熱反應不一定不能自發(fā)進行,B錯;熵增加的反應不一定能自發(fā)進行,C錯;判斷反應能否自發(fā)進行要根據(jù) ΔH與ΔS綜合分析,D正確。 5.【解析】選D。據(jù)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知該反應為2Z(g)+2W(g)X(g)+2Y(g),C錯誤;因反應的熱效應不確定,故A錯誤;增大壓強,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W(g)質量分數(shù)減小,B錯誤;增大生成物X(g)濃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6.【解析】選C。①中均指正反應方向,錯誤;不同物質的反應速率大小符合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方向相反,表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②、⑦正確;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
14、因m(氣)不變,n可變,故不變時,n不變,表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③正確;因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可變,故壓強不變能表明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④正確;⑤符合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定義,正確;⑥密度ρ=,因m(氣)、V(容)不變,故密度始終不變,⑥錯誤。 7.【解析】選C。題中有一明顯的錯誤,就是C選項中平衡常數(shù)增大,增大壓強不可能使平衡常數(shù)增大。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0.1-0.05)∶(0.2-0.05)∶(0.1-0)=1∶3∶2可推導出:X+3Y2Z。平衡常數(shù)K==1 600。 8.【解析】選C?;瘜W平衡發(fā)生移動,如果不是改變溫度引起的,則平衡常數(shù)不變,A對;升高溫度,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所以反應
15、速率增大,B對;該反應的反應物能量比生成物能量高,反應的ΔH<0,ΔS不能確定,C錯;磷酸為弱酸,并且酸性H3PO4>H2PO>HPO,酸性依次減弱,電離程度逐漸減小,D對。 9.【解析】選D。圖(1)中是只加1 mol H2(g)和1 mol I2(g)從正反應開始的,圖(2)中是只加2 mol的HI(g)從逆反應開始的,兩種情況達到等效平衡。根據(jù)改變量可以確定兩個圖都表示H2(g)+I2(g)2HI(g)。圖(1)H2的轉化率為79%,圖(2)HI的轉化率為21%,圖(1)H2的轉化率+圖(2)HI的轉化率=100%。分別從正、逆方向建立等同的平衡狀態(tài),所需時間t1和t2可能不同也可能相
16、同,圖中沒有說明。 10.【解析】選D。由題意可知,Ⅰ、Ⅱ兩途徑為恒溫、等體積反應的等效平衡。途徑Ⅱ相當于在途徑Ⅰ的基礎上進行了加壓(2倍加壓),Ⅰ、Ⅱ兩途徑達到平衡時,兩者對應的各組分的體積分數(shù)、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均相同,由于物質的量Ⅱ途徑是Ⅰ途徑的2倍,體積相等,混合氣密度Ⅰ途徑為Ⅱ途徑的1/2;途徑Ⅱ相當于在途徑Ⅰ的基礎上進行了加壓,化學反應速率更快。 【方法技巧】等效平衡與等同平衡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等效平衡與等同平衡時宜抓住3個變量,即體積分數(shù)、物質的量和物質的量濃度,若是“等同平衡”三者皆相同,若是“等效平衡”則體積分數(shù)一定相同,物質的量、物質的量濃度可能會同比例發(fā)生變化。其規(guī)律
17、總結如下: 條 件 等效條件 結 果 恒溫恒容Ⅰ 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不相等A(g)+B(g)C(g)[Δn(g)≠0] 投料換算成相同物質表示時,量相同→回歸定值 兩次平衡時各組分百分含量、n、c均相同→完全相同→等同平衡 恒溫恒容Ⅱ 反應前后氣體分子數(shù)相等A(g)+B(g)2C(g)[Δn(g)=0] 投料換算成相同物質表示時,等比例→回歸定比 兩次平衡時各組分百分含量相同,n、c同比例變化→等效平衡 恒溫恒壓Ⅲ 所有有氣體參加的可逆反應 投料換算成相同物質表示時,等比例→回歸定比 兩次平衡時各組分百分含量相同、c相同,n同比例變化→等效平衡 11.【解析】
18、先根據(jù)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原則,配平化學方程式,再寫出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然后根據(jù)反應是放熱反應,可知升溫后平衡常數(shù)的變化。 (1)用化合價升降法配平: 3SiO2+6C+2N2Si3N4+6CO; (3)因為N2、CO為氣體,K=;(4)反應熱用ΔH表示,ΔH<0,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即向逆反應方向移動,K減??;(5)增大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移動,即向逆反應方向移動;(6)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則N2消耗速率為 mol·L-1·min-1=6 mol·L-1·min-1。 答案:(1)36216(2)N2Si3N4 (3)(4)小于 減小 (5)逆 (6)6
19、 12.【解題指南】解答該題應該注意下面三點: (1)根據(jù)圖一和已知反應方程式計算反應速率及轉化率。 (2)根據(jù)圖二判斷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及反應是吸熱反應還是放熱反應,從而判斷平衡常數(shù)隨溫度的變化。 (3)ρ=m/V,質量不變,密度增大,體積減小,從而判斷反應方向。 【解析】(1)根據(jù)圖一可知,反應開始到達到平衡的過程中CO的濃度變化為 0.75 mol·L-1,所以CO的反應速率為v(CO)=0.75 mol·L-1/10 min= 0.075 mol·L-1·min-1,根據(jù)反應速率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可知,v(H2) =2v(CO)=2×0.075 mol·L-1·m
20、in-1=0.15 mol·L-1·min-1,CO的轉化率為0.75 mol·L-1/1.00 mol·L-1×100%=75%。 (2)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根據(jù)圖二可知,反應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高,所以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減小。 (3)因為反應物和生成物都是氣體,反應過程中質量不變,氣體的密度ρ=m/V。密度增大,說明容器的體積減小,因為反應在恒壓的條件下進行,容器體積減小,說明反應后氣體的物質的量減少,因為正反應方向是氣體物質的量減少的反應,所以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答案:(1)0.15 mol·L-1·min-175% (2)K=減小 (3)正
21、反應前后氣體總質量不變,同溫、同壓下,達到平衡時,氣體密度增大,即氣體體積減小,平衡正移 13.【解題指南】解答該題注意以下兩點: (1)利用“三行式”進行解題。 (2)在同一溫度下,平衡常數(shù)不變。 【解析】(1)根據(jù)A的轉化率可知,轉化A的濃度為0.6 mol·L-1,轉化B的濃度也為0.6 mol·L-1,B的轉化率為0.6 mol·L-1/2.4 mol·L-1×100%=25%。 (2)因為正反應為放熱反應,所以降低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B的轉化率增大。 (3)根據(jù)平衡時C的濃度可知,達到平衡時A、B、C、D的物質的濃度分別為 2 mol·L-1、(a-2) mol
22、·L-1、2 mol·L-1、2 mol·L-1,根據(jù)(1)可知此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為K=(0.6×0.6)/(0.4×1.8)=0.5,所以2×2/[2×(a-2)]=0.5,解得a=6。 (4)設達到平衡后c(D)=x, 則 A(g)+B(g)C(g)+D(g) 起始mol·L-1 b b 0 0 平衡mol·L-1 b-x b-x x x 則K==0.5 解得x≈0.41b mol·L-1 答案:(1)25% (2)增大 (3)6 (4)0.41b mol·L-1 內容總結 (1)(3)ρ=m/V,質量不變,密度增大,體積減小,從而判斷反應方向 (2)根據(jù)圖二可知,反應物的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高,所以正反應為放熱反應,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減小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題黨課講稿:以高質量黨建保障國有企業(yè)高質量發(fā)展
- 廉政黨課講稿材料:堅決打好反腐敗斗爭攻堅戰(zhàn)持久戰(zhàn)總體戰(zhàn)涵養(yǎng)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
- 在新錄用選調生公務員座談會上和基層單位調研座談會上的發(fā)言材料
- 總工會關于2025年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的工作匯報材料
- 基層黨建工作交流研討會上的講話發(fā)言材料
- 糧食和物資儲備學習教育工作部署會上的講話發(fā)言材料
- 市工業(yè)園區(qū)、市直機關單位、市紀委監(jiān)委2025年工作計劃
- 檢察院政治部關于2025年工作計劃
- 辦公室主任2025年現(xiàn)實表現(xiàn)材料
- 2025年~村農(nóng)村保潔員規(guī)范管理工作方案
- 在深入貫徹中央8項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工作部署會議上的講話發(fā)言材料4篇
- 開展深入貫徹規(guī)定精神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上的講話發(fā)言材料3篇
- 在司法黨組中心學習組學習會上的發(fā)言材料
- 國企黨委關于推動基層黨建與生產(chǎn)經(jīng)營深度融合工作情況的報告材料
- 副書記在2025年工作務虛會上的發(fā)言材料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