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學案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2.1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課時作業(yè)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版學案 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2.1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課時作業(yè)含解析(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新 版 地 理 精 品 資 料
2019.4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氣
第1節(jié) 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4分,共44分)
下圖為地球六地點大氣上界太陽輻射年變化圖。讀圖,完成1~2題。
1.①~⑥曲線中,代表北極點大氣上界太陽輻射年變化的是( )
A.① B.③ C.⑤ D.⑥
解析:北極點從3月21日至9月23日為極晝,有太陽輻射,而其他時間為
2、極夜,沒有太陽輻射,且從3月21日至6月22日,太陽高度增大,太陽輻射增強,6月22日太陽輻射最強,從6月22日至9月23日,太陽高度減小,太陽輻射減弱,對比圖中曲線,故選D。
答案:D
2.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小于大氣上界的太陽輻射,其主要原因是( )
A.太陽高度角,地面較大氣上界小
B.太陽活動影響,地面較大氣上界強
C.大氣對太陽輻射具有削弱作用
D.地面對太陽輻射反射作用更強
讀下圖,完成3題。
解析:太陽輻射到達地面需經(jīng)過地球大氣層,大氣對太陽輻射通過吸收、反射、散射等,對太陽輻射進行削弱,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少;而太陽高度角的大小相同;地面的太陽活動較大氣上
3、界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與地面的反射作用無關。故選C。
答案:C
3.圖中( )
A.晴朗天氣,a大部分為大氣吸收
B.湖泊濕地,b能和緩地加熱大氣
C.CO2增多,c較少補償?shù)孛媸?
D.冰雪地面,a→b的轉(zhuǎn)化率增加
解析:a為太陽輻射,晴朗天氣時,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較弱,大部分到達地面;湖泊濕地比熱容較大,升溫和緩,故地面輻射b能和緩地加熱大氣;CO2增多,大氣逆輻射作用增強,c較多補償?shù)孛媸幔槐┑孛?,地面反射作用增強,吸收太陽輻射量減少,a→b的轉(zhuǎn)化率減少。
答案:B
(2013·新課標全國卷Ⅱ)地膜覆蓋具有保溫、保濕、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和產(chǎn)
4、品質(zhì)量。據(jù)此完成4~5題。
4.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使用地膜覆蓋主要在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解析: 地膜使用在作物播種期,所以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使用地膜覆蓋主要在于春季。
答案:A
5.下列地區(qū)相比較,地膜覆蓋的保濕、保溫、保土作用最顯著的是( )
A.東南沿海地區(qū) B.西南地區(qū)
C.東北地區(qū) D.西北地區(qū)
解析:選擇四個區(qū)域中相對最干燥且溫度偏低(緯度偏高)、土壤水肥容易流失的地區(qū),綜合考慮,毫無疑問最佳選擇是西北地區(qū)。
答案:D
讀以下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氣壓分布(單位:百帕)示意圖,完成6~7題。
6.四地中風力最大的是( )
A
5、.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圖中③處等壓線最密集,表明氣壓梯度力最大,氣壓梯度力最大,所以風力最大。故選C。
答案:C
7.④處的風向為( )
A.西北風 B.東北風
C.西南風 D.東南風
解析:該地為北半球,所以④處的風向為從高壓指向低壓,然后向右偏轉(zhuǎn),所以形成東北風。故選B。
答案:B
讀“1960—2003年北京城郊溫差變化曲線”圖,完成8~9題。
8.根據(jù)城郊溫差變化曲線可知,北京熱島效應強度( )
A.一直降低 B.一直增大
C.維持穩(wěn)定 D.波動上升
解析:從圖中溫差線走向分析,該曲線有上升,也有下降,但總體呈上升趨
6、勢,故選D項。
答案:D
9.關于熱島效應對北京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A.風沙活動減弱 B.水資源供應充足
C.暴雨頻率增加 D.雪災頻率降低
解析:北京城區(qū)溫度高于郊區(qū),城區(qū)氣流上升為主,多對流雨,所以熱島效應使北京暴雨頻率增加,C項正確;因郊區(qū)降水少,氣流由郊區(qū)流向城市,可見使風沙活動增強,A錯;熱島效應對水資源供應、雪災影響不大,B、D錯。
答案:C
下圖示意北半球某區(qū)域2013年1月5日14時和6日8時海平面氣壓(單位:百帕)分布。讀圖,完成10~11題。
10.5日14時至6日8時,①地( )
A.陰轉(zhuǎn)多云,氣溫、氣壓都升高
B.陰轉(zhuǎn)多云,氣壓升
7、高、氣溫降低
C.天氣晴朗,氣溫升高、氣壓降低
D.天氣晴朗,氣溫降低、氣壓升高
解析:從兩幅圖中可以看出,①地一直為高壓中心,因此天氣晴朗。根據(jù)等值線數(shù)值可以判斷,5日14時至6日8時,①地氣壓升高,并由此推斷氣溫下降(根據(jù)5日14時為5日一天中氣溫較高時刻,6日8時為第二天清晨,也可判斷6日8時氣溫低)。
答案:D
11.5日14時至6日8時,下列地點中風向變化最明顯的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解析:畫風向的基礎是水平氣壓梯度力,而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故等壓線的形狀對風向影響大,觀察圖中③地等壓線的形狀變化最明顯,故③地風向變化最明顯。
答案
8、:B
二、綜合題(共56分)
12.(28分)讀以下地球大氣熱量傳遞與平衡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字母A表示__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C表示____________,D表示____________。(8分)
(2)冬半年的霜凍多發(fā)生在晴朗的夜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一原因與圖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____過程有關。(6分)
(3)多云的白天比晴朗的白天氣溫低,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
這一原因與圖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______過程有關。(6分)
(4)對流層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一原因與圖中甲、乙、丙中的______________過程有關。(8分)
解析:本題以地球大氣熱量傳遞與平衡示意圖為切入點,考查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及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等相關知識。第(1)題,要注意下列幾組概念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吸收、散射、反射是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的主要形式,不能把反射作用和削弱作用等同起來;大氣輻射的一
10、部分射向高層大氣和宇宙空間,一部分射向地面,射向地面的大氣輻射稱為大氣逆輻射,不能把大氣輻射與大氣逆輻射等同起來。第(2)題,霜凍出現(xiàn)在晴朗的夜晚,說明晴朗的夜晚氣溫低,晴朗的夜晚溫度低應從晴天云量少,大氣逆輻射弱的角度來分析。第(3)題,多云的白天氣溫低,主要是云對太陽輻射有強烈反射作用的結果。第(4)題,對流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是因為對流層的直接熱源來自地面,而不是來自太陽輻射。
答案:(1)大氣和地面的反射 太陽輻射 地面輻射射向宇宙空間 大氣輻射射向宇宙空間
(2)晴朗的夜間少云,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氣溫下降快 丙
(3)多云的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 甲
(4)
11、對流層大氣的熱量直接來源于地面 乙
13.(28分)讀以下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完成下列各題。
(1)若相鄰兩條等壓線相差2hPa,則圖中甲、乙兩處的等壓線值分別為:甲__________hPa,乙是______________hPa(6分)
(2)在上圖中畫出高壓脊(用“——”表示),低壓槽(用“……”表示)各一條。(4分)
(3)A和B兩處風力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在圖中A、B、C、D所標風向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2、
(5)高壓中心控制下的地區(qū)與低壓中心控制下的地區(qū)晝夜溫差小的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分)
解析:第(1)題,根據(jù)圖中等壓線差及分布規(guī)律,結合圖中已知的數(shù)值去判讀。第(2)題,從高壓延伸出來的為高壓脊,從低壓延伸出來的為低壓槽,把等壓線彎曲最大處連接起來,是脊線和槽線。第(3)題,等壓線分布越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越大,風速越大,圖中A處等壓線比B處密集,所以風力大。第(4)題,圖中A處風向是由高壓指向低壓,北半球向右偏,標向正確;而B處是從低壓指向高壓,標向錯誤;C處沒有發(fā)生偏轉(zhuǎn),D處向左偏。第(5)題,高壓中心控制,為晴朗天氣,低壓中心控制為陰雨天氣,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強,氣溫較低,夜晚,大氣逆輻射作用強,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強,氣溫較高,所以晝夜溫差較小。
答案:(1)1 006 1 010 (2)圖略
(3)A A處等壓線比B處密
(4)A
(5)低壓中心 低壓中心常出現(xiàn)陰雨天氣,白天太陽輻射被云層反射而削弱,氣溫不會太高,晚上云層的逆輻射強,起著對地面的保溫作用,氣溫不會太低。所以晝夜溫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