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地區(qū))2020中考語文總復習 第5部分 作文 第八講 結構""合理布局結構讓層次清晰(通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陜西地區(qū))2020中考語文總復習 第5部分 作文 第八講 結構""合理布局結構讓層次清晰(通用)(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八講 結構——合理布局結構,讓層次清晰
好的作文,不僅要在內容上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還要在結構形式上做到“言之有序”。如果把文章主題比作人的“靈魂”,材料比作人的“血肉”,那么結構就像人的“骨骼”。骨架好,身材就好,心態(tài)也好;反之,肉體就會疼痛,心靈也備受折磨。所以,如何根據(jù)文章內容和體裁的需要,把要說的“話”自然、連貫、完整、巧妙、周密地表達出來,對寫好一篇作文來說至關重要?!昂侠戆才艃热莸南群蠛驮斅裕瑮l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既是《語文課程標準》的明確要求,也是各地中考作文的寫作要求。
, 技法薈萃)
特受青睞的作文結構
文章好的結構如模特身材
2、,產生婀娜多姿、令人賞心悅目的形體魅力,也容易在閱卷場上以熠熠光輝吸引評卷老師的雙眸。
怎樣的形式更容易具有形體魅力呢?從結構布局看,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1.畫面組合
畫面組合,也叫片段組合,或“蒙太奇”手法,就是在題目允許的范圍內,選擇幾個生動、典型的生活片段、故事情節(jié)或景物描寫等,把它們有機地組合起來,共同表現(xiàn)一個主題。在中考作文中,有的同學利用這種手法,將那些時間或空間跨度大、線索紛繁的材料串聯(lián)起來,靈活巧妙地詮釋主題,體現(xiàn)了組材能力和寫作的應變能力。
一般格式為:
【佳作欣賞】
面帶微笑憶童年
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現(xiàn)實中的夢,是夢里含淚的微笑。(題記挺有味道,也能
3、點題。)——題記
童年,有許許多多善良的人給予我微笑,讓我歡欣,令我愉悅。這些純真的微笑,讓我的童年充滿幸福。我愿將這些微笑一一翻閱,并附上我的微笑,永存它。
微笑·梔子花
“梔子花開,so white……”美麗的梔子花,如此之潔白,引得我和外婆駐足觀賞。年幼的我看到如此白皙的花兒,又看看自己黝黑的皮膚,不禁怯怯地問:“外婆,你覺得我能變得像梔子花那樣純白嗎?”外婆安詳?shù)乜粗遥旖且宦N,露出一個甜甜的微笑,并和藹地對我說:“好孩子,不用擔心,長大后就會變白!”(確實是童年的往事,但不是“長大后”的現(xiàn)實。筆觸也很配合“童真”,純真、簡約如畫。)
美麗的梔子花中,是外婆甜甜的微笑。在這甜
4、甜的微笑中,我安然入夢!(扣住“微笑”意象,點本節(jié)題,也點主題,十分緊湊。)
微笑·楊柳樹
楊柳,魁拔也。老家門前有一排高大的楊柳,那個高,真是高不可攀??!可那時的我偏偏想爬上去一探究竟。于是,我問爺爺:“爺爺,你說這些楊柳高嗎?”
“嘿嘿,它們當然高了!”爺爺不假思索地回答。 “那我能不能爬上去呢?”我急切地追問。
看著好探究的我,爺爺不禁笑了起來,微微地笑。我從他的雙眼看出了他心底的快樂。許久,爺爺才邊撫摸我的頭邊說:“小子,要想上樹還要多吃幾年飯哪!哈哈!”
魁梧的楊柳喲,讓我想起了爺爺?shù)奈⑿Γ悄敲纯鞓?,那么自在?
微笑·樹上蟬
一到夏天,聒噪的蟬聲便陣陣傳來。池塘邊,大
5、樹上,到處有蟬的合唱歌聲。我和小伙伴們來到一棵樹下,循著聲音仔細尋找蟬。一個伙伴突然高叫,伸出手指:“看!有只蟬在這里!”我們沿著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見一只鳴叫正酣的蟬。這時,小伙伴歡欣起舞,喃喃自語道:“還是我的眼睛最明亮,最明亮!那只蟬是我的!”我們一伙看到他如此沾沾自喜,都暗自竊笑。大家一齊對他微笑,只有我忍不住爆發(fā)出咯咯的笑聲:“恭喜你呵!”
樹上鳴叫的蟬啊,你喚醒了童年伙伴們的微笑,天真調皮的笑。對了,還有我那爽朗的笑!(選例變換角度,豐富了童年的內涵。)
童年中的歷歷往事,如風如夢。讓微笑永遠定格在純真的童年里!想起那快樂的童年,我又忍不住微笑了。(再扣“微笑”,點題。首尾呼
6、應,畫卷合攏,成一個圓軸。)
【亮點掃描】
三個畫面,選材很妙,落點很小;寥寥數(shù)語勾勒人物,生動真實,畫面的意蘊卻豐富,共同構成了清新、動人的畫卷。面對這樣的畫卷,“長大后”,不夢憶也難。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寫童年,心能回到童年,筆下卻不造作,語氣始終是平靜、自然的。這在寫童年的文章里,是很難得的,也是比較少見的。
2.尺水興波
短短篇幅,情節(jié)發(fā)展卻能一波三折,這就是尺水興波。其目的是吸引讀者,達到引人入勝的效果。
(1)巧設懸念
設置懸念的關鍵在于“巧”,設置在適當之時、適當之處。懸念可設置一處,也可以設置多處,環(huán)環(huán)相扣,當讀者的欲窮其源之心達到一定程度時,方抖開謎團,文章也同時戛
7、然而止。這會使文章結構曲折多姿,給人一種回味無窮之感。
(2)欲揚先抑,欲抑先揚
欲抑先揚運用訣竅是:抬得高,跌得重;“抬”是手段,“跌”是目的。行文中,宜多在“抬”上下功夫、做文章,但實際力量全在“跌”上。“抬”是為了造成更大的陡勢,更高的高度,使后面能夠跌得沉重、有力,獲得強烈的效果。
欲揚先抑,又叫先抑后揚,是指作者大力贊揚的對象,卻先貶抑;等到時機成熟,再頌揚。即作者對寫作對象先有某種負面看法,后來又在原來基礎上否定了看法,得出一個新結論的寫法。這里的“抑”是“揚”的鋪墊,使得“揚”更有力、更突出。
(3)誤會法
由誤會引起矛盾,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生、發(fā)展,就是誤會法。它求新、
8、求意外,但又須真實得有道理。只有符合情理的人和事,才能波瀾曲折,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征,使作品引人入勝,意味深長。
【佳作欣賞】
名 師
學校請了一位名師給我們班上一節(jié)課。第二天早上8點整,名師準時出現(xiàn)在教室里。
三十來歲,人長得清清瘦瘦,個子也不高,完全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高大英俊的形象。(一貶“外形”不英俊。)
開課后,名師先來了一段開場白:“同學們,大家好。今天,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學習。等會兒,我講課的時候,如果我講得不對的地方,只管提,我這個人臉皮厚,大家不要擔心我找不到地縫去鉆。有什么問題想提問,可以隨時舉手,我的話也不是金口玉言,打斷了也不用賠錢。如果你覺得我講
9、得不夠好,可以看點兒閑書,也可以打瞌睡。不過我要提醒大家,盡量不要交頭接耳,以免吵醒那些打瞌睡的同學。廢話完了,言歸正傳……”(二貶“開場”不威嚴。)
我在心中給這位名師的亮相打起了分,但分數(shù)不高。老師在學生面前就該樹立起師威,怎么能這樣嘻嘻哈哈呢?
名師沒有帶教案,手里只捏著一支粉筆,卻把課講得言辭活潑,生動有趣,章法分明。講課間隙,還不時地穿插些互動游戲,讓我們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課堂氣氛極為活躍,始終沒有出現(xiàn)看閑書和睡覺的現(xiàn)象。(初揚“講課”生動有章法。)
臨近下課的時候,名師又別出心裁點了幾名學生,讓他們談談這節(jié)課的收獲。被點的學生都很興奮,先報自己的名字,再講收獲
10、的一二三。點到王旃的時候,出了一點兒意外。王旃沒有老老實實報自己的名字,而是兀自走上講臺,在黑板上寫下了“王旃”兩個字,然后一臉壞壞地笑望著名師,說:“老師,這就是我的名字?!蓖蹯故前嗌献钫{皮的學生,也不知道他的爸爸從《漢語大詞典》的哪個旮旯里翻出了這么一個字,有好幾次王旃就是用這種辦法,讓不少初上講臺的老師下不了臺。這道難題我們的班主任也碰過,不過他沒讓王旃得逞,因為這一損招,班主任讓他在教室后面站了整整一堂課?,F(xiàn)在輪到這位倒霉的名師了。(插敘一段,名師“倒霉”成必然。如何化解?開啟下文。)
名師看看黑板上的字,又看看王旃,溫和地說:“比腦筋急轉彎還難呢。不過我也要行使一下我的權力,哪位同
11、學愿意幫我念一下?”(三貶“問字”字不識。)
沒有人搭腔,大家都屏息靜氣。(原來,初“揚”不是目的,只為引出此處尷尬。)
“好……”名師轉向王旃說,“這位同學,你的名字起得不錯。不過老師很慚愧,這個字我也不認識,你能告訴我嗎?”名師的回答讓王旃一愣,也讓班上的同學和聽課的老師一愣。遲疑了一下,王旃回答:“王旃(zhān)。旃的意思是紅色的曲柄旗?!?二揚“誠意請教”讀音。)
“嘿,寓意不錯。”名師伸出了拇指,“謝謝你今天教了我一個字,你便是我的一字之師了。”說完,名師低下頭向王旃鞠了一躬。這大大出乎王旃的意料,也出乎我們的意料。片刻的寧靜之后,教室里響起了潮水般的掌聲。(三揚“一字認師”
12、出意料。高潮,也是結局。如潮掌聲是最高的波瀾。)
【亮點掃描】
本文波瀾起伏,具體情節(jié)如下圖:
本文先抑后揚,但卻不是直抑直揚。名師第一印象很一般,可是講課帶來了情感提升,這是第一次波瀾起伏;王旃刁難一發(fā),“講課好”頓時化為烏有——原來“講課好”只為引起刁難,這是第二次波瀾起伏;名師的真誠和謙遜巧妙化解了這場危機,故事在掌聲中收筆,這是第三次波瀾起伏。三次起伏,人物形象也在這跌宕中鮮明動人起來。
3.一線貫穿
清代學者劉熙載講,“唯能線索在手,則錯綜變化,為吾所施”,就記敘文而言,有一條乃至多條線索,可以把豐富而散亂的材料串聯(lián)縫合,組合成渾然一體的藝術珍品。
打造一條貫穿全文的
13、線索能讓文章思路清晰、具有很強的條理性,不容易偏題跑題。根據(jù)文章的具體內容,線索可以是實體的物,也可以是感情的變化,等等。在文章寫作前打造一條線索,可以使文章脈絡清晰。
(1)特定“實物”一線串
以一個具體的實物來結構全文,將各種人或事集中到它的周圍,以此巧妙地展開故事情節(jié)。如重慶一考生的中考作文“因為有了期盼”,以“風鈴”為線索,表達了自己對父母的理解。
(2)特定“事件”一線串
記敘文以敘事為主,因此以事件為線索是記敘文常用的線索安排方法。故事情節(jié)常包括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事常有起因、經過、結果。所以,交代事件時,要依其過程清楚交代它的來龍去脈,以便給人完整的認識。如莫頓·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全文是緊緊圍繞“爬懸崖”這一核心事件展開的,具體線索脈絡為:“小伙伴提議爬懸崖——跟隨伙伴爬懸崖——不幸被困于懸崖——父親指導下懸崖——感悟爬懸崖”來構思全文,反映事件對“我”一生的重大意義。
作品構思別具匠心,富有藝術魅力,其中線索的安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特定“情感”一線串
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來行文達意,這對一些沒有中心事件和具體的故事情節(jié)的文章,尤其適用。如楊朔的《荔枝蜜》,以“我對蜜蜂的感情變化”為線索結構:不喜歡蜜蜂——想去看看蜜蜂——贊頌蜜蜂——想變成蜜蜂,把思想感情灌注于文章之中,其發(fā)展變化就構成了完整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