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热最新网址,777奇米四色米奇影院在线播放,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有码视频,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国产91精品在线,婷婷丁香六月天

【歷史課件】第十一章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

上傳人:仙*** 文檔編號:54810647 上傳時間:2022-02-15 格式:PPT 頁數(shù):193 大?。?.81M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歷史課件】第十一章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_第1頁
第1頁 / 共193頁
【歷史課件】第十一章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_第2頁
第2頁 / 共193頁
【歷史課件】第十一章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_第3頁
第3頁 / 共193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歷史課件】第十一章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歷史課件】第十一章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19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v一、資本主義的萌芽一、資本主義的萌芽v1、十六世紀初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十六世紀初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v十六、十七世紀西歐各國進入封建制度解體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主要特征是封建生產關系漸趨瓦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開始產生。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又以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為前提。在漫長的中世紀社會里,由于人民群眾的辛勤勞動,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jīng)驗,因而不斷改進工具,改進生產技術,推動了生產的發(fā)展,到十六世紀初,西歐社會生產力有了顯著進步。v 首先,在動力技術上,人們逐漸以自然力取代人力和畜力,風車經(jīng)過改進在磨粉業(yè)中廣泛使用,特別是發(fā)明了一種在構造上與過去不同的上擊水輪,安裝在河流或水渠附近,利用水流落差沖擊

2、輪葉,推動輪葉旋轉,來完成大量工作。因為上擊水輪可安裝在遠離河流的水渠上,這就突破了下?lián)羲喼荒馨惭b在急流險灘的局限性。上擊水輪的推廣,在技術發(fā)展中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例如采礦業(yè)可將其聯(lián)結在起重機、重力錘等機械上來運送、壓碎礦物,冶金業(yè)可用水輪帶動鼓風爐的風箱,紡織業(yè)可以用水輪推動漂洗機等等。v動力技術的進步使冶金和金屬制造業(yè)發(fā)生重大變化,水輪機鼓風能力大大超過了手風箱,因而使熔爐爐溫增高,爐體增大,容量和效能都有提高,能將生鐵煉成熟鐵,甚至可得到一層薄鋼,這是現(xiàn)代冶金技術的基礎。冶金技術的變革,引起金屬加工制造方法的改進,鑄造法取代了錘鍛法,可制造出較復雜的工具,如旋床、鉆床、磨床、起重機、

3、重力錘等,這些技術成就使最繁重的采礦業(yè)逐漸機械化,此外,人們還發(fā)現(xiàn)了煉銅和制造銅鉛合金的方法。在紡織業(yè)中,從十四世紀開始廣泛使用手搖紡車,使勞動效率提高了一倍,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又發(fā)明了小型腳踏紡車和腳踏織布機,使用腳踏紡車可使紡線、纏線兩道工序同時完成,這進一步提高了勞動生產率。v隨著冶金和金屬制造技術的進步,逐漸興起了新的工業(yè)部門軍火工業(yè)。十四世紀前后,中國發(fā)明的火藥、火槍傳入歐洲,歐洲人開始鑄造槍炮,十六世紀他們發(fā)明了輪機槍(由小鋼輪與燧石相擊而發(fā)火)和燧發(fā)槍(用彈簧作用發(fā)射,用燧石引火)。大炮也不斷改進,最遠射程可達2000多米。由于鑄造槍炮需要更多的生鐵、銅和鋼,反過來刺激了冶金和

4、鑄造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v農業(yè)技術的進步比較緩慢,但受工業(yè)發(fā)展的推動,十六世紀在農業(yè)方面也有改進,鐵犁逐漸推廣,開始大片墾荒,增加耕地面積,在耕作制度上采用多田輪作制,耕地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糧食和經(jīng)濟作物的產量。v隨著生產的發(fā)展,生產者技術熟練程度的提高,勞動的社會分工也更加復雜,十六、十七世紀,手工業(yè)的專業(yè)化分工大為加強,法蘭克福有手工業(yè)行業(yè)190多種,倫敦有100種以上,巴黎有350種,以前作為農業(yè)副業(yè)的釀酒、縫衣、制面包等,這時也脫離農業(yè)成為獨立的手工業(yè)部門,體現(xiàn)了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的進一步分離。v手工業(yè)專業(yè)化程度的加強,便產生了地區(qū)的分工,出現(xiàn)了地區(qū)生產的專門化,英國的絨面呢、尼德蘭北部的船

5、舶、西班牙托利多的刀劍、意大利米蘭的甲胄等產品,不僅在歐洲享有盛名,而且遠銷世界各地。到十六世紀,西歐各國逐漸形成一些比較大的工業(yè)中心:倫敦、阿姆斯特丹、里斯本、米蘭、威尼斯、羅馬等,人口都在十萬以上,巴黎甚至可達20萬人。城市生產的發(fā)展和人口的增加,引起城市對糧食和原料需要的增長,因而西歐各國出現(xiàn)了一些商品農業(yè)區(qū),如荷蘭的奶牛和奶制品,德國萊茵地區(qū)和法國香檳地區(qū)的葡萄和各種酒類,卡斯提的美利努羊毛等地方性農產品遠近馳名,農村越來越廣泛地卷入商品市場,為城市和市場的需要而進行商品生產,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進一步瓦解。v2、資本的原始積累、資本的原始積累v資本主義的建立,在社會上和經(jīng)濟上必須具備兩

6、個條件:一是貨幣和商品要轉化為資本,二是直接生產者要與生產資料分離。商品和貨幣并非一開始就是資本,只有當小商品生產發(fā)展到一定高度時,在一部分人手中集中了大量貨幣、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他就需要購買別人的勞動力,以增殖自己的財富,這樣就需要能出賣自己勞動力的自由勞動者。 v在封建社會,農奴和依附農民被束縛在土地上,沒有人身自由,手工業(yè)中的幫工和學徒受縛于封建行會,都不能成為自由勞動者,因此直接生產者必須從封建束縛和行會強制下解放出來,并且被剝奪得一無所有(不占有任何生產資料),才能轉化為雇傭勞動者。在西歐,資本主義生產的兩個條件,是在原始積累過程中通過暴力手段實現(xiàn)的,其表現(xiàn)形式為:強制剝奪直接生產

7、者的生產資料,推銷國債,提高賦稅,實行包稅制,在國內外實行武力征服、掠奪等等,表現(xiàn)在具體國家和地區(qū)雖不大相同,但對農民土地的剝奪則是全部原始積累過程的基礎。v英國的“圈地運動”是資本原始積累的典型形態(tài),馬克思在仔細研究和分析了圈地的過程后,把它稱之為“生產關系革命”。所謂圈地,主要是用暴力剝奪個體農民的份地。英國的圈地運動經(jīng)歷了兩個高潮,一個出現(xiàn)在十五世紀后期,延續(xù)至十七世紀初,另一個發(fā)生在十八世紀中葉至十九世紀初,前次是對農民份地的最初沖擊,后者是最后消滅了小農,使小農賴以存在的份地制化為烏有,從而使封建土地所有制也最終崩潰。v殖民掠奪是原始積累的另一要素,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法、英等國殖

8、民者用最殘忍的暴力手段掠奪亞、非、美洲各族人民,從十六世紀起的350多年間,他們從非洲掠奪黑人運往美洲賣為奴隸,奴隸販子通過黑奴交易謀取暴利,這些金錢源源不斷流入宗主國,并在這里轉化為資本。v此外,原始積累的方式還有商業(yè)戰(zhàn)爭、國債制度、現(xiàn)代課稅制度和保護關稅制度等,這些原始積累的不同形式,都是通過運用國家權力、運用暴力來促進封建生產方式的瓦解和資本主義方式的產生。v3、早期的資本主義關系、早期的資本主義關系v原始積累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工業(yè)中資本主義生產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即簡單協(xié)作、手工工場和機器工業(yè)。在西歐,從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七十年代英國產業(yè)革命前夕,手工工場一直是工

9、業(yè)生產的基本組織形式,因此這個階段通常被稱為工場手工業(yè)時期。v資本主義手工工場最初的繁榮是在佛羅倫薩,隨后是佛蘭德爾,但發(fā)展最迅速的是英國。圈地運動加快了英國資本主義工業(yè)發(fā)展的步伐,其中以毛紡織業(yè)最為興盛。十三、十四世紀英國還是一個羊毛原料生產國,所產羊毛獨占歐洲市場,由于羊毛原料充足,價格低廉,英國政府又鼓勵外國織工移入本國傳播紡織技術,同時,在與外商競爭中,英國采取措施,如征收羊毛出口稅、禁止羊毛出口、禁止外國呢絨輸入等,來保護本國呢絨業(yè)的發(fā)展。 v到十六世紀,英國從羊毛輸出國一躍而成為呢絨輸出國,呢絨成了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毛紡織業(yè)成為英國的民族工業(yè)。由于呢絨銷路廣,需求量大,依靠作

10、坊手工業(yè)的小生產已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于是資本主義社會化的大生產勢在必行。v早在十五世紀,英國便有“呢絨商”在活動,他們握有大量資本,購買大宗羊毛原料,零售給農村家庭手工業(yè)者,經(jīng)他們織成呢絨后由呢絨商收購,然后投入市場?!澳亟q商”從供給原料到收購成品,把家庭手工業(yè)者納入他的生產體系,切斷他們同市場的聯(lián)系,這就使家庭手工業(yè)者完全依賴于“呢絨商”,實質上變成受雇于“呢絨商”的雇傭工人,“呢絨商”則成為新興資本家。這種新的生產組織便是農村中分散的手工工場。到十六世紀,英國毛紡織業(yè)中這種分散的手工工場發(fā)展非常迅速。v隨著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集中的手工工場開始出現(xiàn)。十五世紀行會手工業(yè)者的競爭使得階級分

11、化日益加劇,不僅幫工和學徒已淪為事實上的雇工,而且比較貧窮的行東也喪失了獨立,富裕的行東運用手中的資本購買廠房、原料和工具,將破產的農民和手工業(yè)者集中在工場里,按照統(tǒng)一指揮,從事分工生產,這些富裕行東完全脫離勞動,??縿兿鳛樯?,成為新興的資本家。但十六世紀時千人以上規(guī)模集中的手工工場為數(shù)不多,一般多在百人以下,英國直到十七世紀末,那種分散的手工工場仍然是主要的生產組織形式。v手工工場生產的特點是規(guī)模大、分工細、勞動生產率高,生產過程的分工、勞動和工具的專門化都有利于技術改進,是向機器生產過渡的重要階段。但手工工場主對雇傭工人的殘酷剝削,又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阻礙生產的發(fā)展和技術的提高,而且雇傭工

12、人的工資極其微薄,1583年,英國采煤工一天工作1214小時,工作只有六便士,而且工資的提高和物價上漲之比不成正比。此外,手工工場的勞動條件也十分惡劣,這也是為什么無產階級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就跟資本主義剝削展開不斷斗爭的原因。v在農業(yè)方面,十五世紀的英、法和尼德蘭地區(qū),農村的封建生產關系趨于衰落,資本主義關系開始萌芽,這種變化與商品貨幣關系滲入農村有關,商品經(jīng)濟到處瓦解了自然經(jīng)濟,勞役地租、實物地租讓位于貨幣地租。早在十三世紀末,貨幣地租在英國地租總額中就超過了2/3,占據(jù)主導地位。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進一步發(fā)展,農村的兩極分化不斷加劇,多數(shù)農民陷于破產,被迫出賣勞動力,少數(shù)人則富裕起來,購買土地

13、,剝削雇工,變成經(jīng)營資本主義農場的農場主,這個變革過程由于圈地運動而加速。 v圈地以后,有的貴族地主把大片土地改營資本主義農場或牧場,有的把土地出租給鄉(xiāng)紳、富農或市民,自己坐收地租。貴族地主與這種租佃者的關系,已不是過去那種按傳統(tǒng)的封建慣例租地的關系,而是一種契約關系,雙方依契約來維系關系,租約期滿,土地才有可能被收回,這種租地在性質上已不同于封建地租,而是剝削雇工剩余價值的一部分,是資本主義地租。這種租地經(jīng)營農場的人,稱為資本主義租地農場主。他們與貴族地主訂立的租約一般都是長期的,即使物價上漲、貨幣貶值時租額仍不變,租地農場主靠這種犧牲貴族地主和雇傭工人利益的方法不斷積累資本。v二、新航路的

14、開辟二、新航路的開辟v1、歷史背景、歷史背景v十五世紀末至十六世紀初,歐洲人開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的航路,從而發(fā)現(xiàn)了美洲大陸,這個事件在歷史上習慣稱為“地理大發(fā)現(xiàn)”。歐洲人開辟新航路絕非歷史的偶然,它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和經(jīng)濟根源。v(1)十五世紀以后,隨著封建經(jīng)濟的急速發(fā)展,商品貨幣關系開始從內部侵蝕封建自然經(jīng)濟的基礎,瓦解封建制度,促進資本主義萌芽。當時,商品交換十分廣泛,這就需要大量貨幣,這時西歐貨幣已經(jīng)由銀本位制過渡到金本位制,黃金、白銀同是歐洲各國和歐洲各國間國際貿易的支付手段,地位很高,因而當時人們認為占有金銀就占有一切,黃金能為靈魂開辟通往天堂的道路,因此,西歐社會各階層,尤其商人和

15、資產階級,非常熱衷于追求金銀、財富,然而歐洲大陸所產金銀有限,于是他們把注意力轉到了東方。當時歐洲流傳很廣的一部書馬可波羅行記,該書對印度、南洋和中國的財富作了夸張描述,進一步激發(fā)了歐洲上層分子到東方尋金的熱情。v(2)東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原來有三條:一條陸路,由中亞沿里海、黑海到達小亞;兩條海路,即由海路入波斯灣,然后經(jīng)兩河流域到地中海東岸敘利亞一帶,或先由海路至紅海,然后由陸路到埃及亞歷山大港。十五世紀中葉奧斯曼帝國興起后,占領了巴爾干半島和小亞細亞地區(qū),不久又占領了克里米亞,控制了東西方間的傳統(tǒng)商路,對往來于地中海區(qū)域的歐洲各國商人橫征暴斂,百般刁難,因此,運抵歐洲的商品,數(shù)量少且價格高,

16、而歐洲上層社會把亞洲奢侈品看作生活必需,不惜高價購買,這種貿易造成西歐的入超,大量黃金外流,于是西歐各國貴族、商人和資產階級急切的想繞過地中海東部,另外開辟一條航路通往印度和中國,從亞洲直接獲得大量奢侈商品。v(3)西歐生產力的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進步,為發(fā)現(xiàn)新航路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條件,使遠洋航行成為可能。十五世紀西歐出現(xiàn)了適于在大海里航行的多桅快速帆船,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的羅盤針,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這時得到普遍應用,歐洲人利用它來辯明地理方位,確定航向。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古希臘的地圓學說在知識界為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其中以佛羅倫薩的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托斯堪內里最為堅定,他從大地是球形這一假定出發(fā),

17、認為向西航行可以到達印度和中國,并繪制了概略的世界地圖??傊?,十五世紀天文地理知識的進步,世界各地航海經(jīng)驗的積累,使歐洲的航海員敢于遠離海岸,到從未去過的大洋里航行,從而導致新航路的開辟最終獲得成功。西班牙帆船v2、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的開辟v最先探尋通往印度航路的是葡萄牙人,從十五世紀初開始,葡萄牙的貴族階級在專制王朝的支持下,為了尋找黃金,沿著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于1415年占領了非洲西北角的休達城。七十年代,葡萄牙人到達加納,發(fā)現(xiàn)那里黃金豐富,后被歐洲人稱為黃金海岸。八十年代到達剛果和安哥拉,每次出航都帶回大批貴重物品。這種情況對西班牙人是個刺激,為了同對手競爭,西班牙朝著另一方向尋找通

18、往印度的航路,其結果是開辟了橫渡大西洋的歐美航線,發(fā)現(xiàn)了美洲大陸。 v意大利人哥倫布根據(jù)地圓學說,認為從大西洋到一直西航可到達印度,西班牙國王采納了他的意見。1492年8月3日,哥倫布率船隊,橫渡大西洋,于10月12日到達巴哈馬群島中的一個小島瓦特林島,他認為所到的地方是印度,把遇見的土著居民叫做印第安人,然后繼續(xù)南航,到達古巴、海地,于1493年3月返回西班牙,這是哥倫布第一次航行,隨后哥倫布出航又發(fā)現(xiàn)了一些島嶼。v就在哥倫布探航期間,意大利人阿美利哥味斯普奇考察了南美洲東北部海岸,他返回后繪制了最新地圖,并出版了海上旅行故事集,書中斷定這個地方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陸,后人用他的名字給新大陸命

19、名為“阿美利加洲”,但哥倫布最先到達的南北美洲間的島嶼后來一直叫西印度群島。v哥倫布的航行和發(fā)現(xiàn),在歐洲產生很大影響,推動各國掀起了一個新的海外擴張浪潮。葡萄牙不甘落后,早在1486年,葡萄牙人迪亞士航行到達非洲南端好望角。1497年,達伽馬率船隊沿迪亞士走過的路線繞過好望角,沿非洲東岸北上,靠一個阿拉伯航海員的領航,于1498年5月22日到達印度卡里庫特港,新航路終于開辟成功,達伽馬滿載香料、絲綢回到葡萄牙,獲得的純利超過航行費用的六十倍,這在歐洲又引起極大震動,西班牙貴族尤其眼紅。v1519年9月,由于在本國受不到重視而投效西班牙國王的葡萄牙人麥哲倫作環(huán)球航行,船隊到達南美東海岸后沿岸向南

20、,穿過南端的海峽后被稱為麥哲倫海峽,向西進入一片海洋,由于沿途風平浪靜,于是船員稱之為太平洋。1521年3月到達菲律賓群島,麥哲倫企圖征服各島嶼,結果被當?shù)鼐用駳⑺?,其余船員經(jīng)過印度洋,繞好望角北上,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這樣人類第一次環(huán)球航行宣告成功。v3、早期殖民征服和掠奪、早期殖民征服和掠奪v新航路開辟和新大陸發(fā)現(xiàn)后,處在原始積累時期的新興資產階級、沒落貴族和商人,在各國王朝的支持下紛紛涌向亞洲、非洲和美洲,進行殖民征服和掠奪。葡萄牙和西班牙先于其它歐洲國家進行征服和掠奪的,兩國把他們最先到達的地方都宣布為本國屬地,結果為爭奪屬地兩國發(fā)生了爭執(zhí),羅馬教皇亞歷山大六世于是出面調停,雙

21、方于1494年6月簽訂條約,在佛得角群島以西2220公里處,從北極到南極劃出一條分界線,稱為“教皇子午線”,條約規(guī)定該線以西所發(fā)現(xiàn)的非基督教國土歸西班牙所有,以東屬葡萄牙。 v當麥哲倫航行抵達摩鹿加群島后,對該島歸屬問題發(fā)生矛盾。1529年,雙方在薩拉哥撒再訂條約,在摩鹿加群島以東17度的地方,劃出另一條分界線。根據(jù)這兩次協(xié)議,西班牙幾乎獨占了美洲,葡萄牙則將亞洲和非洲置于自己的勢力范圍之下,這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殖民地瓜分。v哥倫布到達美洲之后不久,西班牙人就開始侵占美洲大陸。在十六世紀頭十年,首先占領了加勒比海和西印度群島,在海地島的圣多明各和牙買加、古巴、波多黎各等島嶼建立了殖民據(jù)點,然后

22、進一步侵占廣大的中南美洲。到十六世紀中葉,除葡屬巴西外,北起墨西哥,南至阿根廷南端合恩角,整個中南美洲大陸基本上被西班牙人征服,西班牙殖民者的侵略活動十分卑鄙殘忍,其中對墨西哥和秘魯?shù)恼鞣顬榈湫?。(科泰斯、皮薩羅的征服活動)v西班牙人征服中南美洲以后,在那里設立殖民政府,派駐總督,實行直接統(tǒng)治,隨后西班牙人大批移民。到1574年總數(shù)就達15萬,西班牙貴族、僧侶、商人和其他冒險家在那里霸占土地,成了大地產的主人。原來土地上的主人則淪為農奴或奴隸,殖民者在種植園和金銀礦中推行奴隸制度,殘酷壓榨和剝削印第安人,造成印第安人口銳減,例如:1503年西班牙入侵牙買加時,島上居民約30萬,1548年時則

23、幾乎絕跡。到十六世紀中葉(1541年),據(jù)估計西班牙殖民地上的印第安人被消滅了1500萬人。v由于印第安人大批被虐殺,美洲勞動力嚴重不足,為解決這個問題,從十六世紀起,殖民者開始從非洲販斥黑人,運往美洲為奴。十六世紀內,從非洲運往美洲的黑奴約90萬,十七世紀約275萬,十八世紀約700萬,至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被販運到美洲的黑人共達1500萬,加上獵奴和販運中死亡的人數(shù),非洲損失人口約6000萬至一億,由于奴隸貿易獲利豐厚,因此西歐各國殖民者展開了激烈競爭。十六世紀,西班牙、葡萄牙壟斷了這項貿易,后來荷蘭一度奪得壟斷權,但不久它的地位又為英、法所取代。v美洲大陸淪為殖民地后,西班牙每年有兩支船隊

24、,在春夏兩季開往美洲,滿載黃金、白銀等,由軍艦護航回國。十六世紀五六十年代每年從美洲流入西班牙的黃金有5500公斤,白銀24萬6千公斤。十六世紀末,世界貴金屬開采量中將近83%歸西班牙所有,葡萄牙是一個經(jīng)濟落后的小國,而它侵略的對象卻是文化發(fā)達人口稠密的東方大國。因此它很難直接占領如此廣闊的領土,不得不采取建立軍事?lián)c,控制海運,保護商站,以壟斷東方貿易的政策,它不但在公海上搶劫其它國家的船只,還經(jīng)常劫掠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南海群島沿岸居民。十六世紀他們從非洲搶走了27萬6千公斤黃金,掠奪了大批象牙和奴隸,每年都有大批物品被運回里斯本,然后以壟斷價格賣給歐洲商人,獲得驚人利潤。v繼西、葡之后從事

25、殖民侵略的是荷蘭、英、法,由于他們國內資本主義發(fā)展較早,工業(yè)發(fā)達,國勢發(fā)達,可用商品和大炮打開西、葡殖民帝國的大門,所以逐漸在亞、非、美各地排除了西、葡勢力,荷蘭人對殖民地的經(jīng)營主要通過貿易公司。1602年,成立東印度公司,以印尼為主要活動區(qū)。1621年又成立西印度公司,壟斷美洲和西非貿易,他們對殖民地的掠奪手段和西、葡一樣野蠻、殘酷、英國的殖民活動開始于十六世紀晚期,主要是一些工場主和商人集資組織貿易公司,從事固定地區(qū)的貿易和殖民擴張。 v從1613年開始,英國以印度為主要殖民侵略對象,不斷滲透其勢力,但與葡萄牙勢力發(fā)生抵觸。于是英采取結好印度王公共同對付葡人的策略,排擠了葡人,并繼承了他們

26、的權益。隨后英國插手印王公間的內爭,借機擴充勢力。但十七世紀末以前,英殖民者只能采取蠶食政策擴大力量,因為莫臥兒帝國對于英國東印度公司具有一定制止力量。v4、新航路開辟的社會后果、新航路開辟的社會后果v新航路的開辟和美洲大陸的發(fā)現(xiàn),對西歐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產生了深刻影響。它的直接后果,首先是殖民制度的建立,新興的歐洲資產階級抱著發(fā)財?shù)挠?,紛紛到亞、非、美洲進行殖民,瘋狂掠奪資源,侵占土地,建立血腥的殖民統(tǒng)治,用征服、奴役以至消滅殖民地人民的辦法積累資金,他們奪得的財寶,紛紛流入宗主國,并在那里轉化為資本,西歐資產階級利用這些資本擴大工場手工業(yè),發(fā)展資本主義生產,但對殖民地來說,殖民統(tǒng)治的建立,使

27、殖民地各國失去了自己的獨立和發(fā)展,大大滯緩了該地區(qū)的社會進步。v新航路的開辟在歐洲還引起了兩場革命。商業(yè)革命。新航路的開辟,加強了西歐與世界各地區(qū)各民族間的聯(lián)系,貿易范圍空前擴大,世界市場開始形成,商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而原來封建行會手工業(yè)生產已大大不能滿足世界市場的需要,因而市場的擴大,刺激了正在萌芽中的工場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同時,由于商路和貿易中心從地中海轉移到了大西洋沿岸,使意大利的商業(yè)城市逐漸喪失了獨占東方貿易的地位,日趨衰落,而大西洋沿岸的城市和國家,地位卻越來越重要,如荷蘭、英國,因處于有利位置而在世界貿易中占有較大份額。十六世紀二十至七十年代尼德蘭的安特衛(wèi)普是世界貿易中心、金融中心和

28、商品集散地,十七世紀之后安特衛(wèi)普的地位才逐漸被阿姆斯特丹和倫敦所取代。 v價格革命。由于西班牙等國從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銀,西歐貴金屬突然增多,僅在十六世紀之內,歐洲黃金數(shù)量從約55萬公斤增加到119.2萬公斤,增加一倍多,白銀從700萬公斤增加到2140萬公斤,增加達兩倍多,而這些金銀是用殖民地人民廉價勞動力開采的,成本極低,因而引起金銀貶值,物價上漲,導致西歐各國城鄉(xiāng)雇傭工人實際工資的下降,生活更加困苦,而新興資產階級及按照資本主義方式經(jīng)營農牧場的新貴族和上層富裕農民卻從谷物上漲中獲得好處,所以“價格革命”也是資本積累的因素之一,它一方面沉重打擊了封建土地所有者,另一方面加深了對勞動階級的剝削

29、,加強了資產階級的地位。v第二節(jié)第二節(jié) 封建制度解體時期封建制度解體時期的英國和法國的英國和法國v一、英國一、英國v英國在十六世紀有人口400萬,80%住在農村,仍然是封建農業(yè)國。全國有26個大城市(幾萬人)和1700多個小城鎮(zhèn),倫敦當時也僅有10萬居民。十六世紀英國的經(jīng)濟結構和階級關系都發(fā)生了深刻變化,處在由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時期。v1、手工工場的產生和發(fā)展、手工工場的產生和發(fā)展v十六世紀以來,英國工業(yè)部門發(fā)展最快的是毛紡織業(yè),經(jīng)過半個世紀左右,英國的呢絨就在歐洲市場上逐漸占據(jù)首位,所以英國人把毛紡織業(yè)稱為“民族工業(yè)”。十五世紀以前,英國是一個羊毛輸出國,它生產的大宗羊毛,在國內只能制

30、造少量粗呢,大部分輸往佛蘭德爾,而佛蘭德爾的毛紡織業(yè)如無英國的羊毛則無法維持生產。英國毛紡織手工工場發(fā)展起來后,羊毛出口銳減,呢絨出口激增,15641565年,呢絨和毛織品出口占英國總輸出的81.6%。v早在十四世紀,英國毛紡織業(yè)就已出現(xiàn)資本主義生產萌芽,到十五世紀中葉就已出現(xiàn)了分散的手工工場,它們最初見于農村,不受城市行會的限制,而農村中成千上萬的家庭手工業(yè)者則受制于商業(yè)資本家,商人購買羊毛、工具、織機等生產資料,交給一些梳毛工、紡毛工和織工進行加工,產品歸商人所有,生產者只領得一定的加工費,這種加工費實際上就是工資,這樣人們的生產關系就發(fā)生了性質上的變化,商人變成了產業(yè)資本家,家庭手工業(yè)者

31、變成了雇傭工人。后來,資本家為了便于經(jīng)營管理和生產監(jiān)督,逐漸把分散的手工業(yè)者集中在互相毗鄰的廠房里,這就成為集中的手工工場。v2、圈地運動、圈地運動v在十五世紀最后三十年和十六世紀最初數(shù)十年間,英國農村掀起了一場圈地的高潮,這主要是因為佛蘭德爾和后來英國國內毛紡織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對羊毛需求量大為增加,羊毛價格不斷上漲而引起的。當時養(yǎng)羊業(yè)的收益超過農業(yè)一倍以上,于是新貴族紛紛把耕地變成牧羊場,他們利用暴力、退佃等辦法,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用柵欄、溝渠或籬笆把大片土地圍起來做牧場,或者自己經(jīng)營,或者出租給大牧場主,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圈地運動。v圈地運動首先從與市場聯(lián)系緊密的南部農村開始,地主最初從圈

32、占森林、牧場、荒地、沼澤等公有地下手,然后擴及小農的租地。到十六世紀三十年代,英國的宗教改革和隨之而來的對教產的沒收、拍賣,把圈地運動推向了高潮,加速了剝奪農民土地的過程。十六世紀后半期,由于工商業(yè)的發(fā)展,非農業(yè)人口不斷增加,城鎮(zhèn)和工礦企業(yè)對糧食、肉類等農副產品的需求量大大增長,這刺激了大農場的發(fā)展,那些農場主為了集中經(jīng)營,把農民從土地上趕走,把大片土地圈起來作為資本主義農場,從事資本主義經(jīng)營。v農民失去了土地后,流離失所,充塞城鄉(xiāng),給英國社會造成嚴重威脅,于是都鐸王朝頒布不少限制圈地的法令,但全都沒有執(zhí)行,政府對違反法令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從來沒有繩之以法,相反,從十六世紀三十年代起,政府卻頒

33、布一系列迫害失地農民、禁止流浪的法令,如1530年規(guī)定,凡身強力壯的流浪乞食者,一律逮捕,鞭打至流血為止,強令發(fā)誓志愿勞動,然后遣送回籍; 1547年的立法規(guī)定,凡流浪者在一個月內找不到工作,一經(jīng)告發(fā),就判處為告發(fā)者的奴隸,主人可以任意轉賣、出讓,逃亡過三次的奴隸要按叛逆罪處死。亨利七世時代被處死的失地農民有72000人,伊麗莎白統(tǒng)治時,每年有三、四百人被送上絞刑臺,所以馬克思把這些法令稱為“懲治流浪者的血腥立法”。 v3、都鐸王朝的專制統(tǒng)治和宗教改革、都鐸王朝的專制統(tǒng)治和宗教改革v都鐸王朝時期(14851603年),竭力打擊和削弱大貴族勢力,實行專制統(tǒng)治。亨利七世(14851509年)即位之

34、初,國內局勢不穩(wěn),各地不服從王朝統(tǒng)治的情形極為普遍,于是,亨利七世采取斷然措施,禁止封建貴族蓄養(yǎng)家兵,解散其家臣,摧毀他們的堡壘,同時在中央加強統(tǒng)治機構,嚴加懲處膽敢反叛的大貴族。亨利七世利用“星室法庭”對付反叛分子。v后來又設立樞密院,它在國王操縱下有權制定法令,掌握最高司法權,主持“星室法庭”,國王多從新貴族和資產階級中選擇出身低微、受到高等教育、攻讀過法律、熟悉外交和內政事務的人中任命樞密官;地方各郡歸治安法官管理,治安法官由樞密院在地方鄉(xiāng)紳中選任,執(zhí)行樞密院規(guī)定的政策,審理司法案件,逮捕和審判犯人,鎮(zhèn)壓叛亂和騷動,都鐸王朝通過地方法官來實行對地方的統(tǒng)治。v都鐸王朝一貫執(zhí)行重商主義政策,

35、保護工商業(yè),獎勵航海事業(yè),因而得到手工工場主、大商人和銀行家等資產階級的支持,他們與國王勾結起來,在國會中經(jīng)常通過有利于王權和新貴族及資產階級的法案,國會實際上是國王的御用工具。v英國的宗教改革與歐洲其它國家不同,是自上而下推行的,國王常利用宗教改革打擊教皇勢力,加強王權。羅馬教會占有英國1/3左右的土地,每年有大量財富流向教廷,這加深了國王與教廷的矛盾。新貴族和資產階級也垂涎于教會的財富,因而出現(xiàn)了在宗教改革外衣的掩護下大規(guī)模劫奪教會財產的行動。英國宗教改革的直接導因,是教皇遲遲不批準亨利八世與其皇后(西班牙公主)的離婚,于是1533年,亨利八世與教皇決裂,他下令禁止英國教會向羅馬教廷繳納歲

36、貢。 v1534年,國會通過“至尊法案”,宣布國王為英國教會最高首腦,擁有任命教職和決定教義的權力,宗教法庭改為國王法庭,由國王審判教徒,鎮(zhèn)壓異端;國會法令規(guī)定,未經(jīng)國王同意,教會無權召集宗教會議,不得制訂新的教規(guī),現(xiàn)行教規(guī)必須由國王指定的“三十二人委員會”審查通過,凡與國家法令抵觸的條文一概廢除。改革后的宗教稱為“安立甘教”(國教),它與天主教和新教有些不同:教會最高首腦是國王而不是教皇,教會成為國家機構的一部分,按照行政區(qū)劃劃分教區(qū),用英語做禮拜;在教義方面,它兼有天主教的教會拯救靈魂之說與新教的信仰得救之說 。v英國宗教改革的過程,也是王室、貴族、資產階級劫奪教產的過程,國王下令封閉寺院

37、,沒收其土地和全部財產,分贈給朝臣、貴族、官吏和商人,創(chuàng)造了一批堅決支持英國國教的社會階層,16361639年四年間,全國就封閉了500多所寺院。但改革也經(jīng)歷了曲折,女王瑪麗統(tǒng)治時期(15531558年),天主教勢力一度復辟,女王對新教徒也進行殘酷迫害,因此而獲得“血腥的瑪麗”稱號。1554年,瑪麗與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結婚,卷入西班牙對法戰(zhàn)爭,使得英國失掉了加萊港。伊麗莎白統(tǒng)治時期(15581603年),亨利八世的宗教法案才重新恢復。v4、英西戰(zhàn)爭、英西戰(zhàn)爭v十六世紀,西班牙是當時的殖民強國。1580年,它又兼并了葡萄牙,更不可一世,其領土遍及全球,號稱“日不沒”國。它依靠強大的艦隊,壟斷國際

38、貿易,稱霸世界。十六世紀后期,英國海外貿易發(fā)展很快,這必然與西班牙發(fā)生沖突,英國視西班牙為其對外發(fā)展的主要障礙,因而矛盾日益尖銳。v英國海軍力量當時還較薄弱,不敢與西班牙正面沖突,于是英國貴族、商人專門進行海盜和走私活動,擾亂西班牙航線,劫攔西班牙運載金銀的船只、豪金斯、德雷克等人就是這些海盜中的頭子。十六世紀七十至八十年代,英西斗爭更尖銳,英國支持法國新教徒反對西班牙政策的工具無主教會。支持尼德蘭反西班牙的革命,西班牙則幫助愛爾蘭的天主教徒反對英國統(tǒng)治,扶持英國天主教和封建殘余勢力組織顛覆活動。 v1587年,英國揭發(fā)了西班牙操縱的謀殺伊麗莎白的大陰謀案,瑪利斯圖亞特也參與其事,伊麗沙白于是

39、自決了這位被囚禁二十年的前蘇格蘭女王。而英西之間的武裝沖突也勢不可免。1588年7月,西班牙出動其“無敵艦隊”向英國發(fā)動進攻,雙方在英倫海峽決戰(zhàn),經(jīng)過兩周激戰(zhàn),西班牙艦隊損失慘重,幾乎全軍覆沒,西班牙從此一蹶不振,而英國開始樹立了海上霸權。無敵艦隊的覆滅v5、資產階級反專治斗爭的開始、資產階級反專治斗爭的開始v都鐸王朝初期,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羽翼未豐,仍需王權的保護。隨著工商業(yè)的發(fā)展和資產階級勢力的壯大,專制制度就越來越成為資本主義發(fā)展的障礙,雙方矛盾于是十分突出。在伊麗莎白統(tǒng)治晚期,國會里的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反對國王出售各種商品的專賣權。1597年國會提出抗議,但無效果。1601年國會再度對專賣

40、權制度進行猛烈抨擊,并得到倫敦人民群眾的支持,女王無奈,許諾停止出售專賣權,這是資產階級反專制斗爭的開端。v資產階級對伊麗莎白的宗教政策也不滿意,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要求建立廉儉教會,清除國教中天主教的殘余,并擺脫王權而獨立,他們這種宗教主張被稱為“清教徒”,清教徒分兩派,一是長老會派,要求英國建立象卡爾文教那樣的長老會制,這代表大資產階級和新貴族利益的溫和派。另一派是獨立派,他們要求建立獨立的信徒自治團體,不受國王、教會控制,這是一個代表中小資產階級和中小貴族利益的激進派,伊麗莎白極端仇視清教徒,殘酷迫害他們,但清教徒勢力不斷擴大,到斯圖亞特王朝時期,政治斗爭與宗教斗爭結合在一起。 v二、法國二

41、、法國v十六世紀的法國約有人口1500萬,是歐洲大國,巴黎有居民30萬,為歐洲最大城市,但法國仍然是一個封建農業(yè)國。90%以上的居民從事農業(yè),十五世紀末時,法蘭西開始成為統(tǒng)一的民族國家,清除了中世紀的封建割據(jù)狀態(tài),促進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開始出現(xiàn)資本主義生產的萌芽,從而帶來階級結構的新變化。v1、經(jīng)濟的發(fā)展、經(jīng)濟的發(fā)展v十六、十七世紀的法國,封建經(jīng)濟仍占統(tǒng)治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仍是法國社會的經(jīng)濟基礎。但是,十六世紀前期法國農業(yè)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特點是農民階級保持了自己經(jīng)濟的獨立性。法國農奴早在十二世紀就開始人身解放,到十五世紀末已成為在封建法權掩蓋下的小租佃者,他們享有相當程度的人身自由。但他們還不

42、是土地所有者,尚未獲得徹底解放,農民租種土地的形式也多種多樣,絕大多數(shù)是世襲,但須繳納世襲地租,農民對租種的土地有廣泛的支配權,甚至無須領主事先同意就可出賣份地,只是購買者必須繳納的封建賦稅,法國農民的這種處境在歐洲很獨特。v十二世紀以來,勞役租轉變?yōu)閷嵨锎圩?,十四世紀以后,隨著商品貨幣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封建主圖把實物地租轉變?yōu)樨泿诺刈猓@樣就使農民的產品直接投入市場,廣大農民為適應市場需要,不斷擴大生產以提高產量,這需要大量投資。另外,隨著中央集權國家的建立,出現(xiàn)一支龐大的官僚機構和常備軍,使農民國稅負擔不斷增加。如果農民沒有相當大的貨幣來源就難以維持正常的生活和生產,于是多數(shù)貧苦農民為解一時之

43、需不得不向高利貸者伸手。高利貸的滲入農村,不僅盤剝廣大農民,而且也侵蝕封建主占有土地的基礎。v城市市民和官僚貴族手中的大量貨幣資本,乘封建主急需金錢之機,便購買他們的土地和征收地租的權利。他們購得土地,然后以定期租佃的形式交給農民耕種,按對分制原則分配產品,這種對分制實際上是由封建土地所有制向資本主義租佃制過渡的一種形式。商人高利貸者以土地作抵押向農民提供貸款,其利息往往轉化為固定地租,像世襲地租一樣被攤派到農民的土地上,世代繳納,永無止境,故稱為“租上租”。所不同的是,世襲地租是交給封建主的,租上租則付給高利貸者。v十六世紀前期,法國農村資本原始積累的過程已經(jīng)開始,不過它與英國的方式不同,而

44、是采取了國債制度和包稅制度的形式。由于十六世紀“價格革命”的發(fā)展使征收固定地租的封建貴族損失慘重,封建國家為了補償貴族的損失,便大量增加國稅。而新興資產階級和商人高利貸者采取包征間接稅的辦法實行斂財,他們把國家預備征收的稅款事先墊付,從而獲得向居民直接征稅的權利,包稅人在征稅中大肆搜利,獲得了巨額利潤。從1522年開始,法國政府發(fā)放有息公債劵,資產階級于是購買公債,把錢貸給國家,依靠高利貸獲取高額利潤。貨幣大量集中在少數(shù)大商人和包稅人之手,這就為法國資本主義關系的產生創(chuàng)造了前提。v新航路開辟后,隨著商業(yè)中心的轉移,法國的海岸的城市和港口(如波爾多、拉羅舍爾、南特等)逐漸繁榮起來,成為東西方貿易

45、和新舊大陸貿易的中心,在這種形勢下,法國西南部朗該多克地區(qū)的紡織業(yè)中最早出現(xiàn)了一批分散和混合的手工工場,商業(yè)和信貸資本家一開始就在流通流域采取包購包銷辦法干預生產,后來直接插手生產領域,使城鄉(xiāng)小生產者處于依附地位,形成萌芽狀態(tài)的分散的手工工場。v法國君主專制政府實行保護民族工商業(yè)的政策,為了保證城鎮(zhèn)居民商品糧和原料的供應,對糧食出口實行禁制關稅政策,對工業(yè)品進口則實行保護關稅政策,這樣一來就提高了法國商品在國外市場上的競爭力。從1489年至1515年法國政府頒布許多法令,批準恢復和重新開設定期市集和地方市集命令地方各級封建主,禁止在商路上和河流中設置關卡,保證水陸交通自由,統(tǒng)一征收道路稅和市場

46、稅,規(guī)定“王尺”為統(tǒng)一的長度標準。1544年又建立里昂銀行,統(tǒng)一了幣制,這些措施對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十分有利。v2、法國專制制度的加強、法國專制制度的加強v十六、十七世紀法國社會經(jīng)濟發(fā)生的變化,迫使統(tǒng)治階級尋找新的統(tǒng)治方式,在城市資產階級和中小地方貴族的支持下,法國開始了君主專制制。君主專制制最早始于路易十一時期(14611483年),在其以后的三代君主(查理八世、路易十二和法蘭西斯一世)時期才正式確立。在這期間(70年),三級會議停止召開,國王憑自己軍隊的實力任意征稅,國務會議掌握行政管理大權,一切重大決策都由國王及其少數(shù)近臣決定,只有巴黎高等法院才有進諫的權力,以及國王年幼時指定攝政王的權力。v

47、由于國王宮廷豢養(yǎng)大批官僚、貴族,供養(yǎng)龐大的常備軍,因而需要巨大的財富,然而法國國庫經(jīng)??仗?。專制政府財政的來源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對內掠奪,增加捐稅,二是對外掠奪,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主要辦法是壓榨農民、征收國稅,法國國稅在十五世紀末大約為300萬里佛爾,到十六世紀中葉增加到900萬里佛爾,由此可見專制政府對國內人民剝削的沉重。v3、宗教改革和雨格諾戰(zhàn)爭、宗教改革和雨格諾戰(zhàn)爭v十六世紀法國的統(tǒng)一和王權的強大,限制了羅馬教廷對法國教會的過分貪求。1348年,法王查理七世的國務詔書,規(guī)定宗教會議的權力高于教皇權,主教和修道院長由教士選出。1576年,法蘭西斯一世與教皇簽訂“波倫亞協(xié)定”,規(guī)定法國高級教職

48、由國王任命,教皇批準。這些使得教會成為國家機構的一部分。v十六世紀二十年代,路德派宗教改革思想開始在法國傳播,而法國宗教改革家卡爾文由于在國內受迫害逃亡瑞士,以日內瓦為中心建立宗教改革的新派別卡爾文教派。四十年代,其改革思想開始在法國傳播。但新教徒受到亨利二世設立的“火焰法庭”的瘋狂迫害。v隨著宗教改革的深入和發(fā)展,法國逐漸形成兩個派別,一個是反封建的宗教改革派,有依附農民和城市市民,另一個是反對君主專制的封建反對派,其核心是中央和地方的封建貴族寡頭。這一派又因其信仰不同而分為兩個集團。一個是并入王室領地較晚的法國南部地區(qū)集團。由于國王從北部、中部諸省貴族中選拔國家官吏,因而引起南部貴族不滿。

49、他們信仰反正統(tǒng)教的卡爾文教派,這一集團的信徒稱為“雨格諾教徒”,其首領是波旁的安蒂昂、康迪親王、那瓦爾的亨利及海軍將領科里尼。 v另一個是法國北、中部諸省的集團,他們接近國王,處于國王嚴密控制之下,獨立其首領是軍隊統(tǒng)帥弗朗索瓦介斯公爵和樞機主教查理介斯,由于這兩個封建貴族集團有深刻的利害沖突,使得法國貴族間的內戰(zhàn)始終處于一觸即發(fā)之勢。v1559年亨利二世去世,法蘭西斯二世即位一年即死去。十五歲的查理九世取得王位,于是宮廷貴族各集團為爭奪國王監(jiān)護人頭銜進行激烈斗爭。1560年以安蒂昂波旁為首的一派。打算召開三級會議,解除介斯家族的職務,以保障波旁黨利益,不料陰謀敗露,安蒂昂、康迪以叛亂首犯被判死

50、刑,只因法蘭西斯二世1560年12月突然死去才幸免于死。v1562年3月,弗朗索瓦介斯率軍隊通過瓦西鎮(zhèn),忽然聽到雨格諾教徒在谷倉內作禮拜唱贊美詩,介斯下令襲擊手無寸鐵的雨格諸教徒,當場殺死23人,傷100余人,瓦西鎮(zhèn)慘案成為法國內戰(zhàn)爆發(fā)的信號。(表面上為宗教戰(zhàn)爭)此后內戰(zhàn)持續(xù)30多年,史稱“雨格諾戰(zhàn)爭”(15621594年),分三個階段:v(1)由瓦西鎮(zhèn)慘案到圣巴托羅繆之夜)由瓦西鎮(zhèn)慘案到圣巴托羅繆之夜(15621572年),年),這階段的特點是:兩個封建主集團為把持國王奪取國家政權而斗爭。在雙方交戰(zhàn)軍隊中,有相當部分的外國雇傭軍,法國內戰(zhàn)由于外國干涉而更復雜化,英、德新教諸侯都支持雨格諾教徒

51、,而西班牙腓力二世則支持介斯派。雙方互有勝負,于1570年8月8日簽訂圣熱曼“和解敕令”,準許新教徒可在全國范圍內作禮拜,可擔任國家官職,并留下四個要塞由他們控制。這是雨格諾教徒取得的最大勝利。v(2)由圣巴托羅繆之夜到天主教聯(lián)盟的成立)由圣巴托羅繆之夜到天主教聯(lián)盟的成立(15721576年),年),1572年8月18日,是那瓦爾王亨利與國王之妹馬格麗塔結婚之日,新教徒領導人齊集巴黎準備參加婚禮。太后喀德琳則認為這國對抗介斯家族的手段,于是和其親信們密謀消滅雨格諸教徒。事先在他們的住處畫上白十字標記。8月24日,圣巴托羅繆節(jié),這天凌晨兩點到四點,按統(tǒng)一信號對雨格諾教徒進行大屠殺。到24日中午,

52、巴黎被殺的兩千多人,其中包括科里尼。此后雙方又發(fā)生了兩次戰(zhàn)斗,最終國王不得不準予新教徒在一切地方(除巴黎和王宮地區(qū)外)有信教自由,除以前要塞外,另加8個要塞。 圣巴托羅謬之夜v(3)由天主教聯(lián)盟的建立到亨利四世進入巴黎)由天主教聯(lián)盟的建立到亨利四世進入巴黎(15761594年),年),這階段斗爭的結果是瓦洛亞王朝滅亡,波旁王朝正式建立。1574年9月查理九世去世,其弟亨利三繼位。他宣布死后王位由他的近親那瓦爾王亨利繼承(法西南部,見135圖),這對介斯黨是一打擊。他們也走上建立獨立組織的道路。1576年成立天主教聯(lián)盟,由亨利介斯領導,宣布一切天主教徒必須服從聯(lián)盟,企圖以此奪取王位。但亨利三世利

53、用聯(lián)盟內部矛盾,依靠城市和普通貴族的支持,宣布自己為天主教聯(lián)盟首領,并把它改名為“”。1585年那瓦爾的亨利正式成為王位繼承人,介斯黨看到大勢已去,于是建立了“巴黎聯(lián)盟”,積極策劃推翻國王。 v1585年5月,國王逃出巴黎,12月派人刺殺了亨利介斯,這件事使巴黎反國王的運動十分高漲,那瓦爾的亨利率大軍從南方逼近巴黎,國王也于1589年4月聯(lián)合他共同向巴黎推進,然而8月1日一名多米尼加派修士扎克克勒芒潛入軍營刺殺了國王,于是亨利波旁即位,但他信仰雨格諾教,天主教徒和巴黎貴族不愿承認他,繼續(xù)和他作戰(zhàn),亨利四世于是決心改奉天主教。1593年7月23日他重新皈依天主教,得以于1594年3月進入首都成為

54、全國公認的國王。 v為平息雨格諾教徒的憤怒和結束長期內戰(zhàn),亨利四世于1598年4月13日頒布了南特敕令,宣布天主教為法國國教,恢復天主教的禮拜,沒收的土地的財產歸還天主教僧侶,而雨格諾教也獲得信仰與崇拜自由,有權召集自己的宗教會議和擔任國家官職,并為他們保留了100多個要塞作為履行敕令的擔保。南特敕令實質上是交戰(zhàn)雙方的和約,它標志著法國內戰(zhàn)的最后結束。由于它承認了新教的信仰自由,所以也是西歐第一個對異教寬容的范例。v4、亨利四世與黎塞留的統(tǒng)治、亨利四世與黎塞留的統(tǒng)治v長期的雨格諾戰(zhàn)爭給法國帶來巨大災難,農民群眾深受其害,不斷反抗貴族。為緩和農民反抗情緒,亨利四世采取了一些對農民讓步的政策,廢除

55、了過去幾年農民積欠的稅額,甚至部分地區(qū)降低稅額,并嚴禁稅吏奪取農民的耕畜和農具以抵償欠稅,此外他還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恢復和發(fā)展農業(yè),如規(guī)定糧食可自由運輸,獎勵推廣新農作物等。v亨利四世對工商業(yè)也實行獎勵和保護政策,他注意發(fā)展手工工場,并實行保護關稅政策,禁止法國原料出口以滿足本國需要,扶植本國的新興工業(yè)。亨利四世實行強硬的對外政策,他認為法國的主要敵人是西班牙和德國的哈布斯堡王朝,因此他極力聯(lián)絡英、荷蘭及瑞士、北歐等新教國家,準備在歐洲建立一個強大的新教聯(lián)盟,來對抗天主教的支柱西班牙和奧地利,這個計劃為國內天主教徒不滿,1610年5月當他準備出發(fā)到前線時,被耶穌會派遣的兇手刺殺,路易十三即位。v

56、16241642年,樞機主教黎塞留擔任路易十三的首相,大權獨攬,國王凡事都依靠首相。黎塞留善于把國王的利害和自己的利害結合起來,在政治方面為鞏固專制制度做了很多工作,他本人雖是僧侶貴族,但他把國家利益置于教會利益之上,強迫教會付出大量捐稅,嚴厲對待耶穌會士的反抗活動,他還促使國王下令拆除所有封建主的堡壘,禁止貴族間的決斗,并嚴酷懲罰宮廷貴族和反對派的陰謀活動,。1621年,雨格諾派代表在拉羅舍爾集會,決定以洛盎公爵為首發(fā)動暴動,1627年黎塞留親自率軍圍攻。1628年10月攻克拉羅舍爾,其它地區(qū)的雨格諾教徒也遭失敗。國王于1629年頒布“恩典敕令”,仍允許雨格諾派的信仰自由,但剝奪他們的政治特

57、權與軍事力量。v為鞏固中央集權制,黎塞留對國家行政結構也實行了改革,他在各省派遣一個主計官,直接向國務會議負責,監(jiān)督地方行政、財政、司法等,這個職位不能買賣、轉讓和世襲,隨時由中央政府任免,其實際地位在總督之上,因此地方實權完全轉到國王官吏之手。在中央機構中,國務會議雖是最高行政機關,但實際徒有虛名,一切實權完全集中在首相和他手下的主管部門手中。v在對外政策上,黎塞留繼承了亨利四世的現(xiàn)實主義政策,他的目的是保持歐洲的“政治均勢”以削弱哈布斯堡王朝,他執(zhí)政期間,法國常備軍達15萬人,并策劃法國參加了三十年戰(zhàn)爭,在戰(zhàn)爭中他利用各種方法來阻止哈布斯堡王朝的強大。v1642年黎塞留死去,第二年路易十三

58、也死去,由于路易十四年幼,王權再度動搖,但法國專制制度在黎塞留奠定的基礎上仍達到了全盛時期。v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 中古西歐文化與文藝復興中古西歐文化與文藝復興v一、五至十五世紀的西歐文化一、五至十五世紀的西歐文化v1、教會對教育文化的壟斷、教會對教育文化的壟斷v中古時期,西歐在政治上處于分散狀態(tài),因此,基督教以羅馬教皇為中心結成國際性組織,利用教會在社會上至高無上的地位,不但在政治上對西歐各國取得控制,而且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取得了支配地位,使哲學、科學、文學都成為為神學服務的附庸。教會向人們宣揚蒙昧主義,實行愚民政策,把凡與信仰無關的知識都視為“異端”而橫加摧殘。 v基督教主要宣揚來世主義、禁欲主義和蒙

59、昧主義,鼓吹人的命運是由上帝安排的,人的始祖因為違背上帝的誡令而犯了罪,因而其后裔即整個人類都有與生俱來的原罪,人只有熱愛上帝,祈禱、懺悔和依靠教會才能得救,只有棄絕現(xiàn)實的物質享受,克制欲念,才有可能達到來世的永生。此外,教會強制推行“啟示高于理想”、“知識服從信仰”、“哲學服從神學”等原則,把古代和當代的一切唯物主義觀點、探索自然的知識和各種進步思想都看成反基督的神學“異端”和“異教”,對持有這種思想的人橫加迫害。 v2、經(jīng)院哲學、經(jīng)院哲學v經(jīng)院哲學是西歐封建社會中的統(tǒng)治思想和官方哲學,它淵源于二世紀后期形成的教父哲學。教父哲學就是教會神甫們制定的基督教信條,以及對這些教條的哲學解釋。八至十

60、世紀,在反教會的異端思想日益流行之下,為維護宗教權威,教父哲學逐漸發(fā)展為經(jīng)院哲學。經(jīng)院哲學與教父哲學相比使神學更加思辯化,它把基督教的“真理”作為思維的起點和原則,孤立地、片面地以形式邏輯作為論證神學的依據(jù),他撇開事實和經(jīng)驗,只從既定的教條中演繹出空洞的結論,經(jīng)院哲學的研究只允許在基督教義的范圍內自由思維,運用才智,為信仰尋找合理的依據(jù),反對離開教義,依靠理性和實踐去認識和研究現(xiàn)實,探索自然, v完成經(jīng)院哲學體系的是意大利托馬斯阿奎那斯(12251274年),他被稱為“神學之王”,著有神學大全,是經(jīng)院哲學的一部百科全書。他認為,如果知識不以論證上帝為目的,則任何知識都是罪惡。他創(chuàng)立的“宇宙秩序

61、論”認為,整個宇宙秩序是上帝按等級體系進行安排的,按等級階梯,由無生命界上升到植物界、動物界,再上升到人、圣徒、天使,至高無上的是上帝,在宇宙等級中,下級從屬于上級,上級統(tǒng)御下級,層層統(tǒng)御,層層歸屬,最后統(tǒng)屬于上帝。他也從宇宙秩序論中推演出人們中間因聰明才智的差異而形成等級體系,杰出者治人,愚昧者治于人,但他反對人們改變上帝的安排去提高自己的等級,認為這是犯罪。v3、城市學校的興起、城市學校的興起v中古時期的教育是為教會服務的,學校辦在修道院里,教士具有受教育的特權,所學課程稱為七藝(文法、修辭、邏輯、算術、幾何、天文、音樂)查理大帝時為培養(yǎng)帝國管理人才,使提倡文化教育,舉辦宮廷學校,世俗貴族

62、從此讀書寫字。十一、十二世紀十字軍東侵時期興起了騎士教育制度,教育內容有宗教、道德、禮節(jié)和“武士七藝”(騎馬、游泳、投槍、擊劍、行獵、下棋、呤詩)貴族領主把年滿7歲的兒子送往高一級領主家庭接受教育,21歲成年時舉行典禮,授予騎士稱號。v十一世紀以后,由于城市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新興市民階級需要文化知識,因此世俗的城市學校和大學應運而生。十一世紀,首先在意大利建立了波倫亞法律學校,以后西歐各地紛紛建立大學,先后建立了巴黎大學(十二世紀后期)、牛津大學(1168年)、劍橋大學(1209年)等。1500年,全歐有65所大學,學習和研究科目有法學、醫(yī)學、文藝等。教師已有世俗學者。教會非常嫉妒城市學校的發(fā)展,

63、竭力爭奪大學的領導權,迫害一些具有自由思想的教師。v二、文藝復興二、文藝復興v1、文藝復興運動的歷史背景、文藝復興運動的歷史背景v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新文化革命運動。當十四、十五世紀西歐封建社會內部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萌芽后,新興的資產階級為了發(fā)展生產需要科學文化知識,而新文化的發(fā)展必須突破教會的束縛,因此社會上興起了復興希臘羅馬文化的運動,資產階級學者廣泛搜集古代希臘羅馬的哲學、文學、藝術作品和歷史文物,重新研究已被埋沒了千年之久的古典文化。 v君士坦丁堡陷落后,許多拜占廷學者逃到意大利并在那里講學,因而意大利迅速形成研究古典文化的高潮。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研究古典文化在于古為今用,從古典文化

64、中吸取養(yǎng)料,以創(chuàng)造資產階級新文化,并把它作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為發(fā)展資本主義開辟道路。十六世紀意大利藝術史家瓦薩里把這一文化運動稱為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再生”,所以這種新文化運動后被稱為“文藝復興”運動。但文藝復興決不是古典學術、藝術的簡單恢復,而是資產階級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反對封建制度的斗爭。 v文藝復興為什么從意大利開始,一個理由是意大利的古典文化傳統(tǒng)比西歐任何其它一個國家更為強烈。在整個中世紀,意大利人始終保持著一種信念:把自己看成是古羅馬人的后裔。他們驕傲地回顧其祖先,無疑忘記了他們的血液一再被倫巴德人、拜占庭人、諾蔓人等的血液所混合。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意大利的城市是東西方貿易的主要受益

65、者。由于它處在東西方貿易的中介地位,自十一世紀以后就壟斷了歐洲和西亞各國的貿易,貿易量的增加刺激了它的手工業(yè)、商業(yè)和銀行業(yè)的發(fā)展,威尼斯、佛羅倫薩等城市在十四、十五世紀先后出現(xiàn)了資本主義性質的手工業(yè)作坊或手工工場。 v佛羅倫薩是手工業(yè)中心,1388年時已擁有200多家呢絨紡織工場,從業(yè)工人3萬人,該城以絲織業(yè)和錦緞業(yè)而遠近聞名;銀行業(yè)也很發(fā)達,素有“銀行城”之稱,其分行遍及歐洲各地。威尼斯除絲綢、玻璃制造業(yè)外,造船業(yè)也很興盛,十五世紀中期,它擁有龐大的商船隊,船員達11000人,貿易活動十分廣泛。在這些城市中,新興的資產階級掌握了政治權力,這保證了這些城市成為文藝復興運動的中心。因此,在新的經(jīng)

66、濟基礎上,在新的階級關系條件下,文藝復興運動于十四世紀從意大利開始興起,至十六世紀中期漸趨衰落。從十五世紀起,文藝復興運動又在西歐各國先后發(fā)展起來,十六世紀達于鼎盛,至十七世紀漸趨衰落。v由于基督教會在西歐各國占有大量地產,是最大的地主,也是封建勢力的總代表,它為封建制度蒙上了神賜的圣光,因而,一般針對封建制度發(fā)出的一切攻擊必然首先是對教會的攻擊,所以文藝復興時期,新興的資產階級把反封建斗爭的鋒芒首先指向了基督教會,他們以人文主義思想作為反對基督教的思想體系。v2、人文主義思想、人文主義思想v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運動的指導思想,也是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最初表現(xiàn),它的思想核心是資產階級個人主義,它的理論基礎是資產階級“人性論”,它是資產階級反對封建束縛、謀取自身政治經(jīng)濟地位的思想武器。v人文主義者首先強調以“人”為中心,反對基督教以“神”為中心的世界觀。教會認為上帝是人和宇宙的造物主,全知全能,至高無上,而人生來有罪,卑微渺小,無足輕重,只有把自己的一切奉獻給神和教會,才能求得來世在“天國”永生,享受自由和幸福。教會宣揚的這種神性和神的權威實際上是對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本性和權威的反映,人對神的依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wǎng)站聲明 - 網(wǎng)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wǎng)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wǎng)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wǎng)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wǎng),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