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热最新网址,777奇米四色米奇影院在线播放,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有码视频,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国产91精品在线,婷婷丁香六月天

2021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6單元 遺傳的分子基礎 第1講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學案 蘇教版必修2

上傳人:Sc****h 文檔編號:103684156 上傳時間:2022-06-09 格式:DOC 頁數(shù):18 大?。?.05MB
收藏 版權申訴 舉報 下載
2021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6單元 遺傳的分子基礎 第1講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學案 蘇教版必修2_第1頁
第1頁 / 共18頁
2021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6單元 遺傳的分子基礎 第1講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學案 蘇教版必修2_第2頁
第2頁 / 共18頁
2021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6單元 遺傳的分子基礎 第1講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學案 蘇教版必修2_第3頁
第3頁 / 共18頁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26 積分

下載資源

還剩頁未讀,繼續(xù)閱讀

資源描述:

《2021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6單元 遺傳的分子基礎 第1講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學案 蘇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1版高考生物一輪復習 第6單元 遺傳的分子基礎 第1講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學案 蘇教版必修2(1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第1講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1.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Ⅱ) 2.實驗:DNA的粗提取與鑒定 1.認識DNA分子作為遺傳物質所應具備的特征(生命觀念) 2.總結細菌轉化實驗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原理和過程(科學思維) 3.分析人類對遺傳物質探究的實驗設計思路(科學探究) 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 1.肺炎雙球菌類型   特點 類型   菌落 莢膜 毒性 S型 光滑 有 有 R型 粗糙 無 無 2.格里菲思的體內轉化實驗 (1)實驗①②對比,說明R型細菌無毒性、S型細菌有毒性。 (2)實驗②③對比,說明被加熱殺死的S

2、型細菌無毒性。 (3)實驗②③④對比,說明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 (4)結論:已經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中,含有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的“轉化因子”。 3.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 (1)實驗①②分別說明莢膜多糖、蛋白質沒有轉化作用。 (2)實驗③④說明DNA有轉化作用,DNA的水解產物沒有轉化作用。 1.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直接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提示] 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只是證明了S型細菌中存在“轉化因子”,使無毒的R型細菌轉化為有毒的S型細菌。 2.從格里菲思的第④組死亡小鼠身上分離得到的S型活細菌是由S型死細菌轉化而來的。(×) [

3、提示] S型活細菌是由R型細菌轉化來的。 3.從格里菲思實驗中的第④組病死小鼠體內分離得到的肺炎雙球菌只有S型細菌而無R菌細菌。(×) [提示] 病死小鼠體內分離得到的肺炎雙球菌有兩種類型。 4.在艾弗里的實驗中,DNA酶將S型細菌的DNA分解為脫氧核苷酸,因此不能使R型細菌發(fā)生轉化。(√) 5.艾弗里的體外轉化實驗采用了物質提純、鑒定與細菌體外培養(yǎng)等技術。(√)  肺炎雙球菌體內轉化實驗和體外轉化實驗的比較 項目 體內轉化實驗 體外轉化實驗 培養(yǎng)細菌 在小鼠體內 體外培養(yǎng)基 實驗對照 R型細菌與S型細菌的毒性對照 S型細菌各組成成分的作用進行對照 巧妙構思

4、 用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注射到小鼠體內作為對照實驗來說明確實發(fā)生了轉化 將物質提純分離后,直接地、單獨地觀察某種物質在實驗中所起的作用 實驗結論 S型細菌體內有“轉化因子” S型細菌的DNA是遺傳物質 聯(lián)系 (1)所用材料相同 (2)體內轉化實驗是體外轉化實驗的基礎,體外轉化實驗是體內轉化實驗的延伸 (3)兩實驗都遵循對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 1.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中,設置“S型細菌的DNA中加DNA酶”實驗組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起對照作用。用DNA酶分解從S型活細菌中提取的DNA,結果不能使R型細菌發(fā)生轉化,說明DNA才是使R型細菌發(fā)生轉化的物質,排除脫氧核

5、苷酸的作用。 2.請在格里菲思實驗的基礎上利用R型活細菌、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小鼠等為實驗材料。設計一個實驗方案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簡要寫出實驗思路并預期實驗結果及結論。 [提示] 實驗思路:①將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體內物質分離,分別得到蛋白質和DNA。②將分離得到的S型細菌蛋白質和DNA分別與R型細菌混合一段時間后,再分別注射入甲、乙兩組小鼠體內,觀察兩組小鼠的生活情況。實驗結果及結論: 甲組小鼠不死亡,乙組小鼠死亡,并在乙組小鼠體內發(fā)現(xiàn)活的S型細菌,則證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考查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 1.(2019·衡水中學五調)格里菲思

6、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過程和結果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實驗1:R型細菌+小鼠→存活 實驗2:S型細菌+小鼠→死亡 實驗3:S型細菌+加熱+小鼠→存活 實驗4:S型細菌+加熱+R型細菌+小鼠→死亡 A.實驗1為空白對照組,實驗2、3和4均為實驗組 B.能從實驗2和實驗4中死亡的小鼠體內分離出S型活細菌和R型活細菌 C.該實驗證明了S型細菌的DNA可在R型活細菌內表達出相應的蛋白質 D.對比實驗2、3的結果,說明加熱能使有毒性的S型活細菌失去毒性 D [本題主要考查遺傳物質的探索歷程,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實驗與探究能力。四組實驗相互對照,均為實驗組,A項錯誤;實驗2中

7、小鼠體內只存在S型細菌,B項錯誤;該實驗只能證明轉化因子的存在,但不能證明其化學成分,C項錯誤。] 2.(2019·太原模擬)艾弗里和同事用R型和S型肺炎雙球菌進行實驗,結果如表所示。由表可知(  ) 實驗組號 接種菌型 加入S型細菌的物質 培養(yǎng)皿長菌情況 ① R型 蛋白質 R型 ② R型 莢膜多糖 R型 ③ R型 DNA R型、S型 ④ R型 DNA(經DNA酶處理) R型 A.①不能證明S型細菌的蛋白質不是轉化因子 B.②說明S型細菌的莢膜多糖有酶活性 C.③和④說明S型細菌的DNA是轉化因子 D.①~④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C [

8、第①②組實驗說明蛋白質和莢膜多糖與R型菌轉化為S型菌無關,A、B項錯誤;第③組實驗說明DNA與R型菌轉化為S型菌有關,第④組實驗說明DNA被水解后的產物不能使R型菌轉化為S型菌,C項正確;①~④只能說明DNA是遺傳物質,而不能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D項錯誤。]  有關肺炎雙球菌“轉化”的兩個易錯點 (1)轉化的實質是基因重組而非基因突變。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是指S型細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細菌的DNA中,使受體細胞獲得了新的遺傳信息,即發(fā)生了基因重組。 (2)并非所有的R型細菌都被轉化。由于轉化受到DNA的純度、兩種細菌的親緣關系、受體菌的狀態(tài)等因素的影響,因此轉化過程中并不是所有

9、的R型細菌都被轉化成S型細菌,而只是一小部分R型細菌被轉化成S型細菌。 考查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的拓展 3.(2019·山東德州第一次月考)將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與R型細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體內,小鼠體內S型、R型細菌含量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實驗過程中,R型細菌內DNA發(fā)生了重組 B.曲線ab段,小鼠體內還沒形成大量的相應抗體 C.曲線bc段,絕大多數(shù)的R型細菌轉化成了S型細菌 D.cd段上升的原因可能是S型細菌降低了小鼠的免疫能力 C [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是S型細菌的DNA進入R型細菌體內,使R型細菌內DNA發(fā)生了重組,A正確;曲線ab

10、段上升的原因是小鼠的體內還沒有形成大量的免疫R型細菌的抗體,因而R型細菌能進行大量繁殖,B正確;曲線bc段下降的原因是一部分R型細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統(tǒng)消滅,且只有少數(shù)R型細菌轉化成S型細菌,C錯誤;從曲線中看出,可能是S型細菌數(shù)量逐漸上升,可能是S型細菌降低了小鼠的免疫能力,從而導致cd段R型細菌的數(shù)量上升,D正確。] T2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1.實驗材料:T2噬菌體和大腸桿菌等 (1)T2噬菌體的結構 (2)T2噬菌體的復制式增殖 增殖需要的條件 內容 模板 T2噬菌體的DNA 合成T2噬菌體DNA的原料 大腸桿菌提供的四種脫氧核苷酸 合成T2噬菌體蛋白質

11、 原料 大腸桿菌的氨基酸 場所 大腸桿菌的核糖體 2.實驗方法: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3.實驗過程和結果 4.實驗結果分析 組別 現(xiàn)象 分析原因 35S標記T2噬菌體→細菌 上清液放射性很高 蛋白質外殼沒有進入大腸桿菌,離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 沉淀物放射性低 攪拌不充分,有少量含35S的T2噬菌體蛋白質外殼吸附在細菌表面,隨細菌離心到沉淀物中 32P標記T2噬菌體→細菌 沉淀物放射性很高 DNA進入大腸桿菌,離心后存在于沉淀物中 上清液放射性低 (1)保溫時間過短,有一部分T2噬菌體還沒有侵染到大腸桿菌細胞內;(2)保溫時間過長,T2噬菌體在大腸桿菌內增

12、殖后釋放出子代T2噬菌體 1.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不如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具有說服力。(×) [提示]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比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更具有說服力。 2.赫爾希和蔡斯分別用35S和32P標記T2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下列被標記的部位組合為①②。(√) 3.分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噬菌體。(×) [提示] 分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大腸桿菌,而不是培養(yǎng)噬菌體,再用被標記的大腸桿菌培養(yǎng)噬菌體。 4.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獲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噬菌體只將DNA注入大腸桿菌細胞中。(√) 5.用1個含35S

13、標記的T2噬菌體去侵染大腸桿菌,裂解釋放的子代噬菌體中只有2個含35S。(×) [提示] 子代噬菌體都不含35S。 6.32P、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分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提示] 不能說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和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的比較 比較項目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肺炎雙球菌體外轉化實驗 設計思路 設法將DNA和其他物質分開,單獨研究它們各自不同的功能 處理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分別標記DNA和蛋白質的特殊元素 直接分離法:分離S型細菌的多種組成物質,分別與R型細菌混合培養(yǎng) 檢測結果的方式

14、檢測放射性位置 觀察菌落類型 結論 DNA是遺傳物質 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等物質不是遺傳物質 1.在生物實驗設計中,實驗材料是實驗成功的關鍵。在證明哪類物質是遺傳物質的實驗中,艾弗里和赫爾希選用細菌或病毒作實驗材料的優(yōu)點是什么? [提示] 實驗材料的優(yōu)點是①個體小、結構簡單;②繁殖快。 2.結合教材兩大經典實驗,嘗試總結作為遺傳物質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提示] (1)在細胞生長和繁殖的過程中能夠精確地復制自己,使得前后代具有一定的連續(xù)性。 (2)能夠指導蛋白質合成,從而控制生物的性狀和新陳代謝的過程。 (3)具有儲存大量遺傳信息的潛在能力。 (4)結構比較穩(wěn)定

15、,但在特殊情況下又能發(fā)生突變,而且突變以后還能繼續(xù)復制,并能遺傳給后代。 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1.(2019·云南曲靖一中模擬)如圖是用32P標記噬菌體并侵染細菌的過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①用32P標記噬菌體―→―→③攪拌、離心―→ A.過程①32P標記的是噬菌體外殼的磷脂分子和內部的DNA分子 B.過程②應短時保溫,有利于吸附在細菌上的噬菌體與細菌分離 C.過程③離心的目的是析出噬菌體外殼,使被感染的大腸桿菌沉淀 D.過程④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說明噬菌體的DNA是遺傳物質 C [過程①32P標記的是噬菌體內部的DNA分子,A項錯誤;過程②應短時保溫的目的是

16、讓噬菌體侵入細菌細胞,B項錯誤;過程③離心的目的是析出噬菌體顆粒,使被感染的大腸桿菌沉淀 ,C項正確;過程④沉淀物的放射性很高,說明噬菌體的DNA進入了細菌細胞中,在子代噬菌體中檢測到放射性,才能說明噬菌體的DNA是遺傳物質,D項錯誤。] 2.(2019·濰坊市一模)下列關于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標記蛋白質和DNA時,可用含35S和32P的合成培養(yǎng)基分別培養(yǎng)噬菌體 B.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離心后上清液有放射性可能是保溫時間過長所致 C.該實驗的結果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而蛋白質不是 D.該實驗還可說明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是由細菌的遺傳物質控制合

17、成的 B [標記蛋白質和DNA時,應先用含35S和32P的合成培養(yǎng)基標記細菌,再用含35S和32P標記的細菌侵染噬菌體,A項錯誤;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離心后上清液有放射性可能是保溫時間過長,子代噬菌體釋放出來造成的,B項正確;該實驗的結果說明DNA是遺傳物質,不能說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也不能說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C項錯誤;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是由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控制的,D項錯誤。] 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拓展考查 3.(2019·佛山模擬)用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在感染后2、4、6、8、10 min時向培養(yǎng)基中加入一定量的3H-尿嘧啶,培養(yǎng)適宜時間后,粉碎大腸桿菌分離得到R

18、NA,并分別與熱變性后的含T2噬菌體DNA的單鏈組、含大腸桿菌DNA的單鏈組混合雜交,檢測兩組的放射性強度并把結果繪制成曲線,兩組雜交后的結果對應的曲線分別是(  ) A.b、a      B.c、d C.d、c D.a、b D [分析題意可知,大腸桿菌感染T2噬菌體后,其內T2噬菌體的DNA上基因表達強烈,且隨著感染時間的延長,粉碎大腸桿菌分離得到的RNA中放射性越強;而大腸桿菌的基因表達反而會越來越弱。因此兩組雜交后的結果為T2噬菌體組雜交帶放射性比例逐漸上升最后達到飽和,對應曲線a;大腸桿菌組雜交帶放射性比例呈下降趨勢,對應曲線b。] 4.(2017·全國卷Ⅰ)根據(jù)遺傳物質的

19、化學組成,可將病毒分為RNA病毒和DNA病毒兩種類型。有些病毒對人類健康會造成很大危害。通常,一種新病毒出現(xiàn)后需要確定該病毒的類型。 假設在宿主細胞內不發(fā)生堿基之間的相互轉換。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方法,以體外培養(yǎng)的宿主細胞等為材料,設計實驗以確定一種新病毒的類型。簡要寫出(1)實驗思路,(2)預期實驗結果及結論即可。(要求:實驗包含可相互印證的甲、乙兩個組) [解析] 考查實驗設計的對照原則、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同位素標記法。該實驗的目的是鑒定一種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還是RNA,要求使用的實驗方法是同位素標記法。DNA和RNA的元素組成相同,都含有C、H、O、N、P,因此只標記化學元

20、素是不可行的,而DNA和RNA的不同之處在于含氮堿基不同,因此可在培養(yǎng)基中分別加入含有放射性標記的胸腺嘧啶和含有放射性標記的尿嘧啶,看病毒的增殖是利用了含有放射性標記的胸腺嘧啶來合成DNA,還是利用了含有放射性標記的尿嘧啶來合成RNA。 [答案] (1)思路: 甲組:將宿主細胞培養(yǎng)在含有放射性標記尿嘧啶的培養(yǎng)基中,之后接種新病毒。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收集病毒并檢測其放射性。 乙組:將宿主細胞培養(yǎng)在含有放射性標記的胸腺嘧啶的培養(yǎng)基中,之后接種新病毒。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收集病毒并檢測其放射性。 (2)結果及結論: 若甲組收集的病毒有放射性,乙組無,則該新病毒為RNA病毒;反之,則為DNA病毒。

21、 RNA也是遺傳物質 1.RNA也是遺傳物質的實驗 (1)煙草花葉病毒侵染煙草葉細胞的實驗 ①實驗過程及現(xiàn)象 ②實驗結論 RNA是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 (2)病毒重建及其對煙草葉細胞的感染 ①實驗過程及結果 ②結果分析與結論:重組病毒所繁殖的病毒類型取決于提供RNA的病毒類型。 2.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1)原因: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 (2)生物的遺傳物質[連線] [提示]  1.只有細胞內的核酸才是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 [提示] 病毒的核酸也是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 2.真核生

22、物、原核生物、大部分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少部分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3.生物的遺傳物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 4.細胞核內的遺傳物質是DNA,細胞質內的遺傳物質是RNA。(×) [提示] 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 5.小麥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 [提示] 小麥的遺傳物質是DNA。 探索“遺傳物質”的思路和方法 (1)探究思路 ①若探究哪種物質是遺傳物質——設法將該物質分開,單獨看作用。 ②若探究未知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還是RNA——利用酶的專一性。 (2)4種方法 1.歸納不同生物的遺傳物質 生物類

23、型 病毒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體內核酸種類 DNA或RNA DNA和RNA DNA和RNA 體內堿基種類 4種 5種 5種 體內核苷酸種類 4種 8種 8種 遺傳物質 DNA或RNA DNA DNA 實例 噬菌體、煙草花葉病毒 乳酸菌、藍藻 玉米、小麥、人 2.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提示] 細胞生物和DNA病毒的遺傳物質都是DNA,只有RNA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故對整個生物界來說,主要的遺傳物質是DNA。 考查煙草花葉病毒侵染煙草葉實驗 1.繼發(fā)現(xiàn)DNA是生物體的遺傳物質之后,科學家們又將目光轉向部分不含DNA的RNA

24、病毒,煙草花葉病毒(TMV)就是其中的一種,它能使煙草葉片出現(xiàn)花葉病斑,如圖所示為相關的實驗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通過本實驗能夠證明極少數(shù)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B.圖中用X溶液處理TMV的目的是將病毒的RNA和蛋白質分離 C.組成RNA的化學元素為C、H、O、N、P D.該實驗能夠說明蛋白質不是TMV的遺傳物質 A [本實驗只能證明TMV的遺傳物質是RNA,A項錯誤;為探究病毒的遺傳物質類型,需進行圖示操作,即使用X溶液將病毒的RNA和蛋白質分離,分別研究兩者的作用,B項正確;組成RNA的元素包括C、H、O、N、P,C項正確;該實驗能夠說明蛋白質不是TMV的遺傳物

25、質,D項正確。] 2.科學家從煙草花葉病毒(TMV)中分離出a、b兩個不同品系,它們感染植物產生的病斑形態(tài)不同。下列4組實驗(見下表)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結果是(  ) 實驗編號 實驗過程 實驗結果 病斑類型 病斑中分離出的病毒類型 ① a型TMV感染植物 a型 a型 ② b型TMV感染植物 b型 b型 ③ 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質+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b型 a型 ④ 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質+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 a型 a型 A.實驗①  B.實驗② C.實驗③ D.實驗④ C [因為煙草花葉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

26、NA,所以決定病毒類型和病斑類型的是RNA,而不是蛋白質。③中的RNA是b型TMV的,分離出的病毒類型就應該是b型。] 考查生物的遺傳物質 3.(2019·鄭州模擬)下列有關“DNA是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同時含有DNA和RNA的生物體,其遺傳物質主要是DNA,其次是RNA B.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是DNA,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也是DNA C.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體均以DNA作為遺傳物質 D.在生物界中,只有部分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 A [同時含有DNA和RNA的生物體,其遺傳物質是DNA,A錯誤;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少量存在

27、于細胞質的線粒體和葉綠體中,B正確;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體均以DNA作為遺傳物質,C正確;DNA是絕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RNA是少數(shù)病毒的遺傳物質,D正確。] 提取和鑒定DNA(實驗) 1.實驗原理 (1)DNA與蛋白質在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 溶解規(guī)律 2 mol·L-1 NaCl溶液 0.14 mol·L-1 NaCl溶液 DNA 溶解 析出 蛋白質 NaCl溶液物質的量濃度從2 mol/L逐漸降低的過程中,溶解度逐漸增大 部分發(fā)生鹽析沉淀 溶解 (2)DNA不溶于冷酒精溶液,但是細胞中的某些蛋白質則溶于酒精,利用這一原理可將DNA

28、與蛋白質進一步分離。 (3)DNA+二苯胺藍色。 2.實驗流程 材料的選取:選用DNA含量相對較高的生物組織 ↓ 破碎細胞(以雞血為例):雞血細胞→加蒸餾水→用玻璃棒 攪拌→用紗布過濾→收集濾液   ↓ 去除雜質:利用DNA在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 不同,通過控制NaCl溶液的濃度去除雜質 ↓ DNA的析出:將處理后的溶液過濾,加入與濾液體積 相等的、冷卻的體積分數(shù)為95%的酒精溶液 ↓ DNA的鑒定:在溶有DNA的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試劑,混合 均勻后將試管在沸水中加熱

29、5 min,溶液變成 藍色 1.材料的選?。哼x用DNA含量相對較高的生物組織。 2.破碎細胞 (1)動物的紅細胞,吸水破裂。 (2)植物細胞:加入洗滌劑、食鹽后研磨。 3.除去雜質的方法 (1)方法一:利用DNA在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的不同,通過調節(jié)NaCl溶液的濃度除去溶于和不溶于NaCl溶液中的雜質。 (2)方法二:利用DNA對酶的耐受性,直接在濾液中加入嫩肉粉,反應10~15 min,嫩肉粉中的木瓜蛋白酶能夠分解蛋白質,而不會破壞DNA。 (3)方法三:利用DNA對高溫的耐受性,將濾液放在60~75 ℃的恒溫水浴箱中保溫10~15

30、min,使蛋白質變性沉淀而DNA分子還未變性。 4.DNA的析出 向處理后的濾液中加入與濾液體積相等的、冷卻的酒精溶液(體積分數(shù)為95%),靜置2~3 min,溶液中會出現(xiàn)白色絲狀物,用玻璃棒沿一個方向攪拌,卷起絲狀物。 5.DNA的鑒定 在沸水浴的條件下,DNA遇二苯胺會變成藍色。 6.實驗時注意問題 (1)實驗過程兩次用到蒸餾水的目的不同 第一次的目的是使成熟的雞血細胞漲破釋放出DNA,第二次的目的是稀釋NaCl溶液,使DNA從溶液中析出。 (2)獲取較純的DNA的關鍵 ①充分攪拌雞血細胞液(加入足量的蒸餾水),以便使細胞膜和核膜破裂。 ②沉淀DNA時必須用冷酒精(體積

31、分數(shù)為95%的酒精,至少在5 ℃以下存放24 h)。 1.如圖中能反映DNA溶解度與NaCl溶液濃度之間關系的是(  ) C [依據(jù)DNA粗提取的原理,在NaCl的濃度為0.14 mol/L時DNA分子的溶解度最小,利于DNA分子的析出,濃度過大或過小,DNA分子的溶解度都會增大。] 2.(2015·江蘇高考改編)圖甲、乙分別為“DNA的粗提取與鑒定”實驗中部分操作步驟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圖甲、乙中加入蒸餾水稀釋的目的相同 B.圖甲中完成過濾之后保留濾液 C.圖乙中完成過濾之后棄去濾液 D.在圖甲雞血細胞液中加入少許嫩肉粉有助于去除雜質

32、 A [圖甲中加入蒸餾水的目的是使雞血細胞吸水漲破,釋放其中的核物質,圖乙中加入蒸餾水的目的是降低NaCl溶液的濃度,使DNA的溶解度降低從而析出DNA;由于DNA溶于水,所以圖甲中完成過濾后DNA存在于濾液中,需保留濾液;圖乙中DNA析出,則過濾后棄去濾液,保留黏稠物;在圖甲雞血細胞液中加入少許嫩肉粉可將蛋白質水解,有利于去除雜質。] 1.細菌轉化的實質是基因重組而非基因突變: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是指S型細菌的DNA進入R型細菌中,使受體細胞獲得了新的遺傳信息,即發(fā)生了基因重組。 2.加熱并沒有使DNA完全失去活性:加熱殺死S型細菌的過程中,其蛋白質變性失活,但是其內部的DNA在

33、加熱結束后隨著溫度的降低又逐漸恢復活性。 3.并非所有的R型細菌都能被轉化,只是小部分R型細菌被轉化成S型細菌。轉化效率與DNA純度有關,純度越高,轉化效率越高。 4.體內轉化實驗不能簡單地說成S型細菌的DNA可使小鼠致死,而是具有毒性的S型細菌可使小鼠致死。 1.格里菲思實驗的結論是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中存在“轉化因子”。 2.艾弗里實驗的結論是DNA才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wěn)定性變化的物質,即DNA是遺傳物質,且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3.在T2噬菌體的化學組成中,僅蛋白質分子中含有S,P幾乎都存在于DNA分子中。 4.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相關實驗的實驗思路是設法將DNA與蛋白質等其

34、他物質分離開,單獨地、直接地觀察它們的生理作用。 5.病毒的遺傳物質是DNA或RNA;細胞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 真題體驗| 感悟高考 淬煉考能 1.(2019·海南高考)下列實驗及結果中,能作為直接證據(jù)說明“核糖核酸是遺傳物質”的是(  ) A.紅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F(xiàn)1為紅花,F(xiàn)2中紅花∶白花=3∶1 B.病毒甲的RNA與病毒乙的蛋白質混合后感染煙草只能得到病毒甲 C.加熱殺死的S型肺炎雙球菌與R型活菌混合培養(yǎng)后可分離出S型活菌 D.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T2噬菌體外殼蛋白,在子代噬菌體中檢測不到放射性 B [紅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F(xiàn)1為紅花,F(xiàn)2中紅花∶白花=3∶1

35、,屬于性狀分離現(xiàn)象,不能說明RNA是遺傳物質,A錯誤;病毒甲的RNA與病毒乙的蛋白質混合后感染煙草只能得到病毒甲,說明病毒甲的RNA是遺傳物質,B正確;加熱殺死的S型肺炎雙球菌與R型活菌混合培養(yǎng)后可分離出S型活菌,只能說明加熱殺死的S型菌中存在轉化因子,不能說明RNA是遺傳物質,C錯誤;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T2噬菌體外殼蛋白,在子代噬菌體中檢測不到放射性,說明蛋白質未進入大腸桿菌,不能證明RNA是遺傳物質,D錯誤。] 2.(2019·江蘇高考)赫爾希和蔡斯的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證實了DNA是遺傳物質,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實驗中可用15N代替32P標記DNA B.

36、噬菌體外殼蛋白是大腸桿菌編碼的 C.噬菌體DNA的合成原料來自大腸桿菌 D.實驗證明了大腸桿菌的遺傳物質是DNA C [蛋白質和DNA都含有N,所以不能用15N代替32P標記DNA,A錯誤;噬菌體外殼蛋白是由噬菌體體內控制噬菌體外殼蛋白合成的相關基因編碼的,B錯誤;DNA的復制為半保留復制,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后,會利用大腸桿菌體內的物質來合成噬菌體DNA,C正確;該實驗證明了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是DNA,D錯誤。] 3.(2018·浙江高考)下列關于“核酸是遺傳物質的證據(jù)”的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后的子代噬菌體多數(shù)具有放射

37、性 B.肺炎雙球菌活體細菌轉化實驗中,R型肺炎雙球菌轉化為S型菌是基因突變的結果 C.肺炎雙球菌離體細菌轉化實驗中,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轉化為S型菌,說明DNA是遺傳物質,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 D.煙草花葉病毒感染和重建實驗中,用TMV A的RNA和TMV B的蛋白質重建的病毒感染煙草葉片細胞后,可檢測到A型病毒,說明RNA是TMV A的遺傳物質 D [DNA復制為半保留復制,新鏈合成過程中的原料由細菌提供,故只有少部分子代噬菌體具有放射性,A錯誤;肺炎雙球菌活體細菌轉化實驗中,R型肺炎雙球菌轉化為S型菌是基因重組的結果,B錯誤;肺炎雙球菌離體細菌轉化實驗中,S型菌的DNA使R型菌轉化

38、為S型菌,說明DNA是遺傳物質,但沒有做S型菌的蛋白質能否使R型菌轉化為S型菌的實驗,不能說明蛋白質不是遺傳物質,C錯誤;煙草花葉病毒感染和重建實驗中用TMV A的RNA和TMV B的蛋白質混合后感染煙草,所繁殖的病毒類型為A型,說明RNA是TMV A的遺傳物質,D正確。] 4.(2017·全國卷Ⅱ)在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過程中,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下列與該噬菌體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T2噬菌體也可以在肺炎雙球菌中復制和增殖 B.T2噬菌體病毒顆粒內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質 C.培養(yǎng)基中的32P經宿主攝取后可出現(xiàn)在T2噬菌體的核酸中 D.人類免疫缺陷病毒與T2噬菌體的核酸類型和增殖過程相同 C [T2噬菌體只能寄生在大腸桿菌中,并在其細胞中復制和增殖,A錯誤;T2噬菌體只有在宿主細胞內才能合成mRNA和蛋白質,B錯誤;培養(yǎng)基中的32P經宿主攝取后進入宿主細胞內部,在宿主細胞內,T2噬菌體以自身DNA為模板,以宿主細胞內的物質(含32P的脫氧核苷酸等)為原料合成子代噬菌體,因此培養(yǎng)基中的32P經宿主攝取后可出現(xiàn)在T2噬菌體的核酸中,C正確;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所含的核酸是RNA,T2噬菌體所含的核酸是DNA,故兩者的核酸類型不同,增殖過程不完全相同,D錯誤。] 18

展開閱讀全文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關于我們 - 網站聲明 - 網站地圖 - 資源地圖 - 友情鏈接 - 網站客服 - 聯(lián)系我們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裝配圖網版權所有   聯(lián)系電話:18123376007

備案號:ICP2024067431-1 川公網安備51140202000466號


本站為文檔C2C交易模式,即用戶上傳的文檔直接被用戶下載,本站只是中間服務平臺,本站所有文檔下載所得的收益歸上傳人(含作者)所有。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若文檔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裝配圖網,我們立即給予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