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數學《集合的概念》教案12 新人教B版必修1.doc
《2019-2020年高中數學《集合的概念》教案12 新人教B版必修1.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數學《集合的概念》教案12 新人教B版必修1.doc(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數學《集合的概念》教案12 新人教B版必修1 高中數學新教材知識體系嚴密,認知結構合理。每一章節(jié)的學習既有學習新知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有一定的數學思想方法滲透的要求。一位優(yōu)秀的數學教師,不是將知識告訴學生,而是想盡辦法引導學生發(fā)現、探索、實踐,以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 《集合的概念》作為高中數學課程的起始課,如何培養(yǎng)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對學生今后學習產生深遠影響;如何加強師生數學交流,探索研究促使問題自我解決,實現認知結構主動構建,使學生體驗一定的數學思想與方法,為今后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們做以下嘗試: 《集合的概念》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同學們領到新書后,大家都會翻來看看,當翻到數學課本第一章第一節(jié)“集合”兩個字躍入眼簾 (板書課題——集合) 師:“集合”做為動詞,同學們在體育課上聽到的很多,常常是上課鈴聲剛過,體育老師清脆的哨聲便響起,同時高喊:高一()班全體同學集合!聽到口令,咱們班全體同學便會從四面八方集合到體育老師的身邊,而不是咱們班的同學便主動走開,體育老師的一聲“集合”(動詞)就把“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合一起”。 (大屏幕顯示:剛上體育課時學生集合站隊的情景圖片) 師:數學中的集合是動詞性質下的概念嗎? (學生陷入深思,制造懸念,埋下伏筆,為“集合”概念引入鋪石問路) 二、師生交流 師:同學們回憶一下,在初中代數不等式解法一節(jié)中提到:什么叫做不等式的解集? (舉手者眾多,教師請一名學生回答) 生1:一般地,一個含有未知數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簡稱這個不等式的解集。 師:大家知道這個定義涉及到“集合”一詞,在這里,集合是一個名詞性概念,同學們想一想,在初中數學中,我們接觸過哪些點或數的集合? (學生情緒調動起來,思考活躍積極) 生2:數的分類中,“正數的集合”,“負數的集合” 生3:不等式中,2x-1>3的解為x>2,所有大于2的實數組成這個不等式的解的集合 生4:圓是到定點的距離等于定長的點的集合 生5:角平分線是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生6:線段垂直平分線是和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所有點的集合 …… 三、探索構建 師:可見“集合”一詞在初中數學已被廣泛使用,不難預見它在高中數學里將會更多地使用?!凹稀币辉~實質上是名詞性概念,并非體育老師口中“集合”的口令,而“高一()班全體同學”即是數學中集合的內涵。 再如:(1)所有的偶數 (2)所有的直角三角形 (3)圖書館里所有的書 (4)參與中國加入WTO談判的中方成員 (大屏展示上述實例) 師:上述每一實例都可以構成一個集合,誰能給集合一個準確的定義呢? 生7:具有共同特征的數、式、點、形、物等放在一起構成集合 師:還能精煉一些嗎? 生8:有共同特征的事物集在一起形成集合 師:某些指定對象的全體構成集合,集合中的每個對象叫做這個集合的元素。 教師進一步指出:(1)(集合論介紹):集合——數學大廈的根基:集合是描述性概念,無準確定義,如點、數、直線等一樣,集合是什么通俗地說,它是一些元素組成的集體,20世紀以來研究表明,不僅微積分的基礎——實數理論奠定在集合論的基礎上,而且各種復雜的數學概念都可以用“集合”概念定義出來,各種數學理論又都可以“嵌入”集合論之內。 (2)集合的表示法:“指定對象”被集在一起看成一個整體,用大括號括起來,常用大寫的拉丁字母A、B、C……來表示不同的集合。如:A={不等式x+2>0的解}B={校圖書館里所有的書}C={高一()班全體同學} (3)集合與元素關系:從屬關系∈ 師:誰能再舉出幾個集合例子? 生10:(1)世界四大洋 生11:(2)元素周期表上22種非金屬元素 生12:(3)氧化還原反應和非氧化還原反應 生13:(4)純凈物、混合物 師:舉例很好,大家想一想,“我校高一年級全體數學學得好的同學”是不是集合? 生14:不是,因為“數學好”沒有判定標準,它的對象不確定 師:對,再如“我校所有高個子的同學”,“高個子”沒有判定標準,也不能構成集合 師:再如,舉一形象例子:孫悟空護送唐憎西天取經路遇白骨精,用金箍棒畫地一圈,將唐僧等人圈在里面,唐僧三人構成一個集合,白骨精不得入內,這是為什么? (學生笑):因為白骨精不是這個集合中的元素 師:集合中的元素是確定的,也就是說,給定一個集合,集合中的元素確定下來,這是集合的確定性。 (大屏展示)——集合論創(chuàng)史人,數學家——康托爾簡介 康托爾(1845—1918),生于俄國彼得堡一丹麥猶太血統(tǒng)的家庭,10歲隨家遷居德國,自幼對數學有濃厚興趣。23歲獲博士學位,以后一直從事數學教學與研究。他所創(chuàng)立的集合論已成為全部數學的基礎。 由于研究無窮時往往推出一些合乎邏輯的但又荒謬的結果成為“悖論”,許多大數學家唯恐陷進去而采取退避三舍的態(tài)度。在1874—1876年期間,不到30歲的年輕德國數學家康托爾向神無窮宣戰(zhàn)。他靠著辛勤的汗水,成功地證明了一條直線上的點和一個平面上的點一一對應,也能和空間中的點一一對應。這看起來,1厘米長的線段內的點與太平洋面上的點,以及整個地球內部的點都“一樣多”。康托爾的創(chuàng)造性工作與傳統(tǒng)的數學觀念發(fā)生了尖銳沖突,遭到一些人的反對、攻擊甚至辱罵。有人說,康托爾的集合論是一種“疾病”,康托爾的概念是“霧中之霧”,甚至說康托爾是“瘋子”。來自數學權威們的巨大精神壓力終于摧垮了康托爾,使他心力交瘁,患了精神分裂癥,被送進精神病醫(yī)院。 真金不怕火煉,康托爾的思想終于大放光彩。1897年舉行的第一次國際數學家會議上的成就得到承認,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羅素稱贊康托爾的工作“可能是這個時代所能夸世紀的最巨大的工作?!笨墒沁@時康托爾仍然神志恍惚,不能從人們的崇敬中得到安慰和喜悅。1918年1月6日,康托爾在一家精神病院去世。 四、鞏固練習 【大屏展示】:(1)A={1,3},問3,5哪個是A的元素? ?。?)A={2,2,4}表示是否準確? ?。?)A={太平洋,大西洋},B={大西洋,太平洋}是否表示為同一集合? (學生分組討論,互相交流,教師個別指導) 生12:例(1)3是集合A中的元素,5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 例(2)表示不準確,應改為A={2,4}; 例(3)的A和B表示同一集合,A,B中的元素相同。 師:大家能看出集合應有哪些特征嗎? 生13:由例(1)知,集合中的元素必須是確定的,也就是說,對于一個給定的集合,其中的元素必是確定的。 ——確定性 生14:由例(2)知,集合中的元素必須是互異的,也就是說,對于一個給定的集合,它的任何兩個元素都是不同的。 ——互異性 生15:由例(3)知,集合中的元素無先后順序,也就是說,對于一個給定的集合,它的任何兩個元素都是可以交換的。 ——無序性 師:大家歸納的很正確,我們把集合的確定性、互異性、無序性統(tǒng)稱為集合的三個特征。大家還能舉出一些反例嗎? 生16:(1){參加運動會年齡較小的學生}不是集合。 生17:(2)A={1,1,1,2,4,6}應表示為:A={1,2,4,6}。 生18:(3)A={15的正約數}={1,3,5,15}或{1,15,3,5} …… 點評:“教是為了不教”,本節(jié)課采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方法,將“數學交流”、“探索研究”、“認知構建”等數學觀融為一體等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討: (1)本節(jié)課能夠很好地通過師生的“數學交流”,使學生能夠使用數學語言表達問題,展開交流,形成用數學的意識促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問題,促進學生產生良好的學習動機,激發(fā)學生興趣。 (2)本節(jié)課能夠使學生學會問題解決,引導學生“探索研究”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觀察、類比、分析、歸納、抽象、概括,培養(yǎng)學生研究能力、自學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 (3)本節(jié)課教師不僅幫助學生主動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而且還調整和優(yōu)化了學生的知識結構體系和認知結構體系,從而使學生形成最佳的“數學頭腦”,能夠“數學地思維”,以達到最市的數學境界。 思考與討論: 1、“數學交流”中教師應如何把握好調控的尺度? 2、“問題解決”中教師的提問應如何把握好跨度,點撥如何體現最佳藝術?-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集合的概念 2019-2020年高中數學集合的概念教案12 新人教B版必修1 2019 2020 年高 數學 集合 概念 教案 12 新人 必修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263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