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shù)學 第1講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關性質(zhì) 第3節(jié)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質(zhì) 第2課時 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課后練習 新人教A版選修4-1
《高中數(shù)學 第1講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關性質(zhì) 第3節(jié)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質(zhì) 第2課時 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課后練習 新人教A版選修4-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數(shù)學 第1講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關性質(zhì) 第3節(jié)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質(zhì) 第2課時 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課后練習 新人教A版選修4-1(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6-2017學年高中數(shù)學 第1講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關性質(zhì) 第3節(jié)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質(zhì) 第2課時 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課后練習 新人教A版選修4-1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按如下方法將△ABC的三邊縮小為原來的,如圖,任取一點O,連接AO,BO,CO,并取它們的中點D、E,F(xiàn).得到△DEF. ①△ABC和△DEF是位似圖形;②△ABC與△DEF是相似圖形;③△ABC與△DEF的周長比為2∶1;④△ABC與△DEF的面積比為4∶1.則以上說法正確的有( )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解析: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定理及其推論可知①②③④正確. 答案: D 2.在△ABC和△DEF中,AB=2DE,AC=2DF,∠A=∠D,如果△ABC的周長是16,面積是12,那么△DEF的周長、面積依次為( ) A.8,3 B.8,6 C.4,3 D.4,6 解析: ∵AB=2DE,AC=2DF,∠A=∠D, ∴△ABC∽△DEF,且相似比為2. ∵△ABC的周長是16,面積是12, ∴△DEF的周長是8,面積是3. 答案: A 3.如圖,D、E、F是△ABC的三邊中點,設△DEF的面積為, △ABC的周長為9,則△DEF的周長與△ABC的面積分別是( ) A.,1 B.9,4 C.,8 D.,16 解析: ∵D、E、F分別為△ABC三邊的中點, ∴EF綊BC,DE綊AC,DF綊AB. ∴△DFE∽△ABC,且=. ∴==. 又∵l△ABC=9,∴l(xiāng)△DEF=. 又∵==,S△DEF=, ∴S△ABC=1.故選A. 答案: A 4.兩個相似多邊形面積的比為m,對應對角線比為n,且m+n=12,則=( ) A.3 B.4 C. D.無法確定 解析: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定理的推論可知=. 答案: C 二、填空題(每小題5分,共10分) 5.兩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為1∶3,則周長之比為________,內(nèi)切圓面積之比為________. 解析: 由性質(zhì)2和相似三角形性質(zhì)的推廣易知. 答案: 1∶3 1∶9 6.如圖,在Rt△ABC中,∠ACB=90,直線EF∥BD,交AB于點E,交AC于點G,交AD于點F,若S△AEG=S四邊形EGCB,則=________. 解析: ∵S△AEG=S四邊形EGCB,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定理, 得=,∴E為AB的中點. 由平行線等分線段定理的推論,知G為AC的中點. ∵EF∥BC,AC⊥BC, ∴FG⊥AC.又點G為AC的中點, ∴FG為AC的中垂線.∴FC=FA. ∵EF∥BD,E為AB的中點, ∴F為AD的中點.∴==. 三、解答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7.如圖所示,在△ABC中,DE∥BC,在AB邊上取一點F,使S△BFC=S△ADE, 求證:AD2=ABBF. 證明: ∵DE∥BC,∴△ADE∽△ABC, ∴=2. 又∵=,且S△BFC=S△ADE, ∴=.∴AD2=ABBF. 8.如圖,在四邊形ABCD中,AC與BD相交于點O,直線l平行于BD且與AB,DC,BC,AD及AC的延長線分別相交于點M,N,R,S和P, 求證:PMPN=PRPS. 證明: ∵BO∥PM, ∴△BOA∽△MPA. ∴=. ∵DO∥PS, ∴△DOA∽△SPA. ∴=.∴=, 即=.由BO∥PR得△BOC∽△RPC,得=. 由DO∥PN得△DOC∽△NPC得=. ∴=,即=,∴=. ∴PMPN=PRPS. ☆☆☆ 9.(10分)如圖,已知矩形ABCD的邊長AB=2,BC=3,點P是AD邊上的一動點(P異于A、D),Q是BC邊上的任意一點.連接AQ、DQ,過P作PE∥DQ交AQ于E,作PF∥AQ交DQ于F. (1)求證:△APE∽△ADQ; (2)設AP的長為x,試求△PEF的面積S△PEF關于x的函數(shù)關系式,并求當P在何處時,S△PEF取得最大值?最大值為多少? (3)當Q在何處時,△ADQ的周長最小?(必須給出確定Q在何處的過程或方法,不必給出證明). 解析: (1)證明:∵PE∥DQ, ∴∠APE=∠ADQ,∠AEP=∠AQD, ∴△APE∽△ADQ. (2)∵△APE∽△ADQ, ∴=2. ∵AD∥BC,∴△ADQ的高等于AB. ∴S△ADQ=3.∴S△APE=x2. 同理,由PF∥AQ,可得△PDF∽△ADQ, =2. ∵PD=3-x,∴S△PDF=(3-x)2. ∵PE∥DQ,PF∥AQ, ∴四邊形PEQF是平行四邊形. ∴S△PEF=S?PEQF =(S△ADQ-S△APE-S△PDF) =-x2+x=-2+. ∴當x=時,即P是AD的中點時,S△PEF取得最大值,最大值為. (3)作A關于直線BC的對稱點A′,連接DA′交BC于Q,則此Q點就是使△ADQ周長最小的點,此時Q是BC的中點.-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 鍵 詞:
- 高中數(shù)學 第1講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關性質(zhì) 第3節(jié)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質(zhì) 第2課時 相似三角形的性質(zhì)課后練習 新人教A版選修4-1 相似 三角形 判定 有關 性質(zhì) 課時 課后 練習 新人 選修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quán),請勿作他用。
相關資源
更多
正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檔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11971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