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知識點專練10 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doc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知識點專練10 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知識點專練10 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doc(1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知識點專練10 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 1.(xx江蘇高考T4)下列關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結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孟德爾以豌豆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雜交的方法,發(fā)現(xiàn)了基因分離與自由組合定律 B.摩爾根等人以果蠅為研究材料,通過統(tǒng)計后代雌雄個體眼色性狀分離比,認同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的理論 C.赫爾希與蔡斯以噬菌體和細菌為研究材料,通過同位素示蹤技術區(qū)分蛋白質與DNA,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D.沃森和克里克以DNA大分子為研究材料,采用X射線衍射的方法,破譯了全部密碼子 【解析】選D。本題主要考查孟德爾與摩爾根的遺傳實驗、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和模型構建方法。孟德爾以豌豆為研究材料,采用雜交的方法,發(fā)現(xiàn)了基因分離與自由組合定律,故A項正確。摩爾根等用果蠅進行雜交實驗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故B項正確。赫爾希與蔡斯利用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故C項正確。沃森和克里克構建了DNA分子的雙螺旋模型,卻沒有破譯全部密碼子,故D項錯誤。 2.(xx海南高考T1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孟德爾定律支持融合遺傳的觀點 B.孟德爾定律描述的過程發(fā)生在有絲分裂中 C.按照孟德爾定律,AaBbCcDd個體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種 D.按照孟德爾定律,對AaBbCc個體進行測交,測交子代基因型有8種 【解題指南】(1)題干關鍵詞:“孟德爾定律”。 (2)關鍵知識:孟德爾定律的適用范圍、實質及應用。 【解析】選D。本題考查孟德爾定律的有關知識。孟德爾定律的假設是遺傳因子獨立存在,互不融合,A項錯誤;孟德爾定律發(fā)生在真核生物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過程中,B項錯誤;基因型為AaBbCcDd個體自交,子代基因型有3333=81種,C項錯誤;對基因型為AaBbCc的個體測交,子代基因型有222=8種,D項正確。 3.(xx北京高考T30)野生型果蠅的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剛毛,而一只突變果蠅S的腹部卻生出長剛毛。研究者對果蠅S的突變進行了系列研究。用這兩種果蠅進行雜交實驗的結果見圖。 (1)根據(jù)實驗結果分析,果蠅腹部的短剛毛和長剛毛是一對 性狀,其中長剛毛是 性性狀。圖中①、②基因型(相關基因用A和a表示)依次為 。 (2)實驗2結果顯示:與野生型不同的表現(xiàn)型有 種。③基因型為 ,在實驗2后代中該基因型的比例是 。 (3)根據(jù)果蠅③和果蠅S基因型的差異,解釋導致前者胸部無剛毛、后者胸部有剛毛的原因: 。 (4)檢測發(fā)現(xiàn)突變基因轉錄的mRNA相對分子質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測相關基因發(fā)生的變化為 。 (5)實驗2中出現(xiàn)的胸部無剛毛的性狀不是由F1新發(fā)生突變的基因控制的。作出這一判斷的理由是:雖然胸部無剛毛是一個新出現(xiàn)的性狀,但 ,說明控制這個性狀的基因不是一個新突變的基因。 【解題指南】隱含信息:顯性基因突變或隱性基因突變,兩個顯性基因的共同作用。 【解析】本題考查基因的分離定律和基因突變。 (1)同一種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叫做相對性狀,果蠅短剛毛與長剛毛是一對相對性狀。由實驗2得到的后代性狀分離比3∶1,可知該性狀由一對基因控制,且控制長剛毛的基因為顯性基因,圖中①、②基因型依次為Aa、aa。 (2)野生型果蠅的表現(xiàn)型是腹部和胸部都有短剛毛,實驗2后代中出現(xiàn)的腹部有長剛毛和胸部無剛毛的性狀都是與野生型不同的表現(xiàn)型。③基因型為AA,在實驗2后代中該基因型的比例是1/4。 (3)由上述分析知,③基因型為AA,表現(xiàn)為腹部有長剛毛且胸部無剛毛;果蠅S基因型為Aa,表現(xiàn)為腹部有長剛毛,則腹部有長剛毛與基因A有關,但當兩個A基因同時存在時,又會導致胸部無剛毛。 (4)因為檢測發(fā)現(xiàn)突變基因轉錄的mRNA相對分子質量比野生型的小,推測相關基因發(fā)生的改變是DNA片段堿基對缺失,也就是核苷酸數(shù)量減少。 (5)基因突變的特點是低頻性,新的突變基因經(jīng)過個體繁殖后傳遞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現(xiàn)比例高達25%的該基因純合子。實驗2子代中胸部無剛毛的果蠅占1/4,明顯符合基因分離定律的比例,所以這應該是一個顯性純合子。 答案:(1)相對 顯 Aa、aa (2)2 AA 1/4 (3)兩個A基因抑制胸部長出剛毛,只有一個A基因時無此效應 (4)核苷酸數(shù)量減少/缺失 (5)新的突變基因經(jīng)過個體繁殖后傳遞到下一代中,不可能出現(xiàn)比例高達25%的該基因純合子 4.(xx山東高考T28)果蠅的長翅(A)對殘翅(a)為顯性、剛毛(B)對截毛(b)為顯性。為探究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進行如下實驗。 (1)若只根據(jù)實驗一,可以推斷出等位基因A、a位于 染色體上;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 染色體上,也可能位于 染色體上。(填“?!薄癤”“Y”或“X和Y”) (2)實驗二中親本的基因型為 ;若只考慮果蠅的翅型性狀,在F2的長翅果蠅中,純合體(子)所占比例為 。 (3)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蠅與任何雌果蠅雜交,后代中雄果蠅的表現(xiàn)型都為剛毛。在實驗一和實驗二的F2中,符合上述條件的雄果蠅在各自F2中所占比例分別為 和 。 (4)另用野生型灰體果蠅培育成兩個果蠅突變品系。兩個品系都是由于常染色體上基因隱性突變所致,產(chǎn)生相似的體色表現(xiàn)型——黑體。它們控制體色性狀的基因組成可能是:①兩品系分別是由于D基因突變?yōu)閐和d1基因所致,它們的基因組成如圖甲所示;②一個品系是由于D基因突變?yōu)閐基因所致,另一品系是由于E基因突變成e基因所致,只要有一對隱性基因純合即為黑體,它們的基因組成如圖乙或圖丙所示。為探究這兩個品系的基因組成,請完成實驗設計及結果預測。(注:不考慮交叉互換) Ⅰ.用 為親本進行雜交,如果F1表現(xiàn)型為 ,則兩品系的基因組成如圖甲所示;否則,再用F1個體相互交配,獲得F2; Ⅱ.如果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 ,則兩品系的基因組成如圖乙所示; Ⅲ.如果F2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 ,則兩品系的基因組成如圖丙所示。 【解析】(1)若實驗一為正交,則實驗二為反交。統(tǒng)計分析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無論正交和反交,F1都表現(xiàn)為長翅和剛毛,說明雙親都是純合子。若只研究長翅和殘翅這對相對性狀,實驗一的F2中,雌果蠅和雄果蠅中的數(shù)量比都是3∶1,據(jù)此可推斷出等位基因A、a位于常染色體上。在實驗一中,F2的雌果蠅都表現(xiàn)為剛毛,雄果蠅的剛毛與截毛的數(shù)量比是1∶1,表現(xiàn)出與性別相關聯(lián),據(jù)此可推斷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也可能位于X和Y染色體上。 (2)在實驗二中,F2的雌果蠅的剛毛與截毛的數(shù)量比是1∶1,雄果蠅全為剛毛,如果等位基因B、b只位于X染色體上,理論上實驗二的親本基因型應分別為XBY、XbXb,F1的基因型為XBXb、XbY,進而推出在F2中,剛毛與截毛的數(shù)量比在雌果蠅和雄果蠅中都是1∶1,理論值與實驗結果不符,說明等位基因B、b位于X和Y染色體上。由此可推知實驗二中親本的基因型為AAXBYB、aaXbXb。 若只考慮果蠅的翅型性狀,則F1的基因型為Aa,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aa=1∶2∶1,其中基因型為AA和Aa的果蠅均表現(xiàn)為長翅,所以在F2的長翅果蠅中,純合體(子)所占比例為1/3。 (3)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蠅與任何雌果蠅雜交,后代中雄果蠅的表現(xiàn)型都為剛毛,則“某基因型的雄果蠅”的基因型應為XBYB或XbYB。在實驗一中,親本基因型分別為XBXB、XbYb,F1的基因型為XBXb、XBYb,F2的基因型為XBXB、XBXb、XBYb、XbYb,四種基因型的個體數(shù)量相等,符合上述條件的雄果蠅在F2中所占比例為0;在實驗二中,親本基因型分別為XBYB、XbXb,F1的基因型為XBXb、XbYB,F2的基因型為XBXb、XbXb、XBYB、XbYB,四種基因型的個體數(shù)量相等,故符合上述條件的雄果蠅在F2中所占比例為1/2。 (4)Ⅰ.若兩品系的基因組成如圖甲所示,則品系1黑體的基因型為dd,品系2黑體的基因型為d1d1。用品系1和品系2為親本進行雜交,F1基因型為dd1,表現(xiàn)型為黑體。 Ⅱ.若兩品系的基因組成如圖乙所示,則品系1黑體的基因型為ddEE,品系2黑體的基因型為DDee。用品系1和品系2為親本進行雜交,F1基因型為DdEe,F1個體相互交配,F2的表現(xiàn)型為灰體(9 D_E_)∶黑體(3 ddE_+3D_ee+1ddee)=9∶7。 Ⅲ.若兩品系的基因組成如圖丙所示,則品系1黑體的基因型為ddEE,品系2黑體的基因型為DDee。用品系1和品系2為親本進行雜交,F1基因型為DdEe,因d和E連鎖,D和e連鎖,所以F1產(chǎn)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2種,即dE、De,它們之間的數(shù)量比為1∶1,F1個體相互交配,F2的表現(xiàn)型為灰體(2DdEe)∶黑體(1ddEE+1DDee)=1∶1。 答案:(1)?! X和Y(注:兩空可顛倒) (2)AAXBYB、aaXbXb(注:順序可顛倒) 1/3 (3)0 1/2 (4)Ⅰ.品系1和品系2(或兩個品系) 黑體 Ⅱ.灰體∶黑體=9∶7 Ⅲ.灰體∶黑體=1∶1 5.(xx福建高考T27)鱒魚的眼球顏色和體表顏色分別由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現(xiàn)以紅眼黃體鱒魚和黑眼黑體鱒魚為親本,進行雜交實驗,正交和反交結果相同。實驗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 (1)在鱒魚體表顏色性狀中,顯性性狀是 。親本中的紅眼黃體鱒魚的基因型是 。 (2)已知這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理論上F2還應該出現(xiàn) 性狀的個體,但實際并未出現(xiàn),推測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 的個體本應該表現(xiàn)出該性狀,卻表現(xiàn)出黑眼黑體的性狀。 (3)為驗證(2)中的推測,用親本中的紅眼黃體個體分別與F2中黑眼黑體個體雜交,統(tǒng)計每一個雜交組合的后代性狀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個雜交組合的后代 ,則該推測成立。 (4)三倍體黑眼黃體鱒魚具有優(yōu)良的品質??蒲腥藛T以親本中的黑眼黑體鱒魚為父本,以親本中的紅眼黃體鱒魚為母本,進行人工授精。用熱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級卵母細胞排出極體,受精卵最終發(fā)育成三倍體黑眼黃體鱒魚,其基因型是 。由于三倍體鱒魚 , 導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魚苗均需重新育種。 【解題指南】(1)題干關鍵詞:“兩對等位基因”“正交和反交結果相同”“用熱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級卵母細胞排出極體”。 (2)關鍵知識:顯隱性的判定方法、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應用與分析、減數(shù)分裂以及多倍體育種的方法。 (3)解題思路:由F2中比例為9∶3∶4,推測F1基因型,再推測P基因型,判斷相關基因型與表現(xiàn)型。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相對性狀、減數(shù)分裂、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等有關知識。 (1)雜交實驗的正交和反交結果相同,判定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F1自交的子代F2中出現(xiàn)性狀分離,則眼球顏色性狀中黑色是顯性性狀,紅色是隱性性狀,體表顏色性狀中黃色是顯性性狀,黑色是隱性性狀。由F2中的性狀分離比為9∶3∶4和題干信息“鱒魚的眼球顏色和體表顏色分別由兩對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推知,每對相對性狀在F2中的性狀分離比都是3∶1,故F1為黑眼黃體鱒魚的基因型為AaBb;鱒魚親本雜交,F1不出現(xiàn)性狀分離現(xiàn)象,說明親本都是純合子,親本中的紅眼黃體的基因型是aaBB,黑眼黑體的基因型是AAbb。 (2)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理論上F2還應該出現(xiàn)紅眼黑體性狀的個體,基因型為aabb,占F2的1/16,但實際并未出現(xiàn)。理論上F2中黑眼黑體占3份,實際占了4份,原因可能是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本應該表現(xiàn)出紅眼黑體性狀,卻表現(xiàn)出黑眼黑體的性狀。 (3)假若(2)中的推測成立,F2中黑眼黑體個體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三種。若用親本中的紅眼黃體個體(基因型是aaBB)分別與F2中黑眼黑體個體雜交,統(tǒng)計每一個雜交組合的后代性狀及比例,那么,當F2中黑眼黑體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時,雜交后代的性狀全為黑眼黃體(基因型為AaBb);當F2中黑眼黑體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時,雜交后代的性狀及比例為黑眼黃體(基因型為AaBb)∶紅眼黃體(基因型為aaBb)=1∶1;當F2中黑眼黑體個體的基因型為aabb時,雜交后代的性狀全部為紅眼黃體(基因型為aaBb)。 (4)親本中的黑眼黑體鱒魚為父本(基因型是AAbb),紅眼黃體鱒魚為母本(基因型是aaBB),人工授精后用熱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級卵母細胞排出極體,則次級卵母細胞的基因型為aaBB,受精卵的基因型為AaaBBb,最終發(fā)育成三倍體黑眼黃體鱒魚。由于三倍體鱒魚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聯(lián)會紊亂,難以產(chǎn)生正常配子,導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魚苗均需重新育種。 答案:(1)黃體(或黃色) aaBB (2)紅眼黑體 aabb (3)全部為紅眼黃體 (4)AaaBBb 不能進行正常的減數(shù)分裂,難以產(chǎn)生正常配子(或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聯(lián)會紊亂,難以產(chǎn)生正常配子) 6.(xx全國卷ⅠT32)假設某果蠅種群中雌雄個體數(shù)目相等,且對于A和a這對等位基因來說只有Aa一種基因型?;卮鹣铝袉栴}: (1)若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則該果蠅種群中A基因頻率∶a基因頻率為 。理論上,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產(chǎn)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數(shù)量比為 ,A基因頻率為 。 (2)若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的實驗結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兩種基因型,且比例為2∶1,則對該結果最合理的解釋是 。根據(jù)這一解釋,第一代再隨機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個體數(shù)量的比例應為 。 【解題指南】(1)題干關鍵詞: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隨機交配。 (2)隱含信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兩種基因型,且比例為2∶1”,說明A基因純合致死。 【解析】(1)該種群中,“雌雄個體數(shù)目相等,且對于A和a這對等位基因來說只有Aa一種基因型”,A和a的基因頻率均為50%,A基因頻率∶a基因頻率=0.5∶0.5=1∶1。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A+a)(A+a)→1AA∶2Aa∶1aa,則A的基因頻率為0.5。 (2)“若該果蠅種群隨機交配的實驗結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兩種基因型”,說明基因型為AA的個體不能存活,即A基因純合致死。第一代Aa∶aa=2∶1,產(chǎn)生的配子比例為A∶a=1∶2,自由交配,若后代都能存活,其基因型為AA∶Aa∶aa=1∶4∶4,Aa和aa基因型個體數(shù)量的比例為1∶1。 答案:(1)1∶1 1∶2∶1 0.5 (2)A基因純合致死 1∶1 7.(xx全國卷ⅡT32)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體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不考慮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請回答下列問題: (1)如果這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能否確定該女孩的2個顯性基因A來自祖輩4人中的具體哪兩個人?為什么? (2)如果這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那么可判斷該女孩兩個XA中的一個必然來自 (填“祖父”或“祖母”),判斷依據(jù)是 ;此外, (填“能”或“不能”)確定另一個XA來自外祖父還是外祖母。 【解題指南】(1)題干信息:無論該基因在常染色體上,還是在X染色體上,題目中已經(jīng)給出該女孩、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的基因型。 (2)關鍵知識:孩子的基因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女兒的X染色體可能來自母親,也可能來自父親。 【解析】本題綜合考查受精作用、分離定律和伴性遺傳的相關知識。 (1)如果這對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女孩的基因型為AA,一個A來自父親,另一個A來自母親。其父親的A基因來自祖父或祖母,其祖父、祖母的基因型均為Aa,故無法確定。同理,也無法確定另一個A來自外祖父還是外祖母。 (2)如果這對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該女孩的一個XA來自父親,父親的XA來自祖母。該女孩的另一個XA來自母親,而其外祖父、外祖母均有XA,故無法確定來自誰。 答案:(1)不能。女孩AA中的一個A必然來自父親,但因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故無法確定父親傳給女兒的A是來自祖父還是祖母;另一個A必然來自母親,也無法確定母親傳給女兒的A是來自外祖父還是外祖母。 (2)祖母 該女孩的一個XA來自父親,而父親的XA一定來自祖母 不能 8.(xx廣東高考T28)下表為野生型和突變型果蠅的部分性狀。 翅形 復眼形狀 體色 …… 翅長 野生型 完整 球形 黑檀 …… 長 突變型 殘 菱形 灰 …… 短 (1)由表可知,果蠅具有 的特點,常用于遺傳學研究,摩爾根等人運用 法,通過果蠅雜交實驗,證明了基因在染色體上。 (2)果蠅產(chǎn)生生殖細胞的過程稱為 。受精卵通過 過程發(fā)育為幼蟲。 (3)突變?yōu)楣壍摹 √峁┰牧?。在果蠅的飼料中添加堿基類似物,發(fā)現(xiàn)子代突變型不僅僅限于表中所列性狀。說明基因突變具有 的特點。 (4)果蠅X染色體上的長翅基因(M)對短翅基因(m)是顯性。常染色體上的隱性基因(f)純合時,僅使雌蠅轉化為不育的雄蠅。對雙雜合的雌蠅進行測交,F1中雌蠅的基因型有 種,雄蠅的表現(xiàn)型及其比例為 。 【解題指南】(1)表格信息:果蠅在翅形、復眼形狀、體色和翅長等方面具有相對性狀。 (2)關鍵知識:假說-演繹法在遺傳中的應用,突變的生物學意義以及特點,遺傳規(guī)律的應用。 【解析】本題主要以果蠅為載體考查假說-演繹法、減數(shù)分裂、個體發(fā)育、突變的特點及意義、與遺傳規(guī)律相關的推斷和計算。 (1)果蠅具有個體小、繁殖速度快、相對性狀多且易于區(qū)分的特點,常用于遺傳學的研究。摩爾根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采用了與孟德爾相同的方法,即假說—演繹法。 (2)果蠅是雌雄異體的動物,其生殖細胞的產(chǎn)生是通過減數(shù)分裂實現(xiàn)的;果蠅完成受精后,受精卵經(jīng)過細胞增殖和分化形成幼蟲。 (3)突變包括染色體變異和基因突變,突變是不定向的,可為果蠅的進化提供原材料。 (4)由題意可知,當基因f純合時,雌蠅轉化為不育的雄蠅,其對應的基因型為ffXMXm、ffXMXM、ffXmXm。對雙雜合的雌蠅(Ff XMXm)測交,用于測交的雄果蠅的基因型為ffXmY,后代出現(xiàn)8種基因型,依次是:FfXMXm、Ff XmXm、FfXMY、FfXmY、ffXMXm、ff XmXm、ffXMY、ffXmY。子代雌果蠅的基因型共有2種(FfXMXm、Ff XmXm),雄果蠅的表現(xiàn)型為:2長翅可育(FfXMY、ffXMY)∶2短翅可育(FfXmY、ffXmY)∶1長翅不育(ffXMXm)∶1短翅不育(ff XmXm)。 答案:(1)變異多、性狀易區(qū)分 假說—演繹 (2)減數(shù)分裂 細胞分裂和分化 (3)進化 不定向性 (4)2 長翅可育∶短翅可育∶長翅不育:短翅不育=2∶2∶1∶1 9.(xx天津高考T9)白粉菌和條銹菌能分別導致小麥感白粉病和條銹病,引起減產(chǎn)。采用適宜播種方式可控制感病程度。下表是株高和株型相近的小麥A、B兩品種在不同播種方式下的試驗結果。 試驗 編號 播種 方式 白粉病感染 程度 條銹病感染 程度 單位面積 產(chǎn)量 Ⅰ 單播 4 0 - +++ + Ⅱ 單播 2 0 - ++ + Ⅲ 混播 2 2 + + +++ Ⅳ 單播 0 4 +++ - + Ⅴ 單播 0 2 ++ - ++ 注:“+”的數(shù)目表示感染程度或產(chǎn)量高低;“-”表示未感染。 據(jù)表回答: (1)抗白粉病的小麥品種是 ,判斷依據(jù)是 。 (2)設計Ⅳ、Ⅴ兩組試驗,可探究 。 (3)Ⅰ、Ⅲ、Ⅳ三組相比,第Ⅲ組產(chǎn)量最高,原因是 。 (4)小麥抗條銹病性狀由基因T/t控制,抗白粉病性狀由基因R/r控制,兩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以A、B品種的植株為親本,取其F2中的甲、乙、丙單株自交,收獲籽粒并分別播種于不同處理的試驗小區(qū)中,統(tǒng)計各區(qū)F3中的無病植株比例。結果如下表。 據(jù)表推測,甲的基因型是 ,乙的基因型是 ,雙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無病植株的比例為 。 【解題指南】(1)思維流程:根據(jù)性狀分離情況判斷顯隱性→寫出親代、F1基因型→根據(jù)F3的情況寫出自交的F2的個體基因型→再計算。 (2)關鍵知識:顯隱性判斷、基因型的書寫、分離比的計算。 【解析】本題考查對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靈活運用。(1)由Ⅰ、Ⅱ單播A品種小麥均未感染白粉病,可知A品種小麥抗白粉病。(2)Ⅳ、Ⅴ兩組單播B品種小麥但植株密度不同,可探究植株密度對B品種小麥感病程度及產(chǎn)量的影響。(3)Ⅰ、Ⅲ、Ⅳ三組總植株密度相同,三者相比,第Ⅲ組產(chǎn)量最高,原因是混播后小麥感病程度下降。(4)根據(jù)甲自交后代非抗條銹病∶抗條銹病=75∶25=3∶1可推知非抗條銹病為顯性性狀,抗條銹病為隱性性狀;根據(jù)乙自交后代結果同理推知抗白粉病為顯性性狀,非抗白粉病為隱性性狀。A、B兩品種的基因型分別是TTRR、ttrr,F1的基因型為TtRr,根據(jù)F2自交F3的性狀分離比推知甲、乙、丙的基因型分別是Ttrr、ttRr、TtRr,雙菌感染后丙的子代中無病植株的基因型為ttRR或ttRr,比例為3/16。 答案:(1)A?、?、Ⅱ組小麥未感染白粉病 (2)植株密度對B品種小麥感病程度及產(chǎn)量的影響 (3)混播后小麥感病程度下降 (4)Ttrr ttRr 18.75%(或3/16) 10.(xx四川高考T11)果蠅的黑身、灰身由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 (1)實驗一:黑身雌蠅甲與灰身雄蠅乙雜交,F1全為灰身,F1隨機交配,F2雌雄果蠅表型比均為灰身∶黑身=3∶1。 ①果蠅體色性狀中, 為顯性。F1的后代重新出現(xiàn)黑身的現(xiàn)象叫做 ;F2的灰身果蠅中,雜合子占 。 ②若一大群果蠅隨機交配,后代有9 900只灰身果蠅和100只黑身果蠅,則后代中Bb的基因型頻率為 。若該群體置于天然黑色環(huán)境中,灰身果蠅的比例會 ,這是 的結果。 (2)另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R、r)會影響黑身果蠅的體色深度。 實驗二:黑身雌蠅丙(基因型同甲)與灰身雄蠅丁雜交,F1全為灰身,F1隨機交配,F2表型比為:雌蠅中灰身∶黑身=3∶1;雄蠅中灰身∶黑身∶深黑身=6∶1∶1。 ①R、r基因位于 染色體上,雄蠅丁的基因型為 ,F2中灰身雄蠅共有 種基因型。 ②現(xiàn)有一只黑身雌蠅(基因型同丙),其細胞(2n=8)中Ⅰ、Ⅱ號染色體發(fā)生如圖所示變異。變異細胞在減數(shù)分裂時,所有染色體同源區(qū)段須聯(lián)會且均相互分離,才能形成可育配子。 用該果蠅重復實驗二,則F1雌蠅的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有 條染色體,F2的雄蠅中深黑身個體占 。 【解題指南】(1)思維流程: → →進一步判斷重復實驗二的結果 (2)關鍵知識:基因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伴性遺傳。 【解析】本題考查對孟德爾兩大遺傳定律和伴性遺傳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兼顧考查獲取信息的能力。(1)①F1的后代重新出現(xiàn)黑身的現(xiàn)象叫做性狀分離,新出現(xiàn)的性狀是隱性性狀,則黑身是隱性性狀,灰身是顯性性狀。F2中AA∶Aa∶aa=1∶2∶1,灰身果蠅中,雜合子占2/3。②由題意可知,隨機交配的后代中bb個體占1/100,根據(jù)遺傳平衡定律推知,b的頻率是0.1,B的頻率是0.9,則后代中Bb的基因型頻率為20.10.9=0.18。若該群體置于天然黑色環(huán)境中,灰身果蠅易被天敵發(fā)現(xiàn)捕食,比例會下降,這是自然選擇的結果。(2)①綜合題目信息可知,R、r影響F2中雄性黑身果蠅的體色深度,則這種影響屬于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綜合分析,丙、丁的基因型分別是bbXRXR和BBXrY,F1為BbXRY和BbXRXr,F2中灰身雄蠅基因型為BBXRY、BbXRY、BBXrY、BbXrY。②在圖示變異情況下,該黑身雌蠅產(chǎn)生的卵細胞基因型為b(R)∶bXR=1∶1,果蠅丁產(chǎn)生的精子基因型為BXr∶BY=1∶1,F1基因型為b(R)BXr∶BbXRXr∶b(R)BY∶BbXRY=1∶1∶1∶1,減數(shù)分裂時連鎖的基因分到同一子細胞中,另兩個基因到另一子細胞中;F1雌蠅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得到的次級卵母細胞染色體數(shù)為4或3,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細胞中有8或6條染色體,F2的雄蠅中深黑身個體基因型應為bbXrY,F1卵細胞基因型為bXr的可能性:1/2BbXRXr前提下b可能性為1/2,Xr為1/2,1/21/21/2=1/8。同理,精子中含有b不含R(bY)的可能性為1/4,故F2的雄蠅中深黑身個體占1/32。 答案:(1)①灰身 性狀分離 2/3 ②18% 下降 自然選擇 (2)①X BBXrY 4 ②8或6 1/32 11.(xx安徽高考T31Ⅰ)已知一對等位基因控制雞的羽毛顏色,BB為黑羽,bb為白羽,Bb為藍羽;另一對等位基因CL和C控制雞的小腿長度,CLC為短腿,CC為正常,但CLCL胚胎致死。兩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獨立遺傳。一只黑羽短腿雞與一只白羽短腿雞交配,獲得F1。 (1)F1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是 。若讓F1中的兩只藍羽短腿雞交配,F2中出現(xiàn) 種不同表現(xiàn)型,其中藍羽短腿雞所占比例為 。 (2)從交配結果可判斷CL和C的顯隱性關系,在決定小腿長度性狀上,CL是 ;在控制致死效應上,CL是 。 (3)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無色前體物質形成黑色素??蒲腥藛T對B和b基因進行測序并比較,發(fā)現(xiàn)b基因的編碼序列缺失一個堿基對。據(jù)此推測,b基因翻譯時,可能出現(xiàn) 或 ,導致無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在火雞(ZW型性別決定)中,有人發(fā)現(xiàn)少數(shù)雌雞的卵細胞不與精子結合,而與某一極體結合形成二倍體,并能發(fā)育成正常個體(注:WW胚胎致死)。這種情況下,后代總是雄性,其原因是 。 【解題指南】(1)題干關鍵信息:CLCL和WW胚胎致死、兩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獨立遺傳、基因缺失。 (2)關鍵知識:致死現(xiàn)象的分析和基因型與表現(xiàn)型的判斷方法、伴性遺傳現(xiàn)象的分析、基因表達異常分析。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性別決定、基因表達與基因突變知識。 (1)由題干信息“兩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獨立遺傳”推知,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則親本基因型分別為黑羽短腿雞BBCLC與白羽短腿雞bbCLC,交配得F1,其中存活個體基因型為BbCC、BbCLC,表現(xiàn)型分別為藍羽正常腿、藍羽短腿,比例是1∶2,產(chǎn)生的基因型為BbCLCL的胚胎致死。F1中的兩只藍羽短腿雞(基因型都為Bb CLC)交配產(chǎn)生F2,其中的羽毛顏色有3種表現(xiàn)型,小腿長度有2種表現(xiàn)型,兩對相對性狀同時考慮,表現(xiàn)型有32=6種,其中基因型為B_CLCL與bbCLCL的胚胎致死,藍羽短腿雞(基因型BbCLC)所占比例為1/22/3=1/3。 (2)在決定小腿長度性狀上,從短腿CLC交配子代中出現(xiàn)性狀分離,純合子CC為正常,雜合子CLC為短腿,可判斷CL是顯性基因;在控制致死效應上,從短腿CLC交配子代中出現(xiàn)性狀分離,CLCL是胚胎致死,CLC和CC為存活,可判斷CL是隱性基因。 (3)已知B基因控制色素合成酶的合成,后者催化無色前體物質形成黑色素。據(jù)b基因的編碼序列缺失一個堿基對推測,b基因轉錄的產(chǎn)物mRNA與B基因轉錄的產(chǎn)物mRNA中堿基序列不同,以b基因轉錄的產(chǎn)物mRNA為模板翻譯時,可能會因為提前出現(xiàn)終止密碼子而提前結束翻譯過程,導致形成的多肽鏈比B基因控制合成的多肽鏈短,或者是因為從缺失部位以后轉錄的mRNA中密碼子變化,導致翻譯的氨基酸序列與B基因控制合成的多肽鏈出現(xiàn)差異,導致無法形成功能正常的色素合成酶。 (4)雌雞(ZW型)的卵原細胞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卵細胞與極體既有Z型,又有W型,已知卵細胞不與精子結合,如果卵細胞與極體隨機結合形成的二倍體類型有三種:ZZ型、ZW型和WW型(注:WW胚胎致死),ZW型發(fā)育成正常個體是雌性,ZZ型發(fā)育成正常個體是雄性;如果卵細胞只與次級卵母細胞產(chǎn)生的極體結合,因為由同一個次級卵母細胞產(chǎn)生的卵細胞和極體是同種類型,即Z型或W型,所以形成的二倍體類型有兩種:ZZ型和WW型(注:WW胚胎致死),ZZ型發(fā)育成正常個體全是雄性。 答案:(1)藍羽短腿∶藍羽正常腿=2∶1 6 (2)顯性 隱性 (3)提前終止 從缺失部位以后翻譯的氨基酸序列發(fā)生變化 (4)卵細胞只與次級卵母細胞形成的極體結合,產(chǎn)生的ZZ為雄性,WW胚胎致死-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二輪復習 知識點專練10 遺傳的基本規(guī)律 2019 2020 年高 生物 二輪 復習 知識點 10 遺傳 基本 規(guī)律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2632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