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輪復習 第七章 力(無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河南省2020年中考物理第一輪復習 第七章 力(無答案)(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七章力
中考典例精講
如圖所示的運動情景中,最明顯的反映出力使物體發(fā)生形變的是( )
變式訓練:1
以下是我們生活中可見到的幾種現(xiàn)象:①用力揉面團,面團形狀發(fā)生變化;②籃球撞擊在籃板上被彈回;③用力握小球,球變癟了;④一陣風把地面上的灰塵吹得漫天飛舞.在這些現(xiàn)象中,物體因為受力而改變運動狀態(tài)的是( )
A.②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③④
例2: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guān)系”的實驗中,按照圖甲所示,把鉤碼逐個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分別測出它們受到的重力,并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
(1)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__N;
(
2、2)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寫完整;
(3)由此可知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質(zhì)量成________.
例3:小羅同學做探究彈簧長度與所受拉力關(guān)系的實驗時,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試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彈簧的原長為 cm;
(2)如果用這根彈簧做成了彈簧測力計,那么這個彈簧測力計的測量范圍是: 。
鉤碼重力G/N
0
2
4
6
8
10
12
彈簧長度L/cm
3
4
5
6
7
8
8.5
課堂達標:
1.下列過程中,有一個力的作用效果與其他三個不同類,它是( )
A.把橡皮泥捏成不同造型 B.進站的火車受阻力緩緩停下
3、
C.蘋果受重力豎直下落 D.用力把鉛球推出
2.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現(xiàn)象中沒有利用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劃船時,要用槳向后撥水 B.人向前跑步時,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飛時,要向下方噴氣 D.頭球攻門時,要向球門方向用力頂球
3.如下圖所示,一架重型運輸直升機在執(zhí)行救災(zāi)任務(wù)時,通過鋼纜將一質(zhì)量為9×103 kg的貨物懸吊著往下放.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直升機所吊貨物的重量是9×103 N B.直升機所吊貨物的重量是9×104 N
C.貨物受到的重力方向是不斷變化的 D.貨物受到的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4.如圖,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疊放著
4、甲、乙兩個木塊,甲木塊用一根細繩拴在左邊固定的豎直板上,現(xiàn)在用力把木塊乙從右端勻速地抽出來,所用的力F=15 N,則甲、乙兩木塊所受的摩擦力是( )
A.甲為零,乙受向右的15 N的力 B.甲和乙都受向右15 N的力
C.甲和乙都受向左15 N的力 D.甲和乙都是15 N,甲受向右的力,乙受向左的力
5.如下圖所示,放在M、N兩水平桌面上的P、Q兩物體,分別在FP=5 N、FQ=3 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做勻速直線運動,可以確定( )
A.桌面M一定比桌面N粗糙 B.P的速度一定大于Q的速度
C.P的質(zhì)量一定大于Q的質(zhì)量 D.P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Q受到的摩
5、擦力
6.如圖所示,有一鉛球放在水平桌面上,請畫出鉛球?qū)ψ烂娴膲毫妥烂鎸︺U球的支持力.
專題訓練9: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0分)
1.下列數(shù)據(jù)中,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A.對人體安全的電壓為220 V B.一個初中生所受到的重力大約是500 N
C.小紅上學時步行的速度大約是20 m/s D.家用臺燈正常工作時,功率大約200 W
2.如下圖所示的四個實例中,目的是為了增大摩擦的是( )
3.飛船在圓軌道上飛行時處于“失重”狀態(tài),以下哪個實驗不能在飛船中進行( )
A.用彈簧握力計測握力 B.用彈簧測力計測拉力
C.用彈簧測力計測摩擦力
6、 D.用彈簧測力計測重力
4.如右圖是小明在玩過山車時的情景.下列對此過程中小明的狀況敘述正確的是( )
A.質(zhì)量不斷改變 B.運動方向不變
C.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終豎直向下 D.在運動中始終處于二力平衡狀態(tài)
5.有一只彈簧測力計,掛鉤上不受力時,指針不是指在零刻線位置,而是指在0.2 N的位置上,此時用手拉測力計的掛鉤,使測力計示數(shù)為4 N,則手拉掛鉤的力是( )
A.4.2 N B.4 N C.3.8 N D.無法判斷
6.汽車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關(guān)于汽車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汽車突然啟動時乘客會向后傾倒,是因為乘客受到慣性的作
7、用
②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勻速行駛時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③汽車拐彎時司機通過轉(zhuǎn)動方向盤來改變汽車的運動狀態(tài)
④汽車行駛時尾部的空氣流速越快、壓強越大
⑤用力踩剎車是用增大壓力的方法來減小摩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7.用如圖所示的方法測量同一只鞋在不同水平路面滑動時的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柏油路面和冰面上測得的摩擦力都相同
B.在同一路面,無論鞋內(nèi)是否放上鐵塊,摩擦力都一樣
C.只要鞋被拉動了,測力計的讀數(shù)就等于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D.在同一路面鞋以不同的速度做勻速運動,測力計的示數(shù)都相同
8.如圖所示,是甲、乙兩組拔河比賽的場
8、景,不計繩重,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比賽時,選體重大的運動員,能增大對地面的壓力
B.比賽時,運動員身體后傾、兩腿彎曲,可以降低重心
C.比賽時,拉力較大的一組最終獲勝
D.比賽時,受到地面摩擦力較大的一組最終獲勝
9.如圖所示,將木塊放在壓縮了的彈簧旁,釋放彈簧,木塊沿水平地面向右運動,離開彈簧后,木塊運動一段距離后停下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所受摩擦力使木塊由靜止開始運動
B.彈簧對木塊的彈力使木塊由靜止開始運動
C.木塊所受摩擦力不會改變木塊的運動狀態(tài)
D.木塊最終停止運動是由于失去彈簧的彈力作用
10.用彈簧秤在水平方向上拉動一個置于地面的物體
9、,使它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彈簧秤示數(shù)為5 N,當彈簧秤示數(shù)為6 N時,物體運動時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 )
A.6 N B.5 N C.1 N D.11 N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4分)
11.建筑工人利用懸掛重物的細線來確定墻壁是否豎直.這是因為重力方向是________,當重錘靜止時,它受到的重力和繩子的拉力是________力,所以繩子的拉力方向是________.
12.木塊與小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遇到一障礙物時,小車停下,木塊從車上的a點滑至b點(如圖甲),是因為木塊具有______________;木塊能停在b點,說明木塊在滑動過程中受到向________(填“左
10、”或“右”)摩擦力作用.為測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礙物上固定了彈簧測力計拉住木塊,用手拉著小車向左運動(如圖乙).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____(填“左”或“右”),大小是________N.
13.如圖甲所示,重量為4 N的正方形鐵塊,被水平吸引力吸附在足夠大的豎直磁性平板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這時鐵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N;若對鐵塊施加一個豎直向上的拉力F拉=9 N的作用,鐵塊將沿著該平板勻速向上運動,如圖乙所示,此時鐵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N.
14.如甲圖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塊A和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 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
11、此時木塊B所受的摩擦力為____N;若將A、B緊靠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們一起勻速運動(如乙圖所示),則推力F2=______N.
15.圖中的水平桌面足夠長,不計托盤質(zhì)量和滑輪與繩的摩擦.物體A重10 N,當物體B重為2 N時,物體A保持靜止,這時A物體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____N;當物體B重為3 N時,物體A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運動一段時間托盤著地,此后物體A做________運動,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__N.
三、作圖、實驗探究題(16題2分,17題10分,18題18分,共32分)
16.畫出斜面上勻速上滑的物體A所受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圖.(G>
12、f)
17.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關(guān)系”的實驗中,按照圖甲所示,把鉤碼逐個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分別測出它們受到的重力,并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
(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寫完整;
(2)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________N;
(3)根據(jù)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乙中畫出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guān)系圖象;
(4)由此可知物體所受的重力跟質(zhì)量成________.
18.小明用如圖甲、乙、丙的步驟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1)實驗中,他應(yīng)將彈簧測力計沿________方向拉動木塊,使木塊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運動,并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比較步驟________與________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壓力有關(guān),且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比較步驟甲與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________有關(guān),且接觸面越______,摩擦力越大.
(3)小明在實驗中還發(fā)現(xiàn):在木塊還沒有被拉動的情況下,彈簧測力計仍然有示數(shù),且示數(shù)逐漸增大,直到拉動木塊為止.該現(xiàn)象表明:物體在靜止時也可能受到________力的作用,且該力的大小與________力的大小有關(guān).
(4)上學路上,小明看見一輛汽車陷進了泥坑里,司機將一些稻草塞進后輪底下,汽車很快就爬上來了,這是利用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