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下駱宅初級中學八年級語文上冊 《詩四首》學案(無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浙江省義烏市下駱宅初級中學八年級語文上冊 《詩四首》學案(無答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30.《詩四首》學案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并熟練地背誦這四首詩。
2、品味語言,體味詩歌的內涵。
3、培養(yǎng)學生感悟古代詩歌的能力,不斷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歸園田居》
【資料鏈接】
陶淵明可算是我國詩歌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因為他寫出了大量歌頌田園風光和農村生活的詩篇。他做過幾任小官,41歲那年辭官而歸,從此住在農村,親自參加田間勞動,直至63歲去世。這首濤是他辭官的第二年寫的,詩題的意思是回到園田居住。附帶說一下,在封建時代,皇帝及大臣死后朝廷都要根據他們的行事給一個謚號;陶淵明不是大臣,“靖節(jié)”這個謚號是他死后朋友和門人私下給的,為的是表彰他高尚的節(jié)操,可
2、以叫“私謚”。
【自主學習】
(1)朗讀詩文,結合課下注釋理解字面意思。
(2)思考下列問題:
A、這首詩記的是哪個季節(jié)的勞動生活情形?
B、詩人到田間去干什么?干了多長時間?
C、第五句中“道”是指什么說的?即是歸途,大概也就是來時的路,為什么開頭不提,到這里才說它狹而多草木為什么要著意寫夕露沾衣?
【合作質疑】賞析詩歌的意境美。
(1)提問:陶詩平淡而又富于情趣,平淡不必多言,你認為“情趣”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想像“帶月荷鋤歸”等的動人畫面。
(2)提問:這首詩流露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4、提問:詩的末句“但使愿無違”的“愿”具體指什么?
3、
《使至塞上》
【資料鏈接】邊塞詩及作者:唐代自開國以來,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斷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強邊防,以應付戰(zhàn)事。有時也乘勝逐北,有擴張領士的意圖。開元、天寶年間,有許多詩人參加了守邊高級將帥的幕府,做他們的參軍、記室。這些詩人把他們在邊塞上的所見所聞寫成詩歌,于是邊塞風光和軍中生活成為盛唐詩人的新題材。這一類詩,文學史上稱為“邊塞詩”。
王維,字摩詰,唐代詩人,畫家。他的詩以描繪山水田園和歌詠隱居生活為主,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出名。其中反映軍旅和邊塞生活的作品,寫景的佳句廣為流傳,如《使至塞上》就極富代表性。
【自主學習】
(1) 朗讀并理解字面意思。
(2)
4、思考下列問題:
A、這首詩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B、“征蓬出漢塞,歸燕入胡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C、“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是實寫還是虛寫?
【合作質疑】品讀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無際無涯的大漠中,一縷烽火臺上的孤煙,直上青天;長河似帶,落日降臨,異常渾圓,這兩句詩,凸現(xiàn)了大漠粗獷、強毅的精神,凝聚了詩人的心態(tài)。從詩的字句看,語不驚奇,樸實無華,但卻能狀難言之景于目前,含不盡之意于言外,達到了渾成的境界,顯示了詩人的深厚功力。這兩句詩充分體現(xiàn)了詩中有畫的特色,非常講究景物的畫面感。首先,它有畫一樣的構圖,從天邊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煙到地下的河流,從近
5、處的烽煙到遠處的夕陽到綿延無邊的大漠,畫面上的景物雖不多,但是空間闊大,層次很豐富。
《渡荊門送別》
【資料鏈接】李白,字太白,唐代詩人,是繼屈原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自號青蓮居士?!纪卣埂剑簹W陽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白居易香山居士,蘇軾東坡居士。
【自主學習】
(1)朗讀課文并結合課下注釋理解字面意思。
(2)思考下列問題:
A、這是一首送別詩,誰在送別?
B、逐聯(lián)概括內容:
C、這首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哪里看出來的?
D、你最喜歡的是哪句詩?為什么?
【合作質疑】品讀賞析: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描寫渡過荊門進入楚
6、地的壯闊景色,畫出一幅氣勢磅礴地萬里長江圖,寫的是遠景。這一聯(lián)中的“隨”、“盡”、“入”三個字用的好?!半S”字將群山與原野的位置逐漸變換、推移,真切的表現(xiàn)出來,寫活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
“盡”字表達了剛從三峽中出來的詩人頓時喜悅開朗的心情。 “入”字用得貼切,是對前途的展望,大江無阻擋地流向遠方,空間廣闊,打開了詩人眼界,奔騰著詩人的想像,洋溢著詩人青春蓬勃的朝氣。
《登岳陽樓》
【資料鏈接】
1、陳與義,宋代詩人,字去非,號簡齋,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詩人。陳與義在北宋做過地方府學教授、太學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愛國詩人,給后世留下不少憂國憂民的愛國詩篇。
2、背景介
7、紹:
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開封,北宋滅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詩人(如李清照)一樣,陳與義的人生經歷和文學創(chuàng)作也以靖康之難為界線,分為兩個時期。在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名的常路,24歲那年,即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登進士第,授文林郎。他精于繪畫,擅長書法,更以詩名于當世,深受皇帝賞識,官職屢遷,但也不知不覺地卷進了政治斗爭的漩渦。靖康之難發(fā)生時,陳與義被貶在陳留(在今河南開封東南)做監(jiān)酒稅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難民行列中,南奔襄漢,顛沛湖湘,流離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幾次登岳陽樓,與朋友悲傷國事,借酒澆愁,寫下了數首詩歌以記其事。
【自主學習】
1、結合背景
8、及課下注釋理解詩義。
2、思考下列問題:
A、文有文眼,詩也有詩眼,它是一首詩的靈氣所在,也往往是詩中最精煉最傳神的一個字。請同學們找出這首詩的詩眼。
B、“悲”在何處?
【合作質疑】作品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拓展學習】
(一) 寫洞庭湖的佳句
①劉長卿:“疊浪浮元氣,中流沒太陽” ②僧可明:“水涵天影闊,山拔地形高” ③許文化:“四顧疑無地,中流忽有山” ④孟浩然:“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二)岳陽樓的名聯(lián):
后樂先憂,范希文庶幾知道;昔聞今上,杜少陵可與言詩。
洞庭西下八百里; 淮海南來第一樓。
四面河山歸眼底; 萬家憂樂到心頭。
放不開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樓把酒; 吞得盡胸中云夢,方可對仙人吟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