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的認識 教案優(yōu)質公開課獲獎教案教學設計(人教新課標三年級上冊)》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千米的認識 教案優(yōu)質公開課獲獎教案教學設計(人教新課標三年級上冊)(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千米的認識 教案優(yōu)質公開課獲獎教案教學設計(人教新課標三年級上冊)
一、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上冊P7—8千米的認識
二、教學準備
教具學具:米尺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每小組一張,多媒體及課件一套。
課前活動:
先估一估100米的距離,再量一量、走一走100米的距離,看看需要走多少步?。
沿學校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要幾分鐘?
步行的同學了解一下自己從家走到學校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三、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一)教學目標
1、使學
2、生認識千米(公里),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表象,并學會千米和米的簡單換算。
2、利用遷移的規(guī)律,體驗探索千米的過程,使學生進一步學會估算和分析問題。
3、感受千米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千米”在生活中的作用,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教學策略
“千米”是一個常用的長度計量單位,在學生的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看到有關千米的使用信息,建構效果的好與壞,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由于“千米”是一個較大的長度單位,離學生“可視性”的體悟和感受經驗比較遠,對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習過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較困難,是學習的難點。因此,在設計
3、本課的教學時,我從教材的設計意圖和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出發(fā),改造和組織了教學過程。首先,通過課前、課中、課后三段教學的融合,讓學生在體驗中發(fā)現,在發(fā)現中建構,在建構中實踐,在實踐中內化和提升。其次,在采集教學素材時,緊緊抓住了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踐感受,環(huán)繞著教學重點“千米的認識”,組織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研究和發(fā)現,讓學生在愉悅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構“千米”、應用“千米”。
四、教學流程設計及意圖
教學流程
設計意圖
一、交流導入,引出千米
(一)交流信息
提問:課前老師帶你們去操場了解相關的信息,誰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和大家一起分享
4、?
學生交流信息后教師板書:
1、走100米的路大約需要200步。
2、沿學校200米的操場走一圈大約需要3分鐘。
(二)揭示課題
師:剛才同學們匯報的時候用到了一個長度單位——米,如果我們想要測量溫州到杭州的距離,該用什么單位來計量呢?(引出千米)
師: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長度單位家族里的新朋友:千米(板書課題)
二、聯(lián)系生活、建立表象
(一)初步建立1千米的觀念
1、引導:對于“千米”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千米有什么用?1千米到底有多長?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2、探索
5、:今天我們就來了解有關千米的這些知識,同學們,在你的印象里,你認為1千米有多長?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1千米=1000米。
(二)進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聯(lián)系實際: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你能否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可以結合課前了解到的信息來描述它們與1千米之間的關系。
引導學生根據生活實際進行分析,先自己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說一說。(學生能說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用米尺要量1000次。
方案二:走這樣100米的路,要走10次。
方案三:走100米的路大約200步,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2000步。
方
6、案四:繞學校200米的操場要走五圈。
方案五:繞200米操場走一圈大約3分鐘,所以走1千米的路大約需要15分鐘。
……
(三)估計1千米的距離
1、初步估計: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fā)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
學生估計,師生共同評價
2、引導(播放錄像):讓我們跟著攝像機的鏡頭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到街上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長?
3、想象:請大家閉上眼睛,跟著老師在腦海里把這段路再走一遍。我們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東經過十字路口,再向北經過建設銀行,又經過鎮(zhèn)政府門口,一直向北就來到了甌海第三人民醫(yī)院門口。這段路程大約是1千米。
7、
4、體會感受:如果讓我們步行1千米的路,你會有什么感覺?
5、進一步估計:(出示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
師:老師還準備了一張學校周圍的交通圖,你們的桌上也有一張,請你畫一畫,從學校出發(fā)走1千米,還可以到哪些地方?
學生獨立操作后交流匯報:(學生能匯報幾種就幾種)
方案一:從學校門口出發(fā)一直向西至蟠鳳路口。
方案二: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西經一幼門口,再向北至經梧田高中。
方案三: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東經十字路口,再一直向南至溫州中學門口。
……
三、了解用途、體會價值
(一)引導學生舉例
8、
師:千米也稱公里,用字母Km來表示。(板書:公里、KM),它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用途。想想看,你在什么地方見到過千米?(公路上、摩托車表盤上等)
(二)欣賞生活中的“千米”
師:同學們真是生活中的細心人,老師也從生活中收集了一些“千米”,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電腦出示指路標志)甌海實驗小學距溫州世紀廣場約7000米
師問:你看到了什么?7000米等于多少千米呢?你是怎么想的?(板書:7000米=7千米)
2、(電腦出示珠穆朗瑪峰山峰圖)珠穆朗瑪峰,高度約9千米,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師問:你又看到了什么?
9、9千米是多少米???你能說說你思考的過程嗎?(板書:9千米=9000米)
3、(電腦出示《汽車速度表》)汽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大約是80千米。
4、(電腦出示自行車行駛圖)自行車每小時行駛的路程大約是15千米。
5、(電腦出示溫州至杭州高速圖)溫州到杭州高速公路連線全長約410千米。
6、(電腦出示萬里長城圖)我國的萬里長城,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建筑之一,大約長6700千米。
(三)小結:千米常用來計量比較長的路程,也可以表示交通工具每小時行駛的路程,還可以表示比較長的物體長度。
四、實際應用,鞏固新知
(一)應用練習
10、
1、孫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來學校?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2、媽媽帶小明坐長途汽車去看奶奶,途中要走308千米。他們早上8時出發(fā),汽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中午12時能到達嗎?
(二)課外拓展
1、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千米,磁懸浮列車每小時可行駛()千米,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千米。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千米。(課后可在父母的幫助下到圖書館或網上查找這些資料。)
2、寫一篇數學日記:《我心目中的千米》
通過課前活動,即為學生課中研究1000米,認識千米
11、提供了想象、折算、感受和思維的現實背景基礎,又解決了因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的制約而不便操作的實踐體悟問題,為千米的教學提供了有利的認知階梯。
在“千米”概念的揭示及空間觀念的構建過程中,引導學生把1千米與課前了解到的信息進行聯(lián)系,給學生提供一個具體的參照物,增強了學生對1千米距離的感性認識。
利用多媒體(播放錄像)喚起對行走本地區(qū)主要街道實踐活動的回憶,以情激情,既使學生感到身邊處處有數學,又助于抽象的“千米”形成正確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千米”的認識
交流活動不僅使學生獲取了有關千米的應用知識,拓展了數學知識視野,而且在實際中進行換算,豐富了學生對原本枯燥
12、的概念“千米”的學習情感,使學生感受了“千米”的數學和生活價值。
課后延伸探索,拓展“千米”價值,教師在落實了教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后,課末布置了學生課后實踐調查活動,把學生帶向了研究性學習的行為中,為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了環(huán)境。
五、教學片段實錄
片段一:初步估計
師:看來我們班同學真不錯,想出那么多好辦法來描述1千米的距離。現在請同學們估計一下,從我們學校門口出發(fā)到哪里大約是1千米呢?
生1:從學校門口到美能達照相館那里。
師:為什么?
生1:因為我家住在梧田街54號,我每天步行回家,不用10分鐘,所以我想1千米
13、肯定比我家還要遠。
師:恩,你說的有道理,不過從學校門口經梧田街再直到美能達照相館那里還不到1000米,大約800米左右。
生2:我家住在老殿后,我每天回家大約15分鐘,所以從學校到我家大約1千米。
師:同學去過他家嗎?(舉手不到一半)他的回答也有道理,不過很多同學沒去過他家?,F在就請同學們跟著攝像機的鏡頭,走一走,看看1千米究竟有多長?(播放錄像)
教師引導:請大家閉上眼睛,跟著老師在腦海里把這熟悉的段路再走一遍。我們從學校門口出發(fā)向東經過十字路口,再向北經過建設銀行,又經過鎮(zhèn)政府門口,一直向北就來到了甌海第三人民醫(yī)院門口。這段路程大約是1千米
14、。
……
師:我們已經知道1千米的大約路程,如果讓我們步行1千米的路,你會有什么感覺?
生1:挺累的。
生2:腳也會有點酸。
……
片段二:應用練習
電腦出示:孫老師家離學校大約有4千米的路程,如果讓你選擇,你會選擇什么交通工具來學校?為什么?大概需要多少時間?
生1:我準備步行,可以鍛煉身體。
師:步行需要多少時間呢?
生2:1千米15分鐘,4千米有4個15分鐘要60分鐘。
師:你算的真快。同學們你們同意他的選擇嗎?
生3:步行太費時間了,我選擇自己
15、開車到學校,這樣又快又省力。
師:你知道自己開車需要幾分鐘嗎?(全班沉默)
師引導:剛才我們已經知道,汽車每小時大約行駛80千米,估計一下1分鐘大約行駛多少千米?
生4:1千米多一點。
師:是啊,那開車4千米大約需要幾分鐘呢?
生5:開車大約需要4分鐘。
師:是啊,你覺得開車怎樣?
生5:很方便。
生6:我覺得騎自行車也可以,也很方便,還可以鍛煉身體。
師:騎自行車大約需要幾分鐘呢?請同學們估算一下。
學生小組討論得出:騎自行車大約需要15分鐘。
師:剛才同學們的
16、建議都很有道理,還幫孫老師算出了花費的時間,這樣孫老師上班就不會遲到了。
……
六、教學反思
(一)注重生活經驗
“千米”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對于學生來說,建立1千米的表象難度很大。所以,在教學時,我力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從新舊知識的引申、發(fā)展處,促成新舊知識的轉化。在課前,我親自帶領學生估一估、走一走100米的路程,并量出繞操場200米走一圈的時間,通過這些實踐性的課前活動,為千米的教學提供了有利的認知階梯。在課中,我又引導學生把1千米與課前了解到的信息進行聯(lián)系,給學生提供一個具體的參照物,增強了學生對1千米距離的感性認識。我還選擇學
17、生比較熟悉的地方讓學生估計1千米的路程,使學生對1千米形成一個鮮明的表象,為學生學習“千米”提供了理性思考的依據。
(二)重視估算
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發(fā)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本節(jié)課中,在建立1千米的表象后,我先讓學生初步估計1千米的路程,再播放錄像,跟著錄像走一走1千米的路段,這樣,學生想象中的1千米和實際的1千米形成了一定的對比,學生對1千米的感知加深了,也初步建立了1千米的觀念。然后我又出示了一張學校周圍交通圖,讓學生進一步估計,學生有了初步的觀念后,在進一步估計中對1千米就有了比較準
18、確的認識。在練習中選擇交通工具時,我又安排了估算時間的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同時還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數感的培養(yǎng)。
(三)問題與思考
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體會:放得很開,收得匆匆;看似熱鬧,效果平平。這節(jié)課我讓學生“具體說說你心目中1千米的長度”,這個環(huán)節(jié)應該是放得很開的,其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充分領會、認識1千米究竟有多長,教師應該在這里著力引導學生從“亂猜”過渡到“有具體的可比事物”上來,如:學校操場的跑道長200米,1千米是在跑道上跑5圈的長度等。所以我在這里讓學生結合課前了解到的信息來描述它們與1千米之間的關系。但是雖然我這樣說了,三年級的學生還是不能馬上從“亂猜”過渡到“有具體的可比事物”上來,以至于浪費了一些時間,我想在我以后的教學中這個問題有待于進一步改進和思考。
執(zhí)教:孫丹
設計:孫丹指導:黃德杰
孫丹:溫州市甌海區(qū)實驗小學郵編:325014電話:13587882357
黃德杰:溫州市甌海區(qū)教師教育與科研中心郵編:325005電話:13567788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