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知識 儒家經(jīng)典介紹素材(通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初中歷史知識 儒家經(jīng)典介紹素材(通用)(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儒家“十三經(jīng)”和“經(jīng)史子集”范圍
儒家“十三經(jīng)”:十三經(jīng)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jīng)典。分別是《詩經(jīng)》、《尚書》、《周禮》、《儀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爾雅》、《孝經(jīng)》、《孟子》。
歷史十三經(jīng)是由漢朝的五經(jīng)逐漸發(fā)展而來的,最終形成于南宋。
漢朝:五經(jīng)主條目:五經(jīng)漢朝時,以《易》、《詩》、《書》、《禮》、《春秋》為“五經(jīng)”,立于學官。
唐朝:九經(jīng)唐朝時,《春秋》分為“三傳”,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禮經(jīng)》分為“三禮”,即《周禮》、《儀禮》、《禮記》。這六部書再加上《易》、《書》、《詩》,并稱為“九經(jīng)”,也立于學官,用于開科取士
2、。
晚唐:十二經(jīng)唐文宗開成年間,在國子學刻石,內(nèi)容除了“九經(jīng)”之外,還加上了《論語》、《爾雅》、《孝經(jīng)》。
五代:十一經(jīng)(收入《孟子》)五代十國時后蜀國主孟昶刻“十一經(jīng)”,收入《孟子》,而排除《孝經(jīng)》、《爾雅》。
南宋:十三經(jīng)正式形成南宋時《孟子》正式成為“經(jīng)”,和《論語》、《爾雅》、《孝經(jīng)》一起,加上原來的“九經(jīng)”,構成“十三經(jīng)”。
“經(jīng)史子集”是我國古代讀書人對經(jīng)典的分類法。
“經(jīng)”是指古代社會中的政教、綱常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教條,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學十三經(jīng):《周易》、《尚書》、《周禮》、《禮記》、《儀禮》、《詩經(jīng)》、《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論語
3、》、《孝經(jīng)》、《爾雅》、《孟子》。
“史”是各種體裁歷史著作,分為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十五類。
“子”是諸子百家及釋道宗教著作,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nóng)家、醫(yī)家、天文算法、術數(shù)、藝術、諸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十四類。
“集”是收歷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駢文、詩、詞、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學評論、戲曲等著作,分為楚辭、別集、詩文評、詩詞五類。
注:以上分類依照 清《四庫全書》。
經(jīng)部:分為易、書、詩、禮、春秋、孝經(jīng)、五經(jīng)總義、四書、樂、小學十類。
子部:諸子百家及釋道宗教著作,分為儒家、兵家、法家、農(nóng)家、醫(yī)家、天文算法、術數(shù)、藝術、諸錄、雜家、類書、小說家、釋家、道家十四類。
史部:各種體裁歷史著作,分為正史、編年、紀事本末、別史雜史、詔令奏議、傳記、史鈔、載記、時令、地理、職官、政書、目錄、史評十五類。
集部:收歷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駢文、詩、詞、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學評論、戲曲等著作,分為楚辭、別集、詩文評、詩詞五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