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實際回歸生活》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立足實際回歸生活(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品德與社會》
論文參評材料
立足實際 回歸生活
——讓品德教學生活化的幾點探索
縉云縣 上王小學 胡麗俊
【內容摘要】:孔子曰:“吾聽吾忘,吾見吾記,吾做吾悟?!贝搜匀缤渍Z“感同身受”,闡明了這樣一個道理——只有親身經(jīng)歷過才能有真切的感受。品德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yǎng)具有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樂于探究、熱愛生活的兒童”。它明確告訴我們,整個課程從兒童的生活實際出發(fā),以兒童的生活為主要教育背景和教學素材,通過在生活情境中實施教育,突出體現(xiàn)課程立足于兒童生活,圍繞兒童生活,引導兒童生活,提升兒童生活經(jīng)驗和生活能力。為此,新課程尤其強調體驗性學習,即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jīng)歷,用自己的
2、心靈去感悟。所以,我認為,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應該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教材,尋找學生與教材的連接點,對教材進行拓展、延伸;創(chuàng)設真實的體驗情境,讓品德教育走進兒童的心靈;把握生活中的偶發(fā)事件,對學生進行引導;結合學校的活動,社會上的重要事件,對學生因勢利導,進行教育。
【關鍵詞】:立足實際 創(chuàng)設情境 把握偶發(fā)事件 結合時事
兒童品德的形成主要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直面生活,從學習環(huán)境、學習內容、學習過程等方面與生活進行對接,讓學生獲取道德體驗,是切實提高品德學科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之一。真正有效的教學,必須能觸及兒童的內心世界,從而影響他
3、們的心靈、行為。所以,我認為,我們應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嚴肅的思想品德教育寓于輕松活潑的課堂活動中,尋找學生與教材的連接點,對教材進行拓展、延伸;創(chuàng)設真實的體驗情境,讓學生在“悟”中產(chǎn)生共鳴;把握生活中的偶發(fā)事件,讓學生在“議”中明白事理;結合學校的活動,社會上的重要事件,讓學生在“做”中指導行為。
一、“因材施教”——尋找學生與教材的連接點
新課程理念強調,教學過程是教師“用教科書教”的過程,而不是“教教科書”的過程,在這樣的理念之下,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樹立新的教材觀,即:教材是引發(fā)、指引學生學習活動的工具,它是一個開放的文本,是一件可以“活用”的工具,是教師在教學實施中,可以
4、而且必須結合學情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的藍本。在這一點上,要求教師要有導演的靈感,教師要善于駕馭教材,結合教學主題和自己學生的閱歷實際,以及課堂生成,適時地創(chuàng)造、開發(fā)、利用教材,完成好自己的“作品”。
1、追尋課前的“起跑”點
古人說: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課堂教學要想做到“清如許”,做到有效有益,必需“源頭有活水”,“源頭”是學生,那“活水”是什么呢?它應該是學生的需要和能力。在我們的課堂中,常會有一種無奈甚至抱怨:我都這樣優(yōu)化設計了,為什么學生沒反應,不感興趣?課堂教學過程其實是個矛盾產(chǎn)生和解決的過程,有效的課堂教學首先解決教學內容和學生需要、教學活動和學生能力之間的矛盾。所以我們覺
5、得課堂教學必須要立足學生的實際情況,誠如一位專家的建議:有空多多問教于生!明白孩子在課前對本課內容了解了多少,他們心里想什么……我們才能知道這節(jié)課我們老師需要做什么,或許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以學定教”。
在上《民風民俗與我們的生活》一課時,我事先了解學生對哪些民風民俗已經(jīng)比較熟悉,不用再在課堂上討論,哪些是比較陌生,不太了解,需要設計活動,并找些資料進行補充介紹。哪些是學生最感興趣的話題……這樣一來,學生才能聽得津津有味,真正對品德課感興趣。
在教學《勞動需要知識》時,通過課前調查,知道勞動需要知識的觀點,學生都能夠認同,但知識性勞動的價值,學生感受不深,尤其是學生沒有明確認識到,只有掌
6、握必要的知識,才能適應現(xiàn)代勞動。所以,特別注重袁隆平事跡的介紹。針對大部分學生,可能還停留在做一些高端的工作,才需要知識,平時一般普通的工作是不需要知識的。所以,特意設計了“清潔工打掃衛(wèi)生也需要知識”這一環(huán)節(jié),再通過后面的調查活動,進一步證實。農村孩子相對見識較少,很多現(xiàn)代化的東西都沒有聽說過,更沒有見到過,也很難收集到,所以本課特別收集了很多現(xiàn)代化的圖片資料,讓學生一睹為快,既增長見識,又提高學習興趣。
品德課中要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學習,教師要充分了解學情:對學生的需求、認知狀態(tài)、情感狀態(tài)、發(fā)展空間等有足夠的了解,這是課堂教學的基點。順應學情,巧妙引導,學生才能發(fā)揮學習主動性,學生才真正
7、體會到學習的愉悅。
2、尋找課內外的連接點
《品德與生活》課的教學,必須讓學生用心去經(jīng)歷、用心去體驗,體驗生活的酸甜苦辣,體驗人生的美好,體驗他人的奮斗與幸福……從而真正豐富他們的內心世界,豐富他們的情感世界,讓他們的心靈變得敏感起來,細膩起來。為此,我認為,品德課應該尋找課內外的連接點,把課堂內容與生活實踐連接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中感悟,在實踐中體會。
在教學《我的勞動感受》一課時,我一方面引導學生學會關注他人,知道學校內、社會上有許許多多的工作崗位,這些崗位上的人們都在辛勤地勞動著,他們每天都在默默地為我們服務著;一方面讓學生參與力所能及的勞動,有意識地嘗試不同的工作崗位,體驗勞動的過
8、程,感受勞動的艱辛,激發(fā)對勞動的熱愛之情和對勞動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時在勞動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又如,在教學《新學期,你好》這一單元的第一主題活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場所“寒假生活交流會”,讓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暢談自己在寒假里的故事,與課文內容進行對接。
讓我們在了解學生實際的基礎上,活用教材,適當拓展品德課課程資源,把我們周圍大量鮮活的信息引入品德課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身臨其境”——創(chuàng)設真實的體驗情境
生活告訴我們,學生在課堂上學的東西,只有與豐富的社會實踐相聯(lián)系,才能生成出鮮活的東西,只有經(jīng)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知
9、識才變得豐富和深刻。一件事,對孩子來說,只有親身實踐和體驗到了,才會刻骨銘心,終身難忘。學生學習品德課的知識,從根本上說是為了提升自己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把知識應用于生活,更好地服務于生活。因此,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學會創(chuàng)設教育情境,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獲得真切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去,讓學生在實踐中提升參與社會生活的能力,感受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學會生存,促進個性發(fā)展。
曾看到過一則案例,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有一位高年級的品德課程老師曾對全班學生進行過一次“特殊的考試”。一天,她告訴學生下節(jié)課要測試,讓學生做好準備。課下,她領了62張白紙,分為
10、四組,每組的第一張和第二張玩了點“小手腳”——有的一面弄臟了,有的撕破了,有的用鉛筆在上面畫了一下……上課時,她對同學們說:“今天的試題沒來得及打印,我們抄題目做。老師領了62張紙,每人只有一張,請同學們依次向后傳?!彼鸭埛纸o每組最前面的同學,第一個同學拿到紙愣了一下,立即從下面拿了一張,看看可以了,就把紙傳給了同桌……紙傳到了最后面,有三四個同學走到她身邊:“老師我的紙是壞的?!薄皩?,我的紙是臟的?!彼疽鈨晌煌瑢W先回到座位上,他們很不情愿。
當學生們緊張地等著老師出題目時,老師卻說考試已經(jīng)結束了,并說:“請拿到壞紙和臟紙的同學站起來?!苯Y果站起來的絕大部分是后面的同學。她接著說:“還
11、記得我們以前學習的課文《講謙讓》嗎?其實,我是想通過今天的考試來檢查一下同學們對學過的內容掌握了多少,理解了多少,能否學以致用。看來,大多數(shù)同學沒通過這次特殊的考試,把干凈、完好的紙留給了自己,不好的紙都留給了后面的人……”好多學生都面露愧色,低下了頭。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還有兩位學生通過了這次特殊的考試。她說:“讓我們?yōu)樗麄児恼?,他們是大家學習的榜樣?!苯淌依镯懫鹆藷崃业恼坡?。
這時,受表揚的一個學生怯怯地舉起了手:“老師,同學們的掌聲我受之有愧,其實我拿紙的時候沒有好好看,當我發(fā)現(xiàn)紙是壞的時候,我一直在后悔,責怪自己為什么沒有挑一張好的?!睂W生居然能在這種場合說出事情的真相,真是出人意料
12、,看得出他是真正發(fā)現(xiàn)自己錯了。老師立即說:“你能知錯就改,同樣很了不起!老師相信你下次面臨同樣的選擇時會做出正確的決定,你同樣值得大家學習!”教室里再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就這樣,教師通過精心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受到了教育。
?無疑,案例中這位老師的教育是成功的,這件事留在學生心中的印象想必是永恒的。她成功的緣由,就是善于創(chuàng)造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體驗中,感受到做人的道理!
《品德與生活》課的教學,必須讓學生用心去經(jīng)歷,學生親身體驗的生活感悟是珍貴的,經(jīng)過自我體驗、判斷得來的道理是沁入心田的,而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可以真正滋養(yǎng)學生的生命的。
三、“見機行事”——把握生活中的偶發(fā)事件
現(xiàn)實生活
13、不是演練,每時每刻都在現(xiàn)場直播,我們需要把握每一個契機。將教材的知識點與生活中的偶發(fā)事件有機結合,及時、有效處理偶發(fā)事件,使之轉化為課堂教學的實例,同時賦予其生活教育的意義。去年的10月19日,我偶然間發(fā)現(xiàn)呂定霞同學與班里的其他同學格格不入,不與同學合群,經(jīng)多方了解,班里的大部分同學都不喜歡她,有個別同學甚至常常會欺負她。為此,我利用當天的品德課進行了教育。
首先,通過深情談話,讓學生知道是緣份讓我們走到了一起!出示去年的六年級今年去了湖川中學的分班表格,明白以后要想再聚齊全班同學,談何容易!再讓學生回顧5年以來取得的榮譽,讓生知道靠的是團結,靠的是集體的力量。
接著,我深情的對同學們說:
14、我們是一個集體,是一個家,老師是父母,你們彼此就是兄弟姐妹,試想,你在家里,如果你的弟弟妹妹受到別人的欺負,你會有何感受?你會怎么做?(組織討論,指名說)可是今天,我們自己這個班里,有位同學受委屈了,我看到她一個人默默地躲在教學樓后面哭,我的心都碎了!你們呢,你們有一點惻隱之心嗎?你們想幫她嗎?(學生大聲質問:是誰?。空l受委屈了?)這時,我大聲宣布:今天,呂定霞同學受委屈了!欺負她的就是她的兄弟姐妹——你們!此時,全班沉默,很多同學慚愧地低下了頭!我趁機質問:你們?yōu)槭裁匆圬撍??疏遠她?會欺負別人,并不能代表你有能力,相反的,只能證明你的無能,只有地痞無賴,才會欺軟怕硬,真正有本領的人,都懂得
15、要尊重別人!例如:課文里學到過毛澤東、華盛頓等名人關心下人生活的例子,不勝枚舉!(組織學生舉例說明)自以為是的去欺負她的同學,你們還遠遠不如她,你有什么資格去欺負?呂定霞同學每天按時完成作業(yè),遵守紀律,從不用老師操心,倒是你們,三天兩頭惹事生非,讓老師操碎了心!呂定霞身上有很多優(yōu)點,你們還沒有發(fā)現(xiàn)。(組織學生例舉她的優(yōu)點)最后組織學生換位思考:試想,如果是你,總是受到同學的排擠,吃飯不和你一起,放學回家一個人孤孤單單,書本總是莫名其妙地被扔到地上踩滿腳印,你會是怎么感受?(引發(fā)深思)
然后組織討論: 與同學之間的相處,當出現(xiàn)矛盾時如何解決?如何擺正自己在班集體中的位置?現(xiàn)在,呂定霞同學非常孤
16、單,你有什么好辦法讓她開心起來?
最后進行激情總結,播放歌曲《相親相愛一家人》,布置作業(yè):寫寫這堂課的體會,題目就是《我的集體我的家》。
生活永遠是最好的素材,生活處處是課堂。因此,教師應從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及時抓住偶發(fā)事件,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正確地面對,積極地處理,對生活世界進行感悟、理解,關注學生態(tài)度的生成、情感的滋養(yǎng)和信念的養(yǎng)成。
四、“因勢利導”——結合學校、社會的時事
思品課的教學應注重課堂明理,課外導行。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除了課內教學,還要有意識地結合學校的活動,關注社會生活的重大事件,組織學生主動地、愉快地進行實踐活動,從而獲
17、得豐富的感性認識,有利于知行統(tǒng)一,形成道德評價的能力,促進道德素質的提高。
1、結合學校的活動。
兒童是在真實的生活世界中感受、體驗、領悟并得到各方面的發(fā)展,良好品德是在兒童的生活過程之中形成的。而學校是兒童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因此,把學校的活動與品德教學相融合,將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例如,結合今年3月5日是雷鋒犧牲50周年,毛主席號召“向雷鋒同志學習”49周年,全國各地都開展學雷鋒活動,我校也開展了系列活動。我們班在學校的組織下,為上王村打掃衛(wèi)生,并在雷鋒活動日當天每人至少做一件好事,學唱雷鋒歌,講雷鋒故事,召開主題班會,開展“雷鋒就在我們身邊”活動,鼓勵大家人人都爭當小雷鋒!
18、結合“三八”婦女節(jié)的時機,開展一系列活動:給媽媽送祝福、跟媽媽學做事、讓媽媽露笑臉……學生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會的事情學著做,爸爸媽媽做不過來的事情幫著做。
在學習《老師,您好》一課后,結合教師節(jié),對學生進行尊師教育。
最近,我們學校開展“上下樓梯靠右行”的活動,為此,我讓學生在課間互相提醒,互相督促,養(yǎng)成習慣。
小學品德教學僅僅限于課堂四十分鐘是不可能達到教學目標的,學生存在于社會生活中,他們要受社會、家庭、學校多方面的影響,因此拓展品德課的課堂教學,并延伸到日常生活、家庭和社會,落實到行動中,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關注社會生活的重大事件
我們都知道
19、品德課程本身的特點離不開時事,一般情況下,學生對風云變幻,紛繁復雜的世界情有獨鐘。我們教師可利用一這情趣,做好引導工作,即開拓了學生的視野,又引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讓學生的心靈走進社會生活的重大事件,用他們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他們自己的耳朵去聆聽,有利于促使學生主動追求人生意義的建構。如《春天的故事》,以大量的實景照片、圖片資料以及文字信息,將國家改革開放30年來取得的輝煌成就展示濃縮在我們的課堂上,尤其是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新農村建設戰(zhàn)略的實施,使農村面貌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9億農民真正意義上體會到農村改革的二次“春風”。
再如《神奇的電話》一課,我在介紹衛(wèi)星電話時,給學生播放了胡錦濤總
20、書記和宇航員通話的視屏,讓學生既感受到“天地”對話的神奇,又了解了神六的有關信息。
在上《勞動需要知識》一課時,出示圖片,并補充介紹了袁隆平的最新成果: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導的超級稻第三期目標畝產(chǎn)900公斤高產(chǎn)攻關獲得成功,其隆回縣百畝試驗田畝產(chǎn)達到926.6公斤。
為了能滿足教學需要,我經(jīng)??囱胍暤摹缎侣劼?lián)播》,豐富自身的時政信息,經(jīng)常瀏覽主流網(wǎng)站網(wǎng)頁和相關的教學網(wǎng)站,發(fā)現(xiàn)信息,及時下載,存放到自己的文件夾中,逐步建立自己的教學資源庫,并及時穿插到課堂教學中去,補充相關信息,豐富課程資源。
社會生活的重大事件往往蘊涵著豐富的人情意蘊、人世滄桑和人生真諦,我們應與時俱進,洞察社會發(fā)
21、展變化,關注身邊生活百態(tài),及時補充信息到《品德與社會》課堂中,以豐富主題教學內容。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強調“做、學、教合一”。他說:“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把品德課程延伸到生活之中,就是“做中學”的一種體現(xiàn),促進兒童由“知”向“行”的轉化,從而知行統(tǒng)一。為此,我認為,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應該立足于學生的實際情況,尋找學生與教材的連接點,對教材進行拓展、延伸;創(chuàng)設真實的體驗情境,讓品德教育走進兒童的心靈;把握生活中的偶發(fā)事件,對學生進行引導;結合學校的活動,社會上的重要事件,對學生因勢利導,進行教育。
“葉聳向云天,根扎在大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都說“播
22、灑一種習慣,養(yǎng)成一種性格;養(yǎng)成一種性格,收獲一個人生?!弊屛覀円娦?、見心、見未來!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小學品德與社會新課程標準(實驗稿)》
2、《浙教版小學<品德與社會>實驗教材的設計與編寫特點》??
3、朱小蔓,《品德與社會教師參考教學用書》三、四、五、六年級,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4、《小學品德與生活評價方案》
5、《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教學建議30條》
6、《小學思想品德與社會教學方法的探索與思考》
7、《大邑縣教育局推進“以學定教”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意見》(大教【2011】94號),
8、李炳亭,《高效課堂22條》,山東文藝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2011年10月第12次印刷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