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得到2.54 g沉淀時,加入NaOH溶液的體積是600 mL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58分)
8.(14分)請仔細閱讀硫酸銅晶體(CuSO4·5H2O)加熱過程中依次發(fā)生的反應:
CuSO4·5H2OCuSO4+5H2O
CuSO4CuO+SO3↑
4CuO2Cu2O+O2↑
2SO32SO2+O2
現稱取25.0 g硫酸銅晶體加熱,使之均勻、緩慢地升溫至1 000℃并恒溫1 h左右。請回答下列問題(不考慮實驗操作所帶來的誤差):
(1)最終固體的質量為 g;若維持最終的反應條件,推測反應結束除去水后的氣態(tài)產物的物質的量范圍在 mol至 mol之間。
7、
(2)如果甲同學做此實驗時稱得最后所得的固體質量為7.6 g,試判斷該固體的組分是 (寫化學式),其物質的量之比是 。
(3)如果乙同學做此實驗時,所產生的氣體為3.36 L(已換算到標準狀況下),則SO3的轉化率為 。
9.(12分)(2013·龍巖質檢)等質量的兩種金屬粉末A、B分別與同濃度的足量稀鹽酸反應,都生成+2價金屬氯化物,其反應情況如圖所示:
(1)在Fe、Mg、Zn、Cu中,A是 ,B是 。
(2)將兩種金屬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后,進行甲、乙、丙三組實驗,三組實驗各取500 mL同濃度的鹽酸加入該種混合粉末,有關數據如下:
8、實驗序號
甲
乙
丙
混合粉末質量/g
6.2
18.6
24.8
生成氣體體積(標準狀況)/mL
2 240
5 600
5 600
計算上述所用鹽酸的物質的量濃度(寫出計算過程)。
10.(16分)在實驗室中,氮氧化物廢氣(主要成分NO2和NO)可以用NaOH溶液來吸收,以除去這些廢氣,其主要反應為
2NO2+2NaOH====NaNO2+NaNO3+H2O
NO+NO2+2NaOH====2NaNO2+H2O
(1)2 mol NO和2.4 mol NO2混合氣體通入NaOH溶液被完全吸收時,生成的NaNO2和NaNO3物質的量分別為 、
9、 。
(2)NO和NO2的混合氣體的組成可表示為NOx,該混合氣體通入NaOH溶液被完全吸收時,x的值可以為 (填編號)。
A.1.1 B.1.2
(3)若用純堿溶液處理氮氧化物廢氣,反應與上述類似,同時放出CO2。請寫出純堿溶液吸收NO2的化學方程式? 。
11.(16分)(2013·南平一模)如圖是硫酸試劑標簽上的部分內容。某次學生實驗需要0.5 mol·L-1H2SO4溶液480 mL,若由你來配制所需溶液,請根據實驗室已有的儀器和藥品情況回答下列問題:
(1)容量瓶應如何檢漏:
10、 。
(2)實驗中除量筒、燒杯外還需要的其他儀器: 。
(3)計算所需濃硫酸的體積約為 mL;若將該硫酸與等體積的水混合,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49%(填“<”“=”或“>”)。
(4)配制過程中需先在燒杯中將濃硫酸進行稀釋。稀釋的操作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操作會引起所配溶液濃度偏大的是 (填字母)。
A.用量筒量取濃硫酸時,仰視量筒的刻度
B.向容量瓶中轉移時,有少量液體濺出
C.定容時仰視刻
11、度線
D.定容后倒置搖勻后再正立時,發(fā)現液面低于刻度線
(6)溫度計、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如圖所示,下述讀數(虛線所指刻度)及說法正確的是 (填字母)。
A.①是量筒,讀數為2.5 mL
B.②是量筒,讀數為2.5 mL
C.③是滴定管,讀數為2.5 mL
D.①是溫度計,讀數為2.5℃
答案解析
1.【解析】選A。由分子數和原子數的關系可知該分子為雙原子分子,且其物質的量為1 mol,若該物質為氣態(tài),則其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22.4 L,故該溫度和壓強不可能是標準狀況,在此狀況下,Vm=30 L·mol-1。
2.【解析】選C。氣體反應物的總物質的量是0.00
12、5 mol+0.005 mol=0.01 mol,但是未給出氣體所處的狀態(tài)是否是標準狀況,故A項錯誤;生成的NH4Cl為離子晶體不存在分子,故B項錯誤;在1 mol NH4Cl中含有4 mol N—H鍵,故生成物中的N—H鍵個數為0.02NA,C項正確;由于N水解,故D項錯誤。
3.【解析】選C。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接近于2. 5×10-6m的顆粒物,在空氣中形成的不是氣溶膠,故A項錯誤;同溫同壓條件下,等質量的氧氣和臭氧體積比為3∶2,故B項錯誤;1.0 mol臭氧中含有電子總數為24×6.02×1023,故D項錯誤。
4.【解析】選A。Na2O2和S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O2
13、+SO2====Na2SO4,則1 mol Na2O2和1 mol SO2反應轉移的電子數目為2NA,故B錯;Cl2+SO2+2H2O====H2SO4+2HCl,故等物質的量的Cl2和SO2同時通入品紅溶液中,沒有了漂白作用,故C錯;Na2O2中的兩個Na+含有20個電子,含有的電子為18個,故D錯。
【解題技巧】解答有關阿伏加德羅常數類題目的“三個步驟”
1.看:看所給數據是體積、質量還是物質的量。
如果所給數據是質量或物質的量,該類數據不受外界條件的限制。
2.定:確定對象是氣體、固體還是液體。如果是氣體,要注意外界條件是否為“標準狀況”。
3.算:根據所求內容進行計算,在求算
14、時要注意:
(1)不要直接利用溶液的濃度代替指定物質的物質的量進行計算。
(2)同種物質在不同的氧化還原反應中“角色”可能不同,電子轉移數目也可能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5.【解析】選B。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的推論,在同溫同壓下,氣體物質的量越大體積越大,①2 mol NH3和1 mol HCl反應后剩余1 mol氣體,②2 mol SO2和1 mol O2不反應,氣體仍為3 mol,③2 mol H2S和1 mol SO2反應后無氣體剩余,④2 mol NO和1 mol O2反應后得氣體1 mol~2 mol,⑤1 mol H2S和1 mol Cl2反應得2 mol HCl氣體,故氣體體積
15、大小順序為②>⑤>④>①>③。
【答題誤區(qū)】阿伏加德羅定律及其推論中的易錯點
(1)阿伏加德羅定律不僅適用于單一氣體,也適用于混合氣體。
(2)同溫、同壓、同體積、同分子數,這“四同”相互制約,只要其中“三同”成立,第“四同”也成立,即“三同”定“一同”。
(3)應用阿伏加德羅定律及推論時不宜死記硬背,要熟記相關化學計量的定義式,并結合相互關系進行推導。
6.【解析】選C。沉淀是硫酸鋇,其物質的量是0.05 mol,所以硫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是0.05 mol;硫酸鐵溶液中硫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是0.03 mol,所以由二氧化硫生成的硫酸根離子的物質的量是0.02 mol,因為SO2是被
16、Cl2和Fe3+共同氧化的,故無法計算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故C錯誤。設SO2完全被Cl2氧化,則氣體總量為0.04 mol,a=0.896 L,若Fe3+完全被還原,則還有0.01 mol Cl2,a=0.672 L, D正確。
7.【解析】選D。設Cu、Mg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y,則64x+24y=1.52,98x+58y=2.54,解得x=0.02 mol,y=0.01 mol,故x∶y=2∶1,A正確; c(HNO3)=1 000ρw/M=1 000×1.40×63%/63=14.0(mol·L-1),B正確;Cu、Mg失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02+0.01)×2=0.06(mol)
17、,根據得失電子守恒(→),應得到0.06 mol NO2,現得到=0.05 mol的混合氣體,是因為2NO2N2O4,由差量法可得生成的N2O4為0.01 mol,則NO2為0.04 mol,故NO2的體積分數為×100%=80%,C正確;由題意知,加入NaOH溶液先與剩余的HNO3反應,再與金屬離子反應生成沉淀,最終溶液為NaNO3溶液,可得n(NaOH)=n(HNO3)==700 mL,D錯誤。
8.【解析】(1)25.0 g硫酸銅晶體為0.1 mol,1 000℃并恒溫1 h左右,固體反應產物只有Cu2O,根據銅原子守恒可知Cu2O為0.05 mol,即7.2 g。根據前3步化學反應方
18、程式可知,0.1 mol硫酸銅晶體分解后得到0.1 mol SO3和0.025 mol O2,如0.1 mol SO3完全分解將得到0.15 mol的混合氣體,氣體的物質的量在
0.125 mol~0.175 mol之間。
(2)如果全部生成CuO,物質的量為0.1 mol,即8 g,全部生成Cu2O為7.2 g,最終固體的質量介于兩者之間,應為兩者的混合物。設Cu2O、CuO的物質的量分別為xmol、ymol,則有
可得:x=0.025 y=0.05
則x∶y=1∶2
(3)根據前3步反應可知0.1 mol硫酸銅晶體加熱分解可得到0.1 mol SO3和
0.025 mol O2
19、,而乙同學測得的氣體體積為3.36 L,物質的量為
3.36 L/22.4 L·mol-1=0.15 mol,根據差量法可知:
2SO32SO2 + O2
2 mol 2 mol 1 mol Δn=1 mol
0.05 mol 0.025 mol
則SO3的轉化率為×100%=50%。
答案:(1)7.2 0.125 0.175
(2)Cu2O、CuO 1∶2 (3)50%
9.【解析】(1)銅和鹽酸不反應,等質量的Mg、Fe、Zn與鹽酸反應時,Mg產生的H2最多,且反應最快,與圖像表示的不相符,故A、B不可能是Mg,所以A、B是鐵和鋅,根據圖像
20、知,反應速率較快的是B,即B的金屬性比A強,所以A是鐵,B是鋅。
(2)解:若甲、乙中金屬完全反應,則有
6.2 g/2 240 mL=18.6 g/V(H2)
V(H2)=6 720 mL>5 600 mL,說明乙中鹽酸不足
2HCl~H2
2 1
n 5.6 L/22.4 L·mol-1
n=0.5 mol
所以鹽酸的濃度是0.5 mol/0.5 L=1 mol·L-1
答案:(1)Fe Zn
(2)解:若甲、乙中金屬完全反應,則有
6.2 g/2 240 mL=18.6 g/V(H2)
V(H2)=6 720 mL>5 600 mL,說明乙中鹽酸不
21、足
2HCl~H2
2 1
n 5.6 L/22.4 L·mol-1
n=0.5 mol
所以鹽酸的濃度是0.5 mol/0.5 L=1 mol·L-1
10.【解析】(1)根據第二個方程式知,有2 mol二氧化氮和2 mol一氧化氮發(fā)生反應,剩余的0.4 mol二氧化氮和氫氧化鈉發(fā)生第一個反應,所以生成n(NaNO2)=4.2 mol,n(NaNO3)=0.2 mol。
(2)若只發(fā)生第一個反應,氮、氧原子個數比是1∶2,若只發(fā)生第二個反應,氮、氧原子個數比是1∶1.5,故選C、D。
(3)把氫氧根離子換成碳酸根離子即可,所以發(fā)生的反應是2NO2+Na2CO3
22、====NaNO2+NaNO3+CO2。
答案:(1)4.2 mol 0.2 mol
(2)C、D
(3)2NO2+Na2CO3====NaNO2+NaNO3+CO2
11.【解析】(1)容量瓶檢漏的方法是加適量水后塞緊瓶塞倒置不漏水,然后正放,應注意瓶塞要旋轉180°,再倒置看是否漏水。(2)由于沒有480 mL的容量瓶,故應使用500 mL的容量瓶、玻璃棒、膠頭滴管。(3)由所給濃硫酸標簽上的數據易求得該硫酸濃度為18.4 mol·L-1,故配制500 mL 0.5 mol·L-1的稀溶液時約需要13.6 mL濃硫酸。(4)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濃硫酸沿器壁慢慢加入到水中,并不斷攪拌。(5)仰視量筒時,量筒中實際液面高于看到的液面,導致硫酸取多了,結果偏高;B、C兩個選項操作均使結果偏低。(6)量筒上沒有“0”刻度值,A錯;B中量筒的讀數是2.5 mL,B對;滴定管讀數時應保留兩位小數,C錯;只有溫度計的“0”刻度下還有數據,D對。
答案:(1)將瓶塞打開,加入少量水,塞好瓶塞,倒轉不漏水,然后正放,把瓶塞旋轉180°,再倒轉不漏水,則說明該容量瓶不漏水
(2)500 mL容量瓶、玻璃棒、膠頭滴管 (3)13.6 >
(4)向燒杯中先加入適量蒸餾水,再將量取的濃硫酸沿燒杯內壁慢慢倒入燒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5)A (6)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