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豫陜)2022-2023學(xué)年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一章 立體幾何初步 6.2 垂直關(guān)系的性質(zhì)學(xué)案 北師大版必修2
《(贛豫陜)2022-2023學(xué)年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一章 立體幾何初步 6.2 垂直關(guān)系的性質(zhì)學(xué)案 北師大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贛豫陜)2022-2023學(xué)年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一章 立體幾何初步 6.2 垂直關(guān)系的性質(zhì)學(xué)案 北師大版必修2(1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贛豫陜)2022-2023學(xué)年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一章 立體幾何初步 6.2 垂直關(guān)系的性質(zhì)學(xué)案 北師大版必修2 學(xué)習目標 1.掌握直線與平面垂直,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2.能運用性質(zhì)定理解決一些簡單問題.3.了解直線與平面、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質(zhì)定理間的相互聯(lián)系. 知識點一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 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到一排排和地面垂直的電線桿.一排電線桿中的每根電線桿都與地面垂直,這些電線桿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是什么? 答案 平行. 梳理 性質(zhì)定理 文字語言 如果兩條直線同垂直于一個平面,那么這兩條直線平行 符號語言 ?a∥b 圖形語言 知識點二 平面
2、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 思考 黑板所在平面與地面所在平面垂直,你能否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與地面垂直? 答案 容易發(fā)現(xiàn)墻壁與墻壁所在平面的交線與地面垂直,因此只要在黑板上畫出一條與這條交線平行的直線,則所畫直線必與地面垂直. 梳理 性質(zhì)定理 文字語言 如果兩個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個平面內(nèi)垂直于它們交線的直線垂直于另一個平面 符號語言 α⊥β,α∩β=l,aα,a⊥l?a⊥β 圖形語言 1.若平面α⊥平面β,任取直線lα,則必有l(wèi)⊥β.( × ) 2.已知兩個平面垂直,過一個平面內(nèi)任意一點作交線的垂線,則此垂線必垂直于另一個平面.( × ) 類型一 線面垂直的性
3、質(zhì)及應(yīng)用 例1 如圖所示,在正方體A1B1C1D1-ABCD中,EF與異面直線AC,A1D都垂直相交.求證:EF∥BD1. 考點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 題點 應(yīng)用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判定線線平行 證明 如圖,連接AB1,B1C,BD,B1D1. ∵DD1⊥平面ABCD,AC平面ABCD, ∴DD1⊥AC.又AC⊥BD,DD1∩BD=D, ∴AC⊥平面BDD1B1, 又BD1平面BDD1B1, ∴AC⊥BD1. 同理BD1⊥B1C,∴BD1⊥平面AB1C. ∵EF⊥A1D,且A1D∥B1C,∴EF⊥B1C. 又∵EF⊥AC,AC∩B1C=C, ∴EF⊥平面AB
4、1C,∴EF∥BD1. 反思與感悟 證明線線平行的常用方法 (1)利用線線平行定義:證共面且無公共點. (2)利用三線平行公理:證兩線同時平行于第三條直線. (3)利用線面平行的性質(zhì)定理:把證線線平行轉(zhuǎn)化為證線面平行. (4)利用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把證線線平行轉(zhuǎn)化為證線面垂直. (5)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質(zhì)定理:把證線線平行轉(zhuǎn)化為證面面平行. 跟蹤訓(xùn)練1 如圖,α∩β=l,PA⊥α,PB⊥β,垂足分別為A,B,aα,a⊥AB.求證:a∥l. 考點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 題點 應(yīng)用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判定線線平行 證明 ∵PA⊥α,lα,∴PA⊥l. 同理PB
5、⊥l.∵PA∩PB=P,∴l(xiāng)⊥平面PAB. 又∵PA⊥α,aα,∴PA⊥a. ∵a⊥AB,PA∩AB=A,∴a⊥平面PAB.∴a∥l. 類型二 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及應(yīng)用 例2 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PA⊥平面ABC,平面PAB⊥平面PBC. 求證:BC⊥AB. 考點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 題點 應(yīng)用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判定線線垂直 證明 如圖,在平面PAB內(nèi), 作AD⊥PB于點D. ∵平面PAB⊥平面PBC,且平面PAB∩平面PBC=PB, AD平面PAB. ∴AD⊥平面PBC. 又BC平面PBC,∴AD⊥BC. 又∵PA⊥平面ABC,BC平面ABC
6、,∴PA⊥BC, 又∵PA∩AD=A,PA,AD平面PAB, ∴BC⊥平面PAB. 又AB平面PAB,∴BC⊥AB. 反思與感悟 證明線面垂直,一種方法是利用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另一種方法是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本題已知面面垂直,故可考慮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證明線面垂直的問題時,要注意以下三點:(1)兩個平面垂直;(2)直線必須在其中一個平面內(nèi);(3)直線必須垂直于它們的交線. 跟蹤訓(xùn)練2 如圖所示,P是四邊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點,ABCD是∠DAB=60°且邊長為a的菱形,側(cè)面PAD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G為邊AD的中點.
7、求證:(1)BG⊥平面PAD; (2)AD⊥PB. 考點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 題點 應(yīng)用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判定線面垂直 證明 (1)∵四邊形ABCD是菱形且∠DAB=60°, ∴△ABD是正三角形,又G為AD的中點, ∴BG⊥AD. 又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BG平面ABCD, ∴BG⊥平面PAD. (2)由(1)可知BG⊥AD,由題意知△PAD為正三角形,G是AD的中點,∴PG⊥AD.又BG∩PG=G, ∴AD⊥平面PBG,又PB平面PBG, ∴AD⊥PB. 類型三 垂直關(guān)系的綜合應(yīng)用 命題角度1 線線、線面、面面垂直的轉(zhuǎn)化
8、 例3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AB∥CD,AB⊥AD,CD=2AB,平面PAD⊥底面ABCD,PA⊥AD.E和F分別是CD和PC的中點,求證: (1)PA⊥底面ABCD; (2)BE∥平面PAD; (3)平面BEF⊥平面PCD. 考點 垂直問題的綜合應(yīng)用 題點 線線、線面、面面垂直的相互轉(zhuǎn)化 證明 (1)∵PA⊥AD,平面PAD⊥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AD,由平面和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可得PA⊥平面ABCD. (2)∵AB∥CD,AB⊥AD,CD=2AB,E和F分別是CD和PC的中點,故四邊形ABED為平行四邊形,故有BE∥AD. 又AD平面PAD
9、,BE?平面PAD,∴BE∥平面PAD. (3)在平行四邊形ABED中, ∵AB⊥AD,∴四邊形ABED為矩形, ∴BE⊥CD. ∵PA⊥平面ABCD,∴PA⊥AB, 又AB⊥AD,PA∩AD=A, ∴AB⊥平面PAD, ∴CD⊥平面PAD,∴CD⊥PD. 又E,F(xiàn)分別為CD和PC的中點, ∴EF∥PD,∴CD⊥EF. ∵EF∩BE=E,EF,BE平面BEF, ∴CD⊥平面BEF. 又∵CD平面PCD,∴平面BEF⊥平面PCD. 反思與感悟 在空間垂直關(guān)系中,線面垂直是核心,已知線面垂直,既可為證明線線垂直提供依據(jù),又可為利用判定定理證明面面垂直作好鋪墊.應(yīng)用面面
10、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時,一般需作輔助線,基本作法是過其中一個平面內(nèi)一點作交線的垂線,從而把面面垂直問題轉(zhuǎn)化為線面垂直問題,進而可轉(zhuǎn)化為線線垂直問題. 跟蹤訓(xùn)練3 如圖,在四面體ABCD中,平面ABC⊥平面BCD,AB⊥AC,DC⊥BC.求證:平面ABD⊥平面ACD. 考點 垂直問題的綜合應(yīng)用 題點 線線、線面、面面垂直的相互轉(zhuǎn)化 證明 ∵平面ABC⊥平面BCD, 平面ABC∩平面BCD=BC,在平面ABC內(nèi),作AE⊥BC于點E, 如圖,則AE⊥平面BCD. 又CD平面BCD, ∴AE⊥CD. 又BC⊥CD,AE∩BC=E, AE,BC平面ABC, ∴CD⊥平面ABC
11、, 又AB平面ABC,∴AB⊥CD. 又AB⊥AC,AC∩CD=C, AC,CD平面ACD. ∴AB⊥平面ACD.又AB平面ABD, ∴平面ABD⊥平面ACD. 命題角度2 垂直中的探索性問題 例4 已知在三棱錐A-BCD中,∠BCD=90°,BC=CD=1,AB⊥平面BCD,∠ADB=60°,E,F(xiàn)分別是AC,AD上的動點,且==λ(0<λ<1). (1)求證:不論λ為何值,總有平面BEF⊥平面ABC; (2)當λ為何值時,平面BEF⊥平面ACD? 考點 線、面平行、垂直的綜合應(yīng)用 題點 平行與垂直的計算與探索性問題 (1)證明 ∵∠BCD=90°,∴BC⊥
12、CD. ∵AB⊥平面BCD,∴AB⊥CD. 又∵AB∩BC=B,∴CD⊥平面ABC. ∵=,∴EF∥CD,∴EF⊥平面ABC. 又∵EF平面BEF, ∴平面BEF⊥平面ABC. 故不論λ為何值,總有平面BEF⊥平面ABC. (2)解 由(1)得EF⊥平面ABC,BE平面ABC, ∴EF⊥BE. 要使平面BEF⊥平面ACD,只需BE⊥AC. ∵∠BCD=90°,BC=CD=1,∴BD=. 又∵AB⊥平面BCD,∠ADB=60°, ∴AB=,AC=, ∴BE==,∴AE=, ∴λ==. 故當λ=時,平面BEF⊥平面ACD. 反思與感悟 解決開放性問題一般先從結(jié)論
13、入手,分析得到該結(jié)論所需的條件或與其等價的條件,此類型題考查空間想象能力、推理論證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跟蹤訓(xùn)練4 如圖所示,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已知DC=DD1=2AD=2AB,AD⊥DC,AB∥DC. (1)求證:D1C⊥AC1; (2)設(shè)E是DC上一點,試確定E的位置,使D1E∥平面A1BD,并說明理由. 考點 線、面平行、垂直的綜合應(yīng)用 題點 平行與垂直的計算與探索性問題 (1)證明 在直四棱柱ABCD-A1B1C1D1中,連接C1D, ∵DC=DD1,∴四邊形DCC1D1是正方形, ∴DC1⊥D1C. 又AD⊥DC,AD⊥DD1,
14、DC∩DD1=D, ∴AD⊥平面DCC1D1,∴AD⊥D1C. ∵AD,DC1平面ADC1,且AD∩DC1=D, ∴D1C⊥平面ADC1. ∵AC1平面ADC1,∴D1C⊥AC1. (2)解 連接AD1,AE,設(shè)AD1∩A1D=M,BD∩AE=N,連接MN, ∵平面AD1E∩平面A1BD=MN,需使MN∥D1E. 又M是AD1的中點,∴N是AE的中點,又易知△ABN≌△EDN,∴AB=DE,即E是DC的中點. 綜上所述,當E是DC的中點時,可使D1E∥平面A1BD. 1.給出下列說法: ①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平面互相平行; ②垂直于同一個平面的兩條直
15、線互相平行; ③一條直線在平面內(nèi),另一條直線與這個平面垂直,則這兩條直線垂直. 其中正確說法的個數(shù)是( ) A.0 B.1 C.2 D.3 考點 線、面平行、垂直的綜合應(yīng)用 題點 平行與垂直的判定 答案 D 2.平面α⊥平面β,直線a∥α,則( ) A.a(chǎn)⊥β B.a(chǎn)∥β C.a(chǎn)與β相交 D.以上都有可能 考點 空間中直線與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 題點 空間中直線與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的判定 答案 D 解析 因為a∥平面α,平面α⊥平面β,所以直線a與β垂直、相交、平行都有可能. 3.已知直線l⊥平面α,直線m平面β.有下面四個說法: ①α∥β?l⊥
16、m; ②α⊥β?l∥m; ③l∥m?α⊥β; ④l⊥m?α∥β. 其中正確的兩個說法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點 線、面平行、垂直的綜合應(yīng)用 題點 平行與垂直的判定 答案 C 解析 ∵l⊥α,α∥β,mβ,∴l(xiāng)⊥m,故①正確; ∵l∥m,l⊥α,∴m⊥α,又∵mβ,∴α⊥β,故③正確. 4.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側(cè)面PAC⊥底面ABC,且∠PAC=90°,PA=1,AB=2,則PB=________. 考點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 題點 有關(guān)面面垂直性質(zhì)的計算 答案 解析 ∵側(cè)面PAC⊥底面ABC,交線為AC,∠PAC=
17、90°(即PA⊥AC), ∴PA⊥平面ABC, ∴PA⊥AB,∴PB===. 5.如圖所示,在四棱錐S-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側(cè)面SDC⊥底面ABCD,求證:平面SCD⊥平面SBC. 考點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 題點 面面垂直性質(zhì)的綜合應(yīng)用 證明 因為底面ABCD是矩形,所以BC⊥CD. 又平面SDC⊥平面ABCD, 平面SDC∩平面ABCD=CD,BC平面ABCD, 所以BC⊥平面SCD. 又因為BC平面SBC, 所以平面SCD⊥平面SBC. 1.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揭示了空間中“平行”與“垂直”關(guān)系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提供了“垂直”與“平行”關(guān)系相互轉(zhuǎn)化
18、的依據(jù). 2.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揭示了“面面垂直、線面垂直及線線垂直”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體現(xiàn)了數(shù)學(xué)中的轉(zhuǎn)化與化歸思想,其轉(zhuǎn)化關(guān)系如下: 一、選擇題 1.在圓柱的一個底面上任取一點(該點不在底面圓周上),過該點作另一個底面的垂線,則這條垂線與圓柱的母線所在直線的位置關(guān)系是( ) A.相交 B.平行 C.異面 D.相交或平行 考點 直線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 題點 應(yīng)用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判定線線平行 答案 B 解析 由于這條垂線與圓柱的母線都垂直于底面,所以它們平行. 2.在長方體ABCD-A1B1C1D1的棱AB上任取一點E,作EF⊥A1B1于點F,則EF與平
19、面A1B1C1D1的關(guān)系是( ) A.平行 B.EF平面A1B1C1D1 C.相交但不垂直 D.相交且垂直 考點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 題點 應(yīng)用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判定線面垂直 答案 D 解析 在長方體ABCD-A1B1C1D1中,平面A1ABB1⊥平面A1B1C1D1且平面A1ABB1∩平面A1B1C1D1=A1B1,又EF平面A1ABB1,EF⊥A1B1,∴EF⊥平面A1B1C1D1. 3.如圖所示,在三棱錐P-ABC中,平面ABC⊥平面PAB,PA=PB,AD=DB,則( ) A.PD平面ABC B.PD⊥平面ABC C.PD與平面ABC相交
20、但不垂直 D.PD∥平面ABC 考點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 題點 應(yīng)用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判定線面垂直 答案 B 解析 ∵PA=PB,AD=DB,∴PD⊥AB. 又∵平面ABC⊥平面PAB, 平面ABC∩平面PAB=AB,PD平面PAB, ∴PD⊥平面ABC. 4.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已知平面AA1C1C⊥平面ABCD,且AB=BC,AD=CD,則BD與CC1的位置關(guān)系為( ) A.平行 B.共面 C.垂直 D.不垂直 考點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 題點 應(yīng)用面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判定線線垂直 答案 C 解析 如圖所示,在四邊形ABCD中,
21、 ∵AB=BC,AD=CD, ∴BD⊥AC. ∵平面AA1C1C⊥平面ABCD, 平面AA1C1C∩平面ABCD=AC,BD平面ABCD, ∴BD⊥平面AA1C1C. 又CC1平面AA1C1C, ∴BD⊥CC1,故選C. 5.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所有直線都垂直于平面β B.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內(nèi)一定存在直線平行于平面β C.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內(nèi)一定不存在直線垂直于平面β D.如果平面α⊥平面τ,平面β⊥平面τ,α∩β=l,那么l⊥平面τ 考點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 題點 面面垂直性質(zhì)的綜合應(yīng)
22、用 答案 A 解析 顯然A不正確,若兩個平面垂直,一個平面內(nèi)只有和交線垂直的直線才和另一個平面垂直. 6.設(shè)l是直線,α,β是兩個不同的平面,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若l∥α,l∥β,則α∥β B.若l∥α,l⊥β,則α⊥β C.若α⊥β,l⊥α,則l⊥β D.若α⊥β,l∥α,則l⊥β 考點 線、面平行、垂直的綜合應(yīng)用 題點 平行與垂直的判定 答案 B 解析 設(shè)α∩β=a,若直線l∥a,且l?α,l?β,則l∥α,l∥β,因此α不一定平行于β,故A錯誤;由于l∥α,故在α內(nèi)存在直線l′∥l,又因為l⊥β,所以l′⊥β,故α⊥β,所以B正確;若α⊥β,在β內(nèi)作交
23、線的垂線l,則l⊥α,此時l在平面β內(nèi),因此C錯誤;已知α⊥β,若α∩β=a,l∥a,且l不在平面α,β內(nèi),則l∥α且l∥β,因此D錯誤. 7.如圖,在正方形SG1G2G3中,E,F(xiàn)分別是G1G2,G2G3的中點,現(xiàn)在沿SE,SF,EF把這個正方形折成一個四面體,使G1,G2,G3重合,重合后的點記為G.給出下列關(guān)系: ①SG⊥平面EFG;②SE⊥平面EFG;③GF⊥SE;④EF⊥平面SEG.其中成立的有( ) A.①與② B.①與③ C.②與③ D.③與④ 考點 垂直問題的綜合應(yīng)用 題點 線線、線面、面面垂直的相互轉(zhuǎn)化 答案 B 解析 由SG⊥GE,SG⊥GF,
24、得SG⊥平面EFG,排除C、D;若SE⊥平面EFG,則SG∥SE,這與SG∩SE=S矛盾,排除A,故選B. 二、填空題 8.設(shè)兩個平面α,β,直線l,下列三個條件: ①l⊥α;②l∥β;③α⊥β.若以其中兩個作為前提條件,另一個作為結(jié)論,則可構(gòu)成三個命題,這三個命題中,正確命題的個數(shù)為________. 考點 線、面平行、垂直的綜合應(yīng)用 題點 平行與垂直的判定 答案 1 解析?、佗谧鳛榍疤釛l件,③作為結(jié)論構(gòu)成的命題正確,過l作一平面與β交于l′,則l∥l′,所以l′⊥α,故α⊥β;①③作為前提條件,②作為結(jié)論構(gòu)成的命題錯誤,這時可能有l(wèi)β;②③作為前提條件,①作為結(jié)論構(gòu)成的命題
25、錯誤,這時l與α的各種位置關(guān)系都可能存在. 9.如圖,直二面角α-l-β,點A∈α,AC⊥l,C為垂足,B∈β,BD⊥l,D為垂足,若AB=2,AC=BD=1,則CD的長為________. 考點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 題點 有關(guān)面面垂直性質(zhì)的計算 答案 解析 如圖,連接BC, ∵二面角α-l-β為直二面角, ACα,且AC⊥l, ∴AC⊥β. 又BCβ, ∴AC⊥BC, ∴BC2=AB2-AC2=3. 又BD⊥CD, ∴CD==. 10.如圖,四面體P-ABC中,PA=PB=,平面PAB⊥平面ABC,∠ABC=90°,AC=8,BC=6,則PC=__
26、______. 考點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性質(zhì) 題點 有關(guān)面面垂直性質(zhì)的計算 答案 7 解析 取AB的中點D,連接PD, ∵PA=PB,∴PD⊥AB, ∵平面PAB⊥平面ABC,平面PAB∩平面ABC=AB, PD平面PAB, ∴PD⊥平面ABC,∴PD⊥CD. 連接DC,則△PDC為直角三角形, 在Rt△ABC中,AB===2, 在Rt△DBC中,DC===, PD===. 在Rt△PCD中, PC===7. 11.如圖,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AB⊥BD,沿BD將△ABD折起,使平面ABD⊥平面BCD,連接AC,則在四面體ABCD的四個面中,互相垂直的平
27、面的對數(shù)為________. 考點 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 題點 判定兩平面垂直 答案 3 解析 因為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AB⊥BD,所以AB⊥平面BCD,所以平面ABC⊥平面BCD.在折起前,因為AB⊥BD,AB∥CD,所以CD⊥BD.又因為平面ABD⊥平面BCD,所以CD⊥平面ABD,所以平面ACD⊥平面ABD,共3對 三、解答題 12.如圖所示,四棱錐P-ABCD中,AP⊥平面PCD,AD∥BC,AB=BC=AD,E,F(xiàn)分別為線段AD,PC的中點. (1)求證:AP∥平面BEF; (2)求證:BE⊥平面PAC. 考點 題點
28、 證明 (1)如圖所示,設(shè)AC∩BE=O,連接OF,EC. 由于E為AD的中點,AB=BC=AD,AD∥BC, 所以AE∥BC,AE=AB=BC, 因此,四邊形ABCE為菱形, 所以O(shè)為AC的中點. 又F為PC的中點, 因此,在△PAC中,可得AP∥OF. 又OF平面BEF,AP?平面BEF, 所以AP∥平面BEF. (2)由題意,知ED∥BC,ED=BC, 所以四邊形BCDE為平行四邊形,所以BE∥CD. 又AP⊥平面PCD,所以AP⊥CD,所以AP⊥BE. 因為四邊形ABCE為菱形,所以BE⊥AC. 又AP∩AC=A,AP,AC平面PAC, 所以BE⊥平
29、面PAC. 13.如圖,在矩形ABCD中,AB=2AD,E是AB的中點,沿DE將△ADE折起. (1)如果二面角A-DE-C是直二面角,求證:AB=AC; (2)如果AB=AC,求證:平面ADE⊥平面BCDE. 考點 垂直問題的綜合應(yīng)用 題點 線線、線面、面面垂直的相互轉(zhuǎn)化 證明 (1)過A作AM⊥DE于點M, 則由題意可得AM⊥平面BCDE,∴AM⊥BC. 又AD=AE, 所以M是DE的中點. 取BC的中點N,連接MN,則MN⊥BC,又AM∩MN=M, 所以BC⊥平面AMN,所以AN⊥BC. 又N是BC的中點, 所以△ABC為等腰三角形,所以AB=AC.
30、(2)取BC的中點N,連接AN. 因為AB=AC,所以AN⊥BC.取DE的中點M,連接MN,AM,所以MN⊥BC,又AN∩MN=N, 所以BC⊥平面AMN,所以AM⊥BC. 又M是DE的中點,AD=AE, 所以AM⊥DE. 又因為DE與BC是平面BCDE內(nèi)的兩條相交直線, 所以AM⊥平面BCDE. 又因為AM平面ADE,所以平面ADE⊥平面BCDE. 四、探究與拓展 14.在三棱錐P-ABC中,平面PAC⊥平面ABC,∠PCA=90°,△ABC是邊長為4的正三角形,PC=4,M是AB邊上的一動點,則PM的最小值為( ) A.2 B.2 C.4 D.4 考
31、點 線、面平行、垂直的綜合應(yīng)用 題點 平行與垂直的計算與探索性問題 答案 B 解析 如圖,連接CM,則由題意PC⊥平面ABC, 可得PC⊥CM,所以PM=, 要求PM的最小值只需求出CM的最小值即可. 在△ABC中,當CM⊥AB時,CM有最小值, 此時有CM=4×=2,所以PM的最小值為2. 15.如圖①所示,在Rt△ABC中,∠C=90°,D,E分別為AC,AB的中點,點F為線段CD上的一點,將△ADE沿DE折起到△A1DE的位置,使A1F⊥CD,如圖②所示. (1)求證:DE∥平面A1CB; (2)求證:A1F⊥BE; (3)線段A1B上是否存在點Q,使A1C⊥平
32、面DEQ?說明理由. 考點 線、面平行、垂直的綜合應(yīng)用 題點 平行與垂直的計算與探索性問題 (1)證明 因為D,E分別為AC,AB的中點,所以DE∥BC. 又DE?平面A1CB,BC平面A1CB,所以DE∥平面A1CB. (2)證明 由已知得DC⊥BC且DE∥BC, 所以DE⊥DC.又DE⊥A1D,A1D∩CD=D,A1D,CD平面A1DC, 所以DE⊥平面A1DC, 而A1F平面A1DC, 所以DE⊥A1F. 又因為A1F⊥CD,CD∩DE=D,CD,DE平面BCDE, 所以A1F⊥平面BCDE, 又BE平面BCDE,所以A1F⊥BE. (3)解 線段A1B上存在點Q,使A1C⊥平面DEQ. 理由如下: 如圖所示,分別取A1C,A1B的中點P,Q,連接DP,PQ,QE, 則PQ∥BC.又因為DE∥BC,所以DE∥PQ,所以平面DEQ即為平面DEP. 由(2)知,DE⊥平面A1DC,A1C平面A1DC, 所以DE⊥A1C. 又因為P是等腰三角形DA1C底邊A1C的中點, 所以A1C⊥DP,又DE∩DP=D,DE,DP平面DEP,所以A1C⊥平面DEP,從而A1C⊥平面DEQ. 故線段A1B上存在點Q,且Q為A1B的中點時,A1C⊥平面DEQ.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增值稅法》高質(zhì)量發(fā)展的增值稅制度規(guī)范增值稅的征收和繳納
- 深入學(xué)習《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xué)技術(shù)普及法》推進實現(xiàn)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
- 激揚正氣淬煉本色踐行使命廉潔從政黨課
- 加強廉潔文化建設(shè)夯實廉政思想根基培育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
- 深入學(xué)習2024《突發(fā)事件應(yīng)對法》全文提高突發(fā)事件預(yù)防和應(yīng)對能力規(guī)范突發(fā)事件應(yīng)對活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
- 2023年四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第一輪單元滾動復(fù)習第10天平行四邊形和梯形作業(yè)課件新人教版
- 2023年四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第14單元階段性綜合復(fù)習作業(yè)課件新人教版
- 2023年四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易錯清單十五課件新人教版
- 2023年四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易錯清單七課件西師大版
- 2023年五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易錯清單六作業(yè)課件北師大版
- 2023年五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易錯清單二作業(yè)課件北師大版
- 2023年五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四分數(shù)的意義和性質(zhì)第10課時異分母分數(shù)的大小比較作業(yè)課件蘇教版
- 2023年五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周周練四作業(yè)課件北師大版
- 2023年五年級數(shù)學(xué)下冊六折線統(tǒng)計圖單元復(fù)習卡作業(yè)課件西師大版
- 2023年四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6除數(shù)是兩位數(shù)的除法單元易錯集錦一作業(yè)課件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