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第2課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岳麓版 必修1第2課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歷史第2課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岳麓版 必修1第2課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6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2課 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從群雄割據到大統(tǒng)一“始皇帝”與三公九卿廢分封,置郡縣秦始皇 秦始皇陵導入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結束群雄割據的歷史,締造了一個空前統(tǒng)一的大帝國。秦帝國建立的中央集權的各項制度和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不僅適合當時歷史發(fā)展的需要,而且對此后近兩千年的中國社會發(fā)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導入從群雄割據到大統(tǒng)一導入驪山(位于西安臨潼縣城南)驪山烽火臺遺址西周滅亡,周王室衰微西周滅亡幽王烽火戲諸侯 傳說,周幽王寵愛美女褒姒。為博得她的歡心,幽王派人無故點燃起驪山的烽火,示警有敵人進犯。各地諸侯紛紛帶兵來到驪山,準備與敵人廝殺,保衛(wèi)周王。褒姒看到他們到達時氣喘吁吁的樣子,開心地笑了。但是,
2、從此周王卻失信于諸侯。歷史上把這件事稱作“烽火戲諸侯”。后來,犬戎真的來攻打,幽王點起烽火,諸侯們再也不來援助。鎬京被攻破,幽王被殺,西周滅亡。西周滅亡,周王室衰微東周王陵車馬坑(天子葬禮“天子駕六之乘”)考古工作人員在清理東周王陵遺址文物東周王陵遺址考古發(fā)掘現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史稱東周。1954年至195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發(fā)掘隊,在今洛陽市澗河兩岸,發(fā)現東周王城遺址。經考古證實,東周王城的西南部為宮殿區(qū),宮殿區(qū)北部發(fā)現有作坊、燒窯等遺跡,東半部為墓葬區(qū)。據不完全統(tǒng)計,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古工作者在東周王城的范圍內發(fā)掘的遺址面積在10萬平方米以上,墓葬總數300
3、0座以上。平王東遷西周滅亡,周王室衰微鄭莊公墓(位于河南省新密市東南) 鄭莊公(前757前701),名寤生,春秋時期鄭國第三代國君,在位32年,曾平定其弟共叔段叛亂。繼武公為周平王卿士,聯合齊、魯戰(zhàn)敗宋、衛(wèi),并滅許國,在中原形成霸主地位。后因周桓王免其職而與周作戰(zhàn),擊敗周師,射傷周王。周王室衰微,“禮崩樂壞”西周滅亡,周王室衰微 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論語八佾 按照周禮,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八佾”(八列舞女)的禮樂,可是,到了春秋時期連魯國大夫季氏也公然“八佾舞于庭”,對此,孔子很是感嘆! “禮崩樂壞”生動地表明宗法分封制度的原則已經遭到破壞,周王的權威地位已經不復存
4、在。西周滅亡,周王室衰微西周滅亡,周王室衰微晉文公齊桓公與管仲 (拓片) (山東嘉祥武梁祠) 西周滅亡,周王室衰微 春秋時期,周王的威望降低,一些大的諸侯國紛紛起來爭霸,先后出現了“春秋五霸”。春秋五霸,一說為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楚莊王、秦穆公;另一說為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在大國爭霸戰(zhàn)爭中,許多分散的小國逐漸被大國吞并。吳王夫差劍西周滅亡,周王室衰微越王勾踐劍(1965年湖北省出土,現藏湖北省博物館)西周滅亡,周王室衰微西周滅亡,周王室衰微戰(zhàn)國嵌錯賞功宴樂銅壺 戰(zhàn)國時期嵌錯賞功宴樂銅壺上的水陸攻戰(zhàn)紋飾,從中可以看出戰(zhàn)國時兵戰(zhàn)的陣勢。西周滅亡,周王室衰微 公元前475
5、年左右,中國歷史進入戰(zhàn)國時期,主要的大國有齊、楚、燕、韓、趙、魏、秦,史稱“戰(zhàn)國七雄”。戰(zhàn)國時各國國君不再滿足原來的封號,到戰(zhàn)國中期以后,先后改稱“王”。三戈銅戟(戰(zhàn)國時期,1978年湖北省隨縣擂鼓墩1號墓出土)西周滅亡,周王室衰微 戰(zhàn)國時期,各大國間連年戰(zhàn)爭,“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人民遭受巨大痛苦,渴望結束戰(zhàn)爭,國家統(tǒng)一。靴形銅鉞(戰(zhàn)國時期,1974年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平樂縣銀山嶺出土)西周滅亡,周王室衰微戰(zhàn)國時期武士復原圖西周滅亡,周王室衰微商鞅商鞅量西周滅亡,周王室衰微 戰(zhàn)國時期,由于諸侯國之間競爭激烈,各國為了增強國力,不得不在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方面進行變革。秦國的商
6、鞅變法,在這些變革中收效最大,為秦后來統(tǒng)一六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約前390前338)戰(zhàn)國時衛(wèi)國人,初為魏相公叔痤家臣,后入秦,被秦孝公任左庶長,實行變法,重農抑商,獎勵耕織,鼓勵人民為國家利軍功,并且,廢除井田制和貴族世襲特權,加強中央集權,推行縣制。商鞅雖然后來被舊貴族殺害,但是,變法卻推行下去,“商君雖死而秦法行”,秦國從此強大起來。商鞅戟(戰(zhàn)國時期)西周滅亡,周王室衰微商鞅相孝公,為秦開帝業(yè)。論衡書解西周滅亡,周王室衰微吳起西周滅亡,周王室衰微 吳起(?公元前381年),衛(wèi)國左氏(今山東定陶西)人,善用兵,初在魏國為官,后遭陷害,逃奔楚國,幫助楚悼王實行變法,“明法審令,要在強兵”,并
7、打擊舊貴族,裁減冗員,整頓統(tǒng)治機構。他的變法促進了楚國的富強,北勝魏國,南收揚越。楚悼王死后,他被舊貴族殺害,變法失敗。秦統(tǒng)一六國秦始皇 秦調兵虎符秦統(tǒng)一六國 從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在前世秦王奠定的基礎上,以秋風掃落葉的氣勢,先后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建立起一個強大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秦王朝。秦滅六國時間表 國名攻滅時間韓前230年趙前228年魏前225年楚前223年燕前222年齊前221年秦統(tǒng)一六國秦都咸陽遺址 秦統(tǒng)一六國 秦都咸陽宮殿用磚(長30.8厘米、寬26.7厘米、厚4厘米:磚文是小篆字體,為:“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饑人” 。)秦統(tǒng)一六國
8、秦瑯琊刻石 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功戰(zhàn)日作,流血于野;乃今皇帝,壹(一)家天下,兵不復起。黔首(百姓)康定,利則長久。金石萃編秦繹山刻石 秦始皇在位期間,五次巡視各地,七次刻石,包括繹山刻石、瑯琊刻石、泰山刻石等,現保存下來的有泰山刻石、瑯琊刻石以及后人的一些拓本、摹本。 秦始皇的刻石文字,對于其統(tǒng)一功業(yè)雖有溢美之詞,但也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歷史情況。秦統(tǒng)一六國李白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明斷自天啟,大略駕群才。收兵鑄金人,函谷正東開。銘功會稽嶺,騁望瑯琊臺。刑徒七十萬,起土驪山隈。尚采不死藥,茫然使心哀。連弩射海魚,長鯨正崔嵬。額鼻象五岳,揚波噴云雷。鬈鬣蔽青
9、天,何由睹蓬萊。徐市載秦女,樓船幾時回?但見三泉下,金棺葬寒灰。秦統(tǒng)一六國 及至秦王,續(xù)六世(孝公及以后五世秦王)之余烈,振長策(馬鞭)而御(駕駛)宇內,吞二周(東周、西周兩個小國)而亡諸侯,履至尊(登上至高位置)而制(統(tǒng)治)六合(天下)。賈誼過秦論 過秦論書影 秦統(tǒng)一六國返返 回回返返 回回“始皇帝”與三公九卿從群雄割據到大統(tǒng)一導入(秦王嬴政)說:“寡人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賴宗廟之靈,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后世。” “自今已來,除謚法。朕為始皇帝,后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之無窮?!?史記秦始皇本紀秦始皇 秦始皇頭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掛的玉串稱旒。他穿的
10、衣服稱袞服,有12種圖案。這種裝飾為皇帝獨有,顯示其惟我獨尊、君臨天下的氣勢?!笆蓟实邸迸c三公九卿秦朝政府中央機構簡表秦朝政府中央機構簡表“始皇帝”與三公九卿皇帝奉常郎中令衛(wèi)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九卿九卿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三公三公皇帝奉常郎中令衛(wèi)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九卿九卿太尉丞相御史大夫三公三公九卿 九卿分別是:奉常(負責宗廟、禮儀和教化)、郎中令(宮中警衛(wèi))、衛(wèi)尉(宮門警衛(wèi))、廷尉(負責司法和首都警衛(wèi))、典客(主管少數民族事務)、宗正(負責皇室宗族事務)、治粟內史(負責租稅和國家財政)、少府(負責皇家財政及官府手工業(yè))、太仆(負責宮廷車馬)?!笆蓟实邸迸c三公九卿返返 回回返
11、返 回回廢分封,置郡縣“始皇帝”與三公九卿從群雄割據到大統(tǒng)一導入設置郡、縣地方政權機構設置郡、縣地方政權機構 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不)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tǒng),皆為郡縣甚足易制置諸侯不便?!笔蓟试唬骸疤煜鹿部鄳?zhàn)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狈痔煜乱詾槿ぃぶ檬?、尉、監(jiān)。 史記秦始皇本紀設置郡、縣地方政權機構云夢睡虎地秦簡(部分) 1975年湖北云夢睡虎地十一號墓出土。睡虎地秦簡中有法律問答等,為研究秦的律法提供了重要資料。秦律 秦王朝崇尚法家思想,“以法
12、治國”,制定了一套嚴密的律法。秦律對于我國后世封建社會的法律制度有著重大的影響。御匈奴,修長城匈奴鷹形金冠飾(1972年,內蒙古伊克昭盟杭錦旗阿魯柴登出土。)匈奴 虎豕咬斗紋金牌飾(長13厘米,寬10厘米,重292.5克,1979年內蒙古伊克昭盟西溝畔2號墓出土 。) 匈奴是我國北方的一個古老民族,戰(zhàn)國時期乘中原各國連年戰(zhàn)亂,強大起來,不斷南下,進行侵擾。當時,燕、趙、秦等國,雖然也對匈奴進行抵抗,但由于分裂割據的狀態(tài),一直不能阻止匈奴騎兵的進犯。秦統(tǒng)一全國后,結束中原戰(zhàn)爭,建立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開始有力量抵御匈奴,于是,對匈奴展開大規(guī)模的進攻,并修筑萬里長城防御匈奴騎兵入侵。 秦已并天下,
13、乃使蒙恬將(統(tǒng)領)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指河套地區(qū));筑長城,因地形,用(控)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是時蒙恬威振匈奴。史記蒙恬列傳 御匈奴,修長城秦長城遺址(甘肅境內)秦長城遺址(寧夏境內)秦長城遺址(以石筑砌的長城段,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包頭市固陽縣。)御匈奴,修長城秦繹山刻石(小篆)統(tǒng)一貨幣、度量衡、文字后人評價秦始皇和秦朝中央集權制度 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李贄藏書 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裂),掀翻一個世界。李贄史綱評要后秦記 李贄李贄 昔者秦始皇帝功德瑕釁(過失),粲然(明白)在中夏(中國),其法式(法令、制度)詒(遺留)于后嗣(后代)。 章太炎訄書哀焚書章太炎章
14、太炎后人評價秦始皇和秦朝中央集權制度返返 回回返返 回回廢分封,置郡縣“始皇帝”與三公九卿從群雄割據到大統(tǒng)一導入解析與探究 (始皇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王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始皇下其議于群臣,群臣皆以為便。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后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tǒng),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笔蓟试唬骸疤煜鹿部鄳?zhàn)斗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三十四年始皇置酒
15、咸陽宮,博士七十人前為壽。仆射周青臣進頌曰:“他時秦地不過千里,賴陛下神靈明圣,平定海內,放逐蠻夷,日月所照,莫不賓服。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zhàn)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笔蓟蕫?。博士齊人淳于越進曰:“臣聞殷、周之王千馀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史記秦始皇本紀閱讀以上文獻,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郡縣制與分封制的利弊。閱讀以上文獻,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郡縣制與分封制的利弊。解析與探究自我測評秦始皇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在歷史上產生了什么影響? 尋找有關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圖片以及近期有關于秦始皇
16、陵考古勘察的報道,體會其中展現的時代精神風貌。秦始皇陵活動建議秦始皇陵和兵馬俑坑考古勘察情況 為了揭開秦始皇帝陵墓的奧秘,考古工作者從六十年代初開始對陵園進行科學的鉆探和調查。秦陵陵基近似方形,狀如覆斗,夯土筑成。現存陵高76米,陵基東西寬485米,南北長515米,就象一個金字塔形狀,圍繞封土堆,地面上原建有兩重南北向長方形城垣,內城南北長1300米,東西寬578米,周長3756米,外城南北長2173米,東西寬974米,周長6294米。城墻大多坍塌,僅存墻基,墻基寬約八米,內城和外城四面均有城門,外城的四面各有一門,內城的東、西、南三面各有一門,北面二門,門上均有門闕建筑,內外城的四角有角樓。
17、 秦兵馬俑坑位于秦始皇陵封土以東約1.5公里處,它是秦始皇帝陵園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秦始皇帝陵的布局是模擬當年秦王朝的政治中心、首都形制建造的,而兵馬俑坑則象征著秦陵的地下王國的軍隊,即一支冥軍。相關文章、報道(選)活動建議 秦兵馬俑坑發(fā)現于1974年,位于秦始皇帝陵以東1.5公里處,經考古工作者連續(xù)多年大規(guī)模鉆探及研究考證,這里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帝之陵園中一處大型從葬坑。 1975年國家決定在俑坑原址上建立博物館,經過四年多的籌建,至1979年9月底,雄偉的一號俑坑遺址展覽大廳及部分輔助性建筑竣工落成,同年10月1日開始向國內外參觀者展出。從此,這塊曾是亂石堆積、偏僻冷寂的荒漠田野熱
18、鬧起來,它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著無數中外游客紛至沓來。秦俑博物館開館以來,每年接待著一百多萬的中外游客,許多名人都曾來這里參觀。整個博物館占地近200萬平方米,館區(qū)內樹木蔥蘢,花草清香,環(huán)境幽雅。 秦始皇帝陵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的陵寢,自嬴政即位后開始興建,歷時三十七年完成,其規(guī)模之大、陪葬坑之多、內涵之豐富,為歷代帝王陵墓之冠?;顒咏ㄗh 繼1974年發(fā)現一號兵馬俑坑之后,1976年上半年,又先后發(fā)現了秦俑二號坑和三號坑。三個坑基本呈“品”字形排列,總面積達兩萬多平方米,內埋陶質兵馬俑七千余件,木質戰(zhàn)車一百余輛。三個兵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結構建筑,它們既相互分割,自成單元,又緊密相關,渾
19、然一體,共同構成龐大嚴密的地下軍事營壘。 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西側20米處發(fā)現了銅車馬坑,它與兵馬俑坑東西輝映,成為中國考古界又一個重大的發(fā)現。摘自北京科普之窗網活動建議陜西秦始皇陵考古又有新發(fā)現 新出土15件陶俑 新華網陜西頻道2003年1月7日電(記者 馮國)屢有驚人發(fā)現的秦始皇陵園考古又有重大發(fā)現,在號陪葬坑中新出土了15件姿態(tài)奇異的陶俑和27件青銅水禽等罕見文物。專家認為,這對豐富和評價秦始皇陵的文化內涵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此次出土的27件青銅水禽主要是青銅天鵝10件、青銅鴻雁16件和青銅仙鶴1件。其中青銅天鵝站立在長方形的青銅踏板上,隔著由陪葬坑底部形成的凹槽邊上,兩兩相
20、對,或伸頸欲鳴,或彎曲回首,姿態(tài)各異。而青銅仙鶴則俯首啄著一只青銅蟲,準確地表現出了仙鶴從水中取食的瞬間形態(tài)。秦始皇陵考古隊隊長段清波說:“在此之前,這個陪葬坑中已經出土了13件青銅水禽,其中5件是青銅仙鶴。如此眾多青銅水禽的出土,尤其是青銅天鵝的出土,使我們明確地得知這個陪葬坑營造出了某種水環(huán)境?!?活動建議 除了北邊過洞中的青銅水禽之外,在秦始皇陵號坑的一條南北向過洞及其廂房和壁室中還出土了15件姿態(tài)各異的陶俑。由于陶俑殘破嚴重,修復工作進度很慢。在修復好的7件陶俑中可分為兩種,一種陶俑的姿勢是,雙腿并列平伸坐在地上,雙腳無鞋著襪,同時雙手伸向雙腳置于腳背與小腿之間,其中右手下握而左手上握
21、,似抓一物;另一種陶俑則跪坐于地,一手貼身自然下垂,一手高舉至頭,有的似握一物,有的似在揮手。二者皆置于陶板之上,其中前者4件,后者3件。 與這些陶俑同時出土的還有許多小型青銅文物等,均因該坑陶俑姿態(tài)奇異,文獻又無記載,考古專家都表示不清楚其功用。 摘自新華網活動建議秦始皇陵考古獲重大突破 地宮確實存在 考古專家們昨天(2003年11月28日)宣布,通過運用遙感技術和地球物理綜合探測技術,他們證實,秦始皇陵地宮的確存在,這是我國考古史上第一次證實秦始皇陵地宮的存在。 遙感和物理綜合探測結果表明,地宮位于秦始皇陵封土堆下30米左右。探測出的墓室邊界,東西長約170米,南北寬約145米,呈東西橫長
22、的長方形。墓室周圍有一層細夯土質地的巨大宮墻,夯層厚約6到8厘米,宮墻高度為30米,頂端比秦代當時的地面要高。 在封土堆下大約50米的地方,專家們發(fā)現了人工制成的石質板材,這初步證實了地宮中的墓室為石質結構。而在物理綜合探測的過程中,專家們還發(fā)現了大范圍、含量較高的汞,這驗證了史記中有關始皇陵“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的記載是真實的。此外,專家們通過自然電場法和核磁共振法,探測出在墓活動建議 室和整個地宮范圍內都沒有含水區(qū),否定了人們所擔心的秦始皇陵地宮已經進水坍塌的猜測。這次探測還發(fā)現了和已經確定的東墓道相對稱的西墓道,也否定了考古專家曾經推測的南北兩側墓道的存在。 昨天公布的是秦始皇陵第一階段地球物理探測的結果,第二階段探測將于明年初進行,屆時,專家將對地宮和墓室內的具體物品進行全面勘測。 轉自日喀則公眾信息網活動建議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活動建議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活動建議秦始皇陵兵馬俑(單俑)秦始皇陵兵馬俑(單俑)活動建議活動建議活動建議結 束廢分封,置郡縣“始皇帝”與三公九卿從群雄割據到大統(tǒng)一導入解析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