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語文 14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優(yōu)化設計 大綱人教版第6冊.doc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14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優(yōu)化設計 大綱人教版第6冊.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年高中語文 14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優(yōu)化設計 大綱人教版第6冊.doc(1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14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優(yōu)化設計 大綱人教版第6冊 1通假字 臣愿奉璧往使 奉,通“捧”。 拜送書于庭 庭,通“廷”。 召有司案圖 案,通“按”。 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 孰,通“熟”。 2古今異義 (1)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古義:皇帝左右的侍臣;今義:①表示兩個方向,左邊、右邊;②表示約數(shù);③支配。 (2)璧有瑕,請指示王 古義:指給……看;今義:上級給下級傳達的命令。 (3)未嘗有堅明約束者 古義:規(guī)約,盟約;今義:限制,管束。 (4)(廉頗)宣言曰 古義:揚言;今義:國家政黨、團體對重大問題公開發(fā)表意見的文告。 (5)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 古義:指內外親屬;今義:指族外親屬。 (6)吾所以為此者 古義:表原因;今義:因果連詞,表結果。 (7)兄弟妻子離散 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男性的配偶。 3常用實詞 請 幸 許 交 設 引 4詞類活用 名詞→動詞 名詞→狀語 形容詞→動詞 使動用法 意動用法 5特殊句式 判斷句 被動句 何以知之?(以何知之?)賓語前置 君何以知燕王?(君以何知燕王?)賓語前置 求人可使報秦者。(求可使報秦之人)定語后置 介詞結構后置 1“秦不敢動”一句在文中有何用意? 提示 點出了趙在外交上的勝利是以軍事力量為強大后盾的,暗示了廉頗的作用。同時也為后文“負荊請罪”故事中,藺相如回答門客時說到的“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相呼應。 2“廉頗曰:‘我為趙將……必辱之?!绷H的話表現(xiàn)了其怎樣的思想感情?與上下文有何關系? 提示 廉頗居功自傲,且有貴族等級觀念,對藺相如位高于他不能接受,這既與第一段照應,同時也為后文表現(xiàn)藺相如的豁達大度作了鮮明的襯托。 3“于是舍人相與諫曰”一段中刻畫人物突出用了什么手法?起到什么效果? 提示 本段寫人物時運用了對比反襯的手法。作者以廉頗的居功自傲、心胸褊狹,反襯了藺相如的豁達大度、顧全大局。廉頗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鄙視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藺相如在與舍人的對話中卻說:“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痹谶@里,作者又以廉頗重視軍事斗爭而輕視外交斗爭,反襯出藺相如的見識獨勝一籌,突出了主要人物。 1指出下列句中的“其”的用法和意義的類屬。 ①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 ②屠自后斷其股 ③公問其故 ④其一犬坐于前 ⑤此之謂失其本心 ⑥老臣以媼為長安計短也,故以其愛不若燕后 ⑦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 ⑧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 ⑨其李將軍之謂也 ⑩欲加之罪,其無辭乎 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汝其勿悲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雖有君命,何其速也 其濟,君之靈也;不濟,則以死繼之 天與,其人與 視其缶,而吾蛇尚存 茍余心其端直兮,雖僻遠之何傷 答案 句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用作代詞,分別指代“他們、它、做法、其中、他、你、那些、自己、那”。句⑨⑩是語氣副詞,分別表示“大概、難道、將、可要”。句是助詞,相當于“地、那樣地”。句是連詞,表“如果、還是”。 2解釋下列各句中“乃”的含義。 ①今君乃亡趙走燕 ②臣乃敢上璧 ③項王乃引兵而東 ④家祭無忘告乃翁 ⑤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⑥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答案 ①卻,②才,③就,④你的,⑤你,⑥是。 3解釋下列語句中“與”的意義和用法。 ①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 ②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③齊與楚從親 ④與前世而皆然兮 ⑤以故法為其國與此同 ⑥古今一也,人與我同耳 ⑦秦王與群臣相視而嬉 ⑧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 ⑨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⑩買五人之脰而函之,卒與尸合 答案 ①②⑤⑨⑩均為介詞,分別譯作:替,跟,跟,替,跟;③⑥⑦為連詞,表并列,和;④副詞,全、都;⑧同“歟”,表示語氣。 同步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秦王飲酒酣,曰:“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壁w王鼓瑟。秦御史前書曰:“某年月日,秦王與趙王會飲,令趙王鼓瑟?!碧A相如前曰:“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請奉盆缶秦王,以相娛樂?!鼻赝跖辉S。于是相如前進缶,因跪請秦王。秦王不肯擊缶。相如曰:“五步之內,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張目叱之,左右皆靡。于是秦王不懌,為一擊缶。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某年月日,秦王為趙王擊缶?!鼻刂撼荚唬骸罢堃在w十五城為秦王壽。”藺相如亦曰:“請以秦之咸陽為趙王壽?!? 秦王竟酒,終不能加勝于趙。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 1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請”字的用法,與其他不相同的一項是( ) A.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奏瑟 B.相如請得以頸血濺大王矣 C.請以趙十五城為秦王壽 D.因跪請秦王 解析 B項為“請允許我”,A、C、D三項均為“請求”。 答案 B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趙王竊聞秦王善為秦聲 為:演奏。 B.秦王不懌,為一擊缶 懌:高興。 C.寡人竊聞趙王好音 竊:偷偷地。 D.相如顧召趙御史書曰 顧:回頭。 解析 C.竊:謙詞,私下里。 答案 C 3下列各句的省略成分與例句的省略成分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為一擊缶 A.大王見臣列觀 B.請奉盆缶秦王 C.欲以擊柱 D.與燕王會境上 解析 C.介詞賓語“之”省略。A.介詞“于”省略。B.介詞“于”省略。D.介詞“于”省略。 答案 C 4從詞類活用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與例句中加點的詞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左右欲刃相如 A.秦御史前書曰 B.令趙王鼓瑟 C.嚴大國之威以修敬也 D.舍相如廣成傳舍 解析 C.形容詞用作使動詞,使……嚴。A、B、D三項均為名詞用作動詞。 答案 C 5對“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呼應“澠池會”的開頭,使故事完整。 B.點出廉頗在“澠池會”中所起的作用。 C.交代了秦從此不敢再出兵趙國的原因。 D.指出廉頗負荊請罪的基本原因。 解析 A、C、D三項的分析都沒有根據(jù)。 答案 B 延伸閱讀 一、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劉寬字文饒,弘農華陰人也。寬嘗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寬車中認之。寬無所言,下駕步歸。有頃,認者得牛而送還,叩頭謝曰:“慚負長者,隨所刑罪。”寬曰:“物有相類,事容脫誤,幸勞見歸,何為謝之?”州里服其不校。 延熹八年,征拜尚書令,遷南陽太守。典歷三郡,溫仁多恕,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常以為“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吏人有過,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災異或見,引躬克責。每行縣止息亭傳,見父老慰以農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訓。人感德興行,日有所化。 熹平五年,代許訓為太尉。靈帝頗好學藝,每引見寬,常令講經。寬嘗于坐被酒睡狀。帝問:“太尉醉邪?”寬仰對曰:“臣不敢醉,但任重責大,憂心如醉?!钡壑仄溲?。 寬嘗坐客,遣蒼頭市酒,迂久,大醉而還??筒豢爸R曰:“畜產。”寬須臾遣人視奴,疑必自殺。顧左右曰:“此人也,罵言畜產,辱孰甚焉!故吾懼其死也。”夫人欲試寬令恚,伺當朝會,裝嚴已訖,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寬神色不異,乃徐言曰:“羹爛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內稱為長者。 (《后漢書卓魯魏劉列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州里服其不校 校:計較。 B.災異或見,引躬克責 躬:自身。 C.人感德興行,日有所化 化:風俗人心的變化。 D.其性度如此 度:推測。 解析 D.應為氣量,胸襟。 答案 D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B. C. D. 解析 D.結構助詞,用于定語與中心詞之間,相當于“的”。A.①人稱代詞,表單數(shù),相當于“他”;②人稱代詞,表復數(shù),相當于“他們”。B.①連詞,表示順承關系,相當于“就”;②連詞,表示遞進關系,相當于“而且”。C.①用在動詞“刑罪”之前,構成“所”字結構;②表示被動。 答案 D 3下列各個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寬無所言,下駕步歸——劉寬什么也沒說,卸下駕車的牛交給失牛的人,自己步行而歸。 B.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用刑罰來整治百姓,百姓就會只求逃避刑罰而沒有了羞恥之心。 C.寬嘗于坐被酒睡狀——劉寬曾經在座位上顯出醉酒入睡的樣子。 D.寬嘗坐客,遣蒼頭市酒——劉寬曾經在外做客,派仆人去買酒。 解析 D.應是劉寬陪客坐,即招待客人。 答案 D 4“物有相類,事容脫誤,幸勞見歸,何為謝之”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 A.事物有同類的,事情也允許有錯誤,勞累你來把牛歸還我,為什么還要道歉呢? B.事物有相似之處,事情也允許有錯誤,勞累你來把牛歸還我,為什么還道歉呢? C.事物有同類的,事情也容易有錯誤,勞累你發(fā)現(xiàn)了就歸還,為什么還要道歉呢? D.事物有相似之處,事情也允許有錯誤,勞累你發(fā)現(xiàn)了就歸還,為什么還要道歉呢? 解析 類:相似。容:允許。脫誤:言行有誤。見歸:歸還給我。 答案 B 5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能表現(xiàn)劉寬行為寬厚仁慈的一組是() ①雖在倉卒,未嘗疾言遽色②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③但用蒲鞭罰之,示辱而已,終不加苦④臣不敢醉,但任重責大,憂心如醉⑤寬須臾遣人視奴⑥寬神色不異,乃徐言曰:“羹爛汝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④ 解析 ①表現(xiàn)其溫和,②表現(xiàn)其以德為政的主張,④表現(xiàn)其一心為政。 答案 C 6下列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劉寬為人寬厚,他不僅沒有責罰那個失牛的人,反而加以寬慰,在州里贏得了聲譽。 B.劉寬歷任郡守,不用嚴刑峻法整治百姓。屬吏有錯,只是象征性地施刑以示羞辱,從不施加嚴刑。政務有了功績,則歸功于下屬。 C.劉寬以德為政。他巡視屬縣時,對老年人談農事和鄉(xiāng)土之事,以示關切,對年輕人則用孝順父母順從兄長的教誨加以鼓勵。 D.劉寬性情溫和慈愛。夫人在早晨會客時讓侍女故意以肉湯污其官服以試其會不會發(fā)怒,而劉寬不但神情自若,反而關心侍女燙傷了沒有。 解析 D.應是準備上朝,已穿好官服的時候。 答案 D 參考譯文 劉寬字文饒,弘農郡華陰縣人。劉寬曾經乘牛車出行,有一個丟失了牛的人,就指認劉寬的駕車牛為他丟失的牛。劉寬沒有說什么,卸下牛交給他步行而歸。過了一會兒,指認牛的人找到了丟失的牛后將劉寬的牛送還,叩頭謝罪說:“我對不起您這樣的長者,任您處罰?!眲捳f:“事物有相似之處,事情也允許有錯誤,勞累你來把牛歸還我,為什么還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很欽佩他的不計較。 延熹八年,朝廷征召他,授官尚書令,后升任南陽太守。先后主管過三個郡,他和氣仁慈,多行寬恕,即使在匆忙之時,也從未有語言、神情急躁。劉寬一向認為若以刑罰來整治百姓,百姓就會只求逃避刑罰而沒有了羞恥之心。屬吏犯了過錯,他只用蒲草做的鞭子施刑處罰,只是為顯示羞辱,始終不對其施加嚴刑。政務有了功績,總是推讓給下屬。有時出現(xiàn)了災異,他就引咎自責。每次巡視屬縣,都只是住在鄉(xiāng)間客舍,看見老年人總是與他們談農事和鄉(xiāng)土之事,以示關切;對年輕人則用孝順父母順從兄長的教誨加以鼓勵。人們被他的道德和行為所感化,風俗人心一天天地改善。 熹平五年,代許訓擔任太尉。靈帝很愛好學術技藝,每次召見劉寬,常讓他講解經書。劉寬曾經在座位上顯出醉酒入睡的樣子,靈帝問:“太尉是醉了嗎?”劉寬仰起頭回答說:“臣不敢醉酒,但深感責任重大,內心憂慮如醉?!膘`帝很看重他的說法。 劉寬曾經招待客人,派仆人去買酒。隔了好久,仆人醉醺醺地回來了??腿巳滩蛔。R道:“畜生。”劉寬即刻派人去探視這個仆人,懷疑他會自殺。并對身邊的人說:“他是個好人啊,罵他是畜生,還有什么樣的侮辱比這更厲害呢?所以我害怕他會去死?!狈蛉讼朐囋囎寗挵l(fā)怒,待他準備上朝,已穿好官服的時候,讓侍女送上肉湯,故意打翻沾污了官服。侍女匆忙收拾,劉寬神情不變,緩緩地對侍女說:“湯燙傷你的手了嗎?”他的性情氣度如此。國內的人都稱他是長者。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題。 吳起傳 吳起者,衛(wèi)人也,好用兵。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而魯疑之。吳起于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魯人或惡吳起曰:“起之為人,猜忍人也。其少時,鄉(xiāng)黨笑之,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余人。魯君疑之,起殺妻以求將。夫魯小國,而有戰(zhàn)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且魯、衛(wèi)兄弟之國也,而君用起,則是棄衛(wèi)?!濒斁芍x吳起。 吳起于是聞魏文侯賢,欲事之。文侯問李克曰:“吳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蔽何暮钜詾閷?,擊秦,拔五城。起之為將,臥不設席,行不騎乘,與士卒分勞苦。文侯以吳起善用兵,乃以為西河守,以拒秦、韓。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為敵國也?!蔽浜钤唬骸吧?。”田文既死,公叔為相,尚魏公主,而害吳起。因與武侯言曰:“夫吳起賢人也。臣竊恐起之無留心也。試延以公主,以此卜之?!眳瞧疝o魏武侯。武侯疑之而弗信也。吳起懼得罪,遂去,即之楚。 楚悼王素聞起賢,至則相楚,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yǎng)戰(zhàn)斗之士。要在強兵,破馳說之言從橫者。故楚之貴戚盡欲害吳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吳起走之王尸而伏之。擊起之徒因射刺吳起,并中悼王。 太史公曰:世俗所稱師旅,皆道吳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論,論其行事所施設者,語曰:“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吳起說武侯以形勢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軀。悲夫! (選自《史記吳起列傳》)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魯君疑之,謝吳起謝:道歉。 B.起事其子武侯事:侍奉。 C.公叔為相,尚魏公主尚:臣娶君女。 D.明法審令,捐不急之官捐:撤除。 解析 A.謝絕、摒棄。 答案 A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 B. C. D. 解析 A項“而”均為連詞,表因果關系,譯為“因而”;B項“之”均為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C項“則”均為連詞,第一個表承接關系,譯為“于是”,第二個表假設關系,譯為“那么”;D項“然”均為連詞,表轉折關系,譯為“但是”。 答案 C 3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吳起“善用兵”和“刻暴少恩”的一項是( ) A. B. C. D. 答案 A 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齊國進攻魯國時,魯國想用吳起做將軍,又因吳起娶了齊國女子為妻而猜疑他。吳起為謀取將軍職位,就殺掉自己的妻子,以表明他不依附齊國的立場。 B.魏文侯聽說吳起賢明,又很有軍事才能,就重用吳起為將軍,讓他率兵進攻秦國,奪取了五座城池。 C.公叔做宰相時,忌妒吳起,就向魏武侯進讒,吳起害怕獲罪,就離開魏國,馬上到楚國去了。 D.吳起在楚國擔任相職,申明法度,賞罰分明,裁減閑職,廢除部分貴族爵位,觸犯了王室大臣的利益,終于在楚悼王死后招致殺身之禍。 解析 B.魏文侯聽說吳起“貪而好色”但很有軍事才能。 答案 B 5聯(lián)系全文,下列對文末太史公司馬遷一段話的認識,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司馬遷充分肯定了吳起具有很高的軍事才能,其軍事著作《兵法》在世上廣泛流傳。 B.借用吳起勸說文侯推行仁政,而自己在楚國行事刻暴少恩,說明“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的道理。 C.司馬遷認為正是由于吳起行事殘暴狠毒,缺少仁德,才招致在楚國的殺身之禍。 D.吳起既事魯君,又事魏文侯、武侯,終事楚悼王,太史公認為他缺乏從一而終的忠君思想。 解析 D.司馬遷沒有談到吳起“缺乏從一而終的忠君思想”。 答案 D 6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 (2)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答案 (1)山河的險固形勢多么壯美啊,這是魏國的瑰寶。 (2)能夠做的人不一定能說,能夠說的人不一定能做。 參考譯文 吳起是衛(wèi)國人,喜歡帶兵打仗。齊國攻打魯國時,魯國想任用吳起做將軍,可吳起娶了齊國的女子為妻,因而魯國猜疑他。吳起想要謀求功名,就殺了他的妻子,以表明自己不依附齊國。魯國終于任命他為將,率兵進攻齊國,大敗齊軍。魯國有人詆毀吳起說:“吳起為人心狠毒辣。他年輕時,鄉(xiāng)鄰們譏笑他,吳起就殺了三十多個譏笑他的人。魯國君主猜疑他,吳起就殺掉妻子來謀取將位。魯國是個小國,卻有戰(zhàn)勝齊國的名聲,那么別的諸侯國就會圖謀魯國。況且魯、衛(wèi)兩國是兄弟之國,而君王重用吳起,就是疏遠了衛(wèi)國?!庇谑囚斁辉傩湃螀瞧?,摒棄了他。 在這時,吳起聽說魏文侯賢明,想要侍奉他。魏文侯詢問李克:“吳起是個什么樣的人呢?”李克說:“吳起貪圖名聲而喜好女色,然而帶兵打仗,連著名的司馬穰苴也不能超過他。”文侯就任吳起為將,讓他率兵攻秦國,奪取了五座城池。吳起擔任將軍,睡覺不用褥席,行軍不乘馬車,和士兵分擔勞苦。魏文侯因為吳起會帶兵,于是派他做西河守,以抵抗秦、韓兩國。文侯死后,吳起侍奉他的兒子武侯。武侯有次乘船漂流沿西河順流而下,半途中,武侯回頭對吳起說:“山河的險固形勢多么壯美啊,這是我魏國的瑰寶?!眳瞧鸹卮鹫f:“國家的險固在仁德而不在地勢險要。如果您不推行仁政,那么這條船上的人也都會成為您的敵人。”武侯贊嘆說:“好。”田文死后,公叔接替相位,他娶了魏國公主為妻,忌妒吳起。就對武侯說:“吳起是個賢人,我私下?lián)乃麤]有留魏之心。請試以公主招親挽留他,用這種辦法來考察他。”吳起謝絕了魏武侯。魏武侯就懷疑吳起沒有留魏之心,因而不信賴他了。吳起害怕獲罪,就離開了魏國,馬上到了楚國。 楚悼王向來聽說吳起賢明,一到楚國就任命他做宰相,吳起便申明法度,賞罰分明,裁減冗員,廢除那些疏遠的王族們的爵祿,用來供養(yǎng)作戰(zhàn)的將士。重在強兵備戰(zhàn),摒棄那些宣揚合縱連橫到處奔走的說客。因此楚國的貴族都想謀害吳起。等到楚悼王死時,王室大臣就起來叛亂追殺吳起,吳起逃到悼王的尸體旁,伏在尸體上,追擊吳起的人于是射殺吳起,同時射中了悼王的尸體。 太史公說:社會上談論軍旅的事,都要引用吳起的《兵法》,這書世上流傳很廣,所以不在這里論述了,只論述他施用于行事中的實跡,人們常說:“能夠做的人不一定能說,能夠說的人不一定能做?!眳瞧饎裾f魏文侯山河之險不如推行仁政,然而他在楚國行事,因為殘暴狠毒,缺少仁愛而招致殺身之禍。真是可悲?。? 三、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題。 趙奢解閼與之圍 秦伐韓,軍于閼與注。王召廉頗而問曰:“可救不?”對曰:“道遠險狹,難救。”又召樂乘而問焉,樂乘對如廉頗言。又召問趙奢,奢對曰:“其道遠險狹,譬之猶兩鼠斗于穴中,勇者勝。”王乃令趙奢將,救之。 兵去邯鄲三十里,而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諫者死!”秦軍軍武安(趙邑)西。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振。軍中候有一人言急救武安,趙奢立斬之。堅壁,留二十八日不行,復益增壘。秦間來人,趙奢善食而遣之。間以報秦將,秦將大喜,曰:“夫去國三十里而軍不行,乃增營壘,閼與非趙地也!”趙奢既已遣秦間,乃卷甲而趨之,二日一夜至。令善射者去閼與五十里而軍。軍壘成,秦人聞之,悉甲而至。軍士許歷請以軍事諫。趙奢曰:“內之!”許歷曰:“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陣以待之。不然,必敗。”趙奢曰:“請受令?!痹S歷曰:“請就斧質之誅!”趙奢曰:“胥(通‘須’)后令邯鄲!”許歷復請諫曰:“先據(jù)北山上者勝,后至者敗?!壁w奢許諾,即發(fā)萬人趨之。秦兵后至,爭山,不得上。趙奢縱兵擊之,大破秦軍。秦軍解而走,遂解閼與之圍而歸。 (選自《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注:閼與,地名。閼,y。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秦間來人 間:間諜。 B.秦軍鼓噪勒兵 勒:訓練,操練。 C.趙奢曰:“內之!” 內:通“納”,采納。 D.趙奢縱兵擊之 放:發(fā),放。 解析 C.“內”通“納”,讓……進來。 答案 C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 A. B. C. D. 解析 B.兩個“而”不同,一表修飾,一表轉折。 答案 B 3下列各組句子中都能表明趙奢“沉著冷靜”的一項是( ) A. B. C. D. 答案 A 4下列各句括號中是補出的省略成分,正確的一項是( ) A.兵去邯鄲三十里,(廉頗)而令軍中曰:“有以軍事諫者死!” B.(趙奢)令善射者去閼與五十里而軍。 C.不然,(秦軍)必敗。 D.秦軍解而走,(趙王)遂解閼與之圍而歸。 解析 A.應為趙奢;C.應為“趙軍”;D.應為“趙奢”。 答案 B 5下列敘述與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秦國攻打韓國時,趙王問廉頗能否去救援,廉頗認為路途遙遠,山道險窄難于救援,樂乘也一樣認為。 B.趙王向趙奢問起同樣的事,趙奢也認為路途確實遙遠、險惡、狹窄,在那兒打仗就好像兩只老鼠在洞中打斗一樣,哪方的將領勇敢,哪方就會取得勝利。這也正體現(xiàn)了趙奢的勇敢和智慧。 C.趙奢率領軍隊堅守營盤,不向前推進。這時秦國的一個間諜進入了趙軍的營區(qū),趙奢命人熱情招待,然后打發(fā)他回去。這是因為趙奢深知“兩國交兵,不斬來使”的道理。 D.趙奢率領軍隊到了前線之后,并不輕易進軍,也不讓人“以軍事諫”,這是趙奢頭腦冷靜的表現(xiàn)。后來軍士許歷向他進諫,他立刻接受了,也正是采用了他的建議,才大獲全勝,解圍而歸。 解析 C.趙奢款待秦國間諜是為了麻痹秦人。 答案 C 6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1)秦軍鼓噪勒兵,武安屋瓦盡振。 (2)秦人不意趙師至此,其來氣盛,將軍必厚集其陣以待之。 答案(1)秦軍擊鼓吶喊,操練人馬,武安城內屋頂上的瓦片全都振動。 (2)秦軍料想不到趙國大軍這么快就來到這里,他們趕到這里來,士氣旺盛,將軍一定要厚集兵力,嚴陣以待。 參考譯文 秦國攻打韓國,軍隊駐扎在閼與。趙王召來廉頗問道:“能不能去救呢?”廉頗回答說:“閼與距此路途遙遠,山道艱險狹窄,難于救援?!壁w王又召樂乘,問他能不能去救援,樂乘的回答與廉頗一樣。趙王又召趙奢,問他這件事,趙奢回答說:“那段路確實遙遠、險惡、狹隘,在那兒與秦軍作戰(zhàn),就好比兩只老鼠在洞中打斗,勇敢的那一方得勝。”趙王于是令趙奢率領軍隊去救援韓國。 大軍離開邯鄲三十里,趙奢命令軍中說:“有人敢對軍事來進諫的,處死刑!”秦軍在武安以西駐扎。他們擊鼓吶喊,操練人馬,武安城內屋頂上的瓦片全都振動。有一個軍中候請求火速救援武安,趙奢當即把他斬了。趙奢命令部隊堅守營盤,留守了二十八天,沒有向前推進,又增筑營壘工事。秦國的間諜進入了趙軍營區(qū),趙奢命令好好地用飲食款待,然后打發(fā)他回去。間諜把趙軍的情況報告秦將,秦將非常高興,說:“離開國都三十里就駐兵不前,還增筑營壘,閼與不歸趙國所有了!”趙奢打發(fā)走了秦國的間諜之后,就命令部隊卸去甲衣,迅疾趕往閼與。兩天一夜到達了閼與前線。趙奢命令善于射箭的部隊距離閼與五十里扎下營盤。營壘剛成,秦軍得到消息,也全副武裝地趕來了。軍士許歷請求趙奢允許他就軍事進諫,趙奢說:“讓他進來!”許歷進來之后說:“秦軍料想不到趙國大軍這么快就來到這里,他們趕到這里來,士氣旺盛,將軍一定要厚集兵力,嚴陣以待。不這樣的話,定會打敗仗?!壁w奢說:“我很愿意接受您的指教?!痹S歷說:“請讓我依照軍法而受戮吧!”趙奢說:“回邯鄲以后再聽命令吧!”許歷又進言道:“先占據(jù)北山山頭的就可取勝,后到的只能打敗仗。”趙奢采納了他的意見,立即派出一萬人急速趕去占領北山山頭。秦軍后到,兩軍爭山,秦軍終不能登上山頭。趙奢發(fā)兵攻擊,大破秦軍。秦軍潰散逃走,趙奢最終解了閼與之圍,勝利歸來。 略談《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藝術特色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第一個藝術特色是選材典型。一個人一生中所做的事情很多,可是寫人物傳記時,就不能事無巨細,統(tǒng)統(tǒng)羅列,而是必須對這些傳記的素材進行加工、提煉,選擇最能表現(xiàn)人物主要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來寫。這些典型事件,往往是歷史人物一生的關鍵所在。寫好這些關鍵之處,不僅可以表現(xiàn)出歷史人物一生的主要功罪,而且可以顯示歷史發(fā)展的進程及其特點。廉頗、藺相如所處的時代,正是戰(zhàn)國后期。當時“七雄”并峙,彼此攻城略地,弱肉強食,戰(zhàn)禍頻繁,民不聊生?!捌咝邸敝星貒顝姡瑥娗亓D兼并六國,六國則與強秦抗衡,故又有“連橫”“合縱”之舉。秦國自“連橫”以后,想對六國各個擊破,而趙國則首當其沖。惟趙在當時還有一些實力,秦尚難輕取。趙國在“七雄”紛爭局面中,為了自身的生存,自然要重視軍事、外交的措施。廉頗和藺相如,一武一文,一個是忠于趙惠文王的、富有沙場經驗的宿將,一個是忠于趙惠文王的、智勇雙全的外交家,兩人自然成了趙國封建統(tǒng)治集團中舉足輕重的人物。司馬遷為了要表現(xiàn)廉頗、藺相如的主要性格特征,不是給廉頗、藺相如各開一張履歷表,而是選擇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件事來寫。這三件事反映了兩種矛盾:一是秦、趙兩國之間的矛盾,一是廉、藺兩人之間的矛盾;前一個矛盾發(fā)展的后果,是構成后一個矛盾的原因。通過這兩種矛盾沖突,廉頗和藺相如的主要性格特征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時,秦、趙爭奪和氏璧與澠池之會兩件事,實質上是兩國統(tǒng)治階級維護其政治威信的兩次實力較量,是秦國大舉進攻趙國的前奏。所以寫這兩件事,也顯示了歷史發(fā)展進程的特點。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第二個藝術特色是一詳一略的寫法?!巴觇禋w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件事,特別是前兩件事,作者著力寫藺相如,筆墨酣暢,具體入微;寫廉頗則較簡略。在三個歷史故事中,有關廉頗的素材,幾乎被作者提煉到“濃縮”的程度。為什么這樣詳略不同?從這篇文章的本身,我們可以找到答案。廉頗早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在文章中一開始就以上卿的身份出現(xiàn)。藺相如原為“宦者令繆賢舍人”,是個門客。廉、藺兩人開始時地位高下懸殊,但由于藺相如獲得了兩次重大外交斗爭的勝利,被“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當時“七雄”紛爭的局面中,外交斗爭的作用已經重于軍事斗爭,“斗智”已經重于“斗力”,“謀”已經重于“勇”。作者之所以對藺相如詳寫,而對廉頗略寫,就是因為藺相如是一個忠于趙國的、智勇雙全的、出色的外交家,他在秦、趙兩國的矛盾斗爭中所起的作用自然大于廉頗,在當時歷史發(fā)展的進程中所起的作用比廉頗顯著。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第三個藝術特色是反襯手法的運用。運用反襯手法,可使主要人物相得益彰,形象顯得更加鮮明突出。該文的主要人物是藺相如,但也還寫了其他一些人?!巴觇禋w趙”這個故事中,作者還寫了秦王的貪欲,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又寫了秦王的欺詐,如“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這是秦王?;ㄕ?,繼續(xù)制造騙局。在“澠池之會”的故事中,也對秦王有所描述,先寫秦王令趙王鼓瑟,戲弄趙王。當相如提出“以相娛樂”的要求時,“秦王怒,不許”。但最后還是“不懌,為一擊缶”。寫出了秦王的色厲內荏、難以下臺的窘態(tài)。在這兩個故事中,作者寫了秦王的貪欲、欺詐、色厲內荏、窘態(tài)畢露,主要是為了反襯出藺相如的機智勇敢?!柏撉G請罪”這個故事,作者以廉頗的居功自傲、心胸褊狹,反襯出藺相如的豁達大度,顧全大局。廉頗炫耀自己“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鄙視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而藺相如在與舍人的對話中則說:“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痹谶@里,作者又以廉頗重視軍事斗爭、輕視外交斗爭,反襯出藺相如的見識獨勝廉頗一籌。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第四個藝術特色是注意了能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的細節(jié)與人物語言的個性化。富有特征性的細節(jié)描寫,對于重大事件來說,猶如人體之血肉對于骨骼,能使人物形象顯得更加豐滿。如“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的“視”,雖是細節(jié),卻寫出了藺相如善于觀察情勢、分析情況的才能?!跋嗳缫虺骤祬s立,倚柱,怒發(fā)上沖冠”,運用夸張的手法,寫了藺相如的幾個利落的動作和怒不可抑的神態(tài),突出了藺相如的“智”“勇”?!跋嗳绯制滂淀該糁?,描摹藺相如的神態(tài),十分逼真,突出了藺相如的“勇”?!白笥矣邢嗳纾嗳鐝埬窟持?,也突出了藺相如臨危不懼的“勇”。這些細節(jié)描寫,能使讀者對于藺相如的“智”“勇”認識得更具體更深刻。人物語言的個性化,也是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重要手段。如在“完璧歸趙”的故事中,相如廷叱秦王的這段話,先說出了趙群臣開始時對秦索璧的看法,“秦貪,負其強,以空言求璧,償城恐不可得”,一針見血地揭出秦王的欺詐行為;接著說出當時自己的看法,“臣以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況大國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實質是諷刺秦王的言而無信;接著又對比了趙王送璧時的隆重儀式和秦王受璧時傲慢的神態(tài)、輕率的動作,指出了秦王的欺詐跡象;最后表示了不受秦王欺詐的決心。這一段話,真是剛柔相濟,充分寫出了“能言善辯”的戰(zhàn)國時期外交家的形象與“知死必勇”的策士風度。再如藺相如二上秦廷怒斥秦王的一段話也是如此。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第五個藝術特色是前后照應。文章開始概括介紹廉、藺兩人的身份,前為上卿,后為門客,一貴一賤,兩人地位高下懸殊,這是為后面廉、藺矛盾安下伏筆。在后面“負荊請罪”的故事中,廉頗居功自傲,囿于貴族等級觀念、甚感不平的一段牢騷話,就是有力地回應了這開頭的伏筆。再如“澠池之會”寫到最后說:“趙亦盛設兵以待秦,秦不敢動?!秉c出了趙在外交上的勝利是以軍事力量做后盾的,暗點了廉頗的作用。在后面“負荊請罪”的故事中,藺相如回答門客時說到“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徒以吾兩人在也”,也是照應了前面,表現(xiàn)了藺相如看問題的客觀和全面。 如要細細分析起來,《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還有其他一些藝術特色,以上五點是就其主要而言的。 (王偉民選自《課文分析集》廣東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歷代名家評《廉頗藺相如列傳》 茅 坤 兩人為一傳,中復附趙奢,已而復綴李牧,合為四人傳,須詳太史公次四人線索,才知趙之興亡矣。 (選自《史記鈔》卷四九) 凌稚隆 相如澠池之會,如請秦王擊缶,如召趙御史書,如請咸陽為壽,一一與之相匹,無纖毫挫于秦,一時勇敢之氣,真足以褫秦人之魄者,太史公每于此等處,更著精神。 (選自《史記評林》卷八一) 李晚芳 人徒以完璧歸趙、澠池抗秦二事,艷稱相如,不知此一才辯之士所能耳,未足以盡相如;唯觀其引避廉頗一段議論,只知有國,不知有己,深得古人公爾國爾之意,非大學問人,見不到,亦道不出,宜廉將軍聞而降心請罪也。人只知廉頗善用兵,能戰(zhàn)勝攻取耳,亦未足以盡廉頗;觀其與趙王訣,如期不還,請立太子以絕秦望之語,深得古人社稷為重之旨,非大膽識,不敢出此言,非大忠勇不敢任此事。鐘伯敬謂,二人皆古大臣風,斯足以知廉藺者也。篇中寫相如智勇,純是道理爛熟胸中,其揣量秦王情事,無不切中者,理也。措辭以當秦王,令其無可置喙者,亦理也。卒禮而歸之,非前倨而后恭,實理順而人服耳。觀其寫持璧睨柱處,須眉畢動;進缶叱左右處,聲色如生。奇事編得奇文以傳之,遂成一段奇話,瑯瑯于汗青糜間,千古凜凜。廉將軍居趙,事業(yè)甚多,《史》獨紀其與王訣及謝如二事而已,非略之也。見此二事,皆非常事,足以概廉將軍矣。讀此可悟作史去取之法。(選自《讀史管見》卷二《廉藺列傳》) (《高中語文第六冊教師教學用書》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語文室)-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2019-2020年高中語文 14 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優(yōu)化設計 大綱人教版第6冊 2019 2020 年高 語文 廉頗藺相如 列傳 節(jié)選 優(yōu)化 設計 大綱 人教版第
裝配圖網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友學習交流,未經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2656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