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數學總復習 第八單元 統(tǒng)計與概率 第27講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數學總復習 第八單元 統(tǒng)計與概率 第27講 數據的收集與整理課件(1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八單第八單元元統(tǒng)統(tǒng)計與概計與概率率第第27講講數據的數據的收集與收集與整理整理20112015年中考試題統(tǒng)計與命題展望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考點一數據的收集1.調查方式:(1)收集數據的基本方法是調查,其中調查方式包括普查和抽樣調查.調查時常常采取的方法有:設計問卷、走訪、查閱資料、做實驗、打電話、.(2)調查方式的選擇:一般來說,對于具有破壞性的、無法進行普查或者普查的意義不大時,應選擇抽樣調查,而精確度要求較高或事關重大的調查,應選擇普查.2.總體、個體和樣本、樣本容量.(1)統(tǒng)計所考察的對象是數據.(2)總體與個體:所要考察的對象的全體叫做總體,組成總體的每一個對象叫做個體.(3)樣本和樣
2、本容量:從總體中抽取的一部分用于分析的對象叫做總體的一個樣本,樣本中所包含的個體的數目叫做樣本容量.注意:樣本要具有代表性,樣本容量要合適;樣本容量沒有單位.(4)抽樣的常用方法包括:分層抽樣、系統(tǒng)抽樣和隨機抽樣.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考點二統(tǒng)計圖1.扇形統(tǒng)計圖:各個扇形的大小反映各部分占總體的百分比的大小.2.條形統(tǒng)計圖:條形統(tǒng)計圖能清楚地表示出每個項目的具體數目的多少.3.折線統(tǒng)計圖:折線統(tǒng)計圖表示事物隨時間、地域或其他因素而變化的情況或趨勢.4.復式統(tǒng)計圖:復式統(tǒng)計圖便于直觀地比較多組數據在同一方面的不同的狀況.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考點三頻數分布1.頻數與頻率:一般地,如果一組數據共有n個,而
3、其中某一類數據出現了m次,那么m就叫做該類數據在該組數據中出現的頻數,而 則稱為該類數據在該組數據中出現的頻率.2.頻數分布直方圖:(1)畫頻數分布直方圖的一般步驟:計算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差(極差).決定組距與組數:極差組距=m,把數據分成大于m的最小整數組.決定分點.列頻數分布表.繪制頻數分布直方圖.橫軸表示各組數據,縱軸表示頻數,該組內的頻數越高,畫出的矩形面積越大.考點一考點二考點三(2)頻數分布直方圖的意義:頻數分布直方圖能清楚地反映樣本中的數據在各個小范圍內的分布情況.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考法1調查方式的選擇要依據所考察對象的特征和調查的目的選擇調查方式.例1下列調查中,調查方式選
4、擇正確的是()A.為了了解100個燈泡的使用壽命,選擇普查B.為了了解某公園全年的游客流量,選擇普查C.為了了解生產的50枚炮彈的殺傷半徑,選擇普查D.為了了解10袋食品是否有防腐劑,選擇普查解析:A和C,在調查過程中,帶有破壞性,因此不應采取普查,B的調查會耗費時間和精力,也沒有必要全面調查,D為保證食品質量,必須普查,故選D.答案:D規(guī)律總結一般情況下,具有破壞性、不易控制、沒有必要精確的事件選用抽樣調查,容易把握的事件或要求精度比較高的事件選用普查(全面調查)的方式.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考法2統(tǒng)計圖的選擇具體問題的要求和研究者的目的是選擇統(tǒng)計圖的依據.例2為了解學生課外閱讀的喜好,某
5、校從八年級隨機抽取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要求每人只選取一種喜歡的書籍,如果沒有喜歡的書籍,則作“其他”類統(tǒng)計.圖與圖是整理數據后繪制的兩幅不完整的統(tǒng)計圖.以下結論不正確的是()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A.由這兩幅統(tǒng)計圖可知喜歡“科普常識”的學生有90人B.若該年級共有1 200名學生,則由這兩個統(tǒng)計圖可估計喜愛“科普常識”的學生約有360名C.由這兩個統(tǒng)計圖不能確定喜歡“小說”的人數D.在扇形統(tǒng)計圖中,“漫畫”所在扇形的圓心角為72解析:讀左邊圖,知“其他”有30人,讀右邊圖,知“其他”占10%,所以,總人數為3010%=300,“科普常識”人數為30%300=90,所以,A正確;該年級“
6、科普常識”人數為30%1 200=360,所以,B正確;因為“漫畫”有60人,占20%,圓心角為20%360=72,所以小說的比例為1-10%-30%-20%=40%,所以,D正確,C錯誤,選C.答案:C規(guī)律總結從統(tǒng)計圖中獲取正確的信息,關鍵是理解各種統(tǒng)計圖的意義.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考法3頻數與頻率頻數是指某一類別數據的個數,頻率是某類別的頻數與數據總數的比,要注意區(qū)分.在同一個問題中,各個類別的頻率之和為1.例3育才中學舉行了一次科普知識競賽.滿分100分,學生得分的最低分為31分.如圖是根據學生競賽成績繪制的頻數分布直方圖的一部分.參加這次知識競賽的學生共有40人,則得分在60分70
7、分的頻率為.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解析:根據頻數分布直方圖求出60分70分這一組的頻數,再利用公式求頻率.即60分70分這一組的頻率為答案:0.1規(guī)律總結直方圖中,長方形的高表示該組數據的個數(即該組的頻數).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考法4頻數分布的實際應用統(tǒng)計研究的對象是數據,而通過調查或試驗收集來的數據往往雜亂無章,需要對數據進行整理,用適當的統(tǒng)計圖表來表示才能獲取正確的信息.為了知道一組數據在某個小范圍內的分布情況,就需要研究數據的頻數分布.研究頻數分布的基本步驟是:計算極差、決定組距和組數對數據進行合理分組,繪制頻數分布表和頻數分布直方圖.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例4某校九年級學生共
8、900人,為了解這個年級學生的體能,從中隨機抽取部分學生進行1 min的跳繩測試,并指定甲、乙、丙、丁四名同學對這次測試結果的數據作出整理,下面是這四名同學提供的部分信息:甲:將全體測試數據分成6組繪成直方圖(如圖);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乙:跳繩次數不少于105次的同學占96%;丙:第,兩組頻率之和為0.12,且第組與第組頻數都是12;丁:第,組的頻數之比為41715.根據這四名同學提供的材料,請解答如下問題:(1)這次跳繩測試共抽取多少名學生?各組有多少人?(2)如果跳繩次數不少于135次為優(yōu)秀,根據這次抽查的結果,估計全年級達到跳繩優(yōu)秀的人數為多少?(3)以每組的組中值(每組的中點對應
9、的數據)作為這組跳繩次數的代表,估計這批學生1 min跳繩次數的平均值.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分析:甲、乙、丙、丁四位同學提供的是他們在整理數據時的信息,解決問題時需要對照頻數分布直方圖和四位同學的信息進行分析.觀察頻數分布直方圖,組距為10,數據的最小值是95,最大值不超過155,且跳繩次數不少于105次的是,組,結合乙同學的信息,可以知道第組的頻率是1-96%=4%=0.04,再結合丙同學的信息可知第組的頻率為0.12-0.04=0.08,根據“各小組的頻數樣本容量=各組的頻率”即可求出本次抽取的樣本容量為120.08=150人.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解:(1)第組頻率為1-96%=0
10、.04,所以第組頻率為0.12-0.04=0.08,這次跳繩測試共抽取學生人數為120.08=150,因為,組的頻數之比為41715,且第組人數為0.04150=6,所以可算得第組的人數分別為6,12,51,45,24,12.(2)跳繩次數不少于135次的是第,組,而第,兩組的頻率之和為0.24,由此可知樣本中達到優(yōu)秀的人數的頻率為0.24,由于樣本是隨機抽取的,因此可以估計全年級有9000.24=216人達到跳繩優(yōu)秀.考法1考法2考法3考法4規(guī)律總結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是要從統(tǒng)計圖表中獲取正確的信息,這需要知道各種統(tǒng)計圖表的意義,如:頻數分布直方圖中每個小長方形的高,表示各小組中包含的數據個數即頻數,扇形圖中各個扇形表示各小組占總體的百分比,折線圖反映一組數據的變化趨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