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預習策略與大學英語教學研究課件
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a,*,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a,*,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a,*,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體驗預習策略與大學英語教學研究,外語學院,曹雪,1,a,體驗預習策略與大學英語教學研究 外語學院1a,內容大綱,問題與思考,研究成果,研究過程,研究方案,研究背景,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2,a,內容大綱問題與思考研究成果研究過程研究方案 研究背景第一章第,理論依據,1.1 預習策略,1.2 構建主義理論,1.3,預習策略使學生在教學中體驗認知主體的作用,輸入標題,1,研究意義,教育部頒布大學英語課程要求,應用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輸入標題,2,研究背景,3,a,輸入標題1 輸入標題2研究背景3a,研究背景,一.理論依據,1.1 預習策略,劉潤清(2010)曾指出,外語教師要學會用無懈可擊的外語和豐富的百科知識去征服學生。課堂是我們教師教學的舞臺,如何發(fā)揮教師的魅力,營造生動有趣又讓學生有所收獲的課堂,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授課模式是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可大多數情況是無論教師怎樣強調預習的重要性,學生的預習效果總是不佳。大學的學習不同于中學的學習,強調自主性和廣博性。其實預習也是學習策略的一種。Oxford(1989)認為,語言學習策略是學習者為了使語言學習更加成功,更加自主,更加愉快而采取的行為或行動。預習策略就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如果說外語教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學會使用外語,那么課堂教學的基本功能就應該是創(chuàng)造有利于習得外語的條件。束定芳教授指出,“外語課堂教學相應的最基本的目標是:(1)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動機;(2)創(chuàng)造和提供學習和交際資源(課堂和課外);(3)幫助學生獲得學習策略;(4)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困難”(束定芳2006:24)。,1.2 建構主義理論-教學是一個復雜的認知過程,建構主義是認知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在皮亞杰和早期布魯納(Brune)的思想中已經有了建構的思想。到20世紀70年代末,以布魯納為首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將蘇聯(lián)教育心理學家維果斯基(Vygotsky)(1997)的思想(即“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介紹到美國以后,對建構思想的發(fā)展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Fosnot(1996:ix)指出,建構主義是一種有關知識和學習的理論。建構主義以心理學、哲學和人類學為基礎,認為知識是暫時的、發(fā)展的和非客觀的,是經過學習者內心建構并受社會文化影響的。該理論認為人的認知是與經驗共同發(fā)展的,知識是經驗的重組與重新建構,是一種連續(xù)不斷的心理建構過程,是體驗、發(fā)現和創(chuàng)造的過程。真實自然的體驗教學正是為學習者提供了這種寶貴的過程。這種體驗過程必然容易激活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認知圖式;由于它包含有待實現的目標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就必然會激發(fā)學習者對新知識、新信息的渴求。學習者正是通過實施預習策略和參與活動,促進了自身知識的“重組”與“建構”,促進了攝入的新信息與學習者已有的認知圖式之間的互動、連接、交融與整合。而且一旦學習者體驗到完成預習任務的意義,感受到新知識建構的成功,他們會更加主動積極,從而加速知識的內化。,對外語教師教育的概念重構,Freeman(1996)(轉引自劉學惠2005:212)界定了三種意義的教學:(1)行為主義的教學概念教學即做事(teaching asdoing);(2)認知主義的教學概念 教學即思考和做事(teaching as thinking and doing);(3)解釋主義的教學概念教學即理解(teaching as interpreting)。建構主義的學習策略為體驗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4,a,研究背景一.理論依據4a,1.3 預習策略使學生在教學中體驗認知主體的作用,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習是上課前學生的自學,同時還包括老師根據學生預習內容的教學預設。學生的預習是在教師講課之前,學生獨立學習新課內容(包括教材和相關學習資料),為上好新課作好必要的知識準備的過程。預習是學生自己上課前首次獨立地接受、加工處理和運用新知識的自學活動,它需要學生自己去閱讀,自己去理解,自己去運用分析綜合、歸納演繹、抽象概括、類比對比等思維方法處理新的信息,如能長期堅持,必然大大有益于學生思維能力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5,a,1.3 預習策略使學生在教學中體驗認知主體的作用5a,二 研究意義,國家教育部于2004年1月2日頒布實施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以下簡稱課程要求)已經明確地提出:“大學英語是以英語語言知識應用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為主要內容,以外語教學理論為指導,并集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一體的教學體系。”“各校在教學中應安排一定的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的內容,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交際能力。”根據課程要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應是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英語學習策略應成為大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自主學習模式應成為今后英語課堂教學的主流模式,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采用哪些學習策略能夠更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最終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思維體系是一個值得我們不斷探究的課題。,6,a,二 研究意義6a,方,究,案,CONTENTS,研,研究目標,研究內容,擬解決的問題,7,a,方究案CONTENTS研研究目標研究內容擬解決的問題7a,研究方案,1.1 研究目標,本研究旨在調查實行預習策略是否有助于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201,1,級對口班級學生的英語學習實現階段性的提高。,1.2 研究內容,本研究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1)大學英語課學生預習習慣情況調查研究;,(2)結合大學英語課程特點,研究預習的有效方法;,(3)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學生的預習策略與課堂教學過程的相互影響(重點研究一下預習策略口語體驗式教學)。,1.3 擬解決的關鍵問題,一直以來,對口班級學生的預習狀況不盡如人意。相當一部分學生根本不預習,即使預習也達不到預定的效果,質量不高,影響教學成效。通過本項研究,希望能突破這種困境,有效提高預習質量,促進教學過程中的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8,a,研究方案1.1 研究目標8a,研究方法及過程,1.1 研究方法:,本項研究以2010級對口班級中的五個班級為實驗對象。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引導,訓練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的學習方法。在此過程中,通過多種形式,分階段考核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變化做詳細記錄,最后分析總結實驗成果。,1.2 研究過程,課題組成員綜合以上理論分析,針對我校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依托信息技術,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實踐創(chuàng)新應用體驗預習策略,從而實現教學模式的轉變,即把傳統(tǒng)教學模式轉換為以學生為主體的自主學習模式。具體實踐及應用方法如下:,新學期伊始,教師利用4-8課時的時間,向學生講解自主學習模式和學習策略的理論知識。指導學生改變學習觀念,創(chuàng)新學習方法。使學生摒棄舊的英語學習觀念,不再一味的依賴教師,上課不僅僅只是聽課,記筆記。引導學生接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和自主學習模式,讓學生意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然后,針對所授課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的預習方案。對口班級學生相當于高職類學生程度,大部分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對英語學習毫無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制定了多樣化,分層次的預習任務。內容從基礎知識,簡單知識到稍難的知識等劃分多個層次,每個層次涵蓋的知識內容呈階梯型遞進,相對獨立但又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層次的預習任務?;A最弱的學生可以選擇完成最簡單的基礎知識的預習任務即可,但要想完成更高層次的任務則首先要從最簡單的學習任務開始層層遞進,逐層完成。這樣可以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受到鍛煉和提高。,檢查反饋預習任務的完成情況是預習策略能夠充分發(fā)揮作用的關鍵一環(huán)。如果在布置任務后教師不能及時檢查考核學生對于預習內容的完成情況,學生自身的惰性會不斷發(fā)酵,逐漸忽視預習任務,最終使預習策略形同虛設。因此,在布置預習任務的同時必須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檢查,反饋以及考核學生預習情況的方案。針對筆者授課的班級,結合自主學習模式,在課堂上教師講授內容為輔,以學生課堂活動為主。課堂活動的主要內容圍繞預習任務內容展開,這樣即檢查反饋了學生的預習情況,同時通過匯報,展示的形式,也會使學生感覺到預習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有用武之地,這樣會進一步激發(fā)他們自學,預習知識的熱情,使預習策略更好的發(fā)揮其作用。,9,a,研究方法及過程1.1 研究方法:9a,研究成果,1.1 實驗結果分析,口語水平沒有明顯提高,閱讀水平有顯著進步,單詞量有所增加,相關文化知識有所涉獵,出勤率明顯提高,10,a,研究成果10a,1.2 創(chuàng)設適應我校對口班級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本項目以2011級對口班級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實踐了新型的教學模式-自主學習模式。與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相比,這一模式更加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技能和自主學習能力,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同時研究了輔助這種學習模式應用的一種學習策略-體驗預習策略,這一學習策略能夠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項目研究期間,項目組成員根據調查研究,結合授課班級的具體情況適時調整研究方法和改進技術手段,最終經過兩年多的課堂實踐,我們總結出了一套較為完備可行的適應我校對口班級學生的英語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1.自主學習模式,摒棄“一言堂”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大學英語教學從“知識傳輸型”轉變?yōu)椤爸R探究型”從以教師為中心的”灌輸性教學”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的“自主性學習”,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了學習效果,提高了課堂效率。,11,a,1.2 創(chuàng)設適應我校對口班級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和學習方法11,2.體驗預習策略,依托豐富的多媒體以及網絡資源,制定豐富合理的預習任務,同時有針對性的實行檢查反饋機制,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更有效的引導學生合理利用課后自學時間;最終促進了課堂教學效果的改善。,12,a,12a,問題與不足,本項目在研究過程中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在實踐中遇到一些問題還沒有解決。,1.如何讓學生更好的利用多媒體及網絡資源。,2.大班授課如何能盡可能的調動全部學生的學習熱情。,3.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如何更加細致的分層次,分階段,因人而異制定學習計劃,布置預習內容。,13,a,問題與不足本項目在研究過程中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在實踐中遇到,感謝關注,YourName,http:/,N,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14,a,感謝關注YourNamehttp:/meihua.doce,感謝關注,15,a,感謝關注15a,THANKS,感謝各位,YourName,16,a,THANKSYourName1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