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新課標為依據,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遵循“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教學中采用循序漸進、層層深入的教學方法;練習中盡可能地啟發(fā)學生通過體驗、觀察去探索、思考;倡導探究、合作、自主體驗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分層教學,強調學生的運動體驗,讓學生享受、體驗學以至用的成功感并得到身心及社會適應的健康發(fā)展。。
二、教材分析
籃球是一項普及且易于開展的活動,深受廣大中學生的喜歡。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是籃球運球技術中的一項基本技術。本次課依照教學大綱和《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籃球水平四要求來設計,從實用性來講,由于其方法簡單實用
2、,具有動作迅速、隱蔽突然、易與其它動作銜接,保護球好等特點,是比賽中運用最廣泛的運球突破技術;從發(fā)展身體素質方面,變向運球技術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靈敏、協(xié)調素質;從身心健康、社會適應角度,學生可以通過利用這一技術擺脫防守而獲得自信與成就感,培養(yǎng)超越對手的勇氣與自信心。因此,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技術具有較強的可學性與可教性。該技術的學習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控制球能力及手腳的協(xié)調配合能力。
三、學情分析
籃球運動是廣大學生,尤其是男同學喜愛的一項體育運動。八年級學生具有了一定的籃球運球基礎與控制球能力,他們渴望通過學習掌握學以致用的實用比賽技術,這為教學的順利進行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與興趣動力。技能學
3、習存在一定的枯燥性,在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讓技能教學與樂趣教學相結合是本節(jié)課突破的方向。
四、教學目標和重難點
重點:運球部位正確,蹬地有力,手腳與身體協(xié)調一致
難點: 變向換手后“跨步轉體護球,身體重心移動,加速動作協(xié)調連貫”。
1、學習并初步掌握籃球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技術。培養(yǎng)學生對籃球的興趣。
2、通過本課的學習使70%以上的學生能正確掌握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技術動作;發(fā)展學生的靈敏、速度等身體素質,提高其動作的協(xié)調性。
五、主要教學流程設計
1.豐富而有針對性的準備活動
采用手指撥球、上拋球、高低運球、左右手運球并穿插了兩人或多人運球搶斷等練習,不僅起到了熱身
4、的目的,還對籃球運球等基本技術進行了復習,使學生熟悉了球性還體會了球變向時按拍球的部位。
2.教學由淺入深、層層遞進
1)針對本課的重難點,采取了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練習
針對重點,采取了原地徒手模仿練習,運球模仿練習和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繞桿練習,讓學生充分體會球變向時,手的觸球部位;變向換手后“跨步轉體護球,身體重心移動,加速動作協(xié)調連貫”。
2)整個教學過程由淺入深、層層遞進
先進行原地徒手模仿練習,運球模仿練習,在進行,行進間體前變向運球繞桿練習;最后再在運球接力游戲中加以運用。
3.分組學習、鞏固技能
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讓學生運用所學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技術,繞過本組
5、所有標志桿形式新穎,既激發(fā)了學生的練習熱情,更鞏固了所學技能。
4.組織形式新穎、多樣
熱身部分的多樣化運球體驗,打破了常規(guī)的單一運球練習,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激發(fā)了學生的練習興趣;行進間的繞桿練習通過練習速度的增加、難度的增加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挑戰(zhàn)欲望,還讓學生體會身臨比賽情境的感覺。拓展部分的設置與安排,給學生提供了更為寬廣的學練空間。
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教案
單位: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 教師:王占山 時間:2019
6、.6.6 上午第二節(jié)
教學年級:初二 人數:32人 單元課次:第一次課
教學
內容
籃球——體前變向換手運球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并初步掌握籃球行體前變向運球技術。培養(yǎng)學生對籃球的興趣。
2、技能目標:通過本課的學習使70%以上的學生能正確掌握體前變向換手運球技術動作;發(fā)展學生的靈敏、速度等身體素質,提高其動作的協(xié)調性。
3、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頑強拼搏的競爭意識和團結協(xié)作精神,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和心理素質。
重點
運球部位正確,蹬地有力,手腳與身體協(xié)調一致
難
7、點
變向換手后“跨步轉體護球”,
程序與
時間
課的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運動負荷
時間
次數
強度
開
始
部
分
1.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提出本課學習目標,明確本節(jié)課的注意事項
4.檢查服裝、安排見習生
5.導入籃球文化,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
1.集合整隊,檢查人數及服裝
2.宣布學習內容,提出本節(jié)課要求。
3.安排見習生。
要求:快、靜、齊
1.集合體委整隊
2.認真聽講。
組織形式:
2分鐘
1
小
準
8、備
部
分
準
備
部
分
1.熱身運動:“蛇形跑”
慢跑方法:在音樂的伴奏下利用場地上的標志物,進行慢跑熱身,學生在小組長的帶領下自由選擇路線。
2.球操練習
①腹背運動
②體轉運動
3.球性練習
①手指撥球
②高低位運球
③胯下繞“8”字(正反)
④單手體前左右運球
⑤體前換手運球
⑥體前換手運球(閉眼)
⑦兩人或多人一組運球搶斷練習等
1.教師簡要講解慢跑的方法 。
2.學生練習時教師慢跑姿勢,并提示學生注意安全。
3.在學生慢跑的過程中,教師鼓勵,調動學生的激情
9、。
4.在慢跑中進行輔助練習
后踢腿、高抬腿、肩繞環(huán)
側滑步等
1.教師邊講解、邊示范
2.教師用口令指揮練習
3.教師巡視指導學生練習
1.學生認真理解“蛇形跑”方法。
2.學生進行練習
要求:反應迅速、注意安全。
組織形式:
1.學生認真觀察模仿動作
2.學生聽口令跟隨教師練習
3.控制好球,注意安全
要求:每個動作根據教師提示完成,盡量活動開。
組織形式:
?
3
分鐘
5
分鐘
1
10、
1
次
中小
中小
基
本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1.原地體前變向換手運球
右腿蹬地向左跨,
撥球部位右側上,
屈膝跨步降重心,
側肩左腿快跟上。
2.腳步模仿練習
跨步、轉體
側肩協(xié)調一致
“跨步”、“側肩”
11、、“護球”
3.運球模仿練習
原地變向換手運球
運球部位正確,蹬地有力,手腳與身體協(xié)調一致
4.行進間運球練習
讓學生了解行進間體前變向的基本動作要領和方法。
5.綜合拓展練習
學生分為四個組,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綜合練習
四名同學進行一次體前變向后上籃
四名同學進行三次行進間的體前變向
6.素質練習
1. 半蹲前后左右走
①持球
②運球
2.后踢腿運球
7. 運球繞桿接力游戲
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及要求
運球繞桿接力
游戲規(guī)則:
12、第一個同學運球繞桿將球放在指定區(qū)域“換球”從右側加速運球返回將球遞交給第二個同學后第二個同學才可以開始游戲。
要求:不能抱球跑,運球繞桿動作要連貫,必須將球放在指定區(qū)域內。嚴格遵守游戲規(guī)則。
1.教師出示展板講解
2.講解示范動作
3.調整好練習的隊形
4.巡回指導學生練習
1.教師講解示范,
2.調整好練習隊形
3.觀察并提醒學生的腳步動作
4.提醒學生降低重心
1.講清練習方式和要求
2.調整練習隊形
3.口令指揮練習
4.提醒學生降低重心
5.變向要快、要突然
動作要點及要求:身體重心轉移迅速、按
13、拍球部位要正確、熟練,強調注意安全
1.教師講解示范練習行進間體前變向換手運球
2.教師巡回觀察、指導、糾正錯誤動作
1.教師講解示范練習方式,提醒學生注意技術動作
2.組織學生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指導、糾正學生技術動作
1.教師邊講解邊示范
2.提示學生動作到位
1.教師講解示范游戲方法
2.組織學生練習
1.認真觀察教師的示范動作
2.聽清教師的技術動作的講解,認真的思考,記住關鍵詞
組織形式:
14、
1.認真觀察教師腳步動作
2.聽口令原地模仿
3.改正錯誤動作
組織形式:(同上)
1.認真練習
2.掌握運球節(jié)奏
3.組織有序
組織形式:
1.聽教師講解示范
2.掌握在運球中身體重心變化,跨步明顯。能過熟練的控制球。
組織形式:
1.認真觀看教師示范
2.按照老師的要求分組組練習
3.練習的過程中不斷的思考、改進自己的技術
4.在練習的過程中注意安全
5.掌握較好的同學可以適當增加運球速度
6.籃球基礎好的同學可以采用上籃的形式
組織形式:
1
15、.學生認真練習
2.動作到位
認真觀看老師示范的游戲方法
1. 認真有序的練習
2. 積極的參與計時游戲中去
★★★★
★★★★
☆☆☆☆
☆☆☆☆
3
分鐘
7分鐘
7分鐘
5分鐘
5分鐘
5
分鐘
1
次
4
—5次
16、
4
—
5
次
1—2次
8—10次
2
次
小
中
中
中
中大
中
結束部分
1.放松練習:
方法:配合音樂,完成各種不同形式的放松
2.對本課進行小結
3.布置回收器材
4.師生再見
1.
17、教師邊講解邊示范
2.提示學生動作到位
1.認真觀看教師講動作示范
2.積極跟隨教師進行放松
組織形式:
3
分鐘
1
小
場地器材
1.籃球場二片
2.籃球若干
3.標志桿若干
安全
措施
1.課前教師做好場地器材的布置與檢查工作。
2.準備活動要充分活動身體的各個關節(jié),以免受傷。
3.練習時安排好左右、前后的距離,避免碰撞。
課的預計
1.練習密度:45%左右。
2.全課平均心率:125—130次/分。
3.技術教學效果:優(yōu)20%;良60%;中20%。
180
150
170
130
80
100
70
25
20
15
10
5
45
40
35
30
課后
小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