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學期物理 期末專題復習 專題(二) 實驗題》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人教版八年級下學期物理 期末專題復習 專題(二) 實驗題(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人教版八下物理 期末專題復習 專題(二) 實驗題
1. 請回答下列問題:
(1) 如圖甲所示,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影響的實驗中:
i 固定斜面,讓小車從斜面上的 由靜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 相同。
ii 比較甲、乙、丙三次實驗﹐可得結(jié)論: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 ,在水平面上運動的距離越 。
iii 若水平面絕對光滑,不考慮空氣阻力,請在圖乙中大致畫出小車在光滑水平面上運動的 v?t 圖象。
(2) 小明將實驗裝置改為圖丙所示,讓小車在斜面上由靜止滑下后,能與固定在右端的彈簧碰撞,來研究動能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2、i 通過 可以反映小車動能的大小。
ii 為了研究動能大小與物體速度大小的關(guān)系,應(yīng)該讓同一小車從斜面上 高度滑下。
iii 小車壓縮彈簧的過程,小車的動能轉(zhuǎn)化為彈簧的 能。
2. 如圖所示是小華同學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的實驗情景:
(1) 實驗中的研究對象是 (填“卡片”或“鉤碼”),通過調(diào)整 (填“卡片大小”或“鉤碼個數(shù)”)來改變拉力的大小。
(2) 當小卡片平衡時,小華將小卡片轉(zhuǎn)過一個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填“能”或“不能”)平衡,設(shè)計此實驗步驟的目的是探究不在 (填“同一直線”或“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是否能平衡。
(
3、3) 當小卡片平衡時,將卡片剪成兩半,小卡片 (填“能”或“不能”)平衡,說明只有作用在 (填“同一直線”或“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
3. 小宇要探充“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他猜想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A. 接觸面所受的壓力大??;
B. 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C. 物體運動的速度。
接下來小宇通過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開展探究。
(1) 進行甲、乙、丙三圖實驗時,彈簧測力計必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 運動。
(2) 要驗證猜想 B,需按照 兩個圖進行對比實驗。
(3) 比較甲、乙兩圖的實驗,得到的實驗結(jié)論是
4、 。
(4) 在本次實驗中運用的研究方法是轉(zhuǎn)換法和 。
(5) 小穎發(fā)現(xiàn)小宇上述實驗操作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并不穩(wěn)定,于是改進了實驗裝置,如圖丁所示。改進后長木板 (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做勻速直線運動。
4. 如圖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綿、砝碼等器材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 本實驗是通過觀察 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實驗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 和轉(zhuǎn)換法。
(2) 通過比較圖甲、乙,說明 ,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3) 通過比較圖 (填序號),說明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
(4)
5、將該小桌和砝碼放在如圖丁所示的木板上,則圖丙中海綿受到的壓強 p 和圖丁中木板受到的壓強 p? 的大小關(guān)系為 p (填“>”“<”或“=”)p?。
5. 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特點。
(1) 用壓強計和盛有水的容器進行實驗,情形如圖甲所示。比較 A 、 B 可知:在液體內(nèi)部的同一深度,向 的壓強都相等;比較 A 、 C 可知: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大小跟 有關(guān)。
(2) 用如圖乙所示的容器也可以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特點。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互不相通的左右兩部分,隔板上有一圓孔用薄橡皮膜封閉,橡皮膜兩側(cè)壓強不同時其形狀發(fā)生改變。用此容器進行的兩次實驗,情形如圖丙的 D 、
6、E 所示。由此可推斷:a,b 兩種液體密度的大小關(guān)系是 ρa ρb,a,c 兩種液體密度的大小關(guān)系是 ρa ρc。
6.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中,小明為同學們做了如圖所示的一系列實驗,實驗中的銅塊與鋁塊體積相同。
(1) 做①③④三次實驗是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與 的關(guān)系,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液體密度相同時,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2) 分析 三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無關(guān)。
(3) 做①②④⑥四次實驗是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重力的關(guān)系,得出的結(jié)論是: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與
7、 。
(4) 做 三次實驗可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guān)系,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物體排開液體體積一定時,液體的密度越大, 。
(5) 實驗中采用的探究方法是 。
(6) 比較實驗圖中①④可知銅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 N,銅塊的體積是 cm3,銅塊的密度是 g/cm3。實驗⑦中鹽水的密度為 g/cm3。(g 取 10?N/kg)
7. 小明為了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用一個密度大于水的合金塊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順序,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表示為 G物 、 F1 、 F2 、 G空桶。
(1) 按圖中的順序測出的合金塊排水的重
8、力將 (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
(2) 合理調(diào)整圖中實驗順序后,當實驗中的測量結(jié)果滿足關(guān)系式 (用圖中所測量的字母表示)時,則該實驗結(jié)果說明阿基米德原理成立。
(3) 按照合理的順序?qū)嶒?,以下情況會影響驗證結(jié)果的是 。
A.圖②中水面未到達杯口
B.圖③中合金塊未全部浸沒在水中
C.圖③中合金塊浸沒水中過深(沒有碰到容器底部)
(4) 實驗后,小明又利用上面實驗中的器材和木塊,正確地探究了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是否遵循阿基米德原理。實驗過程中有一個步驟可以不用彈簧測力計,這個步驟是 (填寫數(shù)字序號,②除外)。
8. 小
9、明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
(1) 實驗前杠桿靜止時的位置如圖甲所示,要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yīng)將平衡螺母向 調(diào)節(jié)。
(2) 使用彈簧測力計時,首先應(yīng)進行的操作是 。
(3) 如圖乙所示,在杠桿左側(cè)掛 2 個鉤碼,每個鉤碼的質(zhì)量為 50?g,為了便于在杠桿上直接讀出力臂的大小,在 A 點沿 向下方向拉動彈簧測力計,直至杠桿在 位置平衡,并將第一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格中,表中 F1 大小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xiàn)2 大小為鉤碼的重力,L1 、 L2 分別為 F1 、 F2 對應(yīng)的力臂。
序號F1/NL1/cmF2/NL2/cm11.510.01.015.023.
10、010.02.015.031.520.02.015.041.030.02.015.0
(4) 接下來,小明又進行了三次實驗,將數(shù)據(jù)填在表中,最后總結(jié)得出規(guī)律。每次實驗總是在前一次基礎(chǔ)上改變 F2 、 L1 、 L2 中的一個量。小華分析數(shù)據(jù)后發(fā)現(xiàn),第 次實驗與前一次改變的量相同,需要將實驗步驟調(diào)整為 。
9. 在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小陽采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還有一盒鉤碼、細繩和刻度尺等。
(1) 該實驗的原理是 。
(2) 該實驗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
(3) 請組裝如圖所示的滑輪組,使繩子自由端拉力 F 的方向豎直向上。
(4)
11、 小陽利用上述組裝的滑輪組,測量了提升不同數(shù)量鉤碼的機械效率,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則第一次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 。實驗鉤碼重鉤碼上升的繩端的拉繩端移動的機械次數(shù)G/N高度h/m力F/N距離s/m效率η120.100.80.3260.102.10.395.2%
(5) 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跟 有關(guān)。
答案
1. 【答案】
(1) i 同一高度;初速度
ii 小;遠
iii 如圖所示。
(2) i 彈簧被壓縮的長度
ii 不同
iii 彈性勢
2. 【答案】
(1) 小卡片;鉤碼個數(shù)
(2) 不能;同一直線
(3) 不
12、能;同一物體
3. 【答案】
(1) 勻速直線
(2) 甲、丙
(3) 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4) 控制變量法
(5) 不一定
4. 【答案】
(1) 海綿的凹陷程度;控制變量法
(2) 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
(3) 乙、丙
(4) =
5. 【答案】
(1) 各個方向;深度
(2) <;>
6. 【答案】
(1) 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2) ①④⑤
(3) 物體的重力無關(guān)
(4) ①④⑦;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5) 控制變量法
(6) 1;100;9;1.2
7. 【答案】
(1) 偏??;空桶里的水不能全部倒出,G空桶 變大,使 G排液 變小
(2) G物?F1=F2?G空桶
(3) A
(4) ③
8. 【答案】
(1) 右
(2) 校零
(3) 豎直;水平
(4) 4;保持 F2 和 L1 不變,改變 L2 的大小
9. 【答案】
(1) η=W有W總=GhFs
(2) 彈簧測力計
(3)
(4) 83.3%
(5) 提升物體的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