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語文大二輪復(fù)習(xí)與增分策略 第二章 文學(xué)類文本閱讀 專題三 精準(zhǔn)理解散文中重要詞句的內(nèi)涵.doc
《2019年高考語文大二輪復(fù)習(xí)與增分策略 第二章 文學(xué)類文本閱讀 專題三 精準(zhǔn)理解散文中重要詞句的內(nèi)涵.doc》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9年高考語文大二輪復(fù)習(xí)與增分策略 第二章 文學(xué)類文本閱讀 專題三 精準(zhǔn)理解散文中重要詞句的內(nèi)涵.doc(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2019年高考語文大二輪復(fù)習(xí)與增分策略 第二章 文學(xué)類文本閱讀 專題三 精準(zhǔn)理解散文中重要詞句的內(nèi)涵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暮雨鄉(xiāng)愁 張清華 ①一個人在外面待得久了,方知古人在詩歌里所寫的那些思鄉(xiāng)的愁緒,并非盡是“強說”的裝點之辭。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日暮時分,煙波江上的愁思不知不覺地就彌漫開來。海德堡冬日的白晝格外短促,剛剛還是中午,一轉(zhuǎn)眼就到了黃昏。薄暮乍起,慘淡的云如煙如霧地浮起來,涅卡河邊的那些形體巨大的柳樹在冷風(fēng)中瑟縮著它們的枝條,幾天前還掛滿了深黃的枯葉,而今已如此寥落,還有那些枝條如亂箭般高插云霄的楊樹,在冬日的天空下也顯得格外蒼涼凄楚。這些帶著東方色彩的草木,似乎特別能夠勾起人思鄉(xiāng)的情懷。還有河邊的那群大雁,它們散落在草地上,整理著羽毛,在風(fēng)中發(fā)著咕咕的悲鳴,看樣子這個冬天它們是不準(zhǔn)備離開這里了。眼前的這一切明明是典型的中國式的、在那么多古典詩詞里被反復(fù)吟詠描畫過的意境,而今卻原封不動地搬到了迢迢萬里的西洋夷域,怎不讓人生出人面桃花、物是人非的莫名心緒。 ②人們總是把鄉(xiāng)愁簡單地理解為對家的依戀或?qū)实氐淖窇?,其實這樣的理解未免太狹隘了。事實上,鄉(xiāng)愁是一種真正的絕望,一種生命里同來俱在的愁思。愁不是空間的,而是時間的,它的方向是遙遠的過去;鄉(xiāng)愁不是戀物,而是自戀,它所牽掛的不是那片事實上常常顯得很抽象的祖居之地,而是悲悼自己的生命與韶光。古往今來那么多思鄉(xiāng)的詩篇,細細想來,原來都是歌者在哀嘆歲月的逝水對自己的無情拋擲。海德格爾說:“故鄉(xiāng)處于大地的中央?!笨雌饋磉@是一個空間的理念,但細想這故鄉(xiāng)仍不過是指人“長大的地方”,因為那里印下了稚兒的足跡,他的生命中最初和最美的部分拋灑在了那里。生命的家宅,記憶的歸宿,稚兒離開了那里,是因為童年那美好的時光已揮手遠去,他已踏上被命運拋離的注定遠游他鄉(xiāng)的不歸途!這真真正正是永世的分離,便是“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情景,一旦你回來追尋,也早已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的傷心之地。 ③我便想象那位初唐的詩人,在登上幽州古臺時的悲嘆:“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痹X得他的悲號未免有些夸張,但今想來,那命運對每個生為凡胎的肉身不過就是這樣設(shè)定的,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任憑你把酒問青天,悲呼浩嘆,天道總不會屈就人道,肯給你些許絲毫的通融憐憫。因了這個宿命,中國的詩人騷客們,自漢以后便都變成了唯美的感傷主義者,他們是文人,但同時又是詩哲,我想中國的文學(xué)中之所以有一個很特殊很強烈的鄉(xiāng)愁的傳統(tǒng),恐與這種生命本體論的哲學(xué),和他們悲劇論的人生觀念不無關(guān)系。 ④一個人在冷雨中前行。便是把你想象成那行列中的來者,你終究也是你自己。來者和去者,在那永恒的天道中相差多少?想到此,剩下的便只是釋然。感傷主義并不見得就是只懂得頹傷,如果對生命的深在有所洞悉的話,感傷當(dāng)然也包含了真正的徹悟和堅強。因為一切并未緣此而中輟,因了那永遠的鄉(xiāng)愁,他們?nèi)プ瞿遣粩嗟倪h游。因為真正的家鄉(xiāng)是沒有人能夠返回去的,你看見了蒼茫的來路,但循著那布滿荊棘的路途回去時,看到的無非是一個愁字,就像魯迅在他的小說里描繪的一樣,你看到的是變了的一切,而別人看到的則是變了的你,月光下的故事已然變成了永久的追憶,童年時的伙伴促膝而坐也如不曾相識,這就是故鄉(xiāng)——魯迅小說中的詩。沒有人像他那樣明白,即便是置身于故地和親人中間,也仍有一種命定的深深的孤獨。更不要說在那脈脈溫情之外,還布滿著溫柔的陷阱,在那繾綣的話語中間,也還響著令人心寒的弦外之音。親情和愛在那里相迎,仇恨和刻毒也定然已經(jīng)久候。 ⑤然而這也終究改變不了那份執(zhí)著又強烈的向往與追懷。你知道,那些憂憤與不平,實際上早已經(jīng)與那份情感的執(zhí)拗斷了關(guān)系,你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無可救藥者,縱然那故地已是泥濘的陷阱和煎熬的火坑,你也跳定了。 ⑥永世的來路,無悔的方向。暮雨中思鄉(xiāng)的旅人,她正離你越來越遠,也離你越來越近。 (取材于作者的同名散文,有刪改) 1.下列對文章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作者身在異國他鄉(xiāng),又恰逢陰冷的冬季,所以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油然而生,比以往更為強烈。 B.黃昏、薄暮、煙云、寒柳、楊樹、大雁等都是中國古典詩詞中常用來表達思鄉(xiāng)之情的形象。 C.作者對“鄉(xiāng)愁”有了新的理解,他借用魯迅的小說《故鄉(xiāng)》形象地闡釋了這種獨到的見解。 D.本文緊扣“鄉(xiāng)愁”的主題,大量引用或化用中國古典詩詞名句,使文章的文化氣息濃厚。 答案 A 解析 從第①段內(nèi)容看,思鄉(xiāng)是因為眼前草木帶著東方的色彩,有古典詩詞里被反復(fù)吟詠描畫過的意境,而非冬天的陰冷。 2.第③段畫線句中“天道”和“人道”的含義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天道”指人一定會走向死亡的自然規(guī)律,“人道”指人對世界的留戀。 3.文章結(jié)尾寫道:“暮雨中思鄉(xiāng)的旅人,她正離你越來越遠,也離你越來越近?!边@句話有怎樣的含意?請結(jié)合本文,談?wù)勀愕睦斫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旅人”既是指旅行在外的人,也象征著每一個走在人生路上的人。旅行在外的人在旅途中越行越遠,其對家的依戀或?qū)实氐淖窇浘蜁絹碓綇娏?。而每一個走在人生路上的人隨著時間的推移,距離自己曾經(jīng)的美好生活越來越遠,而且無法回頭,但他會心懷釋然,堅定地在人生路上繼續(xù)前行,直至走完自己的人生道路。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草木故園 彭家河 ①比起人丁,鄉(xiāng)下的草木已日漸興旺。 ②鄉(xiāng)村其實是屬于草木的,村民本是不速之客。在發(fā)現(xiàn)有水有樹后,那一隊隊從猿一路遷徙成人的村民們便駐扎下來,開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談婚論嫁,生兒育女。于是,鄉(xiāng)村便改變成了另一種模樣。正是由于村民們的到來,那些山山嶺嶺、溝溝坪坪便也同時有了名字,成為村民們最樸素的方位標(biāo)識。 ③彭家是我們那個家族聚居的一個小山坪,村里最古老的那棵柏樹要七八個青壯年伸手才合圍得住。濃密的樹枝遮蔽了樹下的山坡,樹下一年四季都是干燥干凈的,沒有草木能在它的身下生長,粗大的樹干也沒有人能攀爬。老家的房屋后面有三棵古老的柏樹。每天晚上,從遠處的西河或者嘉陵江里勞作一天的白老鸛回來后,都要在樹上吵鬧一會兒才肯睡覺,聽著那些聲音,我便會夢到很遠很遠的地方。 ④風(fēng)雨過后,我家房頂上便落滿了白老鸛糞和長長短短的枯樹枝,有時還有些魚骨頭,我爹便把那些糞扣下來堆在一起,作自留地里的底肥,那些樹枝和圓圓黑黑的柏樹果便撮回灶屋燒鍋煮飯。每年夏天的晚上,村里都會刮幾次大風(fēng),聽著房頂上呼嘯的風(fēng)聲,我不怕房頂上的瓦被風(fēng)揭走,卻怕那些大樹順風(fēng)倒下來砸著我家的破瓦房,于是我不敢入睡。然而就在恐懼之中,我卻一次又一次地慢慢睡著了。 ⑤那些古樹個個巍峨挺拔,村民們路過時都要仰望才看得到樹枝。在我上小學(xué)的時候,有一棵大樹為了全村的族人,做出了最后的犧牲。村里要通電了,要永遠告別柴木取火的時代了。然而我們村除了樹多就是人窮,哪里找錢買電線電桿呢?村里大大小小開了幾天會,決定砍掉一棵古樹。 ⑥那樹在我家的東面。在挖浮土的前夜,村上找來德高望重的長者在樹下燒了紙,殺了雞,點上香,祭祀這棵樹后,第二天一早才動工。我們周圍的大人小孩便圍著那樹張望,那棵樹也有兩三個成年人合抱那么粗了。村里木匠專門找來一根一米多長的鋼鋸條,為古樹做了一個特大號的鋸子,幾個青壯年坐在樹的兩邊,輪流使勁拉鋸。在來回的鋸齒中,熱騰騰的金黃鋸末便在一顆顆雪亮的鋸齒間落下,很快就在樹干的兩邊積了一大堆。看著那兩堆細軟的散發(fā)著熱氣的鋸末,我仿佛看到那是樹里流出的血。半個時辰過后,那寬大的鋸條還卡在粗壯的樹干中間,仿佛咬在樹干上的一排鋒利的牙齒。周圍的大大小小都端著飯碗過來看看,嘴里嘖嘖地說:這樹真大。長了幾千年,難道不大嗎?哪個人能活這么久呢? ⑦那棵大柏樹在幾天后便支離破碎了,中間的樹干也成了一段段的木料,這些上好的木料都先后運出了村,有的換成了電線,有的變成了電桿。那棵大柏樹的根也慢慢挖出了一些,那個巨大的有一人多深的大坑也填平了,種上了胡豆。每次看到那里長出的開著紫黑小花的矮矮胡豆,我便想起那個地方曾經(jīng)站著的巨大的柏樹。 ⑧房前屋后全都是樹和竹子,這些我都心中有數(shù)。后檐有棵柚子樹,東面路邊有棵紫薇樹,房子后面還有幾棵大柏樹。多年沒有回家,這些東西依然清楚。然而,多年沒有回家打掃院壩,不少不知名的草也慢慢侵過屋外的石板,蓬勃向前。 ⑨與我的老家一樣,李家灣、蒲家灣、楊家山的那些院落也慢慢人去屋空。老的去世了,年輕的外出打工去了,年幼的也跟上年輕的父母進城當(dāng)了農(nóng)民工子弟。他們在鄉(xiāng)下的家園也日漸荒蕪,還給了草木。那些沒有砍下的樹,那些沒有除掉的草,又慢慢地,靜靜地,把曾經(jīng)撕開的傷口一點一點縫合,把曾經(jīng)的人世悲歡一點一點地掩埋。 ⑩回望老家,草木蔥蘢。(摘編自《在川北》,有刪改) 4.下列對文本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 ) A.③④兩段圍繞樹敘寫老家生活留給“我”的印象。文中既寫出了樹與人、鳥相處的狀況,也暗示了樹對“我家”造成的實際威脅。 B.第⑥段中,“我仿佛看到那是樹里流出的血”一句,作者從生命體驗的角度,表達了大柏樹被村民鋸出鋸末時“我”內(nèi)心的惋惜。 C.第⑧段中寫道,“后檐有棵柚子樹,東面路邊有棵紫薇樹,房子后面還有幾棵大柏樹”,可以看出“我”對老家的記憶非常清晰。 D.作者追憶故園草木,包含深情,對村民遠離家園以致故園逐漸荒蕪這一現(xiàn)象做了深層次的反思,并提出了委婉的批評。 答案 C 解析 A項“暗示了樹對‘我家’造成的實際威脅”說法有誤。B項“內(nèi)心的惋惜”不準(zhǔn)確,應(yīng)是“內(nèi)心的劇痛”。D項文章并沒有“做了深層次的反思,并提出了委婉的批評”之意。 5.解釋下列語句在文中的含意。 (1)熱騰騰的金黃鋸末便在一顆顆雪亮的鋸齒間落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鋒利的鋸子就這樣鋸下了生命力旺盛的大樹,令人心痛。 (2)他們在鄉(xiāng)下的家園也日漸荒蕪,還給了草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村民們的外出就這樣使他們的家園日漸荒蕪,雜草叢生。 6.請根據(jù)文本,探析第⑩段“回望老家,草木蔥蘢”這句話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感受到老家草木旺盛的生命力。故園草木的生機勃發(fā),與鄉(xiāng)村生活的日益衰落有密切的關(guān)系,村民越來越多地選擇走出鄉(xiāng)村,把家園還給草木。草木的旺盛,正是鄉(xiāng)村凋零的具體表現(xiàn)。(2)“我”對故園濃濃的依戀之情。故園在“我”的心中,是一個草木茂盛的地方,是草和樹的樂園;故鄉(xiāng)茂盛的草樹,是“我”濃郁的思鄉(xiāng)之情,草木是“我”永遠的精神家園。(3)草木的蔥蘢,能讓人油然而生“田園將蕪,胡不歸”的人生思考。 問題直擊 散文閱讀重要能力之一就是能讀出文中重要詞語、句子的豐富內(nèi)涵,課標(biāo)卷極重視這一內(nèi)容,散文文體復(fù)現(xiàn)于高考試卷中就首先考到了句子含意的理解??忌诖疬@類試題時都能大致把握其基本內(nèi)涵,也能獲得不錯的分數(shù)??墒?,如果再向前走出一步——挖掘出那層深層意蘊來相當(dāng)困難。另外,語言表述啰嗦,少數(shù)還停留在抄錄階段。因此,二輪復(fù)習(xí)必須要解決這答題“最后一公里”問題。 一、精準(zhǔn)理解重要詞語的內(nèi)涵 1.詞語理解本質(zhì)上是一種語境閱讀,抓住語境至關(guān)重要。如何抓住語境呢? (1)只要是該詞語出現(xiàn)的地方,其上下文都是語境,尤其是詞語所在的句子環(huán)境。 (2)題干提示。有的題干會明確告訴你語境范圍,如“第段”等;如提示“結(jié)合文章”,表明詞語既有其局部(具體的句子、段落)語境,又有全文的語境;未有明確范圍的,只能把該詞語代入原文中去確定語境。 (3)分值暗示。分值少的,其語境范圍相對小;分值大的(如是5分、6分的),其語境范圍往往是全文。 總之,不管語境范圍是大是小,理解詞語必須有立足全句、全段甚至全文的語境觀照意識。 2.理解詞語含義,首先要審視該詞語,一看其自身,是何詞性,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如何,有無特殊之處(如是否運用了表達技巧等),二看其外部語境,看它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其出現(xiàn)在文中的位置和次數(shù),看其有無上下文提示。 其次重點看其語境義。其語境義有兩類:一類是詞語因比喻、反語、借代等修辭手法改變了詞語的感情色彩而產(chǎn)生的新義,一類是詞語在語境中作遠距離的引申而產(chǎn)生的新義。另外,結(jié)合詞語的表達效果,揣摩是否有情味、色彩等附加意義。 3.答題要注意“一同”“一轉(zhuǎn)”?!耙煌?,指答案組成最好與原詞語的詞性、結(jié)構(gòu)相同;“一轉(zhuǎn)”,就是要善于轉(zhuǎn)換——抽象詞語具體化,具體詞語概括化,形象詞語平實化。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米的恩典 甘典江 在所有的漢字當(dāng)中,我最敬重的一個字,是“米”。 甲骨文中,“米”字像瑣碎縱橫的米粒,典型的一個象形字?!墩f文解字》曰:“米,粟實也。象禾實之形?!币馑际牵资枪任锖推渌参锶ず蟮淖褜?。 斷奶之后,我們開始要吃飯了。民以食為天,說明吃飯是天大的事。多少年以來,中國人見面都要問候一句:“吃了嗎?”難怪古代的圣人早就明察: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 吃飯要靠天,更要靠地。沒有誰能夠管得了天,但是,地,卻是被人牢牢控制住了。 在中國的傳統(tǒng)中,土地是萬有之源,萬物都從中孕育化生?!兑捉?jīng)》云:“安土敦乎仁,故能愛。”安土便能樂業(yè),就會誕生故鄉(xiāng),同時,還象征著淳樸的道德選擇與堅守的精神意志。土地聯(lián)系著歷史與道德、政治與民生,而其中的媒介與命脈,即是白花花香噴噴的米。一切財富與權(quán)力,最終,都可以通過米來衡量與轉(zhuǎn)化,以“石”計量。 廣義的“米”,包括稻米、高粱、玉米、小米、黃米等等,一般而言,主要指稻米,即大米。在南方,稻田隨處可見,甚至在陡斜的山坡上,也被開墾出一圈一圈的梯田。在霧氣中,在月光下,那些成片的梯田,像大地的行為藝術(shù),在視覺上極為震撼,彰顯著人的力量和創(chuàng)意。 20世紀80年代,母親帶我去糧店買米,揣著一冊購糧本。彼時,每個人的糧食,都是一個定數(shù),有錢也多買不到一兩。賣米的工作人員常常帶著居高臨下的目光,我們則像是等待賑濟的災(zāi)民,需要他們來拯救。我突發(fā)恐懼:要是哪天他們關(guān)門不賣米了,我們又怎么辦? 幸好,某一天,人們又做起了交易,在農(nóng)貿(mào)市場,大米開始自由流通,只要有錢,想買多少買多少。望著那些被解放了的大米,我覺得生活才真正開始。 吃飽飯后,人性蘇醒了。接著,我們各式各樣的欲望,日益膨脹。不知不覺之間,人們見面,不再問候吃飯,而是關(guān)心掙錢發(fā)財。很快,米的命運也發(fā)生了變遷,它們被包裝進入超市。在某種意義上,這時候的米,面目全非,與土地緊密的關(guān)系已經(jīng)斷裂。顧客從一袋米中,看不到四季的替換,聞不著泥巴、雨水和陽光的氣味,也無視農(nóng)夫的喘息與農(nóng)婦的憂傷??蓱z的米,被抽象成了一種消費符號。 每次不得不去超市,面對琳瑯滿目的商品,我都在猜想:假如蘇格拉底看到這一切,不知還會發(fā)出怎樣的感嘆。在兩千多年前,他就對物質(zhì)消費不屑一顧:“我們的需要越少,就越接近神。別人為食而生,我為生而食?!币簿褪?,對于這位偉大的哲學(xué)家來說,他只需要糧食即可生存,生活更重要的是精神與理性。 許是因為蘇格拉底的提醒,我開始盡量少去超市,實在要去,也要捫心自問一番:是不是因為聽從了大米的召喚?我越來越相信:過度的物質(zhì)消費,是一種惡習(xí),甚至,是對人類獨立于物質(zhì)的高貴精神的冒犯。 每一粒大米,無論是干癟的還是飽滿的,一起經(jīng)歷了四季的輪回,演繹了生命的涅槃,見證過土地的饋贈,追逐過陽光雨露,都領(lǐng)受了人的安撫和神的祝福。在此意義上,它們都是平等的,都有權(quán)利進入人的胃,化為人的血肉與精氣。 聯(lián)想到米的“遠親”——麥子。西方人眼中的麥子具有神性,因為麥子經(jīng)過“施洗”已經(jīng)脫胎換骨,變成了有信仰的面包,榮升為基督的圣餐。我想,倘若真有神靈可以降福于諸般良善與恩惠、純潔與正義,那么它可以啟示麥子,同樣也能祝福大米。 糧食是至善至美的對象,敬畏糧食,就是遵守心靈的律法,可以憑此找回自我,梳結(jié)人與大地的倫理,并抵達感恩的故鄉(xiāng)。 從一粒大米的恩典中,我領(lǐng)受了永恒的充實與安寧。(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1.綜觀全文,分析文章結(jié)尾句中加點詞“恩典”的內(nèi)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恩典”原指帝王的恩賜和禮遇,現(xiàn)泛指恩惠。文中的恩典有以下意義:①豐富的中華文化;②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zhì)基礎(chǔ);③聯(lián)系歷史與道德、政治與民生的媒介和命脈;④生產(chǎn)稻米的梯田,給人以視覺享受,“彰顯著人的力量和創(chuàng)意”。 二、精準(zhǔn)理解重要句子的內(nèi)涵 1.理解句子的五個入口: (1)從關(guān)鍵詞語入手。 一個句子總有對表情達意起關(guān)鍵作用的詞語,找到它們,也就意味著把對句子的理解轉(zhuǎn)化成了對主要詞語的理解。 (2)從所在語段、相鄰句子入手。 任何語言文本,都是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有些句子不在文章、語段開頭起總起作用,也不在文章、語段結(jié)尾起小結(jié)作用,而是在文章或者語段中間。對這種句子的理解,要結(jié)合這個句子所在的語段進行分析,特別是與這個句子相鄰的上下句,其中往往隱含著解題的信息。 (3)從特殊位置入手。 重要的句子(如總起句、段首句、過渡句、中心句、總結(jié)句、抒情議論句等)往往在文章或語段中起關(guān)鍵作用。理解它時,可先考慮它在文章或語段中處于什么位置,然后尋找相關(guān)答題區(qū)間,確定其基本含意。 (4)從分析修辭入手。 將運用修辭手法的句子還原成沒有使用修辭手法的意思明白的句子,還原出作者原本想要表達的意思。 (5)從文章主旨入手。 中心思想滲透在文章的各個部分,任何一個關(guān)鍵句子都會與中心思想有著相關(guān)的聯(lián)系。文章的語言材料,作者所寫的每一個句子,都與全文的中心息息相關(guān),因此,只有把握好主旨,才能深刻體會句子的含意和表達作用。 2.解答句子含意要注意的兩點: (1)述說其大意。 述說句子大意就是把句子的基本意思明白、曉暢地表述出來。內(nèi)涵豐富的句子,要把句子的豐富內(nèi)涵或多重含意揭示出來;表意晦澀的句子,要轉(zhuǎn)換成通俗易懂的語句把意思表達清楚;有指示代詞的句子,要把代詞的指代意義解說出來。 (2)挖掘其深層思想感情。 像放在文末的句子,或者涉及文中人物語言、動作、心理的句子,理解固然要抓住要表達的這個人物的思想感情,更要注意挖掘其背后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旨意蘊。 3.對于探究句子意蘊題,其思考方法和答題同理解、分析一般重要句子大致相同,另有幾點要特別注意: (1)要探究的句子大都是在文末,往往是文章的思想感情的結(jié)穴處,在對句子內(nèi)部切分后,一般而言,切開的幾個層次與前文的多個內(nèi)容是相照應(yīng)的。要善于找到與句子內(nèi)容一致的上文對應(yīng)點,理解了這些對應(yīng)點后,該句的意蘊就出來了。 (2)必須聯(lián)系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來探究。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我是選擇黃昏深濃時分走入這座古寺的。 這座已經(jīng)顯得凋敝的北方古寺,坐落在一處開闊的坡上,和那些煌煌大寺相比,它就像被長風(fēng)卷走了青春的亮麗,只映現(xiàn)出蒼老樸實。除了正午前后還有一些香客結(jié)伴而來,使寺院上空紫氣繚繞,生機平添。一俟黃昏,人跡蕭然,能見到的只是寥寥的僧人青鞋布衲的身影了。 我之所以選擇黃昏入古寺徜徉,是有一些想法的。我曾隨著熙攘游人,多次在明晰清朗的上午進出那些金碧輝煌的寺院,從雕梁畫棟、翹角飛檐的油彩,都可以一下子認出香火旺盛香客密集的盛況。尤其是那海碗口一般粗大的香炷,總是讓寺院終年彌漫在煙火中,佛們承受得了如此的熏炙么。這種味道總是勾起人的特定想象,想到佛,想到往生,想到西方的極樂世界??墒牵瑏淼娜硕嗔?,也不免使佛門凈地留下?lián)]之弗去的世俗,無從清凈可言,更無從作離奇的聯(lián)想。 黃昏對我來說是最輕松的時刻,用不了多久,暮色來臨,夜色來臨,一切就盡在迷蒙之中了,可以有白日不曾過的身心舒展。黃昏前的勞作,總是使人精神緊張以至倦怠,迎受不斷撲來的世務(wù)。只有黃昏到來之際,勞作宣告結(jié)束,像落日一樣卸去重負,安然地緩緩沉落。我相信很多人在這時,會感到如期而至的安寧,這是安息的前奏。不過,當(dāng)這個晚秋一日又一日加深濃度時,在遠離秀色南方的這塊土地上,黃昏時帶給我的還有一絲淡淡的惋惜。我看到不少黃葉已經(jīng)悄然地飄落在地,古寺里枝繁葉茂的幾株大樹,開始了刪簡的旅程。 這時節(jié),古寺和人一樣顯出了本真和從容。(節(jié)選自朱以撒《古寺黃昏》) 2.談?wù)勀銓Ξ嬀€句子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黃昏時分,人跡蕭然,拂去了世俗,回歸了清凈,呈現(xiàn)出古寺蒼老樸實的本色;而人在黃昏時候,卸去了重負,身心得以舒展,心境獲得安寧,呈現(xiàn)出自然、自在的本我。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題目。 今年五月,在泉州附近的靜峰寺山上,我看見了弘一法師的手書遺言——“悲欣交集”四個字。據(jù)說,他的出家一直是個謎,他出家后他的妻子曾跪在寺門外三天三夜,眼淚哭干了他也不動一絲惻隱之情。我以為他偉大。而他臨終的遺言卻使我對他的偉大產(chǎn)生了懷疑。因為真正的出家人,無所謂悲,無所謂喜,而他生命之終極之時,仍能感受到“悲欣交集”,可見凡心難泯,他未能來一個徹底的超脫留與后人傳說。但我左思右想,仍然認為他是偉大的。他的偉大便在于他把自己難以超拔的心態(tài)毫不保留地饋予人間,還給人間一個真實。他便是不朽的了。 我又想起了一個故事,是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寫作的故事。巴爾扎克作為現(xiàn)實主義藝術(shù)大師,留給人間的十部不朽的作品,早已聞名世界。他一生中唯獨喜歡咖啡。每逢寫作之時,他總要把咖啡壺放在寫字桌旁,一杯一杯地飲下去。他創(chuàng)作的欲望和情緒在膨脹,而他的身體卻在一天天地垮下去。豐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個波濤洶涌的極致的境界,可漸漸衰竭的體力卻把一個血肉之軀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 創(chuàng)作是一種自我完善的過程,也是一種自我銷蝕的過程。 我們要完善自己,因而不怕銷蝕。(節(jié)選自遲子建《斯人獨憔悴》) 3.文中寫道:“豐富的精神生活把他推到一個波濤洶涌的極致的境界,可漸漸衰竭的體力卻把一個血肉之軀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請解釋這句話的含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以“波濤洶涌的極致的境界”表現(xiàn)“精神生活”的富足與豐盈,以“一個血肉之軀慢慢地推向上帝的虎口”表現(xiàn)體力的“漸漸衰竭”,表明巴爾扎克在創(chuàng)作中獲得精神富足的同時也失去了健康的身體;突出了創(chuàng)作是一種自我完善和自我銷蝕的過程。(言之成理即可)- 1.請仔細閱讀文檔,確保文檔完整性,對于不預(yù)覽、不比對內(nèi)容而直接下載帶來的問題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載的文檔,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網(wǎng)址水印。
- 3、該文檔所得收入(下載+內(nèi)容+預(yù)覽)歸上傳者、原創(chuàng)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檔原作者,請點此認領(lǐng)!既往收益都歸您。
下載文檔到電腦,查找使用更方便
9.9 積分
下載 |
-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biāo),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biāo)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shè)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quán)。
- 關(guān) 鍵 詞:
- 2019年高考語文大二輪復(fù)習(xí)與增分策略 第二章 文學(xué)類文本閱讀 專題三 精準(zhǔn)理解散文中重要詞句的內(nèi)涵 2019 年高 語文 二輪 復(fù)習(xí) 策略 第二 文學(xué) 文本 閱讀 專題 精準(zhǔn) 理解 散文 重要 詞句
鏈接地址:http://www.szxfmmzy.com/p-2752822.html