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教學設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第三節(jié)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容是初中生物新教材(2011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生物圈
中的人》 第四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第三節(jié)的內容。從整冊書來看,人體生
命活動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與氧,需要從外界環(huán)境中獲取并運送到組織細胞,細胞代
謝產生的廢物與二氧化碳也需要運走并排出。這些物質的運輸任務是由循環(huán)系統(tǒng)
完成的。因此,教材將本章內容編排在《人體的營養(yǎng)》和《人體的呼吸》之后,
不僅解決了學生對于前兩章學習中留下的營養(yǎng)物質與氣體如何在體內運輸?shù)膯?題,也為后續(xù)章節(jié)中學習體內廢物的排出及激素的運輸做了鋪墊
2、。
從本章的內容來看,人體內物質運輸?shù)妮d體是血液,管道是血管,運輸?shù)膭?
力是心臟。學生可以直觀感受到自己心臟的跳動,基于這種認識,可以總結出心
臟跳動的特點以及心臟的位置。為了使學生對心臟的結構和特點有感性的認識,
教材在“觀察與思考”中編排了心臟結構的觀察活動。觀察的材料包括人的心臟模
型、心臟外形及剖面圖、豬的新鮮心臟。通過觀察心臟的結構,了解心臟的結構,
并將結構與具體功能建立聯(lián)系,重點引導學生從兩個方面進行思考:一是心臟結
構與其作為血液流動的動力來源的功能相適應的特點;二是心臟結構與血液循環(huán)
的功能相適應的特點。結構是功能的基礎,因此,
3、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要細化
結構的講解,不僅僅是心臟四個腔的結構特點,還包括與四個腔相互的位置關系、
組成四個腔心肌壁的厚度、以及與四個腔相連的血管的名稱及作用。最后,為突
出心臟在循環(huán)中的作用,教材還在旁欄安排了思考題,請學生思考血液在心臟中
為什么只能單向流動。通過對心臟基本結構的深入學習,加深學生結構與功能相
適宜這一基本生物學觀點的認識和理解,并形成保護心臟、鍛煉身體的意識。 【學情分析】
1.學生的認知能力水平
七年級學生處于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fā)展的過渡階段,學生具有一定的抽象
思維能力但并不完備,更多的依賴形象思維。但學生已有
4、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也
具備一定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多數(shù)學生對本節(jié)內容很感興趣,
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期待動手操作。因此,本節(jié)教學與學生已有生活經
驗聯(lián)系,并設計安排觀察心臟形態(tài)結構特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合理啟
發(fā)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在觀察結構的基礎上,但由于學生尚缺乏一定的
概括分析能力,所以在觀察結束之后,共同總結心臟的結構特點,最終層層遞進 的了解心臟的功能。
2.學生的情感水平
通過感受心臟跳動等活動,讓學生體驗生命的存在,并思考將所學知識落實
到保護心臟、鍛煉身體的行動上來,這對學生形成珍愛生命的情感有一
5、定的幫助。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描述心臟的結構特點,說明心臟的功能。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認識心臟的結構特點和功能,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強化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3.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認同心臟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認同體育鍛煉有益心臟健康。 【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心臟的結構與功能。
2. 教學難點:心臟的結構與功能。
3. 重難點突破方法:
本節(jié)知識內容多、教學任務重。心臟的結構復雜,對初學者來說有一定的難
度。在教學中,圍繞重點和難點內容,精心設置問題,通過啟發(fā)、點撥,調動學
生的思維;充
6、分利用實物、視頻、模型等教學資源,安排多種活動,引導學生自 主學習,主動探索,在主動探索的基礎上歸納形成重要概念。
具體來說,首先基于學生的感性認識,總結出心臟的外形、大小、位置和心
跳特點。關于心臟的結構,可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充分利用實物、模型、視頻
以及課件,使學生通過觀察心臟的內部結構特點,體會心臟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 的特點。
【課時設計】:1 課時
【教學方法】:講授法、問答法、討論法、演示法、對比法、聯(lián)想啟發(fā)法。 【學生學法】:觀察—分析—討論、比較法、小組合作法、討論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豬心臟解刨視頻、心臟模型。
7、
【教學過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為本節(jié)學習做
復習
復習三種血管的結構及功能
復習
鋪墊。
1. 心臟的
1.讓學生動手畫或者比劃心臟;
積極動手參與
激發(fā)學生學習
外形、大小 2.圖片展示心形和心臟,說明兩
興趣,調動學習
和位置
者具有相似性;
觀察思考
積極性。
3.講解心臟的外形、大小和位
置。強調心尖指向左下方。
1.播放心跳的聲音,并將左手放 學生感受心臟跳
在胸部
8、左側,感受心跳;
動
心
2.引導學生思考心臟能夠持續(xù)
意識到鍛煉身體
臟
跳動的結構基礎(心?。┎⒒卮?
的重要性
的
“想一想,議一議”;通過靜脈血 結合之前的知識,
在學生現(xiàn)有認
結
管和動脈血管的作用,引出心臟 提出新的問題
知水平的基礎
構
2. 心臟四
具有匯集血液的功能;
上,層層遞進,
特
個腔的名
3.學生嘗試猜測心臟內部結構;
進而幫助學生
點
稱及位置
4.展示心臟解剖圖,說明心臟是
認識構成心臟
與
關系
由肌肉組成的中空的器
9、官。引導
觀察分析
四個腔及其相
功
學生觀察心臟結構,并完成導學
積極思考
互位置關系。
能
3. 構成心
臟四個腔
的心臟壁
厚度不同
稿識圖題填寫。然后分析心臟四
個空腔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上
房下室,上下相通,左右相隔; 房室瓣)。
1.用彩筆對心臟壁涂色,引導學
生觀察比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
厚薄,找出心臟壁最厚的腔(房
薄室厚,左厚右?。?
動手涂色
合作討論
涂色后,更加直
觀的觀察各心
肌壁的厚度區(qū)
別,小組討論,
2.按導學
10、稿提示,小組分析討論
心臟壁厚度不同的原因。
增加學習積極 性。
心
1. 請小組在黑板上填寫與心臟
小組內和小組
臟
四個腔相連的血管名稱,總結與
間交流討論,相
的
心房、心室相連的血管特點(房 積極展示討論結
互補充。最后,
結
4. 與心臟
靜室動);
果,其他小組對討
在老師的引導
構
相連的血
2.小組展示討論結果,及時進行 論結果進行修正
下分析結構和
特
管類型
修正補充(結合靜脈血管和動脈 補充。
功能的關系,形
點
血管的功能,分析心臟壁
11、厚度不
成結構與功能
與
同的原因);
相適應的觀點。
功
能
1. 請學生總結出血液在心臟中 的流動方向;
討論并總結心臟
5. 心臟內
血液流動
的方向
2.播放視頻,回答問題:心臟中
的血液為什么能按一定的方向
流動,而不出現(xiàn)倒流?(房室瓣、
動脈瓣)強調都它們都屬于心臟 的結構;
3.按導學稿提示,小組討論心臟
左右相隔對于輸送血液的功能
內的血液流動方
向,并分析血液定
向流動的原因。
分析動、靜脈血液
區(qū)別,在此基礎上
進行小組討論。
12、
通過視頻,加深
對心臟結構和
功能的理解;
為下一節(jié)血液
循環(huán)做鋪墊。
課堂小結
有什么意義?(分離動、靜脈血
液,提高輸送氧氣的效率)
心臟的結構特點及功能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教學反思】
1.本節(jié)課的核心內容是圍繞心臟的觀察實驗,在觀察認識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
際和多媒體的現(xiàn)代教育手段來支撐整個教學過程,拓展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
趣和積極性。讓學生在一個生動、有趣而又多姿多彩的生物課堂中,真正愉快地 “享受”學習,從而很好的完成本節(jié)的教學目標。
從
13、觀察的角度來看,模型與插圖更方便也更清晰地展示各部分的結構與特
點,但對模型與插圖的觀察不能替代觀察實物,因此觀察的重點在于對新鮮心臟
的觀察。所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能利用豬的新鮮心臟以及人的心臟模型, 引導學生觀察心臟結構和功能,并將結構與功能建立聯(lián)系。
2.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結合學生已有
的生活實際,通過導學稿和觀察實驗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使學
生能夠主動去探究與發(fā)現(xiàn)、體驗與感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提升情感態(tài)度與價 值觀。
第三節(jié)
輸送血液的泵 —心臟(第一課時) 導學稿
14、
動動手,畫一個你現(xiàn)在所認識的心臟吧!
一、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1.下圖是心臟結構示意圖, 填寫各結構名稱:
2.仔細觀察心臟各部分結構,回答下列問題:
(1)心臟是血液循環(huán)的動力器官,是一個主要由
個腔,它們分別是 、 、 官,包括
組織構成的
和
。
器
(2)你觀察到心
壁比心
壁厚,
心室壁最厚。你認為這種結構特點
與各腔所承擔的功能之間有什么關系呢?(提示:觀察與各個腔相連的血管類型)
(3)心房與心室之間、心室與動脈之間,都有能開閉的
個方向開,其作用是 ;心房與心室之間的叫做
,它們只能朝
,動脈與
心室之間的叫做
。
(4)心臟內部有一道厚厚的肌肉壁將心臟分隔成
心臟這種結構特點對于輸送血液的功能有什么意義呢?
的兩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