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歷史 題型分類練 訓練1 時空邏輯類選擇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0版高考歷史 題型分類練 訓練1 時空邏輯類選擇題(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訓練1 時空邏輯類選擇題
1.下表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況統(tǒng)計表。據此可知,當時該地( )
土地規(guī)模(畝)
戶數
戶數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計
139
100%
A.土地兼并現象嚴重
B.均田制已無法繼續(xù)實施
C.農業(yè)生產效率提高
D.自耕農經濟占主要地位
答案 D
解析 根據表格可知,20—130畝戶數占有比例最大,說明自耕農經濟盛行,故D項正確;而131—300畝和300畝以上的戶數占有比例不足百分之十,說明土地集中現象
2、并不突出,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均田制,故B項錯誤;材料不能反映農業(yè)生產效率,故C項錯誤。
2.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區(qū)民眾身著華麗服飾,歌舞藝人生活優(yōu)越堪比皇后,家仆與官人同行無法區(qū)分。這反映了( )
A.經濟繁榮改變社會風氣
B.物質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C.重農抑商政策發(fā)生改變
D.南方經濟發(fā)展超過北方
答案 A
解析 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區(qū)絲織業(yè)發(fā)達,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富裕的人開始從服飾上改變自己,“歌舞藝人生活優(yōu)越堪比皇后”體現出消費奢靡的社會風氣,故A項正確;只是部分人生活水平提高,不具有普遍性,故B項錯誤;古代重農抑商政策一直沒有發(fā)生改變,故C項錯誤;材料
3、沒有比較南北方經濟發(fā)展水平,故D項錯誤。
3.下面兩圖是對山東107個縣在1644—1911年間的孔廟數量和農民起義次數的統(tǒng)計。據此可知儒家文化( )
山東107縣的孔廟量分布 山東107縣的農民起義次數分布
A.兼有墨家行俠仗義和鋤強扶弱之風
B.對山東的影響比全國其他地區(qū)要大
C.在清代民間社會影響力進一步下降
D.有利于減少暴力沖突促進社會穩(wěn)定
答案 D
解析 觀察兩幅圖片可知,孔廟數量較多的地方,如山東的西北地區(qū),發(fā)生農民起義的數量較少,孔廟較少的地區(qū),發(fā)生農民起義的次數較多,因此我們可知儒家文化有利于減少暴力沖突,促進社會穩(wěn)定,D項正確。
4.據1637年《澳
4、門紀略》記載,1570—1636年間,日本的長崎成了葡萄牙血統(tǒng)的日本人活躍的城市。可是到了1636年住在這里的所有歐亞混血兒以及他們在日本的妻子、母親大批遷居到澳門,成為澳門居民中的另一新的群體,以致于形成了一條日本人街區(qū)。對這一變化,最合理的解釋是( )
A.澳門在遠東貿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B.東亞朝貢體制阻礙了中日民間貿易
C.英國航海條例削弱了葡萄牙的霸權
D.中國政府鼓勵澳門的海上貿易活動
答案 A
解析 從葡萄牙血統(tǒng)的日本人聚集程度可以看出,1570—1636年期間日本長崎是歐洲對外貿易的重要窗口,而在1636年之后,澳門取代了長崎的位置,故體現出澳門在遠東貿易地位的日
5、益提高,本題選擇A選項。B選項錯誤,材料沒有體現朝貢貿易的問題;C選項錯誤,本題與英國無關;D選項錯誤,中國政府當時奉行閉關鎖國政策。
5.1854年,廣東天地會的洪兵圍困廣州,英國駐香港總督包令以保護經商為名,派軍艦護送商船向廣州城內運入大量糧食、軍械等各種物資,最終洪兵敗退。這一事件( )
A.體現出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交織
B.打破了清朝閉關鎖國的局面
C.加速了廣州附近自然經濟的解體
D.表明英國不干涉清朝的內政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了英國殖民者資助清政府鎮(zhèn)壓人民反抗,這是對中國內政的干涉,也體現出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交織,這就可以選出A,排除D。清朝閉關鎖國的局面在鴉
6、片戰(zhàn)爭后就已被打破,B項的說法與材料所顯示的時間相沖突,可排除;材料中無法體現自然經濟的概念,可排除C項。
大二輪專題復習與增分策略 歷史 專題版題型分類練6.1911年武昌起義后,各省紛紛獨立,并提出召開會議組建中央政府。而在政體實踐中,各省的政體模式不盡相同。根據下表概括當時中國的政治特點是( )
省份
政體模式
湖北
民主共和制
江蘇
單一的中央集權制
浙江
議會為權力核心的代議制
A.先有獨立的地方民選政府,再有統(tǒng)一的中央政府
B.中央和地方的關系日漸明確,效仿美國的聯邦制
C.地方權力是由中央權力賦予,中央擁有絕對權力
D.存在著革命派、立憲派與舊官僚
7、的政治力量博弈
答案 D
解析 依據表格中信息“民主共和制”“中央集權制”“代議制”說明辛亥革命后存在著革命派、立憲派與舊官僚的政治力量博弈,D正確;A、B、C不符合表格信息,排除。
7.1934年9月《紅旗周刊》指出:“湖南……江西等六省災情最重,良田被毀,餓殍遍布,國民政府因國民黨腐化而救災不力,只有推翻國民黨統(tǒng)治,建設勞動工農貧民自己的政權,才能從根本上根絕水患?!痹撐恼碌闹髦际? )
A.向全國通報六省災情以爭取救援
B.揭露國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動性
C.只有建立人民政權才能斷絕災害
D.將救災工作同土地革命結合起來
答案 D
解析 材料“1934年……只有推翻國民
8、黨統(tǒng)治,建設勞動工農貧民自己的政權,才能從根本上根絕水患”反映了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中共將救災工作同土地革命結合起來,故D正確;材料沒有反映通報六省災情以爭取救援的主張,故A錯誤;中共揭露國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動性是為了進行土地革命,故B錯誤;“只有建立人民政權才能斷絕災害”說法過于絕對,故C錯誤。
8.1942年1月,晉察冀邊區(qū)各界萬人舉行“軍事誓師大會”,同時邊區(qū)各地區(qū)所有村莊普遍舉行莊嚴宣誓發(fā)揚民族氣節(jié),不做敵人奴隸和牛馬。這表明敵后抗日根據地( )
A.重視農村抗戰(zhàn)文化建設
B.推動抗日民主政權建立
C.鞏固國共兩黨合作局面
D.注重調動農民生產熱情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晉
9、察冀邊區(qū)進行誓師大會發(fā)揚民族氣節(jié),屬于民族精神弘揚,有利于抗戰(zhàn)發(fā)展,故A正確。材料未體現政權建立,故不選B。材料未體現國共合作,故不選C。強調民族氣節(jié),不做亡國奴,不能直接說明生產熱情,故不選D。
9.1948年8月,某人寫道:“滬上搶購之風,日益如熾,所有日用百貨各店搶購一空……本公司半日之間貨已購空?!睂е麓爽F象發(fā)生的直接原因是( )
A.日本侵略導致社會經濟崩潰
B.國民政府惡性通貨膨脹政策
C.美國加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D.國民黨發(fā)動內戰(zhàn)使經濟惡化
答案 B
解析 國民政府在大陸統(tǒng)治后期,開始大肆發(fā)行紙幣,導致惡性通貨膨脹,為此出現民眾搶購貨物的風潮,故B項正確;此時屬
10、于解放戰(zhàn)爭時期,日本侵略已經結束,故A項錯誤;美國加強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不是導致材料中現象的直接原因,故C項錯誤;國民黨發(fā)動內戰(zhàn)促使經濟惡化不符合材料中直接原因,故D項錯誤。
10.1955年,我國政府在關于發(fā)展國民經濟的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報告中說:“要解決社會主義的經濟任務,就不僅要發(fā)展以重工業(yè)為基礎的工業(yè)體系,而且要把包括農業(yè)在內的國民經濟轉移到大生產的技術基礎上來,把包括多種經濟成分的國民經濟改變成為單一的社會主義經濟。”這表明當時的中國( )
A.開始對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B.經濟中的“左”傾錯誤已經抬頭
C.社會主義經濟體系已基本確立
D.變革生產關系與發(fā)展生產力并舉
答
11、案 D
解析 依據材料中“轉移到大生產的技術基礎上來”和“多種經濟成分的國民經濟改變成為單一的社會主義經濟”可知,“一五”計劃不僅發(fā)展生產力,還要變革生產關系,因此D項符合題意。A項只是變革生產關系;“一五”計劃是符合中國國情的,因此不是“左”傾錯誤的表現,B排除;C項是在改革開放以后。故選D。
11.1985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把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閩南廈門、漳州、泉州三角地區(qū)開辟為沿海經濟開放區(qū)。這一舉措( )
A.推動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展開
B.使我國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
C.說明外向型經濟戰(zhàn)略開始確立
D.標志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
答案 B
解析 依據材料并
12、結合所學可知,1985年2月沿海經濟開放區(qū)的開辟,推動了對外開放的進程,使我國對外開放進一步深化,因此B選項正確。
12.最初,羅馬法中“公共犯罪行為”主要包括謀殺、燒毀莊稼、搬運界石、叛逆等有限的幾種,到了4世紀則增加了拐賣人口、選舉舞弊、貪污、囤積居奇糧食等新內容。這表明羅馬法( )
A.由公民法發(fā)展為萬民法
B.法律體系逐漸完備
C.法條的應用具有靈活性
D.注重維護社會穩(wěn)定
答案 D
解析 從材料“‘公共犯罪行為’主要包括謀殺、燒毀莊稼、搬運界石、叛逆等”“增加了拐賣人口、選舉舞弊、貪污、囤積居奇糧食等新內容”中可以看出,“公共犯罪行為”不斷增加新內容,可以更好的維護社
13、會和經濟的穩(wěn)定,這也體現了羅馬法的不斷完善和發(fā)展,故D項正確。
13.16—18世紀,歐洲從海外進口的商品主要是香料、煙草、蔗糖、茶、咖啡、瓷器等;19世紀,歐洲在海外尋求的主要產品逐漸成為金屬、植物油、染料、棉花和麻等。導致該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世界市場規(guī)模的擴大
B.歐洲生產方式的變革
C.全球殖民強國的更替
D.亞非拉美地區(qū)的衰落
答案 B
解析 從材料中可以看出,16—18世紀歐洲主要進口的商品是生活用品和奢侈品,而19世紀主要進口的是工業(yè)原料,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中期,隨著工業(yè)革命的開展,歐洲機器生產導致工業(yè)原料需求增大,故B項正確;材料沒有涉及到世界市
14、場的規(guī)模和殖民強國的變化,故A、C項排除;工業(yè)革命開展導致亞非拉美地區(qū)更加衰落,故D項排除。
14.1929年后,各國之間貨幣戰(zhàn)、貿易戰(zhàn)和關稅大戰(zhàn)愈演愈烈,幾年間先后有40個國家實行外匯管制,56個國家實行貨幣貶值,76個國家提高關稅率,還出現了各種貨幣集團和經濟集團。材料說明了( )
A.經濟危機的蔓延 B.市場調節(jié)的失靈
C.工業(yè)經濟的弊端 D.世界市場的無序
答案 D
解析 由“1929年后,各國之間貨幣戰(zhàn)、貿易戰(zhàn)和關稅大戰(zhàn)愈演愈烈”可以看出當時世界市場沒有統(tǒng)一的規(guī)范與管理,十分混亂,故本題選D項。A、B、C材料中沒有體現。
15.下面是不同時期德、英、法、美等國獲得諾貝爾
15、獎數量變化表(單位:次),由此可知( )
年份
頒獎總數
主要國家
德
英
法
美
1901—1920年
61
19
8
10
2
1921—1940年
70
17
15
5
11
1941—1960年
88
6
15
0
42
1961—1980年
125
8
21
6
65
1981—2000年
127
14
7
4
72
A.現代西方物理學有顯著進步
B.信息技術加快了科學的發(fā)展
C.20世紀世界科學發(fā)展不平衡
D.全球化的受益國是發(fā)達國家
答案 C
解析 表格顯示德國、英國、法國以及美國獲得
16、諾貝爾獎的數據不一,說明20世紀世界科學發(fā)展不平衡,C正確;表格并不能說明是物理學的發(fā)展,A錯誤;信息技術材料不能體現,B錯誤;表格沒有體現出全球化的受益國是發(fā)達國家,D錯誤。
16.1930年約有2萬外國專家和技術人員到蘇聯工作,蘇聯有色金屬企業(yè)的經理和技術經理幾乎都由美國人擔任。1931年蘇聯購買了世界拖拉機出口總額的90.5%,1932年蘇聯購買了世界出口機器總額的一半。由此可知( )
A.蘇聯經濟建設嚴重缺乏技術人才
B.經濟危機的負面影響波及到蘇聯
C.美國以鄰為壑,轉嫁危機至蘇聯
D.客觀條件有利于蘇聯的經濟建設
答案 D
解析 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0年
17、處于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時期,資本主義國家迫切需要擴展國際市場,蘇聯趁機大量引進外國專家和技術人員和機器設備,有利于蘇聯的經濟建設,故D正確。
17.19世紀五六十年代,英國確立“世界工廠”的地位,但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貿易卻出現了多個中心的格局。出現這一變化的重要原因是( )
A.英國海外殖民地大幅減少
B.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迅速開展
C.自由貿易政策的普遍推行
D.各國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加劇
答案 B
解析 根據“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貿易卻出現了多個中心的格局”,結合所學,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結束,美國、德國等興起,英國的經濟優(yōu)勢地位受到沖擊,故B正
18、確。
18.下表是法國貨幣圖爾里佛中含銀量的變化,對該現象的影響分析正確的是( )
年份
1541—1550
1551—1560
1561—1570
1571—1580
1581—1590
1591—1600
含銀量
50%
39%
11%
17%
18%
5%
A.促進了西歐資本原始積累
B.實現了貿易中心地理轉移
C.引發(fā)了1789年的法國革命
D.促成了西歐的“價格革命”
答案 A
解析 16世紀隨著法國的不斷向外殖民擴張,法國用含銀量越來越少的貨幣進行海外貿易,是對被殖民國家的更為殘酷的掠奪,促進了法國等西歐國家的資本原始積累,故A項正確
19、。
19.下面是1871—1891年法、美、德、英四國生鐵、鋼、煤產量變化表
生鐵產量(單位:千噸)
鋼產量(單位:千噸)
煤產量(單位:百萬噸)
年份
法
美
德
英
法
美
德
英
法
美
德
英
1871
860
1665
1564
6600
80
69
521
600
13.259
29.5
37.9
127
1891
1897
9203
4641
7499
740
4277
2352
3200
26.025
14.09
94.2
186
據表可知( )
A.國際經濟格局面臨重大變動
20、
B.老牌強國工業(yè)生產能力下降
C.大國經濟實力趨于平衡
D.傳統(tǒng)行業(yè)技術革新能力喪失
答案 A
解析 根據1871—1891年法、美、德、英四國生鐵、鋼、煤產量變化表格數據看出,1871年英國的生鐵、鋼、煤產量遠遠超過法、美、德,1891年美國、德國的生鐵、鋼產量大幅增長,英、法生鐵、鋼產量增長相對緩慢,說明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形成的國際格局面臨重大變動,故A正確。
20.蘇聯“二五”計劃規(guī)定:“輕工業(yè)生產的年增長率將由‘一五’計劃期間的13.2%提高到18.5%,重工業(yè)則由40.1%降為14.5%”?!岸濉庇媱潓嵤┑慕Y果,輕工業(yè)年增長率為14.8%,重工業(yè)則高達19%。材料說明蘇聯“二五”計劃意在( )
A.實現重工業(yè)為主導的工業(yè)化
B.嘗試調整輕重工業(yè)發(fā)展失衡
C.完成向社會主義社會的過渡
D.使蘇聯從農業(yè)國變?yōu)楣I(yè)國
答案 B
解析 “輕工業(yè)……13.2%提高到18.5%,重工業(yè)則由40.1%降為14.5%”可見其主要目的是實現輕重工業(yè)的平衡,故B項正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