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理論改革的根本原因》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素質教育理論改革的根本原因(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素質教育理論改革的根本原因
作為我國教育改革的目標,素質教育問題是我國教育理論界多年來的研究熱點,在素質教育理論的研究和素質教育的實踐上均取得了大量的成果。教育理論界在素質教育的原則、特征上的共識越來越多,在素質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則和特征上達成了基本一致,對素質教育實質的研究和認識不斷深入,有廣泛影響和得到教育理論界及教學機構支持的成果不斷涌現(xiàn)。素質教育的理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而且已經(jīng)成為全國人民對我國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期盼目標之一。除上述的巨大成績外,我國在素質教育的研究方面也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國家和各地進行的素質教育實驗并沒有取得令人振奮的突破性的成果;用應試教育的標準衡量素質教育改革效果現(xiàn)象
2、普遍存在;許多所謂的素質教育改革措施,其實質不過是提高知識灌輸效率的改良的應試教學方法;更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的素質教育研究,特別是素質教育實踐中出現(xiàn)了扭曲素質教育原旨的傾向。簡言之,我國素質教育改革面臨的問題十分復雜,既有理論上的又有實踐方面的問題,既有教育系統(tǒng)內的又有教育系統(tǒng)外的問題。
1素質教育理論研究的主要困境
1.1素質教育的概念難以確定
自提出素質教育概念約20年來,雖然教育理論界對素質教育的原則、特征、實質的研究和認識不斷深入,有廣泛影響和得到教育理論界及教學機構支持的成果不斷涌現(xiàn),但始終沒有給出能得到一致認可的素質教育的概念,素質教育的內涵和實質沒有明確的令
3、各方信服的界定。厘清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和實質是促進素質教育研究全面突破的基礎,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具有先導作用,素質教育的內涵和實質的不確定嚴重制約了素質教育的研究和實踐的進展。這是我國素質教育改革多年無法取得實質進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1.2素質教育理論和素質教育實踐的搏弈
教育界在首先完善素質教育理論還是首先進行素質教育實踐問題上存在很大分歧。因為教育結果影響之大、之深、之廣使得教育改革明顯不同與其他方面的改革,它要求任何教育改革措施都必須是正確的。我們制定正確的教育改革措施要些理解不少教育界專家堅持素質教育改革必須素質教育理論先行的觀點。正確的素質教育理論又從那里得來呢?馬克思唯
4、物主義哲學認為正確的理論只能來自實踐,又必然是經(jīng)過實踐檢驗的理論,就是說,科學的素質教育理論必然是來自實踐,又受到實踐檢驗的理論,基于這些理解容易得出素質教育改革要實踐先行,逐步完善理論的結論。有關素質教育理論和素質教育實踐誰先行的爭執(zhí)直接影響了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實施,這是我國素質教育改革和素質教育研究多年來一直裹足不前的重要的直接原因之一。
2素質教育實踐的主要困境
2.1教育評價手段的簡單化狀況難以在短期內改變
教育評價是教育實踐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育評價手段的單一性和簡單化是我國目前應試教育運轉的強大內驅力量,其實質是社會對教育功能教育內容認識簡單化的產(chǎn)物,是社會廣泛存在的通
5、過教育和考試選取人才觀念的直接結果,更是簡單化的粗暴管理方式的必然要求。教育評價手段的單一性和簡單化主要有以下特征:評價內容和形式的標準化,評價內容指向的固定性,評價內容的外在化,評價結果的簡單可比性。標準化考試是教育評價手段單一性和簡單化的最突出特征,也是我國教育滑入應試教育軌道的開端與標志。如果說考試內容指向的外在化和固定性是我國目前應試教育的內在因素,以標準化為主要設計思想的高等學校招生考試就是我國應試教育的直接的外在激勵因素,簡單粗暴和行政化、功利化的教育管理生態(tài)是應試教育的存在的客觀環(huán)境,三者共同構成了驅動應試教育運轉的完整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教育評價手段的單一性和簡單
6、化,還是以標準化為主要設計思想的高等學校招生考試,他們形成的共同基礎是教育功能的異化與教育管理觀念和評價體制的僵化,都是對教育以人為本思想的否定。打破目前教育管理與評價方式需要克服的困難有教育實踐上的,因素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得到解決。
2.2素質教育實踐的推進和評價體系的完善要克服大量困難
素質教育實踐活動和評價體系是相互作用的矛盾統(tǒng)一體,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的完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素質教育的實踐決定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素質教育評價體系應該而且只能隨素質教育的實踐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同時又推動素質教育實踐的發(fā)展。總之,素質教育的改革必須是素質教育實踐和評價標準雙管齊下的改革,任何單方面的改革
7、措施都不會取得根本的成功。
在素質教育的概念尚未統(tǒng)一的條件下推進素質教育和制定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將面臨眾多的挑戰(zhàn),首先,要打破應試教育的束縛,還要克服應試教育慣性產(chǎn)生的不良影響;其次,要創(chuàng)造實施素質教育的社會管理和教育思想條件;再次,要培養(yǎng)合格的實施素質教育的師資力量,又次,實施素質教育需要以全新的學科知識傳授體系和課程體系為基礎。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具體的條件。
3社會條件是制約素質教育改革的根本因素
3.1對素質教育改革的系統(tǒng)性、社會性認識不足
從本質上講,素質教育是符合教育規(guī)律的教育,是教育本原功能的回歸與重新確立,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以人為本的思想,素質教育的目標是
8、促進人基本素質的全面發(fā)展,積極培育和發(fā)掘學生的特質、潛質,并使之成為學生的個性特長與取得成功的比較優(yōu)勢。素質教育思想是以人為中心的教育思想,課程的規(guī)劃與設計、知識的傳授和各種教育活動的開展都只能被視為促進學生素質發(fā)展的手段或途徑。實際上素質教育是人本主義思想在教育領域和活動中的體現(xiàn)。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素質教育不僅是教育系統(tǒng)的革命,它首先是一場偉大的社會變革,素質教育的實施將全面影響社會各方面對“人”的理解,要求革新社會管理方式。合適的社會管理思想和制度條件是實施素質教育真正必須的條件,更多的和根本的則是觀念與管理體制上的,這些社會條件準備的程度從根本上制約著素質教育改革的進度。社會系
9、統(tǒng)論告訴我們,教育作為社會大系統(tǒng)的子系統(tǒng)從根本上制約于社會大系統(tǒng),應試教育的存在必然有其適合社會條件的理由,也必然是社會為應試教育提供了存在的土壤,實施素質教育必須有社會提供適合素質教育存在的條件,這是我國推進素質教育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目前我國教育理論界對素質教育改革的系統(tǒng)性、社會性條件的認識似有不足。
3.2推進素質教育要建立社會對教育公平的信心
素質教育的推進必然要求改革目前建立在應試教育體系基礎上的招生考試制度,如何逐步消除人們對改革現(xiàn)行招考制度后能否保證考生升學機會的公平的顧慮是教育部門,更是全社會必須攻克的課題。從我國教改實驗區(qū)中招改革情況看,改革遇到的一個很大的困難
10、就是新的招考制度如何保證考生入學機會的公平和教育評價結果的公正性。對教育評價結果的公正性和教育機會公平性的擔心正影響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改革進程,甚至影響著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在我國經(jīng)濟體制轉型和社會主義制度尚未完善的條件下,人們有理由對此產(chǎn)生疑慮。教育的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推進素質教育改革不能以犧牲教育公平為代價,因為素質教育的本質就是公平的教育,不能實現(xiàn)教育公平的教育是從根本上違背素質教育要求的,肯定不是完全的真正意義上的素質教育。因此從某種角度講,素質教育的推進過程也是社會變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