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制史導言課件
,*,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中 國 法 制 史,制作人:張爍,導 言,學科介紹,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參考書目,一、學科介紹,中國法制史是研究中國法律的起源、各種類型法律制度的發(fā)生、特點、作用及其開展演變過程與規(guī)律的科學,法律的歷史,歷史中的法律,1、法學、歷史學的交叉學科,2、法學的根底學科中國法制史、中國法律思想史,學科開展史,古老而年輕的學科,古代:?刑法志?;律學,清末:用現(xiàn)代法學觀點研究傳統(tǒng)法律制度,中國法制史的學科形成,沈家本:?歷代刑法考?引入了西學視角,但根本上還是傳統(tǒng)律學的研究方法,梁啟超,1904年?論中國成文法編制之沿革得失?,1905年?中國法理學興旺史?,1922年?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國法制史這一概念最早出現(xiàn)在日本,20世紀初 日本學者開創(chuàng)此學科淺井虎夫、東川德治、中田熏,淺井虎夫:?中國歷代法制史?1906;?中國法典編纂沿革史?1911,民國學者于20世紀上半葉完成該學科的奠基工作,程樹德:?九朝律考?1927年,楊鴻烈:?中國法律興旺史?1930年?中國法律思想史?1936年?中國法律在東亞諸國之影響?1937年,陳顧遠:?中國法制史?1934年,二、,問題意識與研究方法,法科學生為何要學習古代的法律?,新觀念的引入,什么是歷史?“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是一種“主觀照顧,什么是法?記憶機制,living law,法制史的,文化研究,文化,:歷史傳習而來、決定人們行為選擇的,價值系統(tǒng),溝通法制的過去、現(xiàn)在,也許能影響未來,研究方法介紹,中華法系的源流,中華法系的主干:,?法經(jīng)?秦律漢律魏律晉律梁律陳律南朝,晉律北魏律東魏律北齊律開皇律唐律宋刑統(tǒng)大元通制大明律大清律,中華法系的特點,淺井虎夫的觀點,、私法的規(guī)定少而公法的規(guī)定多,、法典所規(guī)定者,非必現(xiàn)行法也,、中國法多含道德的分子,王世杰的觀點,、道德與法律的劃界不清晰,、法律之存儲習慣者仍數(shù)甚眾,、“科比之制是數(shù)千年相傳而未嘗變更也,、“例之效力往往高于律文,、中國法典所載律文,就在當時,也并不都是現(xiàn)行法,我們的觀點:,、專制主義特征:,立法上;司法上;法律內(nèi)容;司法機關,、法律受儒家倫理道德觀念影響甚巨,、法典編纂上,“民刑不分,諸法合體;法典沿革關系清晰;調(diào)整手段主要是刑罰手段;法律形式上律例并行,即以法典匯編為主要形式,補之以判例,中華法系形成之原因,經(jīng)濟上,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占主導地位,家族法占有重要地位,受外來影響比較少,傳統(tǒng)法制開展獨立且緩慢,式樣未發(fā)生革命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