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二輪總復習 第19課時 自然災害與防治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高中地理二輪總復習 第19課時 自然災害與防治 新人教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19課時 自然災害與防治
1.(2012·湖北省八校第二次聯(lián)考)正當全球為應對全球變暖而爭論不休之時,2011年~2012年冬季來自北極的寒流持續(xù)在歐洲肆虐,大雪覆蓋,寒風凜冽。幾個月以來,這股寒流已經(jīng)奪走超過550條人命。似乎好萊塢災難電影《后天》的情景正在真實上演,更使得被罩上所謂“世界末日”傳言的2012年多了一絲神秘。
2011年截至12月20日,中國因各類自然災害造成4.4億人次受災,因災死亡、失蹤1 081人,農(nóng)作物受災4 148.5萬公頃,直接經(jīng)濟損失3 110.3億元人民幣。
自然災害是可怕的,但更可怕的是人們漠視及心存僥幸的態(tài)度。面對自然災害,一國政府在災前、災
2、中、災后分別有哪些主要的應對措施。
2.(2012·豫中三市第二次調研)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風暴潮是海水水位上升的一種現(xiàn)象,它與吹向岸的西南季風和活躍在夏季的颶風呈正相關的關系。孟加拉灣是世界上風暴潮的多發(fā)區(qū)之一,也是風暴潮的重災區(qū)。
材料二 孟加拉灣颶風路徑圖。
(1)推測孟加拉灣風暴潮的多發(fā)季節(jié)。
(2)從地形、河流、氣候、海岸形狀、社會經(jīng)濟情況等方面,分析孟加拉灣風暴潮災害嚴重的主要原因。
3.(2012·湖北省八市3月聯(lián)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每年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它的主題是“外來入侵物種”。外
3、來入侵物種是指被引入或散布到其原有生活區(qū)域之外并威脅到生物多樣性的物種。國際社會把棲息地喪失、外來物種入侵、傳統(tǒng)化學污染和氣候變化列為當今全球四大環(huán)境問題。
材料二 1979年,第一只美國白蛾由朝鮮傳入我國東北,所到之處,枝枯葉落,如同經(jīng)歷一場“無煙的火災”。2008年,它從西北方向進入臨沂市,隨后開始了大規(guī)模的繁殖。
(1)美國白蛾為什么會在我國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形成危害?
(2)如何防范外來物種入侵?
4.(2012·安徽省省城名校4月聯(lián)考)2011年6月22日,5號臺風“米雷”在菲律賓以東洋面生成,并向西北移動,據(jù)此回答有關問題。
(
4、1)6月25日~6月26日A氣象觀測站觀測到的風速和風向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2)結合所學知識簡述臺風對我國的影響。
(3)從地理環(huán)境整體性角度,簡述臺風災害與滑坡、泥石流災害的關系。
5.(2012·孝感市二模)雷暴是指伴有雷擊和閃電的局地對流性天氣。美國是雷暴天氣頻發(fā)的國家,下圖是美國年平均雷暴天氣次數(shù)等值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試描述美國雷暴天氣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
(2)圖中A處的取值范圍是 50
5、天氣最多的地方是佛羅里達半島,試分析其雷暴天氣多發(fā)的原因。
6.(2012·寶雞市一模)圖片所示自然災害名稱是 滑坡 ,這種災害產(chǎn)生的自然原因主要有哪些?
第19課時
1.災前:①加強科學研究,借助地理信息技術,建立完善的災害監(jiān)測、預報、預警系統(tǒng);②制定防災減災的法律法規(guī)以及完備的救災應急預案,并儲備足夠的救災物資;③建設防災減災工程,提高房屋、基礎設施的抗災強度;④進行普及性的防災避災教育,組織經(jīng)常性的逃生演練和技術培養(yǎng)。
災中:①維護交通、通信的安全暢通,確保搶險救災人員、物資輸送和災民疏散的暢通;②防止次生災害。
災后:①恢復災民的生活與生產(chǎn);②修
6、復、重建災區(qū)。
2.(1)北半球夏季(5~10月)。
(2)地勢低平,排水不暢;河流眾多,徑流量大;熱帶季風氣候,雨季(汛期)加重風暴潮災害;海岸呈喇叭口形;城市密集,人口眾多。(任答4點即可)
3.(1)白蛾的繁殖能力強;我國缺少美國白蛾的天敵。
(2)完善外來入侵物種立法,強化國家管理職能;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加強監(jiān)管能力;加強物流監(jiān)測;加強外來入侵生物預防和控制研究;加強科普教育,要提高公民防范意識。(任答3點即可)
4.(1)風向:由西北風轉為西南風;風速:風速逐漸減小。
(2)不利影響:狂風、暴雨、風暴潮。有利影響:緩解旱情,緩解酷暑。
(3)臺風災害會帶來強降水,降水
7、進入巖土體內,降低了原有巖土的穩(wěn)定性,導致坡體失穩(wěn)形成滑坡;臺風災害會帶來強降水,引起山區(qū)斜坡上或溝谷中松散碎屑物質沿溝谷流動,形成泥石流。
5.(1)自東南向西北遞減。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