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面受敵”與研究性學習 - 小學語文教案設(shè)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八面受敵”與研究性學習 - 小學語文教案設(shè)計(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八面受敵〞與研究性學習 - 小學語文教案設(shè)計
治學要求博也要求精。要做到既博又精,不妨學學蘇東坡的“八面受敵〞學習法。東坡在?與王癢書?中說道:“欲少年為學者,每一書,皆作數(shù)過盡之。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之,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其所欲求者耳。故愿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如欲求古人興亡治亂圣賢作用,但作此意求之,勿生余念。〞概言之,東坡認為讀書想要有所得的話,可以先確定一個專題去研讀它,然后再換另一專題研讀,如此反復,就可以做到既博又精?!岸諏W成,八面受敵,與涉獵者不可同日而語也。〞等學成的時候,面對各方面的問難都能應(yīng)對,面臨各種需要都可以應(yīng)付,與那些讀書隨意瀏覽的人相比,是
2、不可相提并論的。東坡提倡的這種學習方法,其根底在于精讀,精中求博,逐步拓展,求深求廣,很適合于中學的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以模擬科學研究的方式,運用已有知識,去獲取新知識的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以類似科學研究經(jīng)驗的獲得為本位。研究性課程與學科課程的不同,在于前者以獲得科學研究的操作手段和經(jīng)驗為主要目的,同時,通過綜合運用已有知識去拓展并獲得新的知識;而后者那么是以學科教學目標按部就班獲取新知識的過程。研究性課程的類型之一便是專題性研究,可以在學科內(nèi)選擇確定某一課題,也可從跨學科,如文科綜合性或理科綜合性選擇課題,也可以在社會生活中捕捉某個社會熱點或身邊令人感興趣的問題為課題進行研究。
3、課題一經(jīng)確定,便要擬定研究方案和工作方案,通過參觀考察或查閱文獻,搜索采集資料,進行資料的梳理、分析、綜合,篩選出有效信息,經(jīng)過整理研究,判斷推理,去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推導出一定的結(jié)論。由于整個研究是模擬科學研究的方式進行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學會并積累豐富的主動學習和類似科學研究的實踐經(jīng)驗,培養(yǎng)起自己獨立學習知識和研究問題的能力,提高我們的思維水平;同時,在這個過程中,由于一度擁有豐富的資料,涉獵多方面的知識,也會使我們獲得許多新的知識和見識;而研究的結(jié)果經(jīng)過論證鑒定,也能增長我們的識別能力、判斷能力。最后的研究結(jié)果不是成果的最重要的形式,所經(jīng)歷的過程及其收獲卻是至為珍貴的。有人曾問蘇東坡:“公之博治可學乎?〞東坡答曰:“可,吾讀?漢書?蓋數(shù)過而始盡之。如治道、人物、地理、官制、兵法、貨財之類,每一過博求一事,不待數(shù)過而事事精核矣。參伍錯綜,八面受敵,沛然應(yīng)之而莫御焉。〞東坡之精,每讀一遍抓住一個專題,幾遍之后,對書中多方面的精髓便弄懂了,而至于博。這種學習法不是能給人許多啟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