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備.doc
《青島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備.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青島版一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全冊備.doc(6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 一年級數學下冊教學計劃 教材簡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位置,20以內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數的認識,認識人民幣,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一),認識時間,找規(guī)律,統(tǒng)計,數學實踐活動。教材以學生已有的經驗為基礎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體驗,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內容的展開盡量體現知識的形成過程;數與計算的教學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數感,體現算法多樣化;提供關于物體空間關系的更豐富的內容和素材,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00以內的數及加減法的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2、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學習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統(tǒng)計意識,學會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想。 3、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學習習慣。 4、結合具體情境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能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結合現實素材進行估算。 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從生活中發(fā)現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 5、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6、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7、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guī)律,初步形成發(fā)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 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境,運用小棒、圖片等教(學)具進行直觀教學,并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教學中,關注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多鼓勵學生良好的行為,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提出具體的要求:學習習慣、傾聽習慣、交流習慣。加強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 4、聯系生活實際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聞樂見的游戲、童話、故事、卡通等形式,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 5、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下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7、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8、課堂上關注學困生的學習情況,以鼓勵、激勵為主,重視課堂上輔導督促 教具:鐘表,拼圖,計數器米尺,直尺,課件等 教學進度表 學 期 教 學 進 度 表 周次 日期 教學內容 第1周 20以內的加減法 第2周 學看鐘表 第3周 100以內的認識 第4周 100以內的認識 第5周 認識圖形 第6周 100以內的加減法 第7周 100以內的加減法 第8周 復習 第9周 期中考試 第10周 五一放假 第11周 人民幣的認識 第12周 100以內連加連減混合運算 第13周 100以內的加減法(二) 第14周 厘米、米的認識 第15周 統(tǒng)計 第16周 復習 第17周 復習 第18周 復習 第19周 期末考試 第一單元 逛公園 教學內容: 青島版小學數學教科書一年級下冊2—12頁 教材分析: 本單元學習的主要內容有兩個:一是十幾減幾需要退位的減法,簡稱“20以內的退位減法”;二是用“20以內退位減法”和以前學過的進位加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即“用數學”。 每一部分的后面都安排有針對已學內容的練習題,練習題力求形式多樣,圖文并茂,緊密配合學生的計算水平和生活實際,使數學應用與計算有機聯系,既增加計算和加減含義的鞏固機會,又體現應用意識的培養(yǎng)。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3、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掌握十幾減9的口算方法,能夠正確計算十幾減9。 2.學會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3.學會用加法和減法解決簡單的問題 。 教學難點: 1.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和理解十幾減幾的算理。 2.能根據已知條件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 教學措施: 1、重視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 2、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學習知識。 3、處理好算法多樣化的教學。 4、采取靈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計算練習的效果。 5、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情境圖等。 課時數:3課時。 信息窗1 逛公園 ——十幾減9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2、鼓勵學生獨立探究,充分發(fā)表自己的想法,呈現多種計算方法,初步培養(yǎng)思維的靈活性。 3、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能夠正確計算十幾減9,經歷探討計算方法的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9的算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引入,激發(fā)興趣。 孩子們,去過公園嗎?還想去嗎?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到游樂園去玩一玩。學生開火車口答、搶答,復習9加幾的內容。 9+5 3+9 9+7 9+9 9+()=15 ()+9=17 9+2 9+6 9+4 2+9 9+( )=14 ( )+9=13 (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公園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 探索方法,解決問題。 1、引導觀察,提出問題: 出示P2的主題圖。 這里人真多呀,看看,他們在做什么呢? 師:你想提問題嗎?(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提出各種各樣的有關加法或減法的問題。) 師:阿姨的氣球好漂亮呀,走,我們去看看,阿姨和小朋友在說什么呢? 請大家讀一讀。 師:是呀,究竟還有幾個氣球沒賣?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讓學生在游樂園情境圖中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知識能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2、小組交流,探究算法。 師:17-9怎么算呢?孩子們,想想看,以前進行計算的時候咱們用過那些方法? 對學生進行算法的指導。 17-9等于幾,怎么知道的呢?(或者怎么算呢?)把你的好方法告訴小組的小伙伴吧。比一比,看哪組的孩子說的認真,聽得仔細,方法最多。 給學生小組交流的時間,教師參與傾聽指導交流。 3、集體匯報 師:孩子們交流的特別好,愿意把你們的方法向全班同學展示嗎?請這個小組的同學來匯報,其他組的孩子,你們和黃老師做什么呢?(認真聽?。? 算法一:9+8=17? 17-9=8 算法二:10-9=1? 1+7=8 …… 4、小結:剛才,小朋友用了擺小棒,看圖數數,用加法算減法,還用了從15里面拿出10減9,再加的辦法,知道了阿姨原來有17個氣球,賣了9個,還有8個。 17-9= 17-9=8(個) 5、應用方法: 過渡:公園里還有幾個小朋友呢,我們去看看,來了幾名小男生,幾名小女生呢?誰有辦法很快知道有幾個男生? 三、 及時達標 出示課題:孩子們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黑板上的這些算式。仔細觀察這幾個算式,你發(fā)現了什么?對了,被減數都是十幾,減數都是9,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十幾減9的減法。 四、游戲: 過渡:孩子們學習得真不錯,老師要獎勵你們一個有趣的游戲——打氣球(十幾減九的題目)。愿意參加的小朋友都可以站起來搶答。 16-9= 15-9= 18-9= 12-9= 14-9= 17-9= 8+9= 3+9= 5+9= 7+9= 11-9= 10-9= 課堂小結: 剛才在公園里,我們去看了賣氣球,又去做了小游戲,孩子們一定還發(fā)現了好多數學問題,把你的問題告訴小伙伴,告訴老師,告訴爸爸媽媽。 作業(yè)布置: 1、 必做題:自主練習第1題、第2題、第3題。 2、 選做題:自主練習第10題、第11題。 板書設計: 十幾減9 17-9= 9+8=17 17-7=10 17-9=8 10-2=8 教學反思: 教學建議 信息窗2 劃船 ——十幾減8、7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掌握十幾減9的基礎上自主探索十幾減8、7的方法。 2、使學生初步學會利用加減法的關系計算十幾減8、7,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做減法的思考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自主觀察探索的能力。 教學重點: 能夠比較熟練的計算十幾減8、7,理解計算過程。 教學難點: 理解十幾減8、7的計算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遷移學習方法 8+9=????? 8+8=?????7+8=????? ?7+6= 14-8=???? 10-6=?????13-9=??????18-9= 選幾題讓學生講講怎樣想的? 二、情境導入 (多媒體出示)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劃船。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圖意,并提出問題。 提問:還剩幾只船? 還剩幾瓶礦泉水?(板書問題并列式) 揭示課題:這樣的題應該怎樣計算呢?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十幾減8、7) 三、主動探索,掌握計算方法 1.探究算法。 談話:“15-8=”你想怎樣計算呢?先自己想一想。 小組合作學習,如果計算有困難,可以用小棒擺一擺,再想想可以怎樣算,把想法告訴組內的其他小朋友。 學生探索算法,組內討論交流,把不同的算法在班級內交流。 反饋:學生介紹自己的算法,教師及時根據學生說的情況用學具演示,并相機板書算法。 方法1:看圖數出來的。 方法2:分兩次減8, 15-5=10, 10-3=7; 方法3:從10里減8再加5, 10-8=2, 2+5=7; 方法4:想加法算減法, 8+(7)=15, 15-8=7。 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喜歡的計算方法,把這種方法告訴同桌,并把計算結果填在課本上。 反饋:你喜歡哪種算法?能說說為什么喜歡這種算法嗎? 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已經一起把問題一解答出來了,你有辦法來解決問題二么?趕快把你的辦法告訴你的同桌吧! 2.知識遷移,教學“試一試”。 談話:現在,老師想出題來考考你們,你們敢接受挑戰(zhàn)嗎? 板書算式:13-7= 13-8= 12-7= 16-8= 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獨立計算,與同桌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計算的。 四、當堂達標 1.自主練習第1題、第2題。 讓同桌先相互說說圖意,列式計算,并相互說說自己喜歡的算法。 課堂小結: 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先請同桌的小朋友相互說說,再告訴大家。 作業(yè)布置: 1、 必做題:自主練習第3題、第4題。 2、 選做題:自主練習第5題、第6題。 板書設計: 十幾減8、7 還剩幾只船?15-8= 還剩幾瓶礦泉水?16-7= 教學反思: 教學建議 信息窗3 喂海豹 ——十幾減幾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十幾減幾的算理,學會十幾減幾的口算方法,正確計算十幾減幾的題目。 2、讓學生經歷探究知識形成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3、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掌握十幾減幾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十幾減幾的計算過程,探索簡捷算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結合學生們喜聞樂見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故事設計了這樣一段課前談話:“小朋友,今天老村長帶著小羊們來看望大家了,但是他們都帶了很多的問題,想考考同學們長大了一歲,是不是變得更聰明了。同學們有信心解決他們的問題嗎?今天我們就在小羊的問題里來一起學習十幾減幾的知識。(課件展示)???? ?二、復習鋪墊,溝通聯系。 借助喜羊羊的問題引入一組復習,包括十幾減九的計算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 8+5 ? 7+8 7+6 6+8 5+7 5+9 13-9 16-9 18-9 15-9 17-9 14-9 (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通過回顧對新課做一個好的鋪墊。 二、 游海洋館,提出問題。 老村長覺得我們的小朋友表現都很好,要帶著我們去海洋館參觀一下呢,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情境圖,你看到了哪些數學信息,又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么? (多媒體出示情境圖,學生觀察) 提出問題:小亮還剩幾條魚?小新還剩幾條魚?(板書問題) 三、 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小朋友們很厲害啊,已經發(fā)現并提出了兩個問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解決問題,請同學們自己開動小腦筋想一想,應該怎樣列算式呢?并把算是寫下來。 (學生思考,列算式,并板書) 14-6= 12-3= 聰明的孩子都寫出來算式,那該怎么計算呢?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之前學過的十幾減9、8、7的知識,我們是用的什么辦法呢?請把你的辦法告訴你的同桌,并把得數寫下來。 例14-6=8 方法1:分兩次減6, 14-4=10, 10-2=8; 方法2:從10里減6再加4, 10-6=4, 4+4=8; 方法3:想加法算減法, 6+(8)=14, 14-6=8。 原來同學們有這么多辦法啊,真是厲害呢,自己就學會了十幾減幾的算法。 四、 當堂達標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辦法來解決自主練習第1題和第2題。 課堂小結: 把今天的收獲記下來,回家告訴爸爸媽媽,可以考考他們哦! 作業(yè)布置: 1、 必做題:自主練習第3題、第4題。 2、 選做題:自主練習第6題、第7題。 板書設計: 十幾減幾 小亮還剩幾條魚? 小新還剩幾條魚? 14-6= 12-3= 教學反思: 教學建議 第二單元 下雨了 教學內容: 青島版小學數學教科書一年級下冊18—25頁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時間教學的起始單元,主要教學目標是使學生結合實際初步學會看表,體會鐘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有關時間的知識打下基礎。 本節(jié)課是時間教學的起始課,這部分內容在教材中雖然是第一次出現,但學生已具有這方面的一些生活經驗。因此,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下雨了”這一學生熟悉的情境素材,通過老師分別給4個小朋友打電話,詢問他們到家的時間為話題,激起學生認識鐘表的欲望,從而體會時間在生活中的作用。然后通過自主練習,認識鐘面,學會讀“整時”、“幾時半”、“大約幾時”。同時在教學中滲透了濃濃的師生親情,對學生進行傳統(tǒng)美德教育。 教學目標: 1、 結合現實情境初步認識鐘表,能正確認讀“整時”和“半時”,能正確認讀“整時”和“半時”。 2、 在認識鐘表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3、 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能正確認讀“整時”和“半時”。 教學難點: 能正確認讀“整時”和“半時”,會辨認“大約幾時”。 教學措施: 為了更好地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想一想、數一數、說一說、比一比、寫一寫、撥一撥等多種形式,讓學生積極動眼、動耳、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單元的教學活動。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表模型。 課時數:1課時 信息窗 下雨了 ——認識鐘表 教學目標: 1、 結合現實情境初步認識鐘表,能正確認讀“整時”和“半時”,能正確認讀“整時”和“半時”。 2、 在認識鐘表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3、 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養(yǎng)成按時作息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能正確認讀“整時”和“半時”。 教學難點: 能正確認讀“整時”和“半時”,會辨認“大約幾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鐘表模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老師給大家講個 故事。一天,下著大雨,下午放學,老師把同學們護送到學校門口,看到同學們遠去的背影,還是放心不下,于是發(fā)生了下面的故事(課件出示主題畫面,教師給學生打電話的場面)。仔細觀察畫面,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組內說一說。 1、 老師什么時間給小朋友打電話的? 2、 小力是什么時候到家的? 3、 小云是什么時候到家的? 4、 小青、小林是什么時候到家的? 5、 誰到家最早呢? (教師有選擇地板書價值的問題) 師:同學們提了這么多問題,真了不起!要想知道他們是什么時候到家的,我們就要學會看鐘表。(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二、自主探究。 1、說說自己對鐘表的認識,交流自己的關于鐘表、時間的生活經驗。 2、認識鐘面 學生拿鐘面看一看,撥一撥,玩一玩 3、交流發(fā)現,說說鐘表的作用 4、教師小結 三、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師:小力是什么時間到家的?小云是什么時間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先自己想一想,再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參與部分小組的交流) 小組匯報: 師:哪個小組先來介紹一下小力是什么時間到家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師(小結):同學們剛才的想法很對,長針指著12,短針指著幾就是幾時。在鐘面上長針叫分針,短針叫時針。(課件分別閃動分針和時針)小力到家的時候鐘表的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5,所以是5點,在數學上通常叫5時。 師:小云是時間到的?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生:小云是5點半到家的;因為分針指著6,時針在5和6中間,就是5點半; 師:剛才有的組說是5時半,有的組說是6時半,到底哪個組說得對?請利用你們手中的學具表撥一撥,研究一下,到底是5時半還是6時半。(教師指導學生按鐘表正常的轉動方向撥) (學生分小組研究) 師(小結):通過剛才的研究,大家都認為是5點半。對,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習慣說是5點半,在數學上讀作5時半。分針指著6,時針轉過幾就是幾時半。 四、及時達標 1、自主練習第一題,填一填。 2、認一認,說一說。練習時,可以先讓學生看圖講故事,并利用上圖中所提供的時間信息,然后說一說自己一天的時間是怎樣安排的。 五、當堂達標 1、游戲,你撥我說。 2、填寫時刻的題目,練習時,讓學生讀出每幅圖呈現的是在什么時間,做什么,也可以讓學生按時間順序遍一個故事。 課堂小結: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布置: 3、 必做題:自主練習第2題、第3題。 4、 選做題:自主練習第5題、第6題 板書設計: 認識鐘表 長針 短針 分針 時針 指著12 指著幾就是幾時 指著6 走過幾就是幾時半 靠近12 (在左或在右) 接近幾就是大約幾時 教學反思: 教學建議 第三單元 豐收了 教學內容: 青島版小學數學教科書一年級下冊23—33頁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是認數的繼續(xù)和發(fā)展。它不僅是學習100以內數的計算的基礎,也是今后學習萬以內數及億以內數的基礎,對發(fā)展學生的數感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在整個小學數學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 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有:100以內數的數數、讀數、寫數;數的組成、數位的意義、數位的順序和數的大小比較;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是理解數的意義。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 2、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了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及組成,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結合100以內數的組成,能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4、能用10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的事物,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進一步感受數的作用,并能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建立初步的估計意識,培養(yǎng)數感。 教學重難點: 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數100以內數,特別是數到幾十九、下一個整十數應該數幾十比較困難。 教學措施: ?初步建立數位的概念,因此教材特別注意講清數位的意義,使學生在理解數位的意義的基礎上掌握讀法和寫法。了解數位的意義包括知道數位的名稱、數位的順序、每個數位上的計數單位和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關系。從學生的認知基礎和生活經驗出發(fā),為學生提供他們熟悉的數量是100的實物學具,讓學生在動手操作實際數出物體個數的過程中,體會數是數出來的。通過直觀擺小棒到閉目想象小棒的擺法,始終將數數與數的組成融合于一體,同時又突破了數整十數的難點。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計數器等。 課時數:3課時 信息窗1 農家院 ——數數 教學目標: 1.學生在已有知識基礎上,學會數100以內的數,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能夠運用數進行表達和交流。 2.引導學生觀察、初步體驗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精神。 3.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教學重點:理解100以內數的意義,會數、讀、寫100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記清楚各個數位,體會數位的重要性。 教學具準備:星星,教學掛圖,計數器、小木棒。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禮物(展示100顆星星)。估計一下,大約有幾顆?為什么? 提示有100顆星星。 師:如果把這100顆星星送給全班同學作禮物,每人一顆夠不夠?為什么? 2.顯示信息窗中的教學掛圖。 師:估計一下,大約多少個辣椒?為什么? 3.揭示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數數方法。 師:想要知道準確的辣椒和玉米的數量,我們就來一起數數,先用自己桌上的學具(小木棒)來擺一擺,數一數。 數一數有多少根? 學生匯報。 在計數器上請同學撥出輸出的數量。每數一根,就撥出一個。 師:怎樣數的? 生:一個一個地數,兩個兩個地數,五個五個地數,十個十個地數。 2.數出數量是100的實物。 師:每個小組桌子上都有幾種東西(學具,數量都在100以上),與請小朋友數一數,每人選你喜歡的一種,正好數出100,還要想辦法,怎樣擺放能讓人一眼就看出是100。 學生操作數出數量是100的實物。 學生匯報。 師:怎樣數出100的? 生:一個一個地數,10個放一堆;兩個兩個地數,20個放一堆;五根五根地數,10根扎一捆…… 你數出的100里有幾個十?(或幾個二十?幾個五十?) 師:很多同學選擇了10個一堆或10根一捆進行數數,覺得這樣又好數,又看得清楚。請觀察一下,十根扎一捆,這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黑板貼出十根十根扎好的100根小棒。) 你怎么看出來的(有10個十,10個十是100。) (板書:10個十是100。) 小結:10個十是100。這句話還能怎樣說? 學生自主回答: 100里面有10個十;5個二十是100;2個五十是100…… 三、當堂達標:自主練習第3題。 課堂小結: 同學們,以前我們學習的是從右邊數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那么今天我們學的百位在計數器上怎么表示出來的呢? 作業(yè)布置: 1、必做題:25頁自主練習1、2、4題。 2、選做題:25頁自主練習6、8題。 板書設計: 100以內數的認識 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教學反思: 信息窗2 摘石榴 ——比較大小 教學目標: 1、在能讀寫100以內數的基礎上對數的讀寫規(guī)則進行概括。 2、在將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并經歷用數學符號表示數的大小關系的過程中,正確進行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 3、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學習數學的作用。 教學重點: 掌握比較大小的方法。 教學難點: 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比較的方法。 教學準備: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 舊知復習,新授鋪墊 師生進行“數的組成”的練習。 3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是多少?5個十和8個一合起來是多少? 46里面有幾個十,幾個一?28里面有幾個十,幾個一?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表現非常好,老師要帶領大家一起去果園摘石榴了,大家想不想去呢,我們要準備好了,比賽看誰摘得多?。ㄕ故菊n件情境圖)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情境圖,看看這幾個小朋友摘了多少個石榴呢,我們來當小裁判看誰摘的多?應該怎樣比較呢,先比較誰和誰呢? 三、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小玉和小玲誰摘的多? 小雨和小強誰摘的多?(板書問題) 我們先來比較小玉和小玲,看誰摘的多呢? 小玉 42個 小玲 27個 小組交流想辦法,應該如何比較42和27,小組代表匯報討論結果。 方法一:數數的時候,42在27的后面,所以42>27. 方法二:先比較十位,再比較個位,40比20大,所以42>27. 小玉比小強摘的多,我們的小裁判還真公平呢,再來幫小玉和小強比較一下吧! 小玉 42個 小強 48個 同桌合作交流,匯報結果。 方法一:數數的時候,48在42的后面,所以48>42. 方法二:先比較十位,再比較個位,40和40一樣大,個位上8比2大,所以 48>42. 小強比小玉摘的多。 最后我們要找出摘得最多是誰呢?是小強。 四、當堂達標: 自主練習第1、2題 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們學會了什么? 作業(yè)布置: 1、必做題:自主練習3、4題。 2、選做題:自主練習6、8題。 板書設計: 比較大小 比較兩個兩位數的大小以及方法: 十位不同看( )位,十位數字大的數就大; 十位相同看( )位,個位數字大的數就大。 教學反思: 教學建議 教學建議 信息窗3 摘南瓜 ——整十數加減及一位數的減法 教學目標: 1.結合數的認識,使學生掌握整十數加減及一位數的加減。 2.鞏固數的組成概念,滲透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滲透加法交換律。 3.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教學重點: 熟練地進行整十數加減及相應的一位數減法的計算。 教學難點: 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的實際應用。 教學準備: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幾天老師帶小朋友去果園摘石榴,還當了小裁判,大家都表現非常棒,今天老師再帶著大家一起去小陽同學的菜園里去幫小陽摘南瓜,看看今天在菜園里又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 二、 情景展示,發(fā)現問題 我們來到了菜園里,小陽一家人都在這里摘南瓜呢,我們先來看看他們摘了多少個南瓜了,你發(fā)現了什么數學信息,又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展示情境圖,學生觀察) 生匯報:我看到了媽媽摘了30個。 我看到了爸爸摘了40個。 我看到了小陽摘了6個。 生提問:爸爸和媽媽一共摘了多少個? 媽媽和小陽一共摘了多少個? 爸爸和小陽一共摘了多少個?(板書問題) 三、 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小朋友們的眼睛真亮啊,發(fā)現了這么多的數學問題,接下來就要看看誰更聰明了,一起來解答剛才同學們的問題吧! 爸爸和媽媽一共摘了多少個? 40+30= 我們應該怎樣計算呢,開動小腦筋吧!(同桌討論,并匯報) 方法一:我數一數,50、60、70.。 方法二:4個十加3個十得7個十,是70。 同學們的辦法還真多呢,聰明的孩子再來解答這個問題吧! 媽媽和小陽一共摘了多少個? 30+6= 方法一:數一數,31、32、33、34、35、36. 方法二:3個十加6個一,得36. 還有最后一個問題,爸爸和小陽一共摘了多少個?同學們肯定會自己解決的,自己把算式寫下來并計算。 四、 當堂達標: 自主練習第1、2題。 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你們學會了什么?56-50和23-3你會計算嗎?課后可以討論一下。 作業(yè)布置: 1、必做題:自主練習3、4題。 2、選做題:自主練習5題。 板書設計: 整十數加減及相應的一位數減法的計算 爸爸和媽媽一共摘了多少個? 40+30= 媽媽和小陽一共摘了多少個? 30+6= 爸爸和小陽一共摘了多少個? 40+6= 教學反思: 教學建議 第四單元 牧童 教學內容: 認識圖形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認識圖形歷年來小學數學的重點內容,也是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的重要載體,本單元的學習內容,主要是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教學這部分內容,首先可以通過對立體圖形的一個面的描述,切入對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如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相關立體圖形的面。再照課本上的樣子畫一畫,抽象出平面圖形。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想一想,周圍那些物體的一個面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生活中在那些地方見到過這些圖形。 教學目標: 1、 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并能利用它們進行拼圖、折紙等活動。 2、 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 3、 引導學生經歷認識圖形的過程,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4、 欣賞利用圖形組成的美麗圖案,并能嘗試進行設計。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意識,感悟到生活周圍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難點: 在實際情境中豐富學生對圖形的認識。 教學措施: 學生學習圖形的基礎是他們的經驗和活動,他們對圖形的認識是通過操作獲得的。因此,教學時教師要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經歷體驗,進一步了解和學習常見的平面圖形。學生的語言交流對于發(fā)展學生空間觀念具有重要作用,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合作與交流。 課時數 1課時。 信息窗 認識圖形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2、在動手操作過程中,更深刻的認識各種圖形并進行區(qū)別。 3、培養(yǎng)觀察及操作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教學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教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各種形狀的卡紙。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幅漂亮的圖畫,你們想看嗎? 多媒體出示特意騎牛圖。 教師:好看嗎?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說些什么? 教師: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教師:我們先來看牧童騎牛圖是用什么圖形拼成的?你能將圖中相同的圖形找出來嗎?分分看。 二、合作探究,認識平面圖形。 教師先讓學生用喜歡的方法將圖中的圖形標記下進行分類。然后小組長組織好小組內的同學進行交流。 組間交流,及時抽象出幾何名稱,如:樹干的開頭是長方形、太陽的開頭是圓形…… 舉例:看看身邊的物體,什么開頭是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或圓? 教師:你能利用手中的學具將這些圖形畫出來嗎? 三、當堂達標 給下面圖形涂上顏色 課堂小結: 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你認識了那些圖形寶寶,請你和同桌交流一下。 作業(yè)布置: 必做題 : 39頁自主練習題1、2、3 、4題 選做題 : 用本課認識的圖形寶寶畫一幅畫,并統(tǒng)計出各種圖形的個數。 板書設計: 牧童 —認識圖形 長方形 正方形 平行四邊形 三角形 圓 教學反思: 教學建議 第五單元 綠色行動 教學內容: 100以內的加減法(—)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讓學生掌握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這部分內容既是學生學習筆算的開始,又是以后學習三位數的加減計算及其它計算的基礎,因此要使學生切實學好。要引導學生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掌握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本單元的主要教學內容是:100以內數的加減法口算(不進位、不退位)、100以內數的加減法,(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教學目標: 1、 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了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數,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 2、組合方法、遷移法、講授法、動手操作法 3、能用10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的事物,進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培養(yǎng)學生的數感。 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參與活動的情緒,以及在情感體驗等方面得到健康發(fā)展。 教學重點: 理 解 數 的 意 義,并能正確口算并計算100以內數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10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教學措施: 創(chuàng)設和諧氛圍,活躍課堂氣氛,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在“探究新知”這一過程中,創(chuàng)設了有意義的問題情境和數學活動,激勵每個學生在動腦觀察中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與同伴進行交流。進而,引導學生思考計算方法,組織學生交流計算方法,使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本節(jié)課我一改往日的教學過程先出示兩個例題,讓學生進行試算,然后說出自己的計算方法,這個時候學生的注意力不是太集中了,我就讓學生根據這兩道題再出一些題,這時候學生的興趣又高了起來,而且出的題也很好。給學生一個放飛思維的空間,那么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課時數: 4課時。 信息窗1 100以內數的加法(不進位)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掌握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方法,能正確地口算。 2、經歷解決問題、探索、交流算法的過程,體現算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提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初步的應用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4、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增強環(huán)保意識。進一步培養(yǎng)合作意識,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初步的應用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 學具準備:小棒。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春天來到了。校園里的小樹剛剛醒來,她們穿上了鮮亮的綠衣裳;小草也從土里偷偷里鉆出來了;花壇里鮮花盛開!校園里真是美極了!為了保護好這美麗的校園,我們要開展一次綠色行動。 二、新課學習 活動一 師:小朋友,你想參加“校園護綠”行動嗎?你知道行動中要做些什么嗎?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澆花、掛牌。 活動二 教師出示情景圖,引導學生觀察圖 師:根據情景圖,你能提出什么問題呢? 學生可能提出很多問題,教師對學生加以表揚,對提出的問題加以總結,然后從易到難,根據本節(jié)教學目標加以解決。 如:亮亮和東東一共澆了多少棵花? 先引導學生列出算式:??????26+3=□(個) 再引導學生探討算法,學生可能有多種算法,只要合理就要加以表揚。 及時達標: 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一算這兩道題嗎? 21+8= 4+53=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一道題竟能想出這么多的計算方法,你能把你最喜歡的計算方法介紹給大家嗎?你為什么喜歡這種算法? (針對學生表現情況,即時表揚或獎勵) ?亮亮和東東一共澆了多少棵花?這個問題我們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解決了這些問題,你還想解決哪個 生:我想知道“亮亮和芳芳一共澆了多少棵花?”。 師:怎樣才能知道“一共澆了多少棵花?”呢? 列出算式:?????????26+30=□(棵)??或30+26=□(棵) 師:你知道怎樣計算嗎?請把你的計算方法在小組內交流交流!(生交流,師適時進行指導) 師:誰愿意把你的計算方法說給大家聽? (1) 26+30=56(2)十個十個的數26、36、46、56小練習: 小練習:小朋友,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算一算這兩道題嗎? 45+30= 10+36= 誰愿意把你的計算結果說給大家聽?你是怎樣算的?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下列問題: 當堂達標: 24+3= 52+3= 46+2= 36+3= 24+30= 52+30= 46+20= 36+30= 課堂小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作業(yè)布置: 必做題 : 43頁自主練習題1、2、3 、4題 選做題:45頁第7題。 板書設計: 100以內數的加法(不進位)、 亮亮和東東一共澆了多少棵花? 亮亮和芳芳一共澆了多少棵花? 26+3=29(棵) 26+30=56(棵) 教學反思: 信息窗2 100以內數的加法(進位)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掌握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口算方法。 2、 經歷解決問題、探索、交流算法的過程,體現算法的多樣化,培養(yǎng)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 3、 能夠運用所學知識,提出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初步的應用意識,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 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算理的理解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環(huán)保教育。 1、認真觀察情境圖,看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環(huán)保教育:你看我們學校周圍的環(huán)境怎樣?如果想要周圍的環(huán)境更好,那么我們是不是應該做點保護環(huán)境的事情啊?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1、再來觀察情境圖,你能根據圖中的信息提出哪些問題? 2、學生提問:一班一共要掛多少個牌子? 二班一共要掛多少個牌子? 3、我們先來解決“一班一共要掛多少個牌子?”這個問題好嗎? 4、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什么?打算如何解決? 怎樣列式?為什么?根據學生回答板書27+6= 看一看想一想27+6=與前幾天學的26+3=有什么不同?(個位滿10了) 像這樣的題目該怎樣計算哪? (1)獨立思考。 (2)如有困難也可以用學具擺一擺、算一算。 (3)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向組內的伙伴介紹一下。 (4)組間交流,師板書不同的方法,并解釋自己喜歡此法的理由。(學生進行自我優(yōu)化) 5、學生們自己解決問題2:二班一共要掛多少個牌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做一做,同桌進行交流。 及時達標: 課本47頁自主練習1. 當堂達標: 48+7= 56+6= 38+8= 25+5= 64+7= 73+9= 35+6= 48+5= 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作業(yè)布置: 必做題:47頁自主練習2、3、4、5 選做題:48頁第7題。 板書設計: 100以內數的進位加法 一班一共要掛多少個牌子? 二班一共要掛多少個牌子? 27+6=33(個) 22+8=30(個)(滿10進1) 教學反思 信息窗3 100以內數的減法(不退位)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意義。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索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不退位)的口算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4、提高學生環(huán)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不退位)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意義。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正方體。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一節(jié)課我們共同學習了校園護綠,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從小要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綠色環(huán)保,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我們還學會了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二、復習舊知識: 口算下列各題,看誰算得快、算得準。 20+5=????????62+6=??????66+3=??????50+40=??? ?5+65=? ?48+7=??????4+64=??????43+50= 三、學習新知識 師:同學們,你們在校學習生活已經一學期多了,在這一學期多的時間里,有誰在校內或校外主動撿拾過垃圾? 生:(舉手) 師:及時表揚,并引導學生認真觀察情景圖,看圖中的小朋友正在干什么,并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 師:剛才通過看圖我們知道,小朋友們正在撿拾廢棄物,保護環(huán)境。通過看圖,同學們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生:一班和二班一共撿了多少個易拉罐? 二班和三班一共撿了多少個礦泉水瓶?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好,同學們看一看,你們提的這些問題都是加法算式,那么同學們能不能提一個減法算式嗎? 生:二班比一班多撿了多少個易拉罐? 三班撿的易拉罐比礦泉水瓶少多少個? 三班比一班少見了多少個礦泉水瓶? 三班比二班多撿了多少個礦泉水瓶?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真好,你們真棒。 師:哪位小朋友能列出算式呢?二班比一班多撿了多少個易拉罐? 學生說教師列在黑板上: 15-10=□(個) 并表揚列出算式的學生。 師:哪位小朋友能計算出結果呢? 教師引導通過擺一擺、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等,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只要合理就加以表揚。 然后,教師板書:15-10=5(個) 解決第二個問題:三班撿的易拉罐比礦泉水瓶少多少個? 小組合作、交流, 最后學生回答:28-6=22(個) 給回答正確地同學給予表揚。 解決第三個問題:三班比一班少撿了多少個礦泉水瓶? 小組討論,交流最終得出結論:45-20=25(個) 同學們看一看這道題和前兩個題有什么區(qū)別? 生:前兩個題都是兩位數減一位數,這道題是兩位數減整十數。 讓同學們用小棒擺一擺,最終得出,40-20=20,20+5=25 及時達標: 65-3= 54-2= 32-2= 45-4= 56-3= 76-4= 85-4= 98-7= 當堂達標: 49-40= 63-60= 65-40= 76-30= 59-20= 85-40= 57-20= 54-20= 課堂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布置: 必做題:45頁自主練習1、2、3、4 選做題:51頁第7題。 板書設計 100以內數的減法(不退位) 三班撿的易拉罐比礦泉水瓶少多少個? 二班比一班少撿了多少個礦泉水瓶? 28-6=22(個) 45-20=25(個) 教學反思 信息窗4 100以內數的減法(退位) 教學目標: 1、探索兩位數減一位數 (退位)的口算方法,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發(fā)展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4、提高學生環(huán)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掌握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的口算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前幾節(jié)課我們做了很多環(huán)保的事情,那么今天老師就帶領同學們去參觀一下綠色家園圖畫展,你們想不想不想去看一看?。? 出示情境圖:仔細觀察這幅圖,從圖中你能發(fā)現什么? 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師:看,這是我們一年級三個班的畫展,你們從中發(fā)現了什么信息? 生1:我知道一年級一班展出9幅畫,一年級二班展出30幅畫,一年級三班展出38幅畫。 2、二年級來了8人,三年級來了24人。 2.師:咱小朋友得出了這么多信息,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個數學問題嗎? 生: 一年級和二年級一共展出多少幅畫? 師:怎樣列式: 生:9+30= 誰能提個用減法解決的問題? 生1:二年級比一年級多展出多少幅畫? 師:(師出示問題)怎樣列式? 30-9= 生2:二年級比三年級少來了多少個人? 師出示問題,算式。24-8= 3:小朋友的腦子真靈,提出了這么多問題。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 師板書:30-9= 師:30-9= 怎樣算?先請小朋友自己動腦筋想一想,如果有困難,可以請小棒幫忙。比比哪個小朋友想得最快,開始! (學生獨立思考,操-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青島 一年級 數學 下冊 教案 全冊備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1229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