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學科學上冊實驗操作試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科版小學科學上冊實驗操作試題(1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學科學上冊實驗操作試題
三年級實驗
實驗一:用量筒測量水的體積
實驗步驟:100ml量筒、一定量的水。
實驗過程:
1、將量筒放平穩(wěn),倒入一定量的水。
2、讀出量筒中水的體積(視線與量筒內水的凹面最低處保持水平)。
實驗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實驗器材:水槽、水、木塊、金屬塊、塑料塊。
實驗步驟:
1、預測三種物品的沉浮情況。
2、將三種物品分別放入水中,觀察現(xiàn)象并說出結論。
實驗三:觀察一杯水
實驗器材:燒杯、水、干凈的一次性筷子。
實驗步驟:
1、用眼睛看(無顏色、透明)。
2、用鼻子聞(無氣味,注意聞的方法)。
3、用嘴巴嘗(無味道)。
2、
4、總結水的性質(水是一種無顏色、透明、無氣味、無味道、會流動的液體)。
四年級實驗
實驗一:用過濾的方法分離混合物
實驗材料:鐵架臺、濾紙、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燒杯。
實驗步驟:
1、正確折疊濾紙。
2、組裝實驗裝置:①將折疊好的濾紙打開(一邊三層,一邊一層)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濕濾紙,使濾紙緊貼漏斗內側。(注意,濾紙與漏斗內壁不能留有氣泡,濾紙邊緣不能高于漏斗邊緣);②根據漏斗長度和燒杯位置調整鐵架臺鐵環(huán)的高度,并將漏斗頸的下端緊靠燒杯內壁放好。
3、過濾混合物:將玻璃棒傾斜,輕輕抵在三層濾紙一邊,將燒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緩緩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濾紙邊緣
3、)進行過濾。
4、現(xiàn)象:濾紙上留有沙子,下邊燒杯的水變得清澈。
5、實驗結論:不能溶解的物質可以用過濾的方法分離。
實驗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
實驗材料:燒杯、攪拌棒、冷水、熱水、食鹽。
實驗步驟:
1、將兩個燒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時放入等量的食鹽。
2、一個用攪拌棒攪拌,另一個不攪拌,觀察現(xiàn)象。
3、實驗結論:攪拌能使杯中的食鹽溶解得快,不攪拌杯中的食鹽溶解較慢,說明攪拌能夠加快溶解。
4、將等量的食鹽分別同時放入等量的冷水和熱水中,都不攪拌,觀察現(xiàn)象。
5、實驗結論:熱水中的食鹽溶解的快,冷水中的溶解的慢,說明用熱水能加快食鹽的溶解。
4、實驗三:分離食鹽和水
實驗材料:濃鹽水、石棉網、蒸發(fā)皿、酒精燈、三角架、火柴。
實驗步驟:
1、將適量濃鹽水倒入蒸發(fā)皿中。
2、先在三角架上放石棉網,再把蒸發(fā)皿放在上面。
3、點燃酒精燈(注意使用過程中要用酒精燈外焰,燈帽放置方法),加熱至蒸發(fā)皿內的鹽水基本變干。
4、熄滅酒精燈(注意用燈帽蓋滅,不能用嘴吹滅火焰,別摸三角架)。
5、實驗結論:加熱能分離出溶解的食鹽。
實驗四:觀察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實驗材料:鋼尺、橡皮筋、鼓或鑼、音叉和裝有水的水槽。
實驗步驟:
1、撥動鋼尺,讓鋼尺發(fā)出聲音。觀察現(xiàn)象:鋼尺振動并發(fā)出聲音。
2、撥動橡皮筋,讓橡皮筋發(fā)出聲音。
5、觀察現(xiàn)象:橡皮筋振動并發(fā)出聲音。
3、輕輕擊打鼓或鑼,讓其發(fā)出聲音。觀察現(xiàn)象:鼓面振動并發(fā)出聲音。
4、用擊打過的音叉輕輕觸及水面。觀察現(xiàn)象:音叉的振動導致水面產生波紋。
5、實驗結論: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五年級實驗
實驗一:光是以直線的形式傳播的
實驗材料:激光筆(或手電筒)、中間有等高等大孔的卡紙3張、白紙屏1個、支架4個。
實驗步驟:
1、將3張有孔卡紙和紙屏用支架固定,按順序擺放好。間距大約15厘米左右,擺放時有孔的3張卡紙必須放在同一直線上,紙屏放在最后。
2、讓手電筒的光射進小孔,觀察現(xiàn)象(手電筒的光透過3張卡紙上的小孔后射到紙屏上)。
3、移動帶孔卡紙
6、的任何一個,同樣用手電筒的光對準最近的一張卡紙上的小孔,觀察現(xiàn)象(手電筒的光不能透過三張帶孔紙屏照射到最后的紙屏上)。
4、實驗結論:實驗證明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
實驗二:冷熱對巖石變化的作用
實驗材料:小的巖石塊、酒精燈、火柴、鑷子、絨線手套、燒杯、冷水。
實驗步驟:
1、正確使用酒精燈給小的巖石加熱。
2、將燒熱的巖石立即放入冷水中,反復幾次(巖石放入燒杯時要注意不能砸壞燒杯底部)。
3、觀察并描述巖石的變化,說出結論。
實驗三:測量力的大小
實驗材料:測力計,小重物(鉤碼或者文具盒等)。
實驗步驟:
1、使用前先檢查測力計的指針是否指零,不指零的要調零。
7、2、用手輕拉測力計,讀出用力的大小(讀數視線要與指針相平,用力要輕)。
3、用測力計測量一個小物體,讀出重力大?。崞鹞矬w,不要用力過猛,如指針已經達到最大數值還沒提起,停止測量,或改用測量范圍更大的測力計)。
實驗四:摩擦力大小與什么有關
實驗材料:鉤碼、小盒子、測力計、線、粗砂紙、細砂紙等。
實驗步驟:
1、預測摩擦力大小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
2、不改變物體重量,只改變接觸面的光滑程度,對比觀察現(xiàn)象。
3、實驗結論: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光滑程度有關,運動時接觸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4、改變物體重量,不改變接觸面的光滑程度,對比觀察現(xiàn)象。
5、
8、實驗結論:摩擦力大小與物體重量有關,運動時物體越重摩擦力越大,物體越輕摩擦力越小。
六年級實驗
實驗一:杠桿的秘密
實驗材料:杠桿尺、支架、鉤碼。
實驗步驟:
1、組裝杠桿尺,并說出三個作用點:中間支點,左邊為阻力點,右邊為用力點,并將杠桿尺調平衡。
2、分別改變杠桿尺左右兩邊掛鉤碼的位置和數量(共做六次:小于、等于、大于各兩次),觀察杠桿尺的狀態(tài)會有什么變化,從中能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3、實驗結論:
①用力點距支點的距離與阻力點距支點的距離一樣遠,力一樣大時,杠桿尺平衡。
②用力點距支點的距離遠, 阻力點距支點的距離近時,杠桿省力。
③用力點距支點的距離近, 阻力點距
9、支點的距離遠時,杠桿費力。
實驗二:輪軸的作用
實驗材料:鉤碼、輪軸、支架、細線。
實驗步驟:
1、組裝輪軸,并指出哪是輪、哪是軸。
2、將一定數量的鉤碼掛在軸上,看成要克服的阻力,試試在輪上掛幾個鉤碼能把軸上的鉤碼提起來(輪和軸上掛的鉤碼數使輪軸平衡)。
3、改變軸上鉤碼的數量,再做2次。
4、實驗結論:在輪上用力比較省力。
實驗三:斜面的作用
實驗材料:簡單機械實驗盒、測力計、滾輪。
實驗步驟:
1、先用測力計直接提起滾輪,測量用的力(測力計使用前調零,讀數視線與指針相平)。
2、利用簡單機械實驗盒中的材料(支架,盒面)組裝三個不同高度的斜面,用測力計拉著
10、滾輪沿斜面向上勻速運動,觀察各用多少力?并讀出三種情況下力的大小。
3、實驗結論:斜面有省力的作用,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實驗四:制作電磁鐵并檢驗電磁鐵磁力大小與什么有關
實驗材料:長導線、鐵芯、電池(3節(jié))、電池盒、大頭針若干。
實驗步驟:
方法一:
1、將長導線按一個方向緊密纏繞在鐵芯上,接通電源。接近大頭針能吸引,斷電后不能吸引大頭針。說明:電磁鐵通電時產生磁性,斷電后磁性消失。
2、用一節(jié)電池,在鐵芯上先纏若干匝線圈,接近大頭針,記下被吸引的大頭針的數量。
3、用同一節(jié)電池,改變鐵芯上線圈的數量,接近大頭針,記下被吸引的大頭針的數量。
4、實驗結論:改變線圈匝數
11、能改變電磁鐵磁力的大小。
方法二:
1、制作一個電磁鐵。接通電源,接近大頭針時能吸引,斷電后不能吸引大頭針。說明:電磁鐵通電時產生磁性,斷電后磁性消失。
2、在鐵芯上纏若干匝線圈,用一節(jié)電池接通電源,記下被吸引的大頭針數量。
3、用兩節(jié)、三節(jié)電池,不改變線圈數,記錄被吸引的大頭針數量。
4、實驗結論:改變電磁鐵的電池數也能改變電磁鐵的磁力大小,電池數量越多,電磁鐵磁力就越大。
三年級科學下冊實驗操作試題
實驗一:用溫度計測量水的溫度
實驗器材:溫度計、燒杯、水。
實驗過程:
1、將一定量的水倒入( )。
2、手拿著溫度計的上端,將溫度計的液泡完全浸入水中,
12、不能碰到( )的底與壁。
3、視線與( )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 )或( )時準確讀數,注意讀數時( )不能拿出水面。
實驗二:用什么方法辨認鐵制物品
實驗器材:磁鐵、大頭針、木塊、橡皮、塑料尺、卡紙、鐵釘。
實驗步驟:
1、預測以上物品是否能被( )吸引。
2、用磁鐵驗證,觀察現(xiàn)象并說出結論:( )能被磁鐵吸引。
實驗三:辨別沒有標記磁鐵的南北極
實驗器材:有、無標記磁鐵各一塊。
實驗步驟:
1、指出有標記磁鐵的( )極、( )極。
2、用(
13、 )標記磁鐵的任一端接觸無標記( )的一端,觀察現(xiàn)象,再檢驗另一端,多次驗證。
3、辨別出無標記( )的南極、北極。
四年級科學下冊實驗操作試題
實驗一:連接一個簡單電路
實驗材料:小燈座、電池盒、導線、小燈泡、電池、開關。
實驗步驟:
1、組裝電路:①在電池盒的兩端各連接好一根導線,把( )正確安裝在電池盒里。②用連接電池的兩根導線的另一端接觸( ),確定能使小燈泡( )。③將( )安裝在小燈座中。④打開開關。⑤用導線將燈座和( )連接起來組成一個簡單電路。
2、接通電路:閉合(
14、 ),觀察小燈泡的變化。
3、拆分器材:斷開開關,使小燈泡( )。
實驗二:檢測導體與絕緣體
實驗材料:木片、塑料片、陶瓷、紙板、橡皮、布、絲綢、皮毛、鋼管、玻璃、鉛筆、銅絲、鐵釘、鋁片……,1個電路檢測器。
實驗步驟:
1、從以上物品中選擇6種檢測。
2、檢查電路檢測器。
3、檢測每種物品,觀察現(xiàn)象:使小燈泡發(fā)光,說明被鑒別的材料容易( );小燈泡不發(fā)光,說明被鑒別的材料不容易( )(注意要重復檢測)。
4、能說出導體、絕緣體的概念,并將被檢測物品正確的分為( )和( )兩組。
實驗三:選擇兩種連接方式
15、點亮小燈泡
實驗材料:小燈泡、電池、導線。
實驗步驟:
1、選擇連接方式使小燈泡發(fā)光:
①導線連接小燈泡的螺紋與( )底部的鋅殼,電池銅帽與小燈泡的錫粒接觸,觀察現(xiàn)象。
②導線連接小燈泡的錫粒與( )底部的鋅殼,電池銅帽與小燈泡螺紋接觸,觀察現(xiàn)象。
③導線連接電池銅帽與小燈泡螺紋,小燈泡的錫粒與( )底部的鋅殼接觸,觀察現(xiàn)象。
2、實驗結論:小燈泡亮了。
實驗四:辨別食物的營養(yǎng)成分
實驗材料:花生米、瓜子、饅頭、面包、土豆……白紙、碘酒、滴管。
實驗步驟:
1、辨別脂肪:
①去掉花生米的種皮,用它在白紙上(
16、 )、滑動,觀察現(xiàn)象。
②去皮的瓜子在白紙上擠壓、( ),觀察現(xiàn)象。
③花生米、瓜子在白紙上留下油漬說明它們含有( )。
2、辨別淀粉:
①掰一小塊饅頭,在饅頭上滴1-2滴( ),觀察現(xiàn)象。
②將( )滴在其他食物上,觀察現(xiàn)象。
③淀粉遇碘會變( ),饅頭、土豆等食物變成藍色,說明這些食物中含有( )。
五年級科學下冊實驗操作試題
實驗一:橡皮泥由沉變浮的秘密
實驗材料:油性橡皮泥、刻度杯、200ML水、記錄表。
實驗步驟:
1、把( )實心團放入200ML水中觀察沉浮,并記錄排開的水量
17、,再捏成實心的其它形狀,完成同樣操作(再捏一種實心形狀即可)。
2、把橡皮泥捏成能浮在水面上的多種形狀:
①把橡皮泥捏成碗形,并記錄排開的水量。
②把橡皮泥捏成盤形,并記錄排開的水量。
③把橡皮泥捏成船形,并記錄排開的水量。
④把橡皮泥捏成盒形,并記錄排開的水量。
⑤……。
3、得出結論:橡皮泥由沉變浮的原因在于它的( )不變,而是排開的水量( )了。
實驗二:驗證液體、氣體的熱脹冷縮
實驗材料:裝有紅色液體的平底燒瓶、玻璃管、橡皮塞、燒杯、冷水、熱水、記號筆、錐形瓶、氣球。
實驗步驟:
1、利用所提供的實驗材料驗證液體是否有(
18、 )現(xiàn)象。
2、利用所提供的實驗材料驗證氣體是否有( )現(xiàn)象。
3、實驗結論:液體、氣體都有熱脹冷縮的現(xiàn)象。( )的現(xiàn)象。
實驗三:熱是怎樣傳遞的
實驗材料:金屬棒、蠟燭、凡士林、塑料小棒或火柴棍。
實驗步驟:
1、把熱學實驗盒中的( )支好。
2、把塑料小棒的一端用凡士林依次粘在( )上。
3、用蠟燭給金屬棒加熱。從離蠟燭最近的一端塑料小棒( )落下。
4、實驗結論:熱能沿著物體傳遞,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到( )的部分。
實驗四:擺的快慢有什么有關
實驗材
19、料:秒表、不同輕重的擺錘、不同長短的擺繩、鐵架臺。
實驗步驟:
1、擺錘與擺繩一端連接,擺繩另一端( )在支架上。
2、擺繩長短不變,改變( )的重量,觀察記錄擺在15秒內擺動的次數(做三次)
3、擺錘重量不變,改變( )的長度,觀察記錄擺在15秒內擺動的次數(做三次)
4、匯報結果:擺的快慢跟擺錘的( )無關,跟擺繩的( )有關,擺繩越長擺動越( ),擺繩越( ),擺動越快。
六年級科學下冊實驗操作試題
實驗一:用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
實驗材料:顯微鏡、洋蔥表皮細胞切片。
實驗步驟:
1、(
20、 )手握住鏡臂,( )手托住鏡座,把顯微鏡向著光放在( )上。
2、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 )。
3、調節(jié)載物臺下的( ),從目鏡往下看,能看見亮的光圈。
4、觀察:調節(jié)粗準焦( ),把所要觀察的洋蔥表皮切片放在( )上,用( )夾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 )。
5、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等,直到看清切片上的( )為止。
實驗二:小蘇打和白醋混合的實驗
實驗材料:小蘇打、白醋、玻璃杯、玻璃片、細木條、火柴。
實驗步驟:
1、說出小蘇打和( )的使用比例約為1∶3。
2、把小蘇打小心地倒入杯底、再把白醋沿著杯壁( )地倒入杯中(順序可互換)。
3、馬上用毛玻璃片蓋上( )。
4、多角度地觀察實驗現(xiàn)象:有很多( )冒出,杯壁變涼等等。
5、將燃燒的細木條伸進玻璃杯中,火焰( )。
6、實驗結論:小蘇打和白醋混合后產生一種氣體,能使燃燒的木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